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从“老外”一词看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人和外国人思想差异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从“老外”一词看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从“老外”一词看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

2024-07-16 01: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从“老外”一词看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Languag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Study of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Foreigners from the Term “Lao Wai” DOI: 10.12677/ml.2024.124221, PDF, HTML, XML,  被引量 下载: 125  浏览: 350  作者: 聂 颖: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语言文化学院,北京 关键词: “老外”;跨文化剖析;交际障碍;文化背景;“Lao Wai”; Cross-Cultural Analysis; Communication Barriers; Cultural Background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人对外国人的称呼——“老外”,揭示这一词汇产生的社会背景,并突显了说话人(中国人)和受话人(在华外国人)之间不同的文化态度。同时,将其与其他语言中类似的词汇进行比较,结合中国人对外国人称谓的历史演变,阐述“老外”一词微妙而复杂的含义,解释“老外”一词在当代中外文化交流和人际交往中可能造成的沟通障碍和文化矛盾。因此,有必要对习以为常的类似言语现象进行探讨、反思,以促进中外跨文化交际的健康发展。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term “lao wai”, a Chinese term used to refer to foreigners in China since the late 1980s, to reveal the social context in which this word was created and highlight the different cultural attitudes between the speaker (Chinese) and the addressee (foreigners in China). Meanwhile, it compares the term with similar terms in other languages,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term for foreigners, it elaborates on the subtle and complex meanings of the term “lao wai” and explains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s well as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that may be caused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ural exchanges and interaction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discuss and reflect on similar speech phenomena that are habitually us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文章引用:聂颖. 跨文化交流中的语言:从“老外”一词看中国人对待外国人的态度[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77-8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221

1. 引言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中外交流愈发频繁,中国人与外国人的接触成为社会交往的常态。本研究以“老外”一词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这一日常用语对中国人对待外国人态度的反映。在中文中,“老外”不仅被用于指代外国人,更折射了国人对外国人的文化认知。本文分析了“老外”一词的使用,揭示了其中蕴含的文化简化倾向和对异己的警惕意味,同时也突显了愿意促进友好关系的积极态度。随着该词汇的广泛使用,应对其内涵进行解释,并寻求更为中性的称谓,促进更顺畅的跨文化交流。

2. “老外”一词在中文里的使用概况

在日常生活交流中,人们经常遇到需指代不来自本国的人的情况。提及国籍是描述外国人的一种常见方式,但各种语言里还有许多对外国人进行统称的术语,例如中文里的“老外”、英语里的“foreigner”和日语里称呼西方人的“qaijin”,即“外人”。但与中国不同的是, 在英语国家,为了不产生排外嫌疑,“foreigner”在日常称呼中往往被仅指明国籍的方式取代;而在日本,说“外人”的大都是孩童或学生, 大多数成年人出于礼貌一般不使用这一词语。相比之下,在中国,无论是成人孩子,大都会公开或私下称外国人为“老外”,到了习以为常的程度。

不仅是日常对话中,在官方媒体和更正式的写作中“老外”也得到使用。例如,在中国有《老外教你口语》《老外看中国》等电视节目;在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人民日报》上有《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稳定力量(“老外”这样看中共)》 [1] 这样的标题。该词的适用面极广,年龄、性别、国籍、身份一概不论。通常,“老外”并不作为一个用于面对面互动的称呼语,而是被用为称谓语来指代非中国人。称谓语着眼的是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是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及所拥有的身份、职业、地位等的具体表现;称呼语则是人们在直接的语言交往中指称某人的方式。

显然,大多数中国人认为“老外”一词不但没有贬义色彩反而显得亲切随便,便于称呼,也因而易于接受。然而,有一部分外国人将“老外”视作贬义词,认为这相当于排挤、蔑视,从中传达了中国人对他们的敌意甚至排外情绪。这首先是由于“外”所蕴含的强烈排他性。加拿大学生付丽莎就曾经在《我什么时候才不是“老外”》一文里说道:“对我来说,听到‘老外’这个词感到特别痛苦,因为我希望中国人把我当作‘自己人’。” [2] 另一个原因是,“老”一字在不同语境下具有多种含义。在不表达年纪大的情况下,它不仅含有积极和尊敬意义,如“老师”、“老表”、“老练”,也可能带有贬义意味,如“老油条”中暗含的可耻、“老顽固”中凸显的偏执过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的确能注意到一部分该词被用在轻视语境里的情况,例如“你连这都不懂,真老外!”可见,虽然未被大多国人所察觉,中西方对“老外”一词的理解体会实际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分歧。被称呼为“老外”的外国人在接受这个称呼时有他们独特的理解,甚至可能产生心理隔阂 [3] 。因而,“老外”一词语的使用是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3. 中文中对外国人称谓语的历史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有各种对外国人的称呼,其中相当一部分存留至今,显示了中国人对外国人不断变化的看法,以及亲近和疏远、尊重和蔑视的共存。早在汉朝,中国就开启了与中东以及其他东亚国家的外交往来。在繁荣的两汉、唐宋时期生活的汉人们鄙视外国人,称他们为番或夷,但轻视的态度并不妨碍统治者款待前来的外国人并分享文化习俗。这种看似矛盾的行为反映了时人持有丰厚财政资源的优越感。一直到近代,我们都以中华自居,往往保留着汉民族的优越感,所以不管是对外国人的称呼亦或是对外国文化的认识上,中国人自身都带有一定的优越感。随着中国国力在明朝和清朝的衰落,中国长期遭受日本和西方家的侵扰,社会结构的变化打破了先前自居“天朝上国”的认知,中国人对这些侵略者的厌恶和愤恨便在对他们的指称中得到表达。一般说来,在鸦片战争之前,人们比较倾向于把西方人叫 成“洋鬼子”。随后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又使得中国人将西方人同时称为“洋鬼子”,“鬼佬”或“洋大人”,而日本人则多被称为“倭寇 [4] ”。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渐提高并寻求与国际社会接轨,人们开始使用更加平等中立的词语。例如“外国人”、“外宾”、“国际友人”等词汇在正式场合被人们使用。以“外宾”为例,由于当时能到中国来的外国人大多是被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邀请至内地来的访客,中国人又是好客的民族,自古以来就把客人待为上宾,因此,人们对外国访客就自然地尊称为“外宾 [5] ”。改革开放后,进入中国的外国群体构成有了较大变化,覆盖了外国政客、商人、学者专家、记者、留学生等,“外宾”一词显然已远远不能涵盖这些身份各异的外国人。随着中国人与外国人交往的日益密切,在日常场合中,“老外”这个称谓应运而生,成为中国人口中使用频率极高的一词。“老,是前缀;外,即外国人。老外由‘老王’、‘老张’等演化而来的,是对外国人带诙谐意味的称呼。由于该词的适用面极广——可谓年龄不分、性别国别不限、身份高低一概不论——加上符合汉语称呼的构词习惯,因而‘老外’一词很快由城市青年的口头流行语成为老少皆宜、一致对‘老外’的社会通行语,进而又跃升为式书面语,常见于一些文艺作品和报刊书籍的标题或正文中 [6] 。”1980年代初,这一词语由台湾引入中国大陆,并很快流行开来,在1984年被列入《现代汉语词典》。同时,这个词的延伸也被创造出来,例如“小老外”、“女老外”。

4. “老外”的界定及其他“绰号”

对于谁是老外,谁不是老外,没有一致的看法。绝大多数人认为白种人可以被称为老外,黑人也被大部分人认为是老外,而亚洲人,尤其东亚人被称为老外的可能性最小。一般的原则是,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在外表特征和性格习惯与本土中国人的差异越大,就越有可能被称为老外。也就是说,中国人判断老外的标准主要在于非中国的民族性,而不是具体的国籍。

用国籍指称的方式广泛用于东亚和南亚人,如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越南人和印度人这。大多数中国人可以根据非中国亚洲人的外表和语言,准确区分他们来自哪个国家。更能说明问题的是,这些群体和中国人有着文化接近性以及相似的价值观,例如,交往密切的历史、互相借鉴的语言体系、都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等等,而这其中集体主义是中国人和其他东亚人最明显的共同价值取向。它涉及到这样的社会:人们被整合到强大而有凝聚力的“内群体”或“外群体”中,内群体的人互相帮助保护以换取“忠诚”。中国人倾向于将与自己相似的人纳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而且被接纳者往往也在儒家文化圈的范围内 [7] 。总而言之,与白种人和其他种族相比,亚洲人更接近中国人,并不算是真正的外国人或老外。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不常被称为老外的外国人也会被根据国籍取绰号,例如日本人被称为“小日本”、“日本鬼子”。这些词汇听起来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色彩,源于中日战争所造成的长远的抵触心理和愤怒情绪。中国的年轻一代虽然没有经历过这些战争,但通过研究这段历史和媒体对战争的宣传,仇恨的印记依然刻在他们的内心。类似的还有称呼韩国人为“棒子”、印度人为“阿三”。

一些被大多数人认定为“老外”的群体也被加以后缀为“佬”的称谓,如“美国佬”、“英国佬”,甚至“鬼佬”。后缀“佬”,意思是轻视意义上的成年男子,而这一字被加在国籍末尾,表明说话者对所指人的厌恶和不屑。这些带有羞辱性质的词汇扎根于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欺压,这段历史先后见证了中国人对西方的轻视、抵触、理解和交流。

5. 使用“老外”背后的心理

首先,中国人对“老外”一词的使用,从根本上说可以归因于中国的“关系社会”理念。关系社会由“从每个人的人际关系中扩散出来的社会网络”组成,它主张人们通过建立一个社会网络来保持密切的关系,在这个网络中,每个人相互帮助,相互受益,和谐相处。“内群体假设将人们划为一个面向内部成员紧密联系的小世界,具有归属感、认同感等意义。宗族、村落实现了内部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务管理,推动地方社会的内部秩序建设,并进而形成内部团结的地方行动单位,少与外界发生联系 [8] 。”这种态度习惯性地将“外群体”与“内群体”分开。那些与我们相似的人被放在内部,而与我们不同的人被归为外部。由此,外国人被区别开来,贴上“老外”的标签,这意味着“内群体”和“外群体”之间存在着清晰界限。

其次,由于对异国文化的陌生以及缺乏一定的对其他国家的理解接纳,人们倾向于根据外貌特征、行为习惯、价值取向,将人口的复杂性和其他文化的异质性简化,统称非本国人为“老外”,而被“过度概括”的人通常来自东亚文化圈外。与和外国人交往较少的大部分国人相比,对于外国文化熟悉、经常与外国人接触的人群,如外语导游和外国文化研究专家,则更偏好用确切的国籍而不是“老外”表示区分。此外,接受过跨文化交流教育的人也不太可能采用有偏见性质的称谓来称呼非中国人。虽然“老外”这一称呼本身是没有恶意或无意识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千百年来传统观念的潜移默化。可见,这部分传统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并成为中国文化深层结构中的一部分。值得警惕的是,这种对其他民族和文化的过度简化和过度概括会阻碍深入的理解,造成跨文化交流的障碍 [9] 。

虽然带有些排外性质,“老外”这一词语仍然可以一定程度上表明说话者和被指称者之间的关系是友好的。中文前缀“老”被加在“外”字前,赋予“老外”与中文里例如“老张”“老李”等称谓语相同的词汇结构。中文中,在一个人的姓氏前加上“老”用于称谓或称呼一个熟悉而并不一定更年长的人主要是表达亲密之意 [10] 。另外,中国素来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所以“老”也可以理解为对外国人的尊重,而“外”就单单指他们是和中国人不同的外国人。如此使用表示亲近的前缀便减轻了“外”所暗示的排他性。这样一来,“老外”一词也表达了中国人愿意把外国人当作朋友的心态:尽管他们来自外部而我们对其知之甚少,我们仍会以友好亲切的方式对待他们。

6. 结语

一个词语的产生并不是孤立的语言现象,而通常是某个时代、人群乃至整个民族文化和心理的积淀,“老外”一词也不例外。它一方面反映了中国人对外国文化的简化与对异己的习惯性警惕和排斥,另一方面也可以被愿意培养友好关系的积极态度所解释。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正确而得体地使用称谓语是确保双方交流顺利和谐、消除隔阂的重要因素。选择称谓语,不能够仅仅以本国的语言习惯、思想感情和文化心理作为依据,还应当考虑到对方的文化背景和接受情况。随着“老外”一词在话语中的越来越频繁常见的使用,我们需针对它的内涵加以解释澄清,并寻求采用更加中性的称谓,减少中国人和外国人间的误解,从而在全球化时代顺利进行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 大卫∙巴拓识. 中国为世界和平发展注入稳定力量(“老外”这样看中共) [N].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1-07-20(10). [2] 96外国留学生汉语作文比赛获奖作品选[M]. 北京: 华语教学出版社, 1997: 154. [3] 李丽萍, 宋超英. 基于跨文化交际障碍的视阈下看“老外” [J]. 考试周刊, 2016(6): 23-24. [4] 李辛欣. 称呼语的交际功能与文化内涵研究——以对外国人的称呼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大学, 2012. [5] 余惠邦. 外国人∙洋人∙外宾∙老外——谈一组同义词的选用[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1): 169-172 204. [6] 亓华. 对一个称呼语的跨文化剖析——释“老外” [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6): 87-93. [7] 吴重庆. 从熟人社会到“无主体熟人社会” [J]. 读书, 2011(1): 19-25. [8] 张龙. 祠堂研究中的内群体假设及其超越[J]. 广东社会科学, 2023(3): 211-222. [9] 李明晔. 浅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对策[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2, 28(10): 33-34. [10] 周元琳. 前缀“老”和“老”缀词语义色彩探微[J]. 安徽大学学报, 2000(3): 100-10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