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平均寿命能证明中医的作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人平均寿命是多大岁数 中国古代平均寿命能证明中医的作用?

中国古代平均寿命能证明中医的作用?

2024-07-09 14: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期我一个微信好友连续分享了两个视频,内容基本一致,都是说中国古人平均寿命很长证明了中医神乎其神的作用。看完以后,我觉得其中的论据和论证都很可疑,论点当然也站不住。视频号主播提供的史实有误,当然也不知道如何严密地交待材料出处,最关键的是缺乏基本统计常识,要在不偏离平均寿命主题的情况下有力批驳这些人,真的有难度。

为了了解更多情况,我在微信上搜了一下,拿平均寿命说事儿来力挺中医的材料还真不少!这些文章和视频都是一个口气,内容大同小异,都是讲中国古人的平均寿命有多么长说明中医的作用有多么神奇,大有多重复几遍就成真之势。对林万孝的批判也是重复的关键内容,无非说这个人没有专业背景、给出的历朝历代极低的平均寿命没有依据等等,我就在微信上搜了这个名字,真没搜出什么,不过带出的文章却提供了有关中国古代平均寿命的确切材料。

为避免争议,我尽量引用那些为中医辩护的文章里提供的材料,看看这些材料是否能证明中国古代平均寿命较长,是否能证明中医在保障古代人健康方面起了一些作用。为此,必须完整引用论据:很多视频博主做不到这一点,结论难免混淆视听,我会尽量纠正他们;一些文章做到了这一点,但作者似乎不明白自己写的那些语句是什么意思,我会尽量让他们明白。

在古代中国人口就已经相当多了,某个朝代的人口数量往往以千万甚至亿来计量,这么多人中留下记载的相对就很少,其中能够计算或估算出寿命的更是极少数。就算是离现在并不算久远的朝代,也无法直接计算当时全部人口的平均寿命,研究古代平均寿命抽样估算是必须使用的方法。

这里样本的选择当然是非常关键的,其重要性甚至不亚于计算平均寿命的结果,而这恰恰是大部分讲古代平均寿命问题的文章和视频所忽视的:造成的误解甚至比计算错误还严重。

最基本的要求是选取的样本必须足够多,拿古代有几个人活过百岁来论证中国古人寿命很长显然不可靠。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能注意到,但更关键的一点是取样本身不能对与寿命有关的因素进行选择——后面会发现这其实很难做到:直接选择年龄或寿命更要避免,否则即便样本足够大结论也很可能出错。

举个例子,可以计算千叟宴全部参加者的平均年龄或寿命,样本不少,至少上千,平均年龄或寿命完全可能在70岁上下甚至更高,但这能代表清朝的平均寿命很高吗?能参加千叟宴的都是60岁以上的老人,这本身就是对年龄当然也是寿命的直接选择,相当一部分人活不到六十岁,参加千叟宴之人的平均年龄或寿命显然大大高于清朝所有人的平均水平。

像千叟宴参加者这种本身就是选择年龄的抽样,大部分研究还是知道避免的。但在研究古代平均寿命时,常见的抽样方法往往已经对寿命进行了相当严格的间接选择,不论研究人员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都无法避免。

一、史上著名知识分子寿命的意义

为中医辩护的文章里展现了很多这样的研究成果,我在这里引用一篇叙述比较清楚、交待出处比较明确的,此文是这样提出问题的:“比如,推崇中医的人常常被这样问及:‘中医那么牛,古人怎么才活30多岁呢?’现代社会中会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今天就由此话题展开,给大家深度破析背后的真相。”[4]和视频[1][2]里的说法差不多,但给出的论据比较确切。

这个例子的样本不少:“比如1981年第3期的南京医学院学报的自然科学版,发表了姚荷生的《我国历史上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的统计分析》,对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是平均寿命65.18岁,艺术家的平均寿命最高67.95岁,文学家最低62.32岁,远远高于同时代的贫苦劳动人民。”[4]但同时也是间接选择性抽样的典型例子。

这里没有直接对寿命进行选择性抽样,但却给出了极其苛刻的间接选择标准:“历史上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看起来没限制寿命,但要成为“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中的一员,与同时期的一般人相比至少一定是文化修养特别出色的人物。

在古代,会写字都不容易做到,何况会写文章、成为知识分子?何况写出传世佳作、成为著名知识分子?能成为这样的人,对家族背景、经济条件、政治地位等方面的选择性本身就很强,而且还对个人素质有严格的要求。家族背景强大、经济条件优越、政治地位崇高等因素对健康状况都有影响,一般说来难免是积极的影响,这当然意味着更长的寿命。

著名知识分子中也有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但这就意味着对个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进行更严格的选择。在古代,平民如果没有好身体连维持生活都难以做到,更别提有足够的精力进行研究和创作了,当然选择的条件不止好身体一个,可是仅仅这一点也同样意味着更长的寿命。

极端苛刻地进行了对长寿有利的间接选择以后,平均寿命也只有六十几岁而已,古人的健康状况真的堪忧!要知道同样是在四十多年前的1981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就已经达到67.77岁了[5],超过了历史上著名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并且现代人口统计面向的是全社会,并没有进行什么间接选择。

其实姚荷生知道著名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远远高于同时代的贫苦劳动人民”, 但写文章[4]引用“寿命的统计分析”研究成果的敏華知道这话是什么意思吗?在中国古代,贫苦劳动人民一直是绝大多数,他们的平均寿命是多少?

著名文学家的平均寿命都只有62岁多一点,却还“远远高于同时代的贫苦劳动人民”,他们的平均寿命会达到60岁吗?要知道著名知识分子内部由于职业不同带来的差距都有五六岁,假定著名文学家平均比贫苦劳动人民多活十几岁甚至二十几岁并不算高估。那么贫苦劳动人民的平均寿命就不会超过50岁,甚至认为不超过40岁也完全合理,大体上是古代绝大多数人“才活30多岁”。

但这么说会引起误解,似乎古代人都能活到30多岁且到了这个年龄段就死掉了,这明显不合理,中国古代平均寿命才30多岁并不是这个意思。在古代,有很高比例的人活不到成年甚至活不过幼儿期,同时即便在平民中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活到60岁甚至更长。平均寿命30多岁,当然意味着有相当一部分人活不到这个年龄段,但同时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活到远超平均寿命的岁数。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就不难明白平均寿命是什么意思。虽然这篇力挺中医的文章在后面得出了“这么多数据一对比,不管是从哪个领域去推测,也能说明古人平均寿命30岁不合理。”[4]这样的结论,但至少第一组“历史上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的数据,说明古代平均寿命30多岁是合理推测。看到这里读者应该发现了,力挺中医的文章主要讲的是古人平均寿命,而我主要讲的是古代平均寿命,两者的差别甚至比平均寿命结果更重要。

不是古代生活过的人都算做古人,绝大部分古代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年代越久远越是这样,更别提确定他们的寿命以计算平均值了:只能用一些方法估算。而这篇力挺中医的文章[4]讲到的古人,往往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明确文字记载的古代人物,这就是一种极其严格的间接选择,如果记载明确到可以比较准确地计算寿命,符合条件的人物会更加稀少,间接选择会更加苛刻,这时候计算得出的古人平均寿命,完全不能代表古代人的平均寿命。

二、唐前期墓志资料中的寿命信息

当然,研究古代平均寿命还有其他材料:“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关珊珊发表硕士学位论文,《唐前期人口死亡年龄研究——以墓志资料为研究中心》,文中统计了皇室、官僚、僧道、平民各群体的寿命,其中皇室的人均寿命最短48.32岁,依次官僚60.62岁、僧道69.46岁、平民57.06岁。”[4]

墓志资料会提供史书记载之外的一些材料,可以丰富对历史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让间接选择的标准相对降低。同时,一般说来平均寿命也跟着相对地下降了:皇室、平民、官僚都明显低于历史上的著名知识分子,而僧道只是比著名知识分子中的艺术家高不到两岁而已。

绝对意义下,平均寿命也显得很低,皇族不到50岁,平民不到60岁,官僚刚刚超过60岁,就算僧道这一最长寿的群体也不到70岁。根据2019年的数据:1996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已达到70.80岁[5],超过了唐朝前期僧道的平均寿命;在现代男性寿命比女性低一些,但2000年男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也达到了69.63岁[5],同样超过了唐朝前期的僧道;更不必说明显超过其他群体了。并且在进入新世纪的差不多20年里,我国平均预期寿命仍基本保持稳步增长趋势,与唐前期各类群体相比民众更加长寿。

但最关键的还不是数字上的差距,而是选择标准。前面已经说过,当代计算平均预期寿命是面向全社会的,并没有进行什么间接选择。而计算唐朝前期平均寿命“以墓志资料为研究中心”,这种取样方法会对寿命进行严格的间接选择,其苛刻程度或许比不上仅根据史书记载取样,但同样会把绝大部分平民排除在外,计算结果完全不能代表哪怕是同一时期的平均寿命。

真正意义上的平民要拥有墓志本就不容易,况且过了很长时间墓志还能大体保持完整让现代人根据墓志铭来研究寿命,墓碑的质量必然相当高。仅仅这一情况便意味着墓主人拥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就算只是平民,恐怕也得达到大商人大地主的水准,只不过没有入仕途、宗教背景不明显罢了,绝非普通老百姓。优渥的生活条件不能不对健康状况乃至寿命产生重大影响,可就算如此这帮大商人大地主的平均寿命也就只有57岁罢了。

那么一般民众什么情况?皇室的人均寿命最短这一点提醒了我,辩证地看待选择性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回答这个问题。皇室身份这一点就是条件极其严格的间接选择,可整个帝国待遇最高的家族人均寿命却明显低于一般的大商人、大地主,这一点初看觉得不可思议,但实际上还是选择性的问题,拥有高质量墓碑对整个社会是很严格的选择,但对特定群体这一要求的选择性反而较低。

皇族就是这一极特殊的群体,其成员拥有高质量墓碑的可能性极高,完全有可能通过墓志铭计算出夭折皇子和公主的寿命,这就会极大地降低皇室的平均寿命,并非皇族的健康状况相对不好。而未入仕途的人,往往不会有能力给夭折的孩子制作墓碑,哪怕是大商人、大地主,计算出来平均寿命较长,其实不过是没有统计夭折和英年早逝罢了,并非健康状况较好。

官僚平均寿命较长而僧道最长的道理类似,这两类人应该已经完全排除了夭折:入仕途、当和尚、做道士还留下记录不可能寿命很短,这已经是严格的直接选择了,会大大增加平均寿命。再考虑间接选择,官僚要留下记录显然比至少在名义上标榜远离世俗的僧道容易得多,拥有高质量墓碑的僧道必然是同行中的佼佼者,平均寿命最高是严格选择的结果,并非修行的好处。

如果真要估计唐前期一般意义下的平均寿命,皇族情况反而最具有参照意义,古代占人口绝大部分的劳动群众平均寿命不会超过48岁,估计应该要明显低一些,认为可能只有38岁或36岁也是合理的,全社会的平均寿命应该不超过40岁。只要正确理解唐前期墓志中提供的信息,就会发现文章[4]给出的论据再一次证明了文章作者想否定的论点:古代平均寿命也就30多岁。

我在网上搜到了原论文,摘要中说“笔者”“选取墓志中唐代前期(618-755年)人口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6],这是从唐朝建立后到安史之乱爆发前的一百多年时间,好一个大唐盛世:几乎是中国古代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时期!

不过作者很清楚,虽然“经过计算,3309例样本平均死亡年龄为60.0879岁”,“但是,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唐前期人口平均死亡年龄为60.0879岁”,因为“现代人口学统计能够得到0-12个月的婴儿以及5岁以下的儿童的数据资料,但这在古代人口统计中很难找到,而且墓志中专门为未成年人立传树碑的例子很少,但是考察唐前期全体人口死亡年龄水平不能忽视低年龄组人口的死亡率,还要考虑在成人墓志中提到的没有具体年龄记载的早夭儿童情况”。[6]

还“由于史料基本上是以在政治上所发挥作用的大小为标准来记载历史人物的,而在政治上所起作用较大的人物往往具有一定的年资,这样,史料留给我们的人口年龄资料就使高年龄者占有较大的比例。我们所抽样本六七十岁人口所占总人数的比例如此之大,必然会使我们计算出的人口平均死亡年龄数据抬高”,“所以真实的唐前期人口的寿命,一定不会高于我们样本计算出的数值”。[6]论述真精彩!但需要多些自信:一定大大低于你给出的精确结果。

原论文中的内容印证了我前面总的判断。甚至皇族健康状况相对较好这一点也是:可以通过子女夭折情况看出来,一般情况是“比较完整地记载了墓志主的子女数及早亡情况的墓志有26篇,这26个家庭有93个子女,其中有36个子女早夭,早亡率为38.71%” [6],皇族情况是“ 六位皇帝共有175个子女,其中早夭的子女27个,死亡率15.43%。其中玄宗子女数多达59个,子女中早亡数也是最多的,死亡率高达25.4%” [6],怎么看都是皇族比一般家庭好得多。

这还是和有墓志的家庭比,没有墓志的情况恐怕更糟,认为一般水平的早亡率高达40%甚至50%都不算高估,这样高到恐怖的早亡率使我不得不重新考虑对平均寿命的估计:36岁是不是也偏高了。中国古代最辉煌的时期情况都这么糟糕,那么其他时期呢?乱世呢?我不敢去想象了。

三、根据族谱估计古代平均寿命

但无论我怎么想材料也还是有的:“比如1992年6月,中研院经济研究所出版的《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一书中,作者刘翠溶根据50种族谱,在摒除1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后,测算的平均死亡年龄约52岁左右。”[4]较近的研究得出了类似结论:“2012年第12期《生物学通报》发表了孙晓燕的《中晚清丹阳孙氏家族死亡年龄调研》,该文以孙氏家族从清朝到光绪150年间,899人的寿命推测,在摒除10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后,得到的结论男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6.62岁,女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9.84岁。”[4]

明清时期离现在比唐前期近得多,研究还包括晚清这样距现在只有一百多年的时代,仅考虑年代因素这两项研究对材料和人员的选择性也较弱,结果对明清社会的代表性至少比墓志对唐前期社会的代表性强一些。且研究依据的不是史书记载,甚至都不是官方档案,就是族谱这种有些生活气息的材料:不需要流传千年的墓碑那样本身就意味着极强选择性的高质量载体,当然意味着更弱的选择性以及结论对明清社会具有相当程度的代表意义。

两项研究结论类似:不计儿童死亡,明清时期平均寿命五十岁左右。这一结果本就意味着寿命不长,而且还是直接对寿命进行了选择后算出的。如果认为早亡占三分之一,假定这些死去的儿童平均寿命六七岁的话,那么平均寿命就只有三十五六岁了,如果认为早亡占一半平均寿命都达不到三十岁了。

模仿文章[4]口气:如果正确使用这么多数据,就会发现不管是从哪个领域去推测,也能说明古代平均寿命30多岁是比较合理的结论。当然我也不会认为文章中的论断不正确:“这么多数据一对比,不管是从哪个领域去推测,也能说明古人平均寿命30岁不合理。”[4]前面已经解释过古代平均寿命和古人平均寿命的区别:史书记载详细到可以知道寿命的古代历史人物,平均寿命完全可能高达六十几岁,而在古代生活过的所有人平均寿命却只有三十几岁而已。

想得出有代表意义的结论,就不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历史人物身上,而要去查阅像族谱那样与一般民众有一定联系的材料。这一点有人早就意识到了:“若要统计古代和平时期,男耕女织正常生活的情况下的平均寿命,倒是有一些好办法,就是直接翻族谱。族谱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且需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亦或者寻找历史户籍档案,才能得出更为精准的结论。”[7]

“事实上以往的学者就是这么办的,得出来的结论,依然是平均寿命在 27~35 岁之间(敦煌出土敦煌户籍记载)。好一些的时候,可以达到 40 岁左右。”[7]根据户籍记载,古代平均寿命三十几岁作为一般结论也可以接受。

这篇文章重点考察的同样是各种族谱,结论类似且更全面确切:“在一个环境较好,不遭受兵火之灾,衣食充足的古代村庄。只要是不早夭,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活到五六七八十岁,甚至有很多能活到八十岁以上,比例不低。而较辛苦的村庄,我估计会比他们少活十岁。统计一个数据,平均寿命就是得所有人都算上,加上有灾荒、瘟疫、兵变,寿数肯定比这个低得多。这么一统计,就形成了传说中的‘古人平均寿命也就三十来岁’这种情况。”[7]

这一情况和文字记载间的矛盾,文章也有解释:“中国古代战争时期,处于战乱区域的人的平均寿命,估计应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而和平时期,大略是在三十到四十岁左右,没毛病。同时你看到的笔记、记载,也没撒谎,人家就是活到了七八十岁。刨除早夭和一些极端情况,明清承平日久的几百年里,人们的平均寿命可以达到六十岁左右。”[7]

这样的论述很容易让人确信古代平均寿命可以达到三四十岁,相当短但还不算太糟。不过细心的读者应该能发现一些问题,比如说“明清承平日久的几百年里”如何如何。且不讲明末清初那段战乱不停的岁月,就算史书吹嘘的太平盛世里也并非真太平,劳动群众反抗残酷压迫的斗争一直在进行,永乐盛世中就有民众起义,明朝中期农民起义更多,康乾盛世中也是战乱不断、民变四起,《红楼梦》里刘姥姥都明白农村灾祸不断。哪有什么“环境较好,不遭受兵火之灾,衣食充足的古代村庄”!又何来“明清承平日久的几百年”?

造成平均寿命较长的条件往往是不存在的,导致短命的因素倒是真有不少,平均寿命三四十岁应该是难以达到的上限。更关键的是,得出文章中的结论根据的是“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的族谱,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样的要求对族谱来说比较容易达到,没什么选择性,直到我浏览了一本“宗谱”以后……

宗谱和族谱材料性质相同,都用于记录宗族事迹。早期这家拥有四五千亩地,老太爷有六七个儿子,孙子差不多也是这么多。就算把太太、媳妇、姑娘、都算上,多说也不过四五十人,就算都是丁男丁女在清朝中前期也不可能打理这么多地,而实际上认为成年劳动力有三十人都算是高估,大量雇人种地是免不了的,那时候这家肯定算是大地主。

那么这家大地主的“宗谱”写了什么?是否“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根本没有!记录了男性祖先姓名,但根本不知道寿享,当然也没写早殇情况;女性信息更少,和惯例一样本家姑娘没有记录,嫁过来的媳妇记为某氏。根本没有办法以这样的“宗谱”为依据计算平均寿命,粗略估算都不可能。大地主家都是这样,估计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农小农雇农更难留下记录。

“族谱的选择一定要典型,且需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这本身就是对家族进行严格选择,即便比史书记载宽松得多,可大地主家的族谱都可能缺少这些,符合条件的就只能是既富且贵的高门大户了。“带有寿享及早殇字样”的“典型”“ 族谱”能反映的只是高门大户的情况,虽然没有直接选择寿命,但宽裕的生活条件、较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不可能不对寿命产生积极影响,族谱的确带有一些生活气息,但根据族谱估计平均寿命仍然意味着进行了严格的间接选择,估算结果不具备一般意义下的代表性,应该仍然是明显偏高的。

高门大户的平均寿命也就三十多岁,那么认为古代整体平均寿命在三十岁左右就不算低估,可能还达不到呢!以前有人说古代平均寿命在和平时期也只有29岁,我还不信,但现在不由得我不信,毕竟如果认为夭折一半的话高门大户的平均寿命也不到三十岁,而一般意义下的夭折比例会更高、成人健康状况会更差,29岁甚至都可能是偏高估计。古代“平均寿命在 27~35 岁之间(敦煌出土敦煌户籍记载)”[7]应该没有低估,我现在甚至更倾向于是27岁或更低。

力挺中医的人大力批判这种看法:“根据1996年第5期的《生命与灾祸》中,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指出,中国历朝历代的人均寿命为:‘夏、商时期不足18岁,周、秦约20岁,汉22岁,唐27岁,宋30岁,清33岁,民国时期大约为35岁。’”[8]但我怎么觉得林万孝低估了问题的严重性呢:至少清朝人均寿命能不能达到30岁都是个问题!

四、高龄老人占比论据辨析

相当一部分力挺中医的材料还会拿“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集簿》”上的记载说事儿:当地“男子七十万六千六十四人,女子六十八万八千一百三十二人,女子多七千九百二十六”,“年八十以上三万三千八百七十一人,六岁以下二十六万两千八十八”,“年九十以上万一千六百七十人”。[8]“根据这些数据可知,在汉代,当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3.26%,九十岁以上人口约为0.84%。”[8]进行粗糙的处理后,一般还会拿来与现代数据对比:“而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该地八十岁以上的老人约为1.57%。九十岁以上老人约0.15%” [8],以凸显汉代老人数量占比之高、中国古人寿命之长。

作者这么认为:“这批四万余字的简牍作为西汉末期政府的文书档案,其系统性、完整性和细致性都是罕见的。而它们作为陪葬品随墓主人一同带入地下,这不仅是汉代习俗的反映,更有希望墓主人能像生前那样位高权重之意,通过这一点,我们又可以确认这批简牍的可靠性和科学性。”[8]

但专业人士是这么看的:“高大伦先生在《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统计作了研究》(《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一文中,认为尹湾汉墓木牍《集簿》反映了汉代户籍管理制度,是研究汉代人口史的重要资料。

但将户口统计数据所暴露出的深层社会问题,如户口及户与口之比例、流民、男女性别比例、老年少儿及老少比、高年受王杖制度及老龄化等,逐一探讨后发现,东海郡当年人口增长率为10‰,获流(国家设法招揽安置流民重新占著户籍)达四万多人,男女人口性别比是102,汉代人口平均年龄估计不会超过70岁。最后作者强调,不但《汉书·地理志》中所记人口数有较多的水分,不能反映西汉末年全国人口的准确状况,连作为考古资料的《集簿》中的户口统计,从年龄段分布、获流数、男女性别比例、高年受王杖人数等都与当时实际情形有很大出入,尤其是少儿和高龄人口数,根本无法令人相信。因此在利用这些统计资料数据时,应该慎之又慎。”[9]

简单概括,“作为考古资料的《集簿》中的户口统计”“与当时实际情形有很大出入,尤其是少儿和高龄人口数,根本无法令人相信”,“在利用这些统计资料数据时,应该慎之又慎”。哪个力挺中医的文章或视频注意到专业人士的评价了?他们哪里是“慎之又慎”,简直把“尹湾汉墓简牍中的《集簿》”上的记载当宝贝,一遍又一遍地拿来论证古代人寿命甚至长于现代中国和日本!

孤证用多了不免让人起疑,为什么不拿出古代其他时期的材料与现代数据对比呢?如果古代高龄人口占比一直很高,当然可以证明古代人长寿,但只给出“西汉末期政府的文书档案”中的数据,即便是真的也不能证明长寿,反而还能在很大程度上证明西汉末期民众的生存状态很糟。

本文前面展现了中国古代民众糟糕的生存状态:真实的平均寿命很可能达不到30岁,比我本来预计的还要短很多;未成年人的健康状态尤其糟糕,在唐代前期(618-755年)这段中国历史上少见的一百多年太平繁荣时期,算出的早亡率仍高达38.71%[6]……这些都让我心情十分沉重。

有人认为人均寿命很短是战争造成的[1],但唐代前期(618-755年)相当和平,都至少有3/8或2/5的未成年人早亡,这种情况下人均寿命极短当然不是因为战争。想想吧,差不多一半未成年人早亡,这是太平盛世还是人间炼狱!中医干什么去了?那些名医、神医,怕是忙着给帝王将相延年益寿、给后妃诰命驻颜回春去了,好神奇啊!出生以后哭不出来就死掉的婴儿,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啊?何必把这些“小垃圾”们记录在册,给盛世添堵呢?

为了缓解一下沉痛的心情,我讲个冷笑话来解释一下王朝末期特定地区可能存在的高龄人口比例过高问题:某位皇帝要把某家灭门,但这位皇帝以孝治天下、慈悲为怀、尊重老人……这家的老祖母年过九旬不杀,其他人都杀掉,这样一番操作下来,这家只剩下个年过九旬的老人,超过80岁甚至90岁的都占了100%呢!这时候要是有人去恭喜这位老人:你家超过80岁的占比100%,平均寿命真长!那这个人是蠢还是坏呢?亦或是既蠢又坏?

一般说来王朝末年往往有这些特定:统治集团对民众的压迫越发深重,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战乱频繁,人口锐减,流民增多。这时候英年早逝的情况应该很多,但在有国家政策加持的情况下(比如西汉),老年人受的影响却可能相对较小;且能够四处逃难的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老年人很难远走他乡,发生动乱的地区剩下的老年人可能较多……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可能导致在王朝末年的某一特定地区,老年人比例高到了变态的地步。这是国家败亡、民众受难的一个侧面,是要从中深深吸取教训的大型丧事。可现在却有人把这种情况当大喜事来宣传,老年人占比很高:其实真假还不确定,古代人的寿命多么长啊!这和恭喜满门被灭、仅以身免的老祖母健康长寿有什么区别?如果只是因为蠢,那倒好了,你是可以想办法让蠢蛋明白一些道理的;但如果还明显掺杂着坏的因素,那就难办了。

把丧事当喜事办,丧事就会越来越多,眼下就有一桩:人口数量下降。人口普查显示,高龄老人占比越来越大,第六次普查结果还比不上西汉末期,但第七次普查就具有可比性了,说不定第八次普查就超过了呢!到时候说不定有些坏蛋就会恭喜中国现代人的健康状态终于赶上古代了呢!可喜可贺啊:当今中国终于达到了汉唐盛世的水准!但是……人口数量在下降啊!

汉唐时期或中国古代,人口下降还可以说是战争造成的,但现在也没有战争啊!那么今天愈发明显的人口下降趋势是由什么造成的?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但不是本文要讨论的,这里要指出的只是:高龄人口占比过大是一种堪忧的情况,古今皆如此,把这种情况当喜事宣传是一种既蠢又坏的行为。

五、说古代中医没起作用是好评

本文前面二、三、四部分批驳了力挺中医的论据:研究的确得出了中国古人平均寿命较长的结论,但这些研究都对和平均寿命有关的因素进行了严格的选择性抽样,有时还进行了剔除早亡个体这种严格的直接选择,这样得出的结果代表不了中国古代一般意义下的平均寿命。

降低选择标准,平均寿命就会跟着下降:历史名人可以达到六十多岁,地区性高门大户不考虑早亡的话差不多有五十岁,考虑早亡往往会降到四十岁以下;推测把全部民众考虑进来的,三十多岁是偏高的估计,达不到三十岁才是比较合理的结果,这还没有考虑战争因素,考虑进来平均寿命会更低。

这样糟糕的情况,无论如何也不能拿来论证中医的作用:其实和平时期仍然高到可怕的早亡率就足以说明问题了。但同时要注意,造成中国古代平均寿命极短的原因繁多而复杂,往往是社会问题而非医学落后,不能用短寿来论证中医无能,更不能认为经过几千年实践检验过的医理是错误的。

有意思的是,认为中国古代平均寿命很短的文章[5][7]都没提短寿与中医的关系:只是在讲一般意义下的平均寿命该怎么算罢了,但中医的粉丝们却坐不住了,纷纷搬出各种历史研究成果:中国古人平均寿命很长,他们认为这能证明中医神乎其神的作用[1][2][4][8]。而本文一直在论证,中国古人平均寿命很长是严格选择性抽样的结果,代表不了实际上很低的古代平均寿命。

但为了能与中医的粉丝们说上话,这里不妨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被严格选择出来的古代名人身上,看看这些人长寿是不是因为中医的作用。在众多为中医辩护的文章中,微信公众号“百家杂评”上的一篇算是在一定程度上明白问题的关键在哪里:“由于古代婴儿夭折率较高,兼之战乱等因素,导致非正常死亡较多,必然会拉低人均寿命,因此平均年龄并不能反映古人真正能活多少岁”[10],作者至少明白古代人均寿命与有明确记载的古人能活多少岁之间的区别。引用这篇文章,对得起我前面的论述,同时中医的粉丝们应该也能接受。

当然,这篇文章同样不可避免地无脑为中医辩护,和其他这类文章一样。前面说过,历史学者认为尹湾汉墓中出土的简牍《集簿》可信度不高,但这篇文章同样拿出这一材料把王朝末期举国危机的大丧事当大喜事办。给出唐宋明各朝代的平均寿命,依据的也都是高度选择性的材料:“正史与墓志铭上记载了生卒的”“唐人”、“ 根据《宋词鉴赏辞典》,生卒齐全”、“ 根据”“宋代墓志铭的记载”“计算”“平均享年”、“宋代士大夫阶层的寿命”、“明代分区墓主死亡年龄” [10],结果和其他给中医辩护的文章也差不多:古人平均寿命在六十岁左右,同样代表不了一般意义下的平均寿命。

不过这篇文章确有可贵之处,作者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尤为重要的是,上述统计人群的享年,主要是较为富裕的一群人,他们不仅拥有较好的营养、卫生条件,而且还拥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更有条件看中医。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医无疑是上述人群长寿的重要因素之一。”[10]这段话作者还用红字标出了,可是不但不能证明中医的作用反而还暴露了中医的弊端。

作者也知道“上述统计人群的享年,主要是较为富裕的一群人”,也知道他们“拥有较好的营养、卫生条件”,与古代一般民众随时要面临饿死、累死、冻死、热死等威胁相比,这些不就是极其有利于健康的条件吗?古代的平民百姓,即便在种种威胁下免于死亡,也难免营养不良、积劳成疾,难免受到失温症、热射病的威胁……这些对寿命的影响都是极其不利的,但那一小撮“富裕的一群人”没有受到这些威胁,寿命相对较长可以理解。

还有,“上述统计人群”中的绝大部分没有早亡,如果不是全部的话,这种选择除了直接提高平均寿命以外,还意味着“上述统计人群”本来就是先天相当健康的那一部分,这对寿命也有积极影响。总之,“上述人群长寿”是由种种复杂的社会和自然因素造成的,不需要考虑是否“看中医”也能发现“上述统计人群”具备在古代长寿的条件,在没有严格对照的情况下,最多只能认为“看中医”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但在古代,穷人并没有“锦”可以让谁在“上”面“添”朵“花”,在大“雪中”最需要取暖也并没有人给他们“送炭”,想去买炭但卖炭的老翁也快冻死饿死了:被皇宫里的太监强买强卖逼的。作者明白在古代“较为富裕的一群人”“更有条件看中医”,要知道这话还意味着:不怎么富裕的人没什么条件看中医,而平民压根儿就无法看中医,贫民更是想都别想了!

大官僚、大地主对劳动群众的残酷压迫,造成了极端对立的社会现实: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在医疗领域难到就不是这样吗?永州异蛇和长白山参这类中医眼里的顶级药材,对皇族成员与朝廷命官来说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但对捕蛇者和采参人来说就是催命符了。

古代中医是给中华民族健康保驾护航的?那你可就想太多了!在漫长的古代历史中,在全社会意义下,这种医疗体系最多只是保障大官僚、大地主相对健康一些而已,且即使是这帮人的平均寿命与现代人的整体平均水平相比也不算长,而这不算长的平均寿命是不是中医的作用还要打个问号,更何况考虑古代的整体情况平均寿命短到了可怕的地步呢!

林万孝认为“没有现代医学的古人活的非常随机” [10],实际上在各种意义下这种看法都不正确:地主官僚生活优渥,完全可能颐养天年;平民百姓饥寒交迫,平均寿命当然很短。这些都不是随机的,而是统治阶级对一般民众残酷压迫造成的必然结果,在这里古代中医不助纣为虐就不错了。

中国古代的主流文化,是把人间炼狱吹成太平盛世的文化,好在目前大概并不占主流。但现在很多文章和视频把古代中医吹得神乎其神:其实说没起什么作用就是好评了,让我怀疑是非不分、颠倒黑白的传统是否又复活了。

总有人觉得:在民不聊生的古代,老百姓活得如田园诗般美好;赵老爷家的孩子大比例夭折,但普通人家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但愿本文能让这些蠢蛋清醒一些:穿越回古代你自己能不能活到成年都是问题,考虑孩子的事情那真是想多了。如果明白了这一点还宣传中医好、古代好,那就不是蠢而是坏了。

原创作者:壮壮,发文时间:2023年8月1~8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