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中国出动神秘舰队,从美军眼皮下,夺回了“东风快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东风导弹发射视频 1980年中国出动神秘舰队,从美军眼皮下,夺回了“东风快递”

1980年中国出动神秘舰队,从美军眼皮下,夺回了“东风快递”

2023-06-04 13: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80年5月18日,太平洋上一块远离陆地的公海海面,一夜之间聚集了中国、美国、苏联、日本、澳大利亚等近十个国家的飞机战舰,各国海军相互对峙,强手如林、热闹非凡,阵势堪比世界大战。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些国家大费周章出动了那么多兵力,并不是有仗要打,而只是为了争夺一个小小的金属盒子。

下午两点三十分,甲板上的各国海员举起望远镜,抬头凝望天空,目不转睛等待着它的降落。

那么,这个盒子究竟有多重要,竟引得一众大国不顾体面集体哄抢?

最终又是谁赢得了这场争夺战的胜利呢?

中国核武器

20世纪后半叶,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日益加剧,两极化格局越发尖锐,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展开了一系列明争暗斗。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围绕核武器为中心的军备竞赛。两大军事集团的长期对峙,搅得全世界都跟着神经紧张、鸡犬不宁。

早在1950年,毛主席应斯大林之邀访问苏联时,第一次看到了广岛原子弹的视频,就对核武器的威力留下深刻印象。

回国后,毛主席很快下达命令,要求国防科学家尽快研究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核武器,因为只有这样,中国才能真正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站稳脚跟,再不用看任何人的脸色。

尽管当时新中国刚刚成立,工农不振、百废待兴,经济实力也非常有限,但是伟人就是伟人,凭借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做出这个决定,一定要把搞核武器摆到第一位。

1964年10月16日,西北戈壁滩腾起黄褐色的蘑菇云,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试爆成功,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核力量。

消息很快传遍全世界,让那些对新中国心怀叵测的国家、既眼红又忌惮。

但是,核武器水平世界第一的美国却丝毫不慌,他们非常清楚,成功研发原子弹并不意味着完全掌握了核力量,与氢弹、脏弹、洲际导弹等五花八门的高端核武相比,原子弹只能算入门级别。

能独立自主研发出原子弹,确实了不起,但是如果没有洲际导弹作为发射系统的话,那原子弹也不过是一堆破铜烂铁。

所以在真正的行家眼中,中国试爆原子弹的成功并不是终点,而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科学家来不及庆贺,他们顶着难以想象的压力,很快又开始进行洲际导弹的研究,今天享誉世界的“东风5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研究洲际导弹绝非一朝一夕,其中的难度旁人难以想象。

首先,中国科学家没有任何外国经验可供参考,随着斯大林的逝世,苏联与中国的关系逐渐变僵,不仅终止了对我们的军备出口,还撤走了所有的军事专家和技术人员,美国更是对我国实行密不透风的技术封锁。

中国科学家就像在白纸上画画,几乎是从零开始研发洲际导弹。

其次,洲际导弹的研究需要耗费巨额成本,一次试射烧掉的经费往往是一个天文数字。比如美国的“宇宙号”洲际导弹,估值就超过一亿美金。

更重要的是,成千上万个步骤中一旦出现纤毫差错,导弹试射就可能功亏一篑,期间付出的人力、时间、资金,都会在一瞬之间变成竹篮打水一场空。

失败的代价太过高昂,这也是为什么直到今天,全世界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也不超过十个的原因。

当一个国家拥有核武器,全世界都知道意味着什么,今天合法拥核的美、俄、英、法、中五国,就是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

在众多核武器当中,洲际导弹之所以那么重要,被美俄两国长期视为头等机密,是因为洲际导弹最恐怖的地方,就是能够搭载核弹头。

而且国际社会有一个共识,只有射程达到8000公里以上,才能称得上一枚合格的洲际导弹。可想而知,完全靠自己从零开始的中国科学家们,肩上的担子有多重。

“八年四弹”计划

1965年,中共中央制定了“八年四弹”计划,决定在接下来的8年时间里,研制出四种东风系列的国防导弹武器。

尽管困难重重,前途未卜,科研工作者们还是勒紧裤腰带,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性难题,取得了核武攻坚战的最后胜利,成功研制出射程超过8000公里的洲际导弹,中共中央郑重地将其命名为“东风5号”。

“东风5号”是“八年四弹”中的最后一弹,也是首次达到国际标准、新中国第一款真正的洲际导弹。前三弹中最先进的“东风四号”射程也只有四千公里,与前三弹相比,“东风5号”的技术含量有本质上的不同。

在“东风5号”之前,由于导弹射程不算太远,没有必要使用计算机辅助。但是作为洲际导弹,不仅要保证超远的射程,还要能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在要求上就要严格得多。

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负责导弹控制系统的梁思礼院士最终决定,使用当时计算速度最高的集成电路计算机。

为了将笨重的计算机塞进弹仓,科研人员对计算机程序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压缩,最后缩减到只有12条指令、768个字,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机器,却成为实现“东风快递,使命必达”的核心关键。

1971年9月,我国终于开始进行第一次洲际导弹点火实验,大家握住彼此的手,紧紧盯着大屏幕,多年的心血即将在这一刻开花结果。然而,意外发生了。

从导弹起飞,到一二级分离,点火实验的前半段一切正常。伴随着指挥室喇叭里传来一条条捷报,科研人员的脸上开始露出欣慰的笑容。

眼看导弹还差6秒就要抵达预定区域,突然,发动机提前熄火了。导弹一下子失去了动力,并没有降落在目标区域。

一切推倒重来,大家总结教训、卧薪尝胆,终于在一年之后,重启“东风5号”第二次飞行试验。因为有了第一次失败的经验,这一回所有人都信心满满,觉得肯定万无一失。

不料,在发动机点火途中,电爆管竟然意外发生短路,导弹连起飞都没有成功。

一次次的失败失望,一次次的咬牙坚持,“东风5号”洲际导弹的成功发射,前前后后持续了8年之久。直到1979年初,“东风5号”终于成功完成了多次、短射程低弹道和高弹道飞行试验,表明其已经具备进行全程飞行试验的条件。

国防科委经过研究,决定将发射目标选定在太平洋公海深处、一个半径70海里的圆形区域。

我国海岸线到这个区域的距离,不仅远远超出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范围,甚至已经逼近中美两国之间14000公里的直线距离。

一旦试射成功,无疑将对西方国家造成极大震慑,大大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军事地位。但是万一失败的话,中国就会在全世界面前出丑,欧美等国会笑掉大牙。

对手越是瞧不起我们,我们就越要证明给他们看!“东风5号”洲际导弹的这次试射只准成功,不容失败!

为了保证实验圆满成功,中国必须建立起一支能够远距离跟踪、保护,并且及时打捞导弹数据舱的、远洋测量船和护航舰队。

洲际导弹试射

早在1968年,毛主席就秘密批准了这项宏大的工程,同意国防科委提出、建造远洋舰队的请示。经过仔细挑选,海军最终选中了一艘从波兰进口的“长宁”号远洋货轮,将其精心改造成我国第一艘远洋测量船“向阳红5号”。

在长达3年的时间里,“向阳红5号”四次奔赴太平洋公海区域进行勘察,测量了总面积一亿多平方公里的海域,记录了大量海洋环境数据。

1979年末,所有的远洋测量船和护航舰队船都已准备就绪,“东风5号”的飞行数据也已经植入制导系统,只待一声令下就要发射起飞。

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发射时期定在1980年5月18日,所以本次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代号被命名为“580”,而负责数据舱打捞以及落点测量的海军编队,也被叫做“580”编队。

张爱萍

我国从来没有组织过这么远距离的远洋航行,为了确保万无一失,4月份,海军部门组织编队战舰在我国近海区域、进行了为期10天的大合练。

演练包括海员技能培训、全航程推演作业、海上救捞训练、护航警戒方案等一系列内容,演习的成功也象征着“580”工程进展一切顺利。

1980年4月26日,洲际导弹试射实验前夕,“580”编队在上海召开了誓师大会,全体成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立誓不负使命,圆满完成这项艰巨而光荣的任务,随后全队分为三拨,同时向试验落点进发。

1980年5月9日,中国新华社发布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我国进行洲际导弹发射试验的决定,警告任何国家人员不得在相关海域逗留。

此言一出,立即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因为除了美国和苏联,还从没有第三个国家研究成功、射程10000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国际社会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惊叹有人质疑,都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实验结果。

很快,美国、日本、苏联、澳大利亚等国家,纷纷出动飞机舰船前来围观,停驻在标靶海域周边,想看看中国究竟是虚张声势,还是有真家伙。

5月12日,“580”编队全员抵达落点区域,所有舰船部署完毕,采集了接下来一周内的气象数据,传送到北京控制中心。

5月17日上午,中央军委向各部门下达指令:“东风5号”洲际导弹将于5月18日从甘肃酒泉发射,历时30分30秒抵达靶心位置。

最后的决胜时刻即将来临,可是堵在眼前的各国飞机军舰,就像一群苍蝇一般,撵也撵不走,对“东风5号”试验的进行造成了不小的干扰。

尤其是一直盘旋在上空的美国EC135导弹观察机,以及不时在附近游弋的苏联电子侦察船,两个核大国经验丰富,一定会在试验结束后第一时间,动手抢夺宝贵的数据舱。

一旦数据舱落入他们之手,即便导弹实验成功,胜利果实也会被他人窃取,我国将蒙受不可估量的损失。

针对这一严峻局面,舰队指挥刘道生有勇有谋,使出了一招“调虎离山”之计,将这些心怀叵测之人玩弄于股掌之间。实验开始的前一天傍晚,原本停在目标海域的中国“580”编队发动引擎,齐刷刷地往反方向驶去。

其他国家一看,想当然地认为中国临时改变了实验落点,于是也纷纷开船,在后面紧紧跟随。

5月18日凌晨,我国编队突然掉头,开足马力驶向原定靶区。

其他国家舰队方知中计,等到他们跟上来的时候,却看到“580”编队的十几艘舰船早已撒开来,组成三个矩形方阵,将中心区域密不透风地包围了起来,同时还派出护航驱逐舰,拦截企图闯入的他国船舰。

美日俄等国束手无策,只能老老实实蹲在四周,远远地拿望远镜观望。

下午2点30分,随着酒泉发射中心一声轰鸣,一枚绿色的导弹腾空而起冲入云霄,在太平洋上空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而后精确地直插靶心。

抵达目标海域上空时,导弹腹部弹出了一个自带降落伞的金属小盒,缓缓落到海面上,并迅速释放出一团绿色的荧光染色剂。“东风5号”则以惊人的速度直勾勾扎入海中,激起几百米高的水柱。

东风5号

“东风5号”的发射试验终于成功,但此时此刻所有人都知道,那个小小的数据舱才是重中之重,它就像是飞机上的黑匣子,保存了“东风5号”所有的重要数据,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8年以来的智慧与汗水,堪称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机密。

中国直升机和“J302”打捞船早已在附近等候多时,金属小盒一落水,它们就迅速驶向绿色荧光海域,仅用5分钟就把数据舱完好无损地打捞了上来。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的飞机、舰船也蠢蠢欲动,两架美国飞机甚至贴着水面从旁边飞过,但他们的动作还是迟了一步,中国打捞船已经将数据舱保护起来,而美国人则只获得了一桶被荧光剂染成绿色的海水。

至此,中国“东风5号”洲际导弹发射实验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国防水平向前迈了一大步。

结语

如今,每到国庆阅兵之际,一排排的东风系列导弹都会在天安门前集体亮相,向全世界展示中国今非昔比的军事实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