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发展工作委员会尹健鹤 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2023-01-3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学会秘书处工作职责

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刚才,国家工商总局甘霖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十一五”时期全国工商学会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深刻分析了学会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全面阐述了加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与宣传普及、提升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下面,结合落实甘霖副局长的重要讲话,我就工商学会2011年的具体工作任务,讲几点意见。

(一)以深化“五个四”理论研究为重点,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

理论研究是学会的基本职能,也是学会的立身之本。加强理论研究,是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充分发挥学会职能作用的重要渠道,是服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各级工商学会要以更加开放的思路、更加有效的举措,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

一是深化“五个四”理论研究。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解决工商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重要理论创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实践和运用,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工商行政管理实践经验进行的系统总结和科学提炼,是对工商行政管理规律性的正确认识,是深入推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科学内涵。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的核心是监管,目标是发展,宗旨是服务,手段是执法。基本要求是提高监管执法效能和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精神实质,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下市场经济监督管理的规律性认识,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工商行政管理地位和作用的规律性认识,深刻论证了工商行政管理是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保障市场经济健康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部门。深入研究“五个四”理论的重要意义,切实认识到,“五个四”理论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长远发展的理论支撑,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监管执法效能的迫切需要,是提升工商行政管理服务发展水平的有效途径。

二是围绕“五个更加”开展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紧密结合工商行政管理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努力寻求“十二五”规划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的契合点,深入开展专业理论研究。各级工商学会要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主动配合相关业务执法部门,深入开展基本概念、基本制度、基本规则、基本职能的研究,为努力做到更加自觉地服务经济发展、更加高效地监管市场、更加有为地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更加努力地提高执法水平、更加严格地锻炼队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三是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开展课题研究。各单位会员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围绕当地工商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地研究确定年度课题项目,并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努力形成地方特色和个性品牌。中国工商学会同样会对其中的优秀成果予以奖励。

四是协调推动“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编写工作。2010年底,总局党组研究决定编写“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分论”丛书,并确定了《分论丛书卷目设置》和《分论丛书章节提纲》。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对于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突出行业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工商学会作为丛书编委会办公室的日常工作机构,将认真落实分论丛书编写方案,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扎实推动分论丛书编写工作有序进行。

(二)以庆祝学会成立2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活跃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是学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理论研究的活力之源。今年7月,中国工商学会即将成立20周年。总局党组高度重视,同意我们组织举办系列活动并作出了重要指示。各级工商学会要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理论探索结硕果,开拓创新续辉煌”这一主题,进一步活跃学术交流,努力丰富学术活动内容,提高学术研讨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推动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建设。

一是组织召开“庆祝中国工商学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拟定于7月中下旬,在北京召开规模约为100人的中国工商学会成立20周年座谈会,回顾总结中国工商学会20年发展历程,宣传展示“五个四”理论创新成果,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的工商学会工作,为新形势下更好地服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届时,周伯华局长及总局领导将莅临指导,周伯华局长、甘霖副局长、杨树德会长还将发表重要讲话。我们也将邀请各地工商局、工商学会领导参加座谈会。欢迎大家积极建言献策,把庆祝活动搞好。

二是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的政策措施。为隆重庆祝中国工商学会成立20周年,总局党组将专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学会工作大力推进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创新的若干意见》,在认真总结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建设成果基础上,就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建设以及工商学会长远发展,研究拟定若干政策措施意见,以总局文件形式印发全国工商系统贯彻落实。这个政策文件的讨论稿已经发给大家。请大家在下午的讨论中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我们再作进一步修改后,尽早上报总局党组审议。

三是编辑出版《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周年特刊。特刊将以“理论探索结硕果,开拓创新续辉煌”为主题,以回顾工商学会20年工作历程为主线,以集中展示“五个四”理论创新成果为重点,刊发总局周伯华局长及相关领导题词、重要讲话,总局各司局主要负责同志学习“五个四”理论的心得体会文章,选登部分理事、单位会员的贺词贺信以及优秀征文作品。欢迎各级工商学会积极参与,踊跃提供精美图片和高水平文章。

四是组织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我们召开这次全国工商学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既是总结和部署工作,同时也是围绕努力做到“五个更加”,认真落实“十二五”规划展开前瞻性研讨。接下来,我们还将围绕年度课题和中心工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学术交流活动。各单位会员也要围绕年度课题,适时开展课题成果交流评审活动,进一步提高各单位会员,乃至全国工商系统投身理论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形成乐于研究、勤于研究、善于研究的学术氛围。

(三)以提升品质为抓手,努力提高会刊影响力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要继续致力于工商行政管理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探索和研究,进一步提升期刊品质,稳步提高刊物在系统内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办成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理论成果展示平台、方针政策宣传平台、难点热点问题交流平台,更加努力提高刊物的前瞻性、理论性、指导性,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科学规范工作程序和制度,进一步提升《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着力打造社科理论学术期刊的品牌。同时,按照总局新“三定”要求,逐步完成从编辑部到期刊社的转型,成为学会下属的独立核算二级单位。

一是紧密围绕总局“十二五”规划工作部署,做好理论宣传工作。重点以专题研究形式,突出加强“五个四”理论的宣传普及,使全体工商行政管理干部深刻认识“五个四”理论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理论武装头脑、理论指导实践的自觉性。紧密结合总局年度工作安排,分步骤、有重点地深入开展理论宣传工作,认真总结提炼各地在努力做到“五个更加”,优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所积累的有益经验和创造的理论成果。

二是积极捕捉地方工商亮点,做好前期策划,引导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活动。积极主动引导全国工商系统,围绕总局各阶段中心工作开展专题理论研究;联合总局各业务司局、地方各级工商局,共同开展主题论坛、征文或专刊活动,积极调动工商系统业务骨干的积极性,及时总结宣传工商行政管理理论研究成果;积极主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开门办刊,开放办刊,了解读者需求,遴选地方有调查研究、有深刻思考的优秀文章,宣传地方工作亮点。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理论研究活动,使系统内外更多的人关注会刊,积极参与到期刊的各项活动中来。

三是稳步推进发行工作。开发适应实际需求的发行管理软件和订阅平台,完善发行流程,努力实现全程电子化操作,有效整合发行、数据分析功能,健全发行网络,实现在线订阅、网络发行,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提高为单位会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效率,做到读者订刊方便、反馈渠道通畅,进一步增强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同时,按照分类指导、有序推进的原则,分年度、有计划地逐步实施刊物普及宣传工作。

四是不断壮大作者队伍。进一步培养、巩固、壮大作者队伍,定期举办会刊撰稿人研习班的学习培训,逐步使会刊周围吸引一批了解工商职能工作的专家学者,工商系统内熟悉基层工商工作、乐于进行理论研究的工商干部。充分依靠各单位会员的力量,推动会刊编辑、发行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四)以加强自身建设为基础,促进学会长远发展

加强自身建设是努力做到“三个服务”的内在要求,是充分发挥学会职能作用的重要基础,是不断提高工商系统理论研究水平的重要保障,对于学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级工商学会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努力在自身建设方面多想办法,多下功夫,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三个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工商学会不仅是一个依法设立的社会团体,更是工商系统的综合性理论研究基地。要按照学会《章程》,进一步完善学会组织管理体系,及时进行单位会员和分支机构的调整与补充,健全学会组织网络。要加强会员服务,积极推动各级工商学会的交流协作,组织各种形式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制定科学的考核和奖励指标,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学术研究成果的评比工作,建立学术奖励制度和奖励基金,不断提高各级学会理论研究、学术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服务工商行政管理事业改革发展。要加强行业服务、社会服务,发挥社团优势,按照社团规律运作,充分整合系统内外各种研究资源,推动单位会员在理论研究、学术交流、会刊编发等方面的上下内外互联和跨区域跨系统合作,既提升学会在工商行政管理系统内的影响力,又提升学会在社会上特别是在理论学术界的公信力。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学会《章程》是工商学会开展各项工作的基本准则,学会制度是工商学会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要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实现学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健全完善规章制度,深化岗位责任制改革,调整优化内部考核和分配机制,形成政令畅通的执行机制、分工合理的落实机制、纪律严明的制约机制和用制度管人、依制度办事的长效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为学会充分履职尽责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三是加强能力和作风建设。要重视对学会工作人员的培养、选拔,建立竞争和激励机制,不断提高队伍的战斗力、凝聚力,努力把学会建成全系统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平台,建成干部成长的摇篮,建成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地。按照总局党组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学会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和作风建设,推动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引导干部廉洁奉公。认真落实学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廉政风险点的防范管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不廉洁行为的发生。

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要以创办高效的学会为目标,努力做好中国工商学会网站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整合开发《中国工商管理研究》版块功能,逐步建立采编、发行一体化平台,逐步把网站打造成理论研究新阵地、学术交流新平台、工商文化建设新窗口,使之成为学会“三个服务”的最迅捷的渠道,为提高刊物质量、扩大发行数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作者:刘红亮

第2篇:江苏省图书馆学会2018年大事记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

3月13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裴旭在扬州主持召开理事长会议,审议通过省图书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议议程和拟增补变更副理事长、常务理事、理事推荐名单。

3月13日,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在扬州市图书馆主持召开2018年各市秘书长座谈会。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省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赵乃瑄,省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罗钧,以及各市秘书长参加会议。

3月14日至15日,由江苏省文化厅指导,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扬州市图书馆学会、扬州市图书馆承办,上海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七届四次理事会议暨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扬州隆重召开。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裴旭,扬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扬州市文广新局党委书记、局长季培均,以及82名理事参加会议,各设区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列席会议。会议审议增补变更3名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教授程章灿更换计秋枫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李爱国更换顾建新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苏州图书馆馆长、教授王卫平增补为常务理事、副理事长)、4名常务理事(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陈勇更换冯振卿为常务理事,江南大學图书馆馆长、教授陈明清更换范雪荣为常务理事,扬州大学图书馆党总支副书记、副馆长侯三军更换王永平为常务理事,盐城市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戈建虎更换刘进为常务理事)、6名理事(南京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黄建年更换秦嘉杭为理事,南京审计大学图书馆馆长、副教授王丽琳更换马万民为理事,常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副研究馆员金耀更换薛荣为理事,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研究员薛深更换高中华为理事,连云港市少儿图书馆馆长、研究馆员王志军更换朱里萍为理事,扬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研究员华斌更换沈建勤为理事),12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汇报了2017年工作情况和2018年工作打算。在学术研讨环节,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孙建军教授,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金陵图书馆馆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董群教授,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研究馆员,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乔晓东研究员,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阅读推广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钱军教授,省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罗钧研究馆员,苏州图书馆馆长助理费巍副研究馆员,吴江图书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杨阳先后作主题报告。会议采取三方联办的形式,创新会议形式,增加学术研讨内容,实地学习参观,赢得广泛好评。

3月 28日,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江苏省“超星杯”图书馆创新服务征文大赛正式启动。

4月13日,江苏省社科界第十一届学术大会高层论坛在南京举办,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参会。

4月26日,中国图书馆学会下发《关于“依法办馆创新发展——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知识学习竞赛活动晋级复赛、决赛的通知》,我省共有512名选手参加了此项竞赛,按10%比例,有51名选手获得晋级复赛、决赛资格,其中,盐城市有24名,位居全省第一。5月3日,经研究并报请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裴旭同意,省图书馆学会发函给盐城市图书馆、盐城市图书馆学会,委托其代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组建“依法办馆创新发展——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知识学习竞赛队,赴河北廊坊参加现场复赛、决赛。

4月26日至27日,由江苏省文化厅主办、南京图书馆和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承办的江苏省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馆长培训班在南京图书馆成功举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刘小琴,国家图书馆研究院副院长申晓娟研究馆员,南京图书馆副馆长、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心主任许建业研究馆员,南京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全勤研究馆员,南京图书馆副馆长王兵研究馆员先后授课。省文化厅副厅长、党组成员、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裴旭出席开班仪式并做动员讲话,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致辞。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长杨树发主持开班仪式,全勤和省文化厅公共文化处副调研员宋伟敏先后主持学术报告环节。来自全省近130名馆长及市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参加培训。

5月7日,中共江苏省委省级机关工作委员会下发《关于开展挂靠省级机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情况专项普查的通知》,省图书馆学会根据通知要求完成普查填报工作。

5月31日至6月1日,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在河北省廊坊市举办。我省图书馆学会、省市县图书馆150余人参加会议,并承办3个分会场、1个展位。在此次年会中,我省图书馆界获得7个奖项。本次年会征文我省提交论文总数和获奖总数继续位列全国前茅,省图书馆学会和南京图书馆分别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优秀组织奖。在2018“阅美”系列主题活动有奖征文摄影大赛中,我省图书馆学会被评为优秀组织奖。在“2017年中国图书馆最美故事”系列风采展示活动中,苏州工业园区图书馆被评为“优秀服务”单位。在2016年全民阅读相关称号评选中,镇江市图书馆荣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在“依法办馆创新发展——新时代公共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知识学习竞赛活动中,盐城市图书馆组队代表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参赛并荣获二等奖,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被评为“最佳组织奖”。在学术研讨中,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省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南京大学教授徐雁,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南京大学国家保密学院教授邵波,南京大学教授、图书馆学教育委员会副主任陈雅分别作报告。金陵图书馆承办“新时代公共图书馆特色阅读品牌建设”分会场话题,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副会长、金陵图书馆书记焦翔作报告;苏州图书馆承办“公共图书馆低幼阅读礼包的设计及效果测评”分会场话题,苏州图书馆馆长助理费巍作主旨报告;盐城市图书馆承办“共享共赢:地市级公共图书馆扶贫工作”分会场话题,盐城市图书馆馆长戈建虎作报告。在展览会上,金陵图书馆还承租展位,全面展示该馆的创新工作、特色服务以及文创产品。

6月14日,省图书馆学会发出《川、吉、苏、冀、桂五省(区)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征文通知》。

6月19日至21日,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南京大学图书馆和ProQuest公司协办的“新时代,新发展:服务、效能、法制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60余位图书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图书馆馆长及专业人员齐聚一堂,共襄盛会,围绕图书馆法、图书馆服务创新、效能提升、科学管理、数据统计与评价、术语规范等专题进行热烈讨论。论坛开幕式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孙建军院长主持,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朱庆葆教授、中国图书馆学会秘书长霍瑞娟分别致辞。论坛四场主题报告会和一场“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名词规范暨统计与评价”专题研讨会,分别由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郑建明教授、陈雅教授、徐雁教授、欧石燕教授和叶继元教授主持。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朱强研究馆员、武汉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陈传夫教授、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焕文教授、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刘炜研究馆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张智雄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主任初景利教授、浙江图书馆馆长褚树青研究馆員、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王子舟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教授、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教授、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邵波教授、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研究馆员、扬州图书馆馆长朱军研究馆员、ExLibris中国区域总经理沈辅成先生,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副馆长蒋颖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高波教授和天津财经大学图书馆馆长唐承秀研究馆员先后做了17场报告。

6月26日至28日,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2018年秘书长联席会暨《中国图书馆年鉴》 编纂工作会议。

7月24日,全省第六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评奖活动正式启动。从2005年开始由江苏省文化厅与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联办的“江苏省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奖”历经2008年、2011年、2014年、2016年,已举办五届。2016年12月省创建达标表彰工作协调小组对我省保留的154个项目进行了优化调整,根据江苏省文化厅的要求,从第六届起此项活动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主办。经各副理事长同意,改革相关内容,对于参评的学术成果免收评审费。对于学术成果报送要求,论文只提交PDF格式,不要复印件,著作与课题报告分别评审,最大限度的方便报送和评审工作。

7月25日至26日,省社会组织管理局在南京市举办全省性社会团体负责人培训班,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参加培训班。

7月31日,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和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北京超星数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江苏省“超星杯”图书馆创新服务征文大赛圆满结束。本次征文大赛共计收到稿件142篇,评出一等奖11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43篇、优胜奖45篇。

8月27日,文化部公布第六次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结果,江苏省有100家公共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6家公共图书馆被评为二级图书馆,一级图书馆数量居全国各省第一名,占全国一级图书馆数量10.5%。

8月30日,省图书馆学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川、吉、苏、冀、桂五省(区)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征文终审会。本次征文共收到159篇,是历届数量最多的一次。为体现公平公正公开,严格实行匿名三审制,对所有征文在中国知网上进行了查重,查重率在30%以内的133篇论文进入评审程序。为确保评审公平,真正评出高质量文章,全部邀请高校的著名专家组成评审专家组。经过初审、复审,最后召开现场终审会,按征文数量的10%、15%、20%的比例共评出一等奖12篇(9%),二等奖20篇(15%),三等奖28篇(21%),总评奖比例严格控制在45%以内,既提高了评审论文的广泛参与性,又保证了论文的学术质量。

9月10日至12月5日,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组织完成《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报告》江苏部分的起草和编撰工作。6月,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上海召开,提出“区域公共服务供给便利化程度明显提升”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为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实现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立足自身主业主责,就公共图书馆体系内诚信办证、参考咨询、阅读推广、古籍保护、联合编目、讲座展览、数据发布等工作开展跨区域合作。为做好合作项目之一《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发展报告》的编制工作,省图书馆学会秘书处组织协调南京、镇江、扬州、常州、苏州、无锡、南通、泰州、盐城9个市图书馆学会完成近十年市馆发展概况以及18个创新案例。

9月17日至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文化司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和德清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培训班暨中国图书馆学会第六届百县馆长论坛在德清县举办。我省公共图书馆积极参加,由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带队,大丰市图书馆馆长沙广萍、泰州市姜堰区图书馆馆长谷兴、宜兴市图书馆馆长史胜辉分别代表苏北、苏中、苏南区域参加。

9月18日至19日,江苏省社科联2018年度学会秘书长和党建工作联络员培训班在南京举办,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参会,并被确立为党建工作联络员。

9月18日至21日,2018年全省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法规业务培训班在南京举办。省图书馆学会以及全省各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编辑人员203人参加培训。《江苏图书馆之窗》 作为优秀刊物在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发言。

9月25日,由江苏省全民阅读办公室指导,江苏省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读者服务与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图书馆主办的“2018书偶创意设计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为第十四届江苏读书节五大主题阅读活动之一。

10月10 日至12 日,在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主办,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图书馆区域协作工作委员会、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辽宁省图书馆承办的“区域协作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区域协作与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研讨会中,我省共有4篇征文获一等奖、3篇征文获二等奖、3篇征文获三等奖,省图书馆学会获“征文组织奖”。

10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图书评论与阅读推广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淮安市文广新局主办,江苏省全民阅读办指导,淮安市图书馆、《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协办的2018“书香江苏行动”暨学习型图书馆建设研讨会在淮安召开。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李浩、淮安市文广新局副局长袁来出席并致辞,江苏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公共服务处(全民阅读处)处长周永忠,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茆意宏教授,中国阅读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万宇先后作主旨报告。淮安市图书馆馆长吴珩主持会议,来自全国各地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团体的专家学者180余人参加会议。此外,研讨会还为全国“馆员书评”征文获奖者进行颁奖。

10月30日,以“图书馆发展:与法同行”为主题的川吉苏冀桂五省(区)图书馆学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邢台市成功举办。四川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何光伦,吉林省图书馆馆长赵瑞军,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河北省图书馆馆长李勇,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副馆长曾红辉,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顾玉青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来自四川、吉林、江苏、河北、广西五省(区)的图书馆专家、学者和论文获奖者代表共116人参加本次研讨会。开幕式上,邢台市文广新局局长赵坤峨致欢迎辞,河北省图书馆馆长李勇代表河北省文化厅副巡视员梁扉同志致辞,邢台市图书馆馆长葛立辉主持开幕式。在专题报告环节,由四川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嘉陵及河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顾玉青主持。河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周振国教授,南开大学公共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博士生导师徐建华教授应邀作专题报告。四川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何光伦代表下一届五省(区)研讨会承办方作讲话。本届学术研讨会共收到论文近700篇,经过严格评審,共评出210篇获奖论文,其中一等奖33篇,二等奖94篇,三等奖83篇。同时,根据征文学术水平及数量,评选出邢台市图书馆等25家征文活动优秀组织奖,其中我省南京图书馆、扬州市图书馆学会、南通市图书馆学会、盐城市图书馆学会、苏州市图书馆学会、连云港市图书馆学会、大丰区图书馆六家单位获优秀组织奖。

11月6日,省图书馆学会发出《关于开展2017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立项课题结项工作的通知》。

11月6日至9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共图书馆分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主办,南京图书馆、《新世纪图书馆》编辑部、同方知网(北京) 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与建设创新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原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巡视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公共图书馆分会主任刘小琴,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党组成员、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裴旭,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出席会议并致辞。河北省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分会图书馆创意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勇,武汉图书馆馆长兼汤湖图书馆馆长、公共图书馆分会图书馆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静霞作为点评专家出席研讨会。南京图书馆副馆长、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勤,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陈雅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图书馆馆长钱军研究馆员,同方知网公共服务公司总经理成鑫作主题报告。来自来自全国各类型图书馆的专家、馆长、业务骨干、获奖案例代表170余人参加会议。研讨会共分为开幕式、主题报告、优秀获奖案例分享三个环节。会后,与会人员一并前往南京图书馆现场观摩和交流。

11月12日至16日,由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联合主办的全省图书馆第五届新进人员专业培训班在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举办。南京图书馆党委书记韩显红、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曾莉教授、江苏省高校图工委秘书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程章灿教授等出席开班仪式。南京图书馆许建业副馆长、南京大学图书馆罗钧副馆长、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叶继元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管红星馆长、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李文林馆长、北京大学图书馆陈凌副馆长、东南大学图书馆李爱国馆长、南京大学图书馆邵波副馆长、金陵图书馆焦翔书记、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南京大学郑建明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科技学院郑德俊院长、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赵乃瑄馆长等13位图情领域的专家先后授课。南京图书馆副馆长全勤主持结业典礼,全省31所高校馆、15所公共馆及省、市委党校图书馆共102名学员参加培训。

11月22日至23日,由江苏省高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现代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数字图书馆建设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承办的数字图书馆技术学术年会在南京工程学院图书馆举办。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数字图书馆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叶志锋,省高校图工委副秘书长罗钧,省高校图工委现代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王成华,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雪虹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会议以“下一代图书馆系统与智慧图书馆”为主题进行交流和讨论。来自全省70多家图书馆的150余名专家代表参加了会议。

11月27日至30日,挂靠省级机关的社团协会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在南京举办。省图书馆学会秘书长、南京图书馆第十一党支部书记李浩参加。

11月29日,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在南通市图书馆举行。省图书馆学会未成年人图书馆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图书馆业务管理部主任吴政,专委会副主任、连云港市少儿馆馆长王志军,专委会副主任、扬州市少儿馆馆长华斌,专委会副主任、南通市图书馆副馆长顾惠冬及专委会委员参会。会议讨论了《江苏省公共图书馆未成年人服务标准》的制定内容。

11 月 27 日至 30 日,由中国图书馆学会主办,苏州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学会承办,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协办的“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研讨班”在苏州图书馆举行。苏州图书馆馆长王卫平主持开班仪式,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刘小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勤、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徐春宏出席开班仪式并先后致辞。来自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的馆长及业务骨干160余人参加。

12月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布了《中国图书馆学会关于公布2017年全民阅读相关称号的决定》,我省多家单位获得18项相关荣誉称号,其中2家单位获“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称号,5家获“全民阅读先进单位”,8个阅读推广活动获“阅读推广优秀项目”,此外,我省还在“扫码看书,百城共读”活动中获得优秀单位1个,“优秀读者”1名,“优秀馆员”1名。获奖总数走在全国前列。

12月12日,第二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模范学术社团和先进学术社团在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网站公示,江苏省图书馆学会拟授予“2015-2017年度先进学术社团”荣誉称号。

12月14日,中国图书馆学会公布2018年“书香城市(区县级)”发现活动名单,其中如皋市荣耀登榜,同时已进入名单的张家港市、苏州市吴江区、常熟市、江阴市也順利通过复核。

12月18日至22日,由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南京图书馆主办,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江苏省甲骨文研究会承办的“砥砺前行 谱写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邀请展”开幕式在南京图书馆隆重举行。省社科联副主席徐之顺,南京图书馆副馆长、省公共数字文化建设中心主任许建业,南京图书馆副馆长、省图书馆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全勤,省徐悲鸿研究会会长毕宝祥,省甲骨文学会会长王道云等领导,以及书画界的专家学者共100多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省社科联学会部主任程彩霞主持,全勤、毕宝祥、王道云分别致辞,徐之顺宣布开幕。该展览共展出绘画和书法作品50余幅。

12月26日,省图书馆学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第六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评奖终审会。此评奖自7月开始,共收到来自公共、高校、科研等图书馆工作者提交的著作21部、学术论文203篇、课题研究报告22个。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和终审,本着严肃认真、宁缺勿滥的原则,著作类共评出特等奖1部、一等奖2部、二等奖3部,三等奖2部;论文类共评出一等奖17篇、二等奖33篇、三等奖46篇;课题研究报告类评出一等奖空缺、二等奖2个、三等奖6个。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特组成第六届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成果评奖评审专家委员会,邀请省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馆长担任评委。

12月26日,省图书馆学会在南京图书馆召开2017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立项课题结项评审会。共有32项课题申报结题。经专家评审委员会初审、复审、终审,有27项课题通过评审(其中一等2项、二等4项、三等7项),有5项未通过评审,其余13项申请延期结项。另外,2014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课题申请延期的5项课题全部通过评审。为体现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由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组成2017年江苏省图书馆学会立项课题结项评审专家委员会,评审专家由省内图书馆学、情报学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和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中具有较强理论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馆长组成。

(编校:刘 明,左静远)

第3篇:中国高教学会1997年度秘书长会议综述

中国高教学会1997年度秘书长工作会议于3月16日到18日在云南省大理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高教学会、各省市自治区高教学会、各部委高教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的秘书长,共63人。

在3月16日上午的开幕式上,由中国高教学会副会长、秘书长郝维谦同志作主报告。他首先回顾了中国高教学会1996年的工作概况。中国高教学会现有81个团体会员,包括27个省市自治区的高教学会、16个国务院下属部委的高教学会、38个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教学会在1996年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参与了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九五”规划的制订。二是参与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工作。迄今国家教委和地方、部委和地方共建、联办的高校已有60余所,由中央下放给地方的高校有8所,由128所高校合并而成的高校有50所,实行联合办学的高校有200余所。三是参与了高校招生并轨的研究工作。1997年全国所有的高校都将实行招生并轨。四是组织开展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

关于1997年中国高教学会的工作,郝维谦同志指出:1997年中国高教学会的工作,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遵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及教育战线要加强教育科研工作的要求,积极推动会员单位有组织、有重点地开展“九五”高教科学研究活动,努力提高研究质量和学术水平,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贡献。总的工作指导思想是:适应形势、推进改革、提高质量、开拓前进。主要工作任务是:一、组织、推动各级学会开展各种学术活动。1.中国高教学会参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高教学科组的有关活动。2.中国高教学会和江苏省高教学会联合举办“面向21世纪高素质人才培养”研讨会。3.围绕《中国高教学会“九五”高教科学研究课题纲要(指导性)》的重点课题,组织部分团体会员单位联合召开几个小型专题研讨会,4.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普通高等教育”子课题组的研究活动。二、举行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奖活动。按计划,中国高教学会于1997年第四季度举行第四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评选奖励活动。三、继续提高《中国高教研究》办刊质量。《中国高教研究》于1996年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今后要以不断提高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学术理论水平为中心任务。四、总结学会工作经验,加强学会自身建设。1.根据民政部关于1997年开始对全国社会团体进行整顿的规定,中国高教学会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做好整顿社团工作。2.认真总结新形势下的办会经验。举行“适应新形势、推进各项改革,加强学会自身建设“研讨会”。3.加强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处的自身建设,认真学习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正确的办会方向,继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更好地为各级学会服务。五、根据学会的性质和特点,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努力开拓经费来源,多渠道筹措活动资金。六、其他工作。1.与清华大学联合编辑出版《蒋南翔文集》。2.受国家教委办公厅委托为《中共党史人物传》编辑委员会撰写《蒋南翔传》初稿。

关于如何做好高教学会的工作,郝维谦同志指出:第一,高教学会工作者要认清形势,增强信心,战胜困难。从全国来看,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形势还是很好的,当前,高教学会应当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组织全国的高等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要认真研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怎样改革、怎样改制、怎样改组等问题;要认真研究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的改革,怎样把提高效益、提高质量与发展规模、发展速度统一起来等问题;要认真研究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与国家宏观调控的关系。怎样才能让高校成为真正自主办学的法人等问题;要认真研究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问题(现在全国高校有103万职工,其中有专职教师40万人,40岁以上和40岁以下的各占一半,已基本上形成梯队;而管理干部队伍的梯队尚未形成,致使有些高校领导班子换届出现困难);要认真研究高教立法加大力度的问题,围绕即将出台《高等教育法》问题开展深入的研究;要认真研究如何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进以管理体制为重点的高教体制改革问题;中央和地方都有个高教结构与布局的调整问题,各高校都有一个从实际出发深入进行学科改革的问题,等等。郝维谦同志在报告中指出,各省市自治区、各部委的高教学会、各专业委员会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许多办好学会的经验。他举出了一些事例:吉林省高教学会重视组织省内专家完成国家级和国家教委级的“八五”重点课题研究任务,取得了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成果;上海市高教学会重视普及高等教育理论,开展了全市高校青年教师的教育理论培训工作;航空高教学会和广西省高教学会重视扩展经费渠道工作,组织起“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基金会”;1996年,经北京市图书馆学会组织全国400多位专家评审,在全国几百家高教研究期刊中,有9家被评定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高教育研究》、《中国高教研究》、《上海高教研究》、《江苏高教》、《辽宁高教研究》、《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高教探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第二,高教学会工作者要加倍努力,积极主动工作,开展有效服务,开拓前进道路。学会要组织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的课题一定要是高教事业发展的急需,这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例如,“八五”期间,吉林省开展的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上海市开展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湖北省开展的内地高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都取得了很大成绩。

第三,高教学会工作者要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崇高的奉献精神,兢兢业业地开展学会工作。在这方面,老同志有一个传、帮、带的任务,要把优良传统传给中青年一代。

3月16日下午进行大会发言。大会发言的顺序是:1.吉林省;2.上海市;3.兵器高教学会;4.江西省;5.思想政治研究会;6.教材建设研究会;7.湖北省;8.广西省。

吉林省高教学会秘书长袁韶莹研究员的发言题目是《回顾与展望:科研工作是高教学会的生命线》。他回顾了吉林省高教学会在“七五”、“八五”期间走过的道路,向大会介绍了经验。十几年来,在会长陈谟开主任、常务副会长徐毅鹏副主任的领导下,他们建立了由政府官员(4名)、大学教授(博士导师2名、教授4名)、科研人员(研究员5名)三结合的高教科研核心组,承担了多项国家级和国家教委级“七五”、“八五”重点课题的研究任务。由于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学术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受到了好评。在省高教科研核心组的带动下,省高教学会下属的42个专业委员会和50个高校的高教研究所(室)也积级组织和开展高教研究活动,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与此同时,吉林省高教学会与吉林省教科院共同主办的《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自1988年元月公开发行以来,已经两次被评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九五”期间,吉林省高教学会将继续抓好科学研究工作。由陈谟开名誉会长主持的“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研究”的课题组已经组成,包括北京、天津、辽宁、吉林的20多位政府官员、大学教授、科研人员,有若干个高等院校和企业参加实验研究。这个课题将成为“龙头课题”。另外一项课题,作为周远请同志主持的“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由会长徐毅鹏研究员主持的“21世纪初叶的中国宏观高等教育和吉林高等教育研究”课题也已经开题。吉林省高教学会愿意以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全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袁韶莹秘书长的发言受到了与会者的重视和好评。

4月17日大会进行了分组讨论。来自全国的秘书长各抒己见,针对“高校学术团体如何适应高教深化改革的新形势,解决自身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江苏省高教学会秘书长、省教委副主任葛锁网介绍了很好的经验。江苏省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他们以早日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毛入学率达到15%)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95年该省高教的毛入学率为8.7%,他们计划从1995年起每年招生增加1万人,1997年招生数字为9万人。对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要进行调整,主要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到本世纪末,高校的55万在校生中,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应有22万人(占40%)。现在,省教委正在抓紧体制改革。扬州大学合并后学生人数为1.7万人,学校的教学秩序很正常。苏州的9所高校将以苏州大学为核心逐步合并。省里重视抓中心城市办学,现已有13所中心城市办的职业大学,这些职业大学还在向下延伸,为乡镇企业培养人才。江苏省的整个经济形势很好,现在国内生产总值已达6000亿,年增长率达18%,本世纪末,要以县为单位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各项指标。江苏省对高教学会的工作很重视,经费投入很多。以1996年为例,学会的日常活动经费10万元,《江苏高教》刊物经费7万元,学会建立10周年庆祝活动经费10万元,学会增加计算机、空调设备经费10万元,另外还有专项研究经费。为了发展全省的教育科研事业,江苏省即将成立“江苏省教育科学院”。广东高等教育学会的发言介绍了他们的经验。广东省制订的《广东省高等教育工作条例》规定,广东省从现在起,要把全省财政支出总额的1%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上,就是说,到本世纪末,投入高等教育事业的经费将达到每年60亿元。现在,广东高教学会组织研究的重点课题是“广东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粤港澳高等教育的合作”、“珠江三角洲教育发展的研究”等。去年,广东省高教学会的例行活动经费是:科研经费8万元,《高教探索》刊物经费6万元,日常办公经费4万元。黑龙江高教学会秘书长马秀莲研究员介绍了他们的情况:黑龙江省教委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他们正在酝酿成立“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院”。为了搞好省高教学会工作,省教委每年拨给高教学会例行经费18万元,其中包括日常办公经费4万元,《黑龙江高教研究》刊物经费6万元,每年一度的“优秀教育科研成果评奖”经费8万元。

在闭幕式上,郝维谦副会长对会议作了总结。他认为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有如公路行车途中的加油站。大家来自五湖四海,聚集一堂,交流了经验,加强了团结,树立了信心,从而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他还谈到了几个具体问题:一是中国高教学会的换届会,即会员代表大会延期到明年召开;二是中国高教学会正在筹备成立“中国高教研究奖励基金会”,希望得到来自全国的支持;三是中国高教学会决定开展“优秀高教科研论文评奖”活动,欢迎全国的高教工作者踊跃参加。对参评论文的要求是:1.自1993年7月1日至1997年6月底发表的高教科研论文皆可参评,但已获国务院部委级科研成果奖励的论文不能再参评;2.参评的论文必须具备4个条件(一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根本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二是论文内容应有所创新,有独到见解,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三是论文有一定社会价值,对高教实际工作能起促进作用;四是论文应观点鲜明,文字流畅,说理清楚);3.参评论文由中国高教育学会的各团体会员(省市自治区高教学会、部委高教学会、各专业研究会)组织初选,然后各向中国高教学会推荐5篇;4.获奖论文的名额是:一等奖8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5篇,成果奖若干篇。

(本刊记者)

作者:本刊记者

第4篇: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会议纪要

中国高教学会秘书学会会议纪要(范文一)

时间:

1996 年 6 月

17 日

地点:中华研修大学会议室

参加人员:常务副会长范××,副会长姚×

x 、郝××、路××,办公室主任王××、副主

任高××,

活动中心主任刁×,

中华研修大学管委会主任韩×等。

第一副会长郭××, 副会

长张××,

常务副秘书长郑××,

副秘书长张××因事请假,

会后分别通电话征求了意见。

会议内容:

一、确定了学会的办公地点。根据 1999 年

1 月

18 日会议决定,

××、××同志对学会 办公地点进行了考察,

经过比较,

认为中华研修大学办公条件优越,

适合作学会的办公地点。

会议决定,

从即日起中国高教秘书学会迁到中华研修大学,挂牌办公。

通信地址: ××市海

淀区蓝靛厂路

21 号。联系电话:

XXXXX 。

二、学会与研修大学商定,

由研修大学给学会提供办公室、办公桌椅、

电话和必要的办

公费用。利用研修大学的教学条件,双方共同组织举办秘书培训班等。

三、

为便于开展工作,

建议增补中华研修大学管委会主任××为学会副会长,

负责学会

的后勤保障和日常管理,先开展工作,以后提请 8 月份常务理事会确认。

工作会议纪要范

四、研究了

1999 按下列顺序依序记录

1.会议名称

2.会议时间

3.会议地点 4.参加会议人员姓名(全部)

5.会议主持人

6.会议记录人

7.各发言人发言内容(每个人的发言也可只记录重点、关键发言内容)

8.会议决定事项(也可能是在会议进行中间分事项决定的,那么就记录在作决定的顺序处,不必集中记录。)年学术会议和常务理事会安排(详见通知)

第5篇:xx县中学高八x同学会聚会秘书长工作报告

(复印)xx县中学高八x同学会聚会秘

书长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在各位的支持下,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和一个多月的前期筹备,今天,xx县中学高八x同学会第二次相聚顺利举行。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同学会组委会,向参加本次同学会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我受组委会的委托,向大家报告第一次聚会后组委会所开展的各项工作以及本次聚会的筹备情况。请各位同学审议。

一、第一届组委会的工作

xx县中学高八x同学会成立于二〇一x年元月一日,至今已x年多。

当时报名交费会员高达xx人,实际与会人数xx人。为了便于工作,成立了临时组委会。成员有:会长王xx,副会长井xx,秘书长严x,副秘书长刘xx和田x,委员赵x平、温x、朱xx、张x、王x、韩x军共十一人。

第一届同学会成立以来,倡导的各项活动都受到大家的大力

支持和积极参与。x年中我们一起无数次的迎“来”送“往”,同喜同悲,给人处中年的同学们带去了深切的祝福、极大的安慰和鼓励!基本达到了团结互助、增进了解、加强交流、联络感情的宗旨,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好评。

我就第一届同学会会费的收支管理工作向各位同学作一说明》(其实按照《同学会章程》及组委会工作安排我们在前半年已在群里作了公布)。

(一)、收入

主要是会费,其中:同学会会员xx人,每人缴纳会费xxx元,计xxxxx元,利息xxx元。共计xxxxxxx元。

(二)、支出:

1、201x年元旦茶话会支出:餐费xxxx元、纪念品2400元、照片1116元、水果等754元。

2、部分会员家中丧事祭礼xxx元;

3、扣除银行卡年费:50元。

(三)、结余(截至201x年x月31日)xxxxx元

(四)、第一届同学会组委会会费管理工作点评

通过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分析,会费支出能严格按照《同学会章程》和组委会会议的决定事项进行开支,各项支出能做到三级审核(经手人、秘书长、会长),体现了同学会的职能作用,基本达到办会的初衷和目的。

客观分析收支账目:同学会的财务运作基本能做到收支平

衡,且略有盈余,资金和账务管理基本完善和规范;组委会各成员能带头遵守同学会章程,严以律已,无私奉献,没有用同学会会费个人宴请等事项发生。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

1、 收入规模过小,很难满足为同学们“办大事、多办事、办好事、解难事”之需;

2、 会费没有按年及时收缴,个别会员因为其他各方面的原因还没有缴纳会费;

3、 活动开展较少。

以上问题从客观上说是由于人数多、年级杂等种种原因造成了一些不如意,但从主观上分析,虽然第一届组委会为同学们做了一定的工作,还存在着经验不足、服务意识不浓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请同学们多提宝贵意见。

二、本次聚会的筹备情况

(一)、建立筹备组。第一次聚会我们仅以茶话会的形式相聚了一次,因为经验不足,加之准备不充分,当时聚会仅以县城周边同学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小规模的聚会。聚会结束后,参加了的同学倍感意犹未尽,没有参加的同学特别是身在外地的同学遗憾重重,再聚一次的呼声都很大。特别是今年在几个同学家过事的现场,大家均感到变化极大,有必要组织一次更大规模的同学聚会的要求强过任何一个时期。x

月份经组委会全体商议,决定于x月节假日召开第二次同学会。x月初至x月2日先后4次召开组委会会议,研究聚会聚会的机构框架、并明确了聚会筹备工作中的具体细节问题。共成立协调组、文秘组、会务组等九个工作结构,确保第二次同学聚会筹备工作顺利开展。

二、方案策划。筹备组成立后,秘书处立即投入了同学会实施方案的策划。于8月初在xx中心组织召开了由正副同学会会长、组委会组成人员参加的第一次工作会议,会上大家提出了初步方案。方案商议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两个,一是资金筹集,当时提交了两套方案,一是通过募集的方式,二是由参加同学共同承担,最后经同学们共同商议,决定采用第二种方式,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我们这一届同学在部门机关、银行、学校工作较多,同时在偏远乡村的同学也不少,企业家不多;二是同学会是集体的事,由参加同学共同承担,不搞大包大揽。第二个是礼品问题,考虑到我们这一届同学三十年聚一次,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因此第二届同学会礼品的设置要更有意义,征求部分同学意见后,决定制作一本纪念册。根据筹备会要求,组委会于8月中旬用短信和电话联系方式,向部分同学发出了寻找无消息同学的通知,要求大家帮助提供同学消息。尔后又通过电话和信函方式以组委会的名义向1xx名同学发出邀请函。说是成立组织,其实每个小组基本就一至两名组委会成员在工作,联

络组的工作就张xx同学一个人。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向提供信息线索的同学表示感谢!

三、考察市场,落实聚会方案。根据前两次筹备会提出的热闹、节俭要求,x菊和x军专门考察县城的几家餐饮场所和宾馆,一家一家进行比较,拿出方案最后在x月2日第四次组委会上集体敲定。现在我向大家报告这次聚会的预算方案;

(一)用餐:xxx元/每人

其中:

1、x日下午晚餐标准x元/每人,

2、x日早餐人标准x元/每人、

午餐人均4x元/每人、

晚宴人均1xx元/每人含烟、酒,

3、x日早餐人均x元/每人

(二)住宿:xx元/每人

(需住宿的约xx人,需房间约xx个,每间按xxx元计

算,日住宿费xxxx元,两晚计xxxx元)

(三)车辆:xx元/每人(无xx山、神x岭雇车接送预计

雇车费xxx0元)

(四)纪念册:xxx元/每人

(五)其他:人均xx元/每人(饮料、水、水果、横幅制作、资料打印、会场布置、邮寄费等约xxxx元)

按照这个方案,每个人需要xxx元,当然最后还要以具体结算为准。

另外关于聚会纪念册的说明此外,关于聚会纪念册的我还得在这单独予以说明:平装本A4竖式,一般40页,价格是110元,加页价格是1元/页,咱们加页20页,所以加页价格就是20元/本。110+20=130元/本。这是做100本的价格。另外,编辑费、打款手续费、货物托运费折合1000元,10元/本。共计140元/本。

总的来说,这次聚会由会长王x、副会长井xx总负责,秘书长严x负责总协调,副秘书xx忠负责会务、x菊负责车辆协调和餐饮服务,家x和x负责会议文秘材料,xx负责报到收费,xx负责联络,x军、xx负责后勤保障,李x负责照片拍摄照相。被抽调工作人员也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现各项工作全面完成,随时接受同学们的监督和考验。

四、今后工作展望

这次筹备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今后的各项工作要想顺利进行,仍然离不开同学们的充分理解和大力帮助。再次,我代表组委会,向参加本次同学会聚会的各位同学以及因其他特殊原因未能参加这次同学聚会却对同学聚会表达深切关注的同学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

衷心的感谢!

第二届同学会筹备各项工作能够高效、有序、顺利开展,离不开各位同学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组委会及工作人员发扬多操心、多干活、多委屈、多奉献的“四多”精神。在此,我代表组委会向所有为同学会筹备工作给予关心和付出努力的同学、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

今后我们将继续探索、完善工作方法及运行机制,加强同学会组织建设全面工作,全面、忠实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为将来的聚会、传承、换届、活动开展做好充分准备,为满足为同学们“办大事、多办事、办好事、解难事”之需做好充分准备。及时收缴会费,适时开展工作,科学管理同学QQ群,对工作、生活困难的入会同学及时进行探望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共同促进黄龙县中学高八x级同学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我以一篇诗文,来结束筹备组工作报告,表达组委会和我个人对同学们的一份祝愿:

癸巳之秋维九月,八x同窗八x连。 感怀相聚叙友情,敞开心扉再扬鞭。 穆柯近看无量远,神x岭上人蜿蜒。 更喜重逢不问年,欢声笑语尽开颜。

龙城一眺正苍然,旧梦追回三十年, 多情自古徒添累,白发如今未了缘。

尚喜校园兰桂好,更期学统子孙传。 清风长记河堤路,浮世沧桑大变迁。

最后,敬祝各位同学身体健康!生活幸福!工作顺利!同学友谊万岁!

谢谢大家!

年x月13日201x

第6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2009年12月12日

第11期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 2009年12月12日

目 录

一、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 (2)

二、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 (4)

三、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 (5)

四、发挥行业合作优势,提高林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召开代表大会 ..................... (6)

五、回顾百年发展经验,谋划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研讨会 ....................... (7)

六、探讨多元化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性人才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 ............................. (9)

七、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积极建立高校人才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召开2009年年会 ............................. (12)

八、总结节约型校园建设经验,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

——后勤管理分会举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 .................. (15)

九、交流高校安全管理经验,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 .......... (17)

十、探索校董事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董事会职能作用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 .................. (18)

地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中教仪楼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办公室 邮编:100082 电话:(010)59893293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举办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2009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10月26日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至立,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吕祖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出席开幕

1 式并讲话。教育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吴德刚,国际合作司副司长刘宝利,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家盟,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王永昌,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杨卫,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瞿振元,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浙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等出席会议。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主持会议。

陈至立同志在致词中指出,中国高教学会每年一届的高等教育国际论坛,推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对于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年论坛围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她特别指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已进入了新的时期,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机已经成熟。我们国家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础条件。我国高等教育自身已经具备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良好基础。当前研究制定《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实际为提出和规划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目标创造了重要契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研究,重点要研究如何使我国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和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思想家、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优秀人才的摇篮,知识创新、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强阵地。

她还指出,必须看到,与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相比,中国还有很大差距:高等教育资源配臵、结构布局和学科专业设臵还不够合理;教育教 2 学观念、人才培养方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还不先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成效不明显;我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大学,在世界上居于前列的学科还比较少;缺乏大师级的师资等等。

她进一步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不断创新;要遵循客观规律、循序渐进、坚持不懈、长期奋斗;要弘扬大学精神,创造民主、宽松、开放、和谐的学术环境和人文环境;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强国;要有一批高瞻远瞩、有思想、有胆略的杰出的书记和校长。

周远清会长报告指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一个令人鼓舞和振奋的重大历史命题。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提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站在一个历史的新起点上,为高等教育领域提出了一个长远的目标。

本届论坛设“遵循科学发展,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主论坛及做强省一级高等教育、做强地方本科院校、做强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学博士生论坛等4个分论坛。50余位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及中外高等教育专家学者作了演讲,30余位高等教育学的博士研究生在博士论坛上讨论交流了研究成果。论坛收到学术论文230篇。

来自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余所高等学校和教育科研机构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院校领导、专家学者、博士生代表,以及来自香港、澳门的代表及美国、日本的专家学者等近600人参加本届论坛。

3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推进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

——辅导员工作研究会联合召开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

由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辽宁省委高校工委、辽宁省教育厅主办,大连理工大学承办的第二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工作创新论坛于10月13日至14日在大连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辽宁省副省长陈超英,辅导员工作研究会会长、山东大学党委书记朱正昌,大连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德祥为论坛开幕致辞。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辽宁省教育厅、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大连市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本次论坛的召开恰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布实施5周年。为此,李卫红同志在讲话中指出,5年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绩,形成了全面、深入、创造性发展的良好态势。广大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了一个全面提高、重点突破、凸显水平的新阶段。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指挥员、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切实增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感、使命感;要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在破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难点上发挥主力军作用;要立足岗位,敬业爱生,努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人才,着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此次论坛分为一个主论坛和三个分论坛,参会辅导员围绕“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创新”这一主题,进行了论坛交流和专题探讨。

4 论坛期间,举办了“立德树人,与爱同行”——2008全国高校辅导员人物颁奖晚会。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等有关领导同志出席了颁奖晚会并为10位获奖者颁奖。

辅导员工作研究分会顾问、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10名“人物”获奖者、20名“人物”获提名者及70余名入围候选人,以及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辅导员代表近300人参加了此次论坛。

探讨产学研合作教育开展,推动产学研合作教育实践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于10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举办2009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峰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高教司张大良司长,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朱传礼会长,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郭广生副主任,北京燕山石化公司发展研究中心丛煜主任以及来自全国百余所高等院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的代表近300人参加了会议。

峰会以“创新、共赢、发展”为主题,探讨了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发展问题,研讨内容主要有: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的本科院校特色专业的建设实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发展模式的研究、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基于产学研合作的高职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分会常务副会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吴岩副院长作了以“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新任务”为题的主题报告,对提交大会的《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宣言》进行了解读,报告引起与会代表的广泛共鸣。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

5 发展宣言》,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办学、合作发展成为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新目标和新任务。

参加此次峰会的有来自全国高等院校、企业和教育主管部门近300名代表,其中校级以上领导100余人,提交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00余篇,是一次内容充实、内涵丰富、名符其实的高峰论坛。峰会期间,成功举办了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本科分论坛和高职院校分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校长、学者和企业家就中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更加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发挥行业合作优势,提高林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召开代表大会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于10月27日在河北省保定市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毛赣华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国家林业局人事司副司长杨连清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刘于鹤在会上做了专题报告。中国林业教育学会专家顾问李葆珍、宋长义参加了会议。来自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学院、浙江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高校的70名会员单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河北农业大学校长王志刚在会上就“河北高等林业教育100年”的庆祝活动做了专题介绍。围绕“如何发挥行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主题,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林业院校的教务处长做了大会发言。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第二届委员会

6 主任委员尹伟伦做的第二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听取了有关“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工作条例”的修改说明;讨论并通过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选举办法”。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领导机构。56名会员当选为分会委员,19名会员当选为常务委员。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当选为分会主任委员,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宋维明为常务副主任委员,南京林业大学校长余世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赵忠、东北林业大学副校长吴国春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宋维明兼任秘书长,北京林业大学韩海荣、刘佳被聘为副秘书长。

会议对第二届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及对新一届委员会工作的建议进行了分组讨论,在广泛地征求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分会第三届委员会工作计划要点。会议颁发了中国林业教育学会高等教育分会首届高等林业教育研究优秀论文奖。

回顾百年发展经验,谋划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召开研讨会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于10月11日在成都举行“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工宝才,国土资源部人事教育司处长居新会,中国地质调查局人事教育部处长覃家海等出席会议表示祝贺。来自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及其相关协会的代表共6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学会地质教育研究分会会长赵鹏大作了

7 《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的百年回顾和科学发展》的主题报告。报告分三部分内容:

1、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百年经验的简要回顾;

2、中国地学人才培养需要解决好的几个关系;

3、中国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的途径。报告指出,当前,我国进入了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新阶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面对新时期、新任务,中国高等地质教育谋求科学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4个重要关系:(1)传统质量观和新质量观的关系;(2)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的关系;(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4)一次教育与继续专业教育的关系。为此,国家应当将地质教育作为地质工作的基础,臵于优先发展的位臵;地质教育应该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更新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承担起建设地质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国家应该从战略高度制订地质教育发展规划,出台实质性举措,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助推地学教育发展。

王宝才副局长在讲话中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地质工作,尤其需要人才支撑。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一直高度重视地质人才的培养工作,坚持依托重大项目、重点实验室和高等地质教育院校,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施人才培养相关制度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批地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专业技术骨干和创新型地质科研团队。国土资源部人教司、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局的领导,希望地质类高等院校充分发挥各自的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为地矿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作山更大的贡献。

近20位与会专家学者所作的专题报告,回顾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 8 历程、总结期间的地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成果、师资队伍培养、学科配臵与建设、教育管理体制与机制等方面所取得的基本经验,分析当前高等地质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共同探讨高等地质教育科学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面对新的历史形势,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深化地学教育改革,努力开创中国地质高等教育的新局而。经过30—50年的努力,使我国地质学科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地质人才成为世界一流,地质教育由大国进入强国。会议在加强高等地质教育的创新性和实践性以及调整专业设臵、强化政策导向等多方面取得了共识。

探讨多元化本科教育模式,培养服务基层的应用性人才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召开学术研讨会

陕西省高等教育学会主办、西安科技大学承办的“建设西部强省与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学术研讨会于12月17日在西安科技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在研讨中形成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共识。

一、划转院校应当走特色办学之路。西安科技大学校长苏三庆教授提出划转高校不仅要把办学特色作为摆脱学校发展困境的求生之道,而且更应成为学校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划转高校不仅要把学科、专业的“人无我有”作为大学的办学特色,而且要形成优势特色发展的长效机制,突出特色学科和学科特色。该校的具体做法是坚持地矿特色学科重点发展,相关学科突出地矿特色发展,新兴学科依托地矿特色发展。

西安石油大学学科办习迎刚主任认为划转院校生存,发展的立足点

9 是特色学科。然而,受行业影响,划转院校专业设臵存在显著差异,各校在行业领域内优势、特色鲜明。扩招后,专业存在雷同,重点学科发展稳定,边缘学科面临弱化境地现象普遍,由于办学经费掣肘,各校办学定位层次偏低,影响特色学科发展。举办行业内院校的规划战略研讨会是促进划转院校学科发展的外部平台。

西安邮电学院院长卢建军教授提出划转院校应当依托行业,逐步实现学校产学研工作内部和外部的两个良性循环。该校保持电子信息、邮电通信行业特色,抓住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战略机遇,及时开拓了工业行业信息化新领域。适时建立西邮大学研究院和科技产业集团和西部行业技术培训基地。学科性科技企业支撑学校的学科建设,联合培养研究生,丰富青年教师的实际生产经验,形成学校内部产学研的良性循环。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加强与行业内运营商、制造商、集成商、软件开发商等各大企业的交流与合作,扩大与交通、能源等工业行业的合作,大力拓展国际间的行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构建外部产学研循环机制。

二、教学型新建本科院校调整办学定位。很多新建本科院校介于综合性大学和职业技能型院校之间,办学方向应当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需要确定。西安医学院教务处王树春处长介绍了有着43年的中等医学教育,12年高等医学专科教育,继续教育和成人高等专科教育的历史,升本3年后的西安医学院的办学定位目标:突出本科教育,办好特色专科教育,发展继续教育,构建合理的专业体系,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体系;培养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动手操作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 10 的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服务农村和社区,加强与县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与合作,强化影响区域卫生事业发展的重点学科的“合作效应”、“辐射效应”和“推动效应”。

三、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精英教育迈进大众教育,本科生培养定位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层次、水平、兴趣、特长迥异的本科学生套用一个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兼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党委副书记霍国元副研究员的报告,介绍了学院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作为陕西省12所独立学院中已有一届本科毕业生的明德学院,立足本科,借鉴高职,提出本科培养目标定位:

1、应用型,即理论教学接近于普通二本,实践教学不弱于高职高专;

2、复合型,即学业证书(毕业证、学位证)与职业认证双证培养相结合,并使部分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通过主辅修两个专业获得双学位;

3、按“通识教育+专业教育+行业实践”的思路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即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大二开展职业教育,大三开展行业教育,大四开展以特长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就业教育。

4、教学改革方面,推广案例教学,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实验室建设,改善学生实践教学条件。

四、强化大学生为人民服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认为有些大学生的社会定位、生活目标都聚集到物质追求方面,缺乏为人民服务意识。这应当引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者的重视。在通过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社团活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应当采用不同年龄段的教师能够认可,可以 11 接受的方式方法,增加教师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

五、开展区域间教育合作,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院长王忠民教授认为西安交通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2002年合作举办的西安通理国际深造学院为区域发展培养了一批人才,架起了一座沟通区域间高校师生互访、交流的桥梁。依据“通理项目”的经验,王忠民教授形象的指出了区域间教育合作项目成功的条件:优质的种子(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肥沃土壤(本地教育资源)、阳光(政策支持)、雨露(各级领导支持)、园丁(不断把与市场紧密接轨的,最新内容引入课堂的教师资源)。

研讨会上对获得学会第五次优秀高教科研成果奖的121名获奖者颁发了证书和奖品。全省20多所高校的领导、教师代表、学会各会员单位联系人、研究生及省教育厅有关领导共计130余多人出席和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发挥学术团体作用,积极建立高校人才激励机制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召开2009年年会

薪酬管理研究分会于11月27日在上海召开2009年年会。会议认真总结了薪酬管理研究分会2009工作,汇报了课题研究成果,围绕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分配制度等主题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讨论,并对下一的工作重点进行了部署。来自一百多个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苏明致开幕辞。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党委书记胡和平主持了开幕式,并在闭幕式上作总结发言。

教育部领导人事司副司长吕玉刚同志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

12 出明年的工作将继续围绕两条主线进行推进,一是做好人才工作,特别是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以第二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即将召开为契机,扎实推进各项人才工程的顺利实施。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特别是绩效工资政策的实施,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讲话指出绩效工资的重要地位不仅表现在总量方面,更重要的是建立有效的分配激励制度,为理顺分配关系,搞活分配机制奠定基础。讲话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水平如何确定、经费如何保障等问题给予了解释,并要求各高校深刻领会中央精神,认真摸底,详细侧算,积极思考实施方法和步骤,处理好各种关系。

讲话对前十年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进行了总结,包括推行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制度,优化人才遴选机制;创新薪酬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的活力;推进岗位涉及管理制度的实施,促进人才队伍的合理配臵;推行合约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多元化的用人机制。

讲话在总结前十年的基础上,描绘了未来十年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初步设想,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第一,进一步构建人员分类体系;第二,以分类为基础,推行多元合同管理;第三进一步完善编制管理办法;第四,进一步创新教师遴选机制;第五,深化职员制度改革;第六,实施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进行考核评价机制;第八,建立流转退出机制。

清华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刘婉华代表《高等学校绩效评价与绩效工资分配研究》课题组向大家汇报了课题取得的最新进展。近一年的时间里,课题组全体成员单位共同努力,形成了清晰的绩效工资制度设计理念, 13 设臵了规范的绩效工资项目,提出了合理的工资结构比例,构建了有效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制订了可行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良好的经费分担机制,探索了科学的分配参考方案。

华中科技大学人事处处长周建波代表《高等学校内部编制管理研究》课题组从高等学校编制工作的历史沿革,各类编制特点分析,教学及教辅编制、专门科研机构编制、行政管理编制的核定办法,编制管理与用人制度、拨款机制改革,国外编制管理比较研究等八个方面向大家汇报了课题取得的成果。

上海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王维克,清华大学人事处处长姜胜耀,西安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吴宏春,北京交通大学人事处处长许安国,结合本校人事工作的实际经验展开研究,就绩效工资分配制度、内部编制管理做了专题发言。

会上,分会副理事长、四川大学副校长石坚代表秘书处作工作报告,围绕发挥优势、致力研究,促进沟通、服务决策以及研究分会自身成长发展等方面,将2009分会实际开展的工作作了详细的总结和回顾;副理事长、中央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袁东代表秘书处作财务报告,向大会汇报了2009年研究分会的财务收支情况。

总结节约型校园建设经验,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实践

——后勤管理分会举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

后勤管理分会于10月31日在安徽举办了“全国高校节能工作交流研讨会”和“全国高校节能工作成果图片展”。教育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和安徽省教育厅、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的领导同志出席会议并参观了图片展。来自全国各地教

14 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53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开幕式上,安徽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张培银致词,介绍了近年来安徽省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校后勤改革的主要成就。安徽省高校后勤协会会长李国栋致词,并介绍了安徽省高校创建节约型校园工作和高校后勤行业协会建设的主要情况。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办公室主任范学臣、教育部发展规划司高校后勤改革处处长朱宝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司节能处胥小龙等同志在会上讲了话,高度肯定了后勤管理分会近年来在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方面所做的积极贡献,并分别就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方面的形势、任务和相关政策作了通报和解读。

会议期间举行了由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高校代表组成的大型现场主题对话交流会,分别以高校节能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现状、问题对策和节约型校园建设最佳实现路径选择、技术方案、工作特色、工作创新为主题进行了对话、交流和研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课题组组长、我国节能领域的著名专家、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谭洪卫教授介绍了节约型校园建设相关技术标准和管理办法研究制订进展情况;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教育部高校节约型校园建设课题组成员、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人姚培就绿色校园建设发表了专题演讲;全国节能型生态校园建设工程组委会负责人介绍了全国节能型生态建设工程情况。

会议期间,后勤管理分会还对获得“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和“全国高校节能成果示范单位”的高校进行表彰。清华大学等105所 15 高校被授予“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中国民航大学等20所高校被授予“全国高校节能成果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教育部朱宝铜处长、刘彦波处长,后勤管理分会秘书长胡征宇、副秘书长周波,安徽省教育厅高校后勤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世昌等出席表彰会并为获奖单位颁奖。安徽工业大学副校长陈润、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李克敏、中国传媒大学徐宝泉处长、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贡成雄处长等在表彰会上发了言。

“全国高校节能工作成果图片展”共展出了全国150多所高校创建节约型校园工作的主要成果。图片展不仅集中展现了全国高校在节约型校园建设和节能工作方面的新成绩和新成就,也为大家相互学习、借鉴搭建了一个平台,深受与会代表的好评。

胡征宇秘书长致闭幕词说,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时代赋予高校后勤战线的光荣使命。高校后勤管理分会将进一步加强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继续及时总结、交流、研讨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中的新情况和新经验,为进一步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发挥好桥梁和纽带的作用。

交流高校安全管理经验,提高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

第三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由保卫学专业委员会主办、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学专业委员会协办、武汉大学和三峡大学共同承办,于10月14日至16日在宜昌召开。来自台湾、澳门和中国内地的两岸三地60余所高校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兼职副秘书长张笛梅,保卫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

16 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湖北省高校工委副书记严学军,公安部一局副处长张伟、湖北省公安厅副厅长喻春祥,武汉市公安局文保分局局长梅艳珠,宜昌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朝银,台湾中正大学校长吴志扬,台湾建国科技大学校长黄燕飞,三峡大学校长李建林以及湖北省教育厅、公安厅有关主管部门领导出席会议并讲话。

开幕式上,顾海良校长讲话指出,在全球高等教育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工作应从宏观的安全角度去把握工作重点,同时,要通过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安全管理理论的交流和借鉴,进一步促进校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张笛梅副秘书长、转达了中国高教学会对论坛召开的祝贺,对专委会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张伟副处长代表上级部门在会上讲话,高度评价了三届论坛取得的成绩。

东北师范大学保卫处处长张铁民、华南理工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叶汉钧、台湾警政署第四总队总队长林世当、台湾中央警察大学行政警察学系教授许福生、建国科技大学副教授陈明星、中正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林士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保卫处处长吴翔、上海交通大学保卫处副处长徐放、华中科技大学保卫处副主任杨莹、扬州大学保卫处办公室主任韩红根等10位入选论文作者代表大会上作学术交流,从不同方面展现了各自高校的特色以及安全管理和工作的成绩和经验,围绕着“创新”这一主题,提出高校安全管理的新理念。前两届论坛的入选论文已结集正式出版。此次论坛将入选48篇论文汇编成集,并给作者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论坛决定,第四届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于2010年在台湾举办,由中正大学承办,台湾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学会协办。会旗交接 17 仪式上,中正大学学生事务处处长杨士隆在热烈的掌声中接过标志着“海峡两岸高校安全管理论坛”的会旗,中正大学校长吴志扬发表讲话,他说,自“论坛”召开以来,台湾高校代表有了更多的机会对大陆高校的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考察和学习,对自己的工作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感谢内地高校同仁对台湾代表们的盛情款待。

骆郁廷作会议总结。他说,此次论坛气氛更融洽、研究更深入、前景更广阔,在前两届论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本次论坛呈现出理论研究的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影响更为广泛的特点,对推动两岸高校学术研究和交流合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届论坛在台湾举办,必将使海峡两岸交流实现新的突破、展开新的局面。

探索校董事会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董事会职能作用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召开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

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常务理事会二届三次会议,于10月15日在杨凌召开。来自全国20所理事单位的30多名代表与会,就高校董事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职能定位等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并研究确定理事会换届工作事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孙武学出席会议并致辞,校董事会研究分会常务副理事长王威孚主持会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秘书长、校董事会研究分会理事长王革在讲话中指出,自校董事会研究分会成立以来,对加强高校董事会的实践与交流,促进高校董事会工作逐步走向理论化、系统化、规范化做了大量工作。校董会在提高学校知名度、筹措教育经费、沟通学校与教育市场的联系以及产学研合作等各方面的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希望通过经常性学习交流深入探索高校董事会的职能定位、作用发挥和运

18 行机制等问题,充分发挥高校董事会在学校发展建设中的应有作用。

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汕头大学的代表分别从各自学校实际出发,就董事会的成立背景、组织机构、开展的主要工作作了大会交流。发言认为校董会分会要重视理论研究,从实践中发现问题,拓展研究空间,设立研究课题,积极申请科研项目。要对国内国外、公立民办校董事会运作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力争理论研究上水平、求创新、出成果,探索构建完善中国特色高校董事会制度,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有效咨询。要深入探索如何优化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为学校发展服务,要研究怎样有效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吸收各界人士参加理事会的工作,进一步发挥理事会的作用。要研究如何使学校重视校董会作用,动员广大校董参与学校的发展建设,形成教育投资多元化的格局,探索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模式、办学模式和投资模式的改革创新。要进一步明确校董会职能作用以及体制架构,认真分析存在问题,更好地开展工作,发挥作用。

编辑:赵 锋 校对:沙玉梅 李华 编审:叶之红 印数300份 送:教育部领导,相关司局及各直属单位负责人;

教育部办公厅社团办、民政部有关部门; 学会正副会长、顾问、正副秘书长; 各团体单位会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

第7篇:在全国保险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

的讲话

在全国保险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国保险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秘书长,大家好:

非常高兴出席这次会议。这是中国保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议。非常高兴能借此机会就学会发展建设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刚才听大家介绍了很多好的做法、经验,很受启发。近两年来,我们在推动保险行业协会改革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学会建设的问题,做了不少调研工作。初步的感觉是学会发挥作用的

空间广阔,责任重大,但工作难度也很大。我今天讲三点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全国保险学会发展的现状

大多保险学会成立时间较早,可以说是伴随着保险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见证了保险市场由单一到多元、由弱小到壮大的历史变迁。在努力发挥理论研究作用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体系基本健全。据初步统计,除中国保险学会外,还有个省级学会,从数量和分布看,基本完成了全国布局。

(二)开展了大量学术信息交流和研讨活动。围绕着保险业的改革发展监管工作,各保险学会广泛开展了考察调研、论文评选、会议研讨等学术活动,加强了信息交流。不少学会办有刊物交流理论信息。初步构筑了保险理论研究的阵地,为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发挥了学会的独特作用。

(三)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相对薄弱。部分学会运转较好,如福建、浙江、广西和上海等地区,能够经常性开展活动,在当地保险界具有较大影响。但多数学会运转情况一般,条件较差,存在三“少”:秘书处人员少,经费少,活动少,处在维持状态;一些地方学会正在酝酿与当地协会合并。从整体情况看,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会这几年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保险业理论研究不足,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二、关于保险学会的作用和地位

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比较强调抓协会建设,在加上学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有人就认为学会不重要了。我们有很多热爱学会工作的老同志对此也产生了疑虑。学会的作用到底体现在哪里?与协会的关系应如何协调处理?

(一)保险学会是保险业最高学术研究团体,代表着保险业理论研究的水平和繁荣程度。返观历朝历代,文化和

理论研究的繁荣大多产生于社会稳定、人民富足的时期,也就是说,一个时代的文化繁荣程度和理论研究水平,代表了它的发展水平。一个行业也是如此。我相信一个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断有研究成果涌现的行业,一定是一个健康发展、高度发达的行业。保险学会作为保险业最高学术研究团体,作为沟通保险业界、学界和监管界的桥梁和中心,对于繁荣编写理论研究、凝聚和培养人才、促进理论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一个好的保险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的时期,各保险公司致力于抢占市场,不重视理论研究,学会建设也相对薄弱。目前整个行业已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转型中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企业改革、监管完善、风险管控、新兴市场开发等,都需要切合中国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指导和支

持。保险学会要真正成为全行业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和坚强核心,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促进行业长远发展和长期繁荣。

(二)学会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人常常感叹监管部门和公司光重视协会,不重视学会,好像只要重视了,就能有发展。我们一直跟协会强调一句话,叫“有作为才有地位”,这句话也同样适合学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其职能地位是既定的,但学会的学术地位则完全是自己树立的,市场的认可程度取决于你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取决于学术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取决于聚集研究人才和资金的能量。行业自律组织可以是惟一的,但学会不一定是惟一的,会面临其他研究机构的竞争,如果不发展或发展不好就会被市场淘汰,如果发展好就会成为品牌。

因此,学会要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找准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

作水平。比如同样是论文评比或开研讨会,我们有的学会就仅仅满足于评个奖、出一本论文集、代表发发言了事;而有的学会就会把论文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来,把会议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的东西提炼出来,推荐给企业或者监管部门去应用;有的开研讨会是为开会而开会,泛泛而谈,有的则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议题,就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展开深入研究。学会的学术活动应更加注重成果,注重积累,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会要保持可贵的独立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出不同的声音,防止经营、监管方面的失误。

(三)理清保险学会与保险行业协会的关系。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是自律组织,一个是理论研究团体,职能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协会侧重于眼前,解决现实问题;学会则更加注重长远,侧重于解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但在实践中二者职能产生了一些交叉。怎么处理好两者关系?我认为一是要本着优势

互补的思想,在某些领域能够实现合作共赢。如交流及培训等,学会和协会都可介入,无法人为划定界限,但不能因此就有门户之争。要从会员的利益出发,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共赢发展。有很多活动协会和学会一起开展会力量更强,影响力更大。二是要建立协调机制。合署办公当然好,不能合署办公的也要定期保持沟通。从我们的调研来看,有的协会对当地学会的情况不闻不问,毫不了解。这是非常不对的。三是目前我们倡导的协会和学会合署办公,并非要削弱学会的力量。在座的兼职协会秘书长的,尤其不能认为学会可有可无。提倡合署办公仅是权宜之计,是基于我们行业当前财力人力不足而作的一种过渡性安排,如果将来保险行业发展壮大了,条件变好了,保险学会还可以而且也有必要独立出来。对待这个问题,各地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我们不做硬性规定,不搞一刀切。

三、保险学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认清形势,找准位置。认清形势,就是要充分认识保险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以每年%以上的速度,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金融领域其他行业相比,同国外保险业发展相比,特别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保险业发展仍然出于初级阶段。当前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险业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保险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重点是在农业保险、企业年金、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等重大领域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加强对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监管,注意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险理论研究要掌握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脉搏,同呼吸共命运,围绕保险业发展大局来开展研究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保险业实际。离

开了保险业发展大局,保险学会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学会最重要的职责是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学会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组织业界和学界一起开展理论研究,解决保险业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理论设想,推动、引导保险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学会的第二项职责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条件。第三项职责是交流,如召开研讨会等,但交流本身不是目的,是为理论研究服务;第四是宣传,重点是对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的普及。版权所有

(三)要加强全国保险学会的体系建设。在组织体系方面,学会与协会有很大不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各地方协会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但学会的理论研究工作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一项地方研究成果如果仅仅局限于区域性市场,就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甚至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反过来如

果中国保险学会的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没有深入到基层的问题,没有不同区域市场的事实和数据支撑,也必然流于空谈。也就是说,在开展保险理论研究方面,各级学会要改变各自为政的松散局面,形成紧密联系、协同互动的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中国保险学会要强化对各地方学会的指导、协调,每年提出总体的研究计划和目标,各地学会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在研究方式上,应该上下联动,全国学会抓总,各地学会承担分课题研究任务,或者为整个课题提供调研数据及材料。如此才能集聚全行业的力量,在几个关键研究领域尽快取得突破。

(四)学会要有效整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源。一是整合行业内外的研究资源。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比,从名称上少了“行业”二字,也就是说,学会的联系范围并不局限于行业内部。学会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广泛联系金融、经济、法律、社会

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吸收他们优秀的研究成果,提高保险业的研究水平,提高社会各界对保险的认知度。二是整合业界和学界的研究资源。学会要为业界和学界搭建研究的桥梁,及时将院校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公司,将公司的需求传达给院校,促进二者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要通过会刊定期汇集发布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避免大家重复劳动。三是要整合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资源。与国外的保险学会组织、外资保险公司的研究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学习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交流推荐人才,争取研究资金的支持。版权所有

(五)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一是秘书处要向职业化和精干高效的方向努力。由于经费所限,学会秘书处目前大多是公司派驻或退下来的同志。从长远来看,学会工作人员也需要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需要有朝气、有见识、有能力的同志来开辟工作局面。在当前条件下,学会可以募集一些志愿者队伍,如

院校的学生、公司的研究人员等,在推进工作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锻炼、参与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必要时学会可以向公司、向国外的保险院校推荐优秀的研究人才,以此形成良性的人才成长机制。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刚才黎秘书长提到了学会秘书处加强制度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要建立完善理事会制度、会长办公会制度、秘书处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学会正常运行。特别要注意加强财务管理,用好经费,堵塞各种漏洞,防止出现违反财务纪律的问题。

三是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学会秘书处要按照为会员服务的精神,开展活动一定要将求真务实作为指导原则,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少开的会议坚决少开;能缩小规模的坚决缩小规模,不过多增加会员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负担。

四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智囊”、“脑库”作用。保险是实务性很强的一个行业。保险理论研究特别是学会的研究要注意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优势比我们强;如果停留在实务层面,保险公司员工、保监会干部比我们清楚。所以学会的研究工作要扬长避短。我们的长处是理论与实务兼容,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发挥作用。版权所有

同志们,当前保险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大历史课题。希望保险学会在在座各位秘书长的努力下,能够抓住机遇,励精图治,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繁荣保险理论研究、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第8篇:在全国保险学会秘书长联席会议上的讲话

各位秘书长,大家好:

非常高兴出席这次会议。这是中国保险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秘书长联席会议。非常高兴能借此机会就学会发展建设问题和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刚才听大家介绍了很多好的做法、经验,很受启发。近两年来,我们在推动保险行业协会改革的同时,一直在思考学会建设的问题,做了不少调研工作。初步的感觉是学会发挥作用的空间广阔,责任重大,但工作难度也很大。我今天讲三点想法,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全国保险学会发展的现状

大多保险学会成立时间较早,可以说是伴随着保险业发展而成长起来的,见证了保险市场由单一到多元、由弱小到壮大的历史变迁。在努力发挥理论研究作用的同时,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从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网络体系基本健全。据初步统计,除中国保险学会外,还有26个省级学会,从数量和分布看,基本完成了全国布局。

(二)开展了大量学术信息交流和研讨活动。围绕着保险业的改革发展监管工作,各保险学会广泛开展了考察调研、论文评选、会议研讨等学术活动,加强了信息交流。不少学会办有刊物交流理论信息。初步构筑了保险理论研究的阵地,为大家提供了互相交流的平台,发挥了学会的独特作用。

(三)发展不平衡,总体上相对薄弱。部分学会运转较好,如福建、浙江、广西和上海等地区,能够经常性开展活动,在当地保险界具有较大影响。但多数学会运转情况一般,条件较差,存在三“少”:秘书处人员少,经费少,活动少,处在维持状态;一些地方学会正在酝酿与当地协会合并。从整体情况看,受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学会这几年的发展相对比较薄弱,保险业理论研究不足,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形势需要。

二、关于保险学会的作用和地位

近几年,由于多种原因,我们比较强调抓协会建设,在加上学会本身存在一些问题,有人就认为学会不重要了。我们有很多热爱学会工作的老同志对此也产生了疑虑。学会的作用到底体现在哪里?与协会的关系应如何协调处理?

(一)保险学会是保险业最高学术研究团体,代表着保险业理论研究的水平和繁荣程度。返观历朝历代,文化和理论研究的繁荣大多产生于社会稳定、人民富足的时期,也就是说,一个时代的文化繁荣程度和理论研究水平,代表了它的发展水平。一个行业也是如此。我相信一个在学术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不断有研究成果涌现的行业,一定是一个健康发展、高度发达的行业。保险学会作为保险业最高学术研究团体,作为沟通保险业界、学界和监管界的桥梁和中心,对于繁荣编写理论研究、凝聚和培养人才、促进理论成果向生产力转化、促进保险业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设一个好的保险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学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保险业经历了一个急速扩张的时期,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各保险公司致力于抢占市场,不重视理论研究,学会建设也相对薄弱。目前整个行业已开始进行结构调整,转型中各方面问题的解决,如企业改革、监管完善、风险管控、新兴市场开发等,都需要切合中国实际的、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指导和支持。保险学会要真正成为全行业理论研究的策源地和坚强核心,逐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学科体系和基础理论研究体系,促进行业长远发展和长期繁荣。

(二)学会有作为才有地位。有人常常感叹监管部门和公司光重视协会,不重视学会,好像只要重视了,就能有发展。我们一直跟协会强调一句话,叫“有作为才有地位”,这句话也同样适合学会。协会作为行业自律组织,其职能地位是既定的,但学会的学术地位则完全是自己树立的,市场的认可程度取决于你理论研究的水平和影响力,取决于学术活动的范围和深度,取决于聚集研究人才和资金的能量。行业自律组织可以是惟一的,但学会不一定是惟一的,会面临其他研究机构的竞争,如果不发展或发展不好就会被市场淘汰,如果发展好就会成为品牌。

因此,学会要根据行业发展需求,找准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水平。比如同样是论文评比或开研讨会,我们有的学会就仅仅满足于评个奖、出一本论文集、代表发发言了事;而有的学会就会把论文中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出来,把会议的主要观点和创新的东西提炼出来,推荐给企业或者监管部门去应用;有的开研讨会是为开会而开会,泛泛而谈,有的则是有针对性的提出议题,就该领域的前沿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展开深入研究。学会的学术活动应更加注重成果,注重积累,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在此基础上,学会要保持可贵的独立性,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发出不同的声音,防止经营、监管方面的失误。

(三)理清保险学会与保险行业协会的关系。从大的方面来讲,一个是自律组织,一个是理论研究团体,职能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协会侧重于眼前,解决现实问题;学会则更加注重长远,侧重于解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但在实践中二者职能产生了一些交叉。怎么处理好两者关系?我认为一是要本着优势互补的思想,在某些领域能够实现合作共赢。如交流及培训等,学会和协会都可介入,无法人为划定界限,但不能因此就有门户之争。要从会员的利益出发,及时做好协调工作,减少资源浪费,实现共赢发展。有很多活动协会和学会一起开展会力量更强,影响力更大。二是要建立协调机制。合署办公当然好,不能合署办公的也要定期保持沟通。从我们的调研来看,有的协会对当地学会的情况不闻不问,毫不了解。这是非常不对的。三是目前我们倡导的协会和学会合署办公,并非要削弱学会的力量。在座的兼职协会秘书长的,尤其不能认为学会可有可无。提倡合署办公仅是权宜之计,是基于我们行业当前财力人力不足而作的一种过渡性安排,如果将来保险行业发展壮大了,条件变好了,保险学会还可以而且也有必要独立出来。对待这个问题,各地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自主决定,我们不做硬性规定,不搞一刀切。

三、保险学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一)认清形势,找准位置。认清形势,就是要充分认识保险业发展的大好形势。改革开放以来,保险业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但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同金融领域其他行业相比,同国外保险业发展相比,特别是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保险业发展仍然出于初级阶段。当前国民经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济和社会生活持续健康发展,为保险业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战略机遇期。保险业要抓住这个机遇期,重点是在农业保险、企业年金、健康保险和责任保险等重大领域开拓创新,加快发展,做大做强。同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加强对公司治理、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监管,注意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保险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险理论研究要掌握保险业发展的历史脉搏,同呼吸共命运,围绕保险业发展大局来开展研究工作,不能闭门造车,不能脱离保险业实际。离开了保险业发展大局,保险学会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二)学会最重要的职责是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学会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的平台,更重要的是组织业界和学界一起开展理论研究,解决保险业当前发展的突出问题,提出未来发展理论设想,推动、引导保险业的健康协调发展。学会的第二项职责是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为人才创造深入进行理论研究的条件。第三项职责是交流,如召开研讨会等,但交流本身不是目的,是为理论研究服务;第四是宣传,重点是对社会公众风险意识的普及。

(三)要加强全国保险学会的体系建设。在组织体系方面,学会与协会有很大不同。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各地方协会可以相对独立地开展工作,但学会的理论研究工作却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任何一项地方研究成果如果仅仅局限于区域性市场,就不具有普遍适用性,甚至可能是片面的、错误的;反过来如果中国保险学会的研究成果仅仅停留在宏观层面,没有深入到基层的问题,没有不同区域市场的事实和数据支撑,也必然流于空谈。也就是说,在开展保险理论研究方面,各级学会要改变各自为政的松散局面,形成紧密联系、协同互动的全国上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中国保险学会要强化对各地方学会的指导、协调,每年提出总体的研究计划和目标,各地学会在此基础上确定自己的研究计划。在研究方式上,应该上下联动,全国学会抓总,各地学会承担分课题研究任务,或者为整个课题提供调研数据及材料。如此才能集聚全行业的力量,在几个关键研究领域尽快取得突破。

(四)学会要有效整合各方面的研究资源。一是整合行业内外的研究资源。中国保险学会与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相比,从名称上少了“行业”二字,也就是说,学会的联系范围并不局限于行业内部。学会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广泛联系金融、经济、法律、社会学等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吸收他们优秀的研究成果,提高保险业的研究水平,提高社会各界对保险的认知度。二是整合业界和学界的研究资源。学会要为业界和学界搭建研究的桥梁,及时将院校的研究成果推广到公司,将公司的需求传达给院校,促进二者在课题研究方面的合作;要通过会刊定期汇集发布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避免大家重复劳动。三是要整合国内和国外的研究资源。与国外的保险学会组织、外资保险公司的研究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学习借鉴他们的发展经验,交流推荐人才,争取研究资金的支持。

(五)加强秘书处自身建设。一是秘书处要向职业化和精干高效的方向努力。由于经费所限,学会秘书处目前大多是公司派驻或退下来的同志。从长远来看,学会工作人员也需要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需要有朝气、有见识、有能力的同志来开辟工作局面。在当前条件下,学会可以募集一些志愿者队伍,如院校的学生、公司的研究人员等,在推进工作的同时,也为他们提供锻炼、参与和脱颖而出的机会,必要时学会可以向公司、向国外的保险院校推荐优秀的研究人才,以此形成良性的人才成长机制。

二是要加强制度建设。刚才黎秘书长提到了学会秘书处加强制度建设的问题。这个问题很重要。要建立完善理事会制度、会长办公会制度、秘书处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学会正常运行。特别要注意加强财务管理,用好经费,堵塞各种漏洞,防止出现违反财务纪律的问题。

三是按照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工作。学会秘书处要按照为会员服务的精神,开展活动一定要将求真务实作为指导原则,坚决反对各种形式主义。能不开的会议坚决不开,能少开的会议坚决少开;能缩小规模的坚决缩小规模,不过多增加会员单位的人力、物力、财力负担。

四是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挥“智囊”、“脑库”作用。保险是实务性很强的一个行业。保险理论研究特别是学会的研究要注意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些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业理论工作者的优势比我们强;如果停留在实务层面,保险公司员工、保监会干部比我们清楚。所以学会的研究工作要扬长避短。我们的长处是理论与实务兼容,一定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结合,有效发挥作用。

同志们,当前保险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大历史课题。希望保险学会在在座各位秘书长的努力下,能够抓住机遇,励精图治,改革创新,不断完善自身建设,在繁荣保险理论研究、促进我国保险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谢谢大家!

第9篇:秘书处工作职责

1.负责组织协调机关日常工作。

2.负责综合性文件起草、综合、调研、督办、信息、会议、宣传、文电、档案、信访、提案(议案)、机要、保密、外事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

3.负责外事经费的管理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email protected]。举报文章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