中国古建筑屋顶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传统房檐 中国古建筑屋顶文化

中国古建筑屋顶文化

2024-06-30 23: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庑殿顶

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殿、曲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歇山顶

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歇山顶又会分为单檐歇山顶形制与重檐歇山顶形制,重檐歇山顶形制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在演变的过程中,歇山顶派生出四面歇山顶和卷棚歇山顶等多种变体形式,极大的丰富了古建屋顶类型的数量。

悬山顶

悬山顶又称挑山顶也是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组成,悬山顶的各条桁或檩会超出山墙,使得两山墙部分悬空因而得名悬山顶,而硬山顶则会将山墙紧紧包住,这也是区分硬山顶与悬山顶的方法。从用途上而言,硬山顶形制更有利于防火,悬山顶更有利于防水。所以故宫等古建筑在后期都从悬山顶改为硬山顶,尤其以故宫为例。从等级上而言,悬山顶形制仅高于硬山顶,同样被广泛应用到民居建筑当中,进而被引进皇家建筑。

攒尖顶

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单檐、重檐之分。

卷棚顶

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

在这里呢也不一一介绍了,想要了解更多的古建筑方面上的知识,可以关注我们。

你有在看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