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这两年:人口视角的三大变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人口的数量变化 疫情这两年:人口视角的三大变化

疫情这两年:人口视角的三大变化

2024-05-21 2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来自:宏观叶话 作者:叶凡 王润梦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及后续散点疫情的持续,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各方面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人口视角出发,侧重于分析疫情对居民生活以及行为方面产生的变化:生育方面,在心理影响、经济状况等内部外因素共同作用下,疫情对人们的生育意愿产生了较大影响,部分家庭推迟结婚乃至生育计划;流动方面,疫情控制下人口流动有所恢复,但散发疫情对流动意愿仍有压制,且人口流向更趋周边化,疫后旅游仍待复苏且交通方式或有所变化;就业方面,整体情况持续改善但疫情负面影响的余波仍然存在,产业、行业、人群和企业类型等不同维度下就业复苏分化明显,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后续稳就业政策下有望继续改善,经营性收入增长或有所提速。

摘要

2020-2021年,我国在新冠疫情经历了初期调查、全国扩散和严格防疫、国内疫情受控和海外爆发、国内散点疫情多地爆发四个重要阶段。

疫情冲击人口出生率,内含内外双重传导机制。从国内来看, 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生人口数及出生率均有较大幅度下调,且人们结婚意愿也不乐观,适龄已婚妇女数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后续新生儿数量的减少。从海外来看,疫情全球爆发后,世界大部分国家出生人口出现显著下滑,但随着世界各国开始采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死亡病例出现下降,居民生育意愿有所回升,然而目前尚不能评估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对居民生育意愿长期影响。疫情对人口出生的影响主要通过心理影响、经济状况等内部外因素共同传导。疫情爆发对人们的生育安排及生育意愿产生了较大影响,增加人们对住院分娩的担忧,居民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同时,疫情也对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失业率上升,养育子女的预期负担加重,人们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加大,迫使部分家庭推迟结婚乃至生育计划。

疫情后周期人口流动逐步恢复,结构性变化较大。疫情爆发正值春运时期,全面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对人口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预计2022年春运人口流动较2021年将有所提升,但由于散点疫情仍在继续,人口流动与疫情前差距依然较大。疫情散发当地人口迁出规模降幅较大,受到控制之后出现较大程度反弹,预计2022年上半年散点疫情仍会多地爆发,但疫情管控将更为精准和及时,对人口流动的影响时长或缩短。人口流向上,疫情影响下人们短途出行渐多,2022年人口流动或仍集中于周边地区,若一季度后,疫情有效控制,影响逐渐减弱,长途出行意愿或出现报复性反弹。另外,疫情对节假日出行也造成严重打击,但随着就地过年影响减弱,预计2022年国内春节旅游人次较去年或有所增多,交通方式上铁路出行将有所增长,民航出行或有所回升,公路和水路出行预计仍处于低位。

疫后就业复苏仍压力重重,结构性分化明显。总体来看,2020年就业人数经历了快速减少、小幅反弹和加速恢复三个阶段,2021年就业状况持续恢复,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待复苏。预计2022年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减弱,但在三重压力之下,我国就业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或对就业稳定形成一定支撑。同时,不同维度之下就业复苏分化明显,第二产业的恢复速度明显更快,第三产业的就业虽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25-59岁人口就业指标恢复至疫情前,16-24岁青年人群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疫情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冲击更加严重,目前小型企业用工意愿仍不强。收入方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虽有所回升但较疫情前仍有差距,经营性净收入受疫情打击最重,预计稳就业政策及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支持下,居民收入有望持续恢复。

风险提示: 国内外疫情进展超预期,政策释放不及预期。

1

新冠疫情在国内的演变

新冠疫情在国内爆发以及疫情防控的几个重要阶段回顾:

初期调查阶段: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自首例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发病以来,国家各个层面开始对新出现的病毒展开一系列调查,在这一段时期内,专家组确认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开始定期向世卫组织通报疫情,在此阶段国内也出现了首例死亡病例。

全国扩散和严格防疫阶段:2020年1月至2月,钟南山等专家组开始发声称新冠肺炎具有“人传人”的特征。1月23日,正逢春节前两日武汉开始封城,但全国新增确诊病例不断上升,2月12日新增确诊人数达到1.4万人,为疫情期间日增最高值。同时,国务院提出延长春节假期,各地也采取了不同程度的防疫措施,比如隔离病人、追踪和隔离接触者、旅行限制、取消群众集会等,以减少病毒传播。

国内疫情受控和海外爆发阶段:2020年3月至4月,随着防疫措施的效果逐步显现,疫情势头有效遏制,4月份武汉解封且武汉市所有新冠肺炎住院病例清零。但海外疫情在这一阶段开始爆发,多国陆续采取封城、封国措施。

国内散点疫情多地爆发阶段:2020年6月以来,国内疫情出现了数轮散点爆发,严格的防控措施下,很快便得到了有效遏制。在此阶段新冠病毒发生了两次重大的变异:一次是2020年10月在印度发现的德尔塔变异毒株,2021年7月在国内南京爆发;另一次则是2021年11月在南非发现的奥密克戎变异毒株,2022年1月在河南、天津、北京、西安已有该变异毒株的本土感染病例。

2

疫情冲击人口出生率,内含内外双重传导机制

2.1

国内生育意愿短期受挫,结婚率恢复仍不理想

我国总人口数量增速自2002年以来持续放缓,生育率逐步下降,“少子化”趋势愈发明显。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疫情爆发之前,2014-2019年新出生人口和生育率五年复合增速分别为-2.8%、-5.5%,呈逐渐下降趋势。疫情爆发之后,出生人口数及出生率均有较大幅度下调。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子女数为1.8,已处于较低水平,且远低于世代更替水平,新出生人口为1200万人,较2019年下降18.1%,出生率由10.4‰下降至8.52‰。从省份情况来看,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地区2020年常住人口出生人数仅为48.2万人,同比降幅高达28.1%,超出其他省份。虽然明显下降的趋势中有一部分原因是抽样方式不同造成的统计口径误差,但疫情仍对人们的生育安排及生育意愿产生了较大影响。新冠疫情加大了人们生活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对住院分娩的担忧,居民生育意愿进一步降低。

卫健委互联互通出生人口监测数据显示,疫情对于2020年四季度出生人口的明显下降有着重要作用。2020年11月出生人口的相对变动(基年为2015年)较此前降幅迅速扩大,且12月份仍保持在低位水平,意味着年初的疫情对人们的生育计划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从孩次结构上看,一孩的出生逐年梯次下降,二孩政策的放开对于2016年底二孩的出生数量有一定提振,但此后的影响递减。在疫情影响下,一孩、二孩在11 、12 月的出生数量均出现显著下滑,尤其是对于二孩生育有着普遍抑制作用,二孩出生数量在2020年的各月开始出现普遍负增长,且年末降幅显著扩大。从年龄结构上看,30 岁以下的年轻妇女生育数量同比降幅相对其他年龄组更为明显。但以上数据仅反映了疫情爆发最严重的时期对生育的影响。从结婚及离婚登记数据来看, 2020年结婚、离婚登记普遍受到疫情影响,一季度为控制疫情蔓延我国采取了严格的防疫措施,大部分居民处于居家隔离状态,结婚登记数量同比大幅下滑40%以上,但二季度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结婚登记出现反弹。2021年一季度由于低基数效应,结婚登记人数同比大幅回升36.9%,但从前三季度总体情况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结婚登记累计588.6万对,与2020年的589.4万对相比仍下降0.1%,与2019年登记结婚713.1万对相比大幅下滑17.5%,结婚率的恢复目前看仍不理想;离婚登记在2020年一季度同样因防疫措施大幅下滑41.6%,二季度开始有所上升,三、四季度离婚人数较疫情前水平仍有增加,但由于2021年1月离婚冷静期开始正式实施,一季度离婚登记出现同比大幅下降,随后二、三季度离婚率依然维持在相对低位。综上来看,疫情初期不仅对国内居民生育意愿有较大打击,同时结婚意愿的恢复也不乐观,适龄已婚妇女数量的下降将直接导致后续新生儿数量的减少。

2.2

海外受疫情影响推迟生育计划,变异毒株影响有待验证

从海外来看,各国在新冠疫情期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经济衰退、失业率上升、经济活动大幅减少、通胀持续上行等问题,部分国家新增确诊人数不断飙升,居民生活持续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中。The Human Fertility Database数据显示,美国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2020年末新出生人口呈现显著下滑趋势,其中,12月出生人口下跌了9%以上。但自2021年以来每月新出生人口数量逐步恢复,2021年6月恢复至2019年水平,生育状况有所好转;从日本的数据上看,2020年5月新出生人口数量显著下滑,此后一直处于缓慢下降的趋势中,2021年1月新出生人口为近年来最低位。虽然日本新出生人口自2021年2月开始加快回升,但较疫情前甚至2020年水平仍有一定差距,疫情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日本“少子化”的问题;2020年11月,意大利出生人口也出现显著下降,但2021年初开始反弹,3月份新出生人口超过2020年同期水平,但此后出现反弹后的回落,生育水平仍持续走低。总体来看,2020年3月至4月,新冠疫情在国内得到控制,但同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爆发,全球居民的生育意愿短期内受到较大影响,经过9个月左右的妊娠期后,2020年12月至2021年1月世界大部分国家出生人口出现显著下滑。2020年5月至9月,世界各国开始采取措施遏制疫情蔓延,死亡病例出现下降,居民生育意愿在此时有所回升,因此2021年2月到6月部分国家出生人口数量呈逐步恢复态势。随着2020年10月新冠病毒在印度出现变异,德尔塔毒株给世界重新带来威胁,死亡人数骤增。但目前仍未获得2021年7月之后美国等国的出生数据,尚不能评估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死亡病例的激增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近期出现的奥密克戎影响也有待持续观察。

2.3

疫情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传导机制:心理与经济的共同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疫情对人口出生有着显著影响,其传导机制主要通过心理影响、经济状况等内部外因素共同作用。疫情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慌,孕妇在面对新冠病毒的威胁时十分脆弱,妊娠期的免疫力水平往往更低,呼吸系统更容易遭到感染,且怀孕期间感染 COVID-19 的人更有可能经历早产和死产,因此有备孕计划的人群在恐慌下会推迟甚至取消怀孕。CDC数据显示,2020 年 1 月 22 日至 6 月 7 日期间美国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因COVID-19住院的比例普遍来说比非孕妇更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指出备孕女性是可以接种新冠疫苗的,但暂不建议妊娠期妇女接种疫苗。随着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高,妇女的生育计划可能会重回正轨,但目前疫苗对于妊娠的安全性还有待充分验证,可能会给部分人群造成一些担忧。

疫情对经济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冲击,尤其是给贡献了80%以上城镇劳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不少中小企业在疫情期间倒闭,失业率上升,居民生活安定性下降,养育子女的预期负担加重,迫使部分家庭推迟结婚乃至生育计划。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在疫情爆发的2月份猛增至6.2%,创下自2018年公布该数据以来的新高,同时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累计值在2月同比大幅下降37.9%。目前来看,在有效的防疫措施下,2021年国内的经济活动正不断恢复,失业率也逐步下降至疫情前水平,新增就业情况虽较2020年有大幅改善,但相较疫情前仍有增长空间,2021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增长7%,但两年平均增速为-3.1%, 与2019年-0.7%的同比增速相比,2021年新增就业人数下滑趋势仍较明显。

3

疫后时代人口流动逐步恢复,流向与出行方式变化较大

我国疫情防控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疫情爆发初期(2020年2月至3月),正值春运时期,我国为有效控制疫情的发展采取了居家隔离、封城等全面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短时间内使得本土疫情基本得到良好的控制,多地新增感染病例连续清零;二是疫情散发阶段(2020年6月至今),随着德尔塔、奥密克戎等变异毒株的出现,我国各地散点疫情不断,各地区以县为单位划分高、中、低风险地区,实施差异化的疫情防控,因地制宜地出台防疫政策,在控制疫情传播风险的同时加快复工复产的步伐,促使经济重回正轨。然而,各地采取不同程度的隔离以及停工停产等措施的同时,对市场要素在地区间的流动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阻碍,尤其是人口要素的流动受到最为直接的冲击,从而严重影响了市场流动性。

3.1

疫情从集中爆发到散点多发,人口流动恢复仍需时日

百度地图迁徙数据显示,2020年1月23日(腊月廿九)武汉开始封城,随后浙江、湖南、广东、北京、上海、天津、安徽、重庆、四川等地陆续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取消大型活动、停止旅行社团队游、公共场所限流、交通枢纽重点防控等一系列的应急措施加紧出台,大部分居民取消了春节行程,人口迁徙规模自1月23日-25日(腊月廿九至正月初一)加速下行。之后国务院出台春节假期延长通知,学校推迟开学时间,众多企业安排员工远程办公,人口迁徙规模在1月25日至2月16日(正月初一至正月廿三)期间一直呈现下降态势,降至极低的水平。2月17日(正月廿四)迁移规模开始有所回升,直至4月初(三月初九),人口流动逐步趋向常态化。

但从2021年的情况来看,受“就地过年”影响,春节前人口流动的意愿较疫情前仍然较弱,低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水平。在除夕初一之后,与2019年一致的是人口出行有所反弹,春节出游活动有所恢复,但总体上与2019年水平相比依然处于较低水平。正月十五之后,人们节后开始复工复产,迁出规模与疫情前水平趋于一致。总体来看,在防疫政策的约束下,2020年2月至3月总体呈现人口省级流动停滞的状态,疫情控制得当后,人流逐步开始恢复;2021年人们春节期间出行意愿有所提升,但由于疫情的影响仍然存在,并未恢复至2019年的程度。

交通运输部预计2022年春运期间全国将发送11.8亿人次旅客,较2021年同比增长35.6%,较2020年同比下降20.3%,较2019年同比下降60.4%。从春节流动意愿来看,近期新浪微博的调查显示,2022年超过72%的人认为“如果条件允许,打算回家过年”,而2021年的同期调查中仅50%选择了“会,回家的票已经买好了”,2022年异乡务工者回家过年的意愿更强。政策方面,国家发改委提出2022年春运要在落实防控政策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坚决防止“一刀切”和“层层加码”,2022年春运疫情防控将更为“科学精准”,减少对人们回家过年正常需求的影响,但部分地区在执行层面依然有“一刀切”和防控过严的情况存在。我们预计2022年春运人口流动较2021年将有所提升,但由于局部地区散点疫情的爆发仍在继续,节日期间的流动仍将受到较大影响,与疫情之前的差距依然较大。

3.2

疫情散发影响人口迁移,流向更趋周边化

2020年6月至今,疫情在国内呈现散点爆发的状态,这一时期我国主要采用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的防疫措施,根据县域划分高、中、低风险地区。在遏制病毒更大范围传播的同时,保证我国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经济复苏。2020年6月,北京出现本土确诊病例,新发地为批发市场,当月累计报告确诊病例329例,同时还输出到河北、辽宁、四川、浙江及河南5个省份,北京市各级政府快速采取强力的防控措施,倡议市民非必要不离京,人口迁出规模在当月出现大幅下滑,但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北京2020年9月人口迁出指数大增401.9%。2021年1月,河北石家庄出现本地感染者,当月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62例,宣布进入战时状态,当月人口迁出骤降,2月本地病例大幅减少后,人口迁出较上月上升76.9%,3月本地病例清零,人口迁出指数较1月反弹247.7%;2021年7月下旬,南京禄口机场出现德尔塔新变异毒株,7月22日开始南京外出的通道开始限制,月底市内交通也开始收紧,人口迁出在8月直线下降,9月新增感染人数明显减少后,人口迁出规模也实现202.8%的大幅增长;12月西安疫情爆发,9日出现本土确诊,22日宣布封城,疫情蔓延开来甚至外溢至其他省份,2022年1月人口迁出指数降至0,若疫情得到控制,预计人口流动也将呈爆发式增长。总体来看,疫情爆发期间由于受到地区防疫措施影响,人口迁出规模降幅均在65%以上,而疫情完全有效控制往往需要一个月左右,在散点疫情控制之后,各地的人口迁出均出现较大程度的反弹,预计2022年上半年散点疫情可能仍会多地爆发,但随着防疫的经验和能力逐步提升,疫情管控将更为精准和及时,对于人口流动的影响时长或进一步缩短。

从人口流向上看,由于2021年散点疫情在多地爆发,受各地防疫措施的影响,居民出行半径较疫情前有明显缩小的态势。高德迁徙中热门迁徙路线数据显示,2020年一线城市人口便开始倾向于向周边地区流动,2021年这一趋势更为明显。从上海市人口迁徙整体的趋势上看,2020年由于下半年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人口整体流动规模较2019年有所增加,但人口向距离较远的地区比如北京、南京、武汉、重庆等地的流动开始减少,人口流向朝上海市周边地区有所聚集,2021年整体流动规模较2020年有所下降,但向周边绍兴、嘉兴、苏州及舟山等城市的人口迁徙增多;从深圳市的情况来看,2020年也出现了整体上人口流动的反弹,但向九江、武汉等距离较远的地区流动减少,由于疫情向香港的流动也呈现较大规模下滑;2021年整体流动规模下降,但人流逐渐向广东省内地区流动,向江门、汕尾、阳江、肇庆及珠海等地迁徙明显多增。在疫情影响下,人们短途出行渐多,2022年国内疫情散发期间,人口流动仍将继续集中于周边地区,若一季度后疫情有效控制,防疫措施更加精准,长途出行意愿或出现报复性反弹。

3.3

疫后旅游仍待复苏,交通方式有所变化

总体来看,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主要节假日的出行情况较2019年相比大幅下滑,清明、五一、十一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分别同比下降61.6%、41.0%、18.5%,春节期间的出游受疫情打击最为严重,约有2.2亿人次,一季度国内旅游人数2.95亿人次,同比下降83.4%。2021年整体来看,节假日出行状况明显好转,但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1年,清明、五一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分别同比上升137.2%、100%,但十一国庆的复苏情况相对不理想,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同比继续下降19.2%,一是因为2020年中秋国庆连续有8天假期,基数较高,二是因为受伊犁疫情和局部地区雨雪天气导致居民出游热情高开缓走。从客运量数据上看,受就地过年政策影响,2021年春运期间仅8.7亿人次客运量,同比2019、2020年分别下降70.8%和41.1%,但春节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约2.6亿人次,同比增长15.7%,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5.3%,春节旅游出行有较大程度的好转。携程发布的《2022年春节旅游预测报告》显示,“携程新春嗨玩节”活动中预售的旅游产品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139%,预计2022年国内春节旅游人次较去年或有所增多。从出行选择上看,截至1月20日,通过携程预订省内旅游度假产品的订单量占比达65%,省内游订单相较2019年春节增长显著,人们春节旅游出行仍将以近程本地游为主。

从交通运输方式上看,2020年十一期间人口流动主要是公路方式,采用水路、公路交通方式的旅客人数大幅下降,同比下滑30%以上,但2021年采用铁路、公路和水路的人数仅小幅减少,但民航日均发送旅客人次继续大幅下滑,同比下降19.7%。出于对局部疫情的担忧,本地、短途的自驾游成为主要出游形式。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显示,国庆假日期间,游客平均出游半径141.3公里,比去年缩减33.66%,目的地平均游憩半径13.1公里,比去年减少7.75%。散点疫情给出游带来不确定性,从民航数据看,中远程旅游需求短期受到抑制。2021年国庆假期全民航执行客运航班量80810架次,比2020年8天假期下降25.1%,比2019年假期下降21.7%。日均客运航班量11544架次,比2020年下降14.5%。与国庆假期不同的是,春运期间主要的出行方式为铁路和公路,2020年乘坐民航飞机的人数大幅下降60.5%,2021年仍有11.8%的下行幅度,相比之下铁路反弹幅度较大,同比上升15.8%,公路出行人数也有小幅恢复。铁路方面,从目前春运车票预售情况看,2022年铁路春运基本出行需求仍保持一定规模;民航方面,携程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机票均价同比涨幅超40%;客运方面,交通运输部表示2022年春运将呈现“客流总量中低位”运行的态势。我们预计2022年春运期间,铁路旅客发送数较2021年同期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采用民航方式出行的旅客数或也有所回升,公路和水路旅客发送数预计仍处于低位。

4

疫后就业复苏仍压力重重,结构性分化明显

4.1

部分就业指标已恢复至疫情前,但负面影响余波仍在

2020年疫情爆发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2019年城镇新增就业1352万人,同比小幅下降0.7%。2020年就业人数经历了快速减少——小幅反弹——加速恢复三个阶段:2月新冠疫情在全国蔓延,当月仅实现39万城镇新增就业,同比大幅下降55.7%,城镇调查失业率较1月上升0.9个百分点至6.2%;3-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有所回升,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仍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同比-19.0%;下半年,随着疫情管控效果显现,我国经济活动逐步活跃,就业也随之复苏,7-12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较2019年同期水平回升1.1%,2020年全年实现新增就业1186万人,同比下降12.3%,12月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降至5.2%,与2019年同期水平一致。2021年国民经济继续恢复,就业总体稳步复苏。具体来看,一季度受春节及散点疫情影响,基数效应之下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同比2020年上升29.7%,但较2019年同期下降8.3%,一季度失业率均值为5.4%,较2020年同期虽下降但依然高于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69万人,较2020年全年同比增长7.0%,但较2019年仍同比下降6.1%,全年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1%,低于2020年和2019年,已恢复至疫情前。总体来看,2021年的就业状况持续恢复,但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待复苏。2021年7-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从业人员PMI指数均位于荣枯线以下,制造业就业景气度表现相对平稳,但在疫情持续散点爆发影响下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在下半年呈下降态势,且低于制造业月均就业景气水平,复苏节奏相对缓慢。预计2022年疫情对就业的负面影响将继续减弱,但在三重压力之下,我国就业仍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压力,减负稳岗扩就业等措施或对就业稳定形成一定支撑。

4.2

不同维度之下就业复苏分化明显,青年就业受冲击较大

从三大产业情况来看,20世纪90年代至新冠疫情爆发前,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数呈现逐步下降态势,第二产业从业人数2012年起出现拐点并逐步减少,而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持续上升,成为吸纳我国就业的重要支柱。疫情爆发后,打破了原有的趋势,2020年一、二、三产业就业人数同比分别为-5.0%、1.5%和0.7%,第一产业就业人员加速下滑,农林牧渔业仅85.7万城镇就业人员,同比大降36.1%;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继2012年进入下行区间后同比增速首次回升,受疫情打击后第二产业的恢复速度明显更快;第三产业的就业情况虽维持增长态势但增速明显放缓。

从不同行业用人需求来看,《百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制造业用人需求反弹明显,二季度及下半年小幅回落,但2021年一季度以来用人需求比重持续增长;批发和零售业2021年初用人需求大幅下降,二、三季度有所反弹但幅度不大;住宿餐饮业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冲击严重,后续有所恢复但较疫情前仍有差距;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自疫情以来用人需求一直处于低位;建筑业需求持续上行;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2021年一季度用人需求达到高峰,但此后有所回落;房地产业用人需求较疫情前也有下滑。从PMI从业人员指数上看,2021年下半年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保持平稳,非制造业从业人员指数呈下降态势,用工景气度普遍低于制造业,其中建筑业从业人员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但较2020年同期水平有较大程度下降,与2019年同期相比也略有下滑,而服务业从业人员指数持续处于低位,较2020年和2019年同期下滑较为明显。预计2022年制造业投资有望延续增长,用工需求上升,非制造业中建筑业在基建投资带动下或对相关岗位就业形成拉动,而服务业的就业状况仍与疫情及各地防疫措施相关,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趋势下,服务业就业中长期有望回暖。

从就业人群上看,2020年,25-59岁人口失业率高企,尤其是上半年,下半年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逐渐回落,全年月均失业率约为5.1%。2021年4月,该年龄阶段人群失业率降至4.6%,低于2019年同期水平,2021年全年月均失业率约为4.5%,较2019年更低。该部分人群就业复苏情况较好,部分原因主要是2021年出口相对景气,相关产业吸纳不少就业。但2022年随着海外供应链逐步复苏,该年龄段人群失业率可能会略有上升。相比之下,青年人群就业面临的压力更为显著,疫情导致大量年轻人求职招聘受阻,2020年,16-24岁人口就业人员月均调查失业率较2019年提高2.3个百分点至14.2%,2021年青年月均失业率为14.3%,不仅高于2019年,且略高于2020年水平,2021届高校毕业生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再加上部分2020届毕业生推迟到2021年就业,16-24岁就业人员失业率在2021年6、7月份明显上升,9月份以后,随着毕业生工作落实,青年失业率逐步回落至2019年水平。2022年疫情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或减弱,但2022年高效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将增长167万人,增长幅度远超2021年水平。同时,由于教育业是吸纳本科毕业生数量最大的行业,“双减”政策或对本科毕业生就业产生一定抑制作用,青年人群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此外,《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农民工主要从事第三产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工作,疫情对农民工就业也造成了一定冲击,2020年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同比下降1.8%,2021年农民工就业情况有所好转,全年农民工总量为29251万人,同比增长2.4%,但两年平均增长仅0.3%,尚未恢复至疫情前增长水平,2022年在政策扶持下有望继续改善。

从企业类型来看,疫情对于中小微企业的冲击更加严重,2020年2月大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PMI指数分别下降14.7、16.1、18.0个百分点,随后大型企业复工复产节奏更快,从业人员指数反弹幅度更大,2020年3月大中小规模企业从业人员PMI指数分别回升20.1、17.4、18.9个百分点。2021年大型企业就业状况保持相对平稳,而中小企业就业情况恢复相对较差,尤其是小型企业自2020年5月开始,从业人员PMI指数连续19个月维持在荣枯线以下。2021年12月大中小型企业从业人员PMI分别录得48.9%、50.2%、47.9%,中型企业供需情况有所回暖,招工意愿回升,而小型企业经营状况仍较艰难,用工意愿不强。2022年保就业的重点仍是中小企业,减税降费及金融支持等政策的扶持下,中小微企业经营有望改善,其吸纳就业的能力也将有所改善。

4.3

可支配收入“疫后”有所改善,2022经营性收入增长或加速

受疫情冲击,2020年一季度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561元,同比仅增长0.8%,增速明显放缓,其中小微企业、个体户受疫情影响最为严重,二季度开始居民各项人均可支配收入组成部分均有缓慢回升的趋势。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9.1%,同比增速扩大4.4个百分点,但两年平均增速为6.9%,与2019年增速(8.9%)相比仍有差距。其中,经营净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速为11.0%,较2020年增速扩大9.9个百分点,但两年平均增速仅为6.0%;工资性收入同比增长9.6%,涨幅扩大5.3个百分点;财产净收入同比增长10.2%,涨幅扩大3.6个百分点;转移净收入同比仅增长5.8%,涨幅收窄2.9个百分点。从各项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来看,疫情中下降最大的是经营性净收入,2020年占比较2019年下降0.6个百分点,而转移性净收入比重上升最快,提升0.7个百分点,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2021年转移净收入比重下滑加快,较2020年下降0.6个百分点,但经营性收入恢复仍偏慢,比重仅增加0.3个百分点。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继续做好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的工作,预计稳就业政策在2022年将持续发力,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有望持续改善。此外,财政部表示2022年将实施新的更大力度组合式减税降费,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将继续得到政策精准扶持,经营性收入或保持恢复性增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