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原突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原突围详细经过 试论中原突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试论中原突围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启示

2024-07-14 10: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946年6月26日,在党中央、毛主席的亲自指挥下,驻扎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的中原军区,从国民党30万大军的合围中突围而出。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它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进一步探索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总结经验教训,认清其发生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中原突围的时代背景及事件经过

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国政府给了国民党政府以多方面的援助。自1945年9月至1946年6月,美国用飞机和军舰将国民党政府军队14个军、41个师、8个交通警察总队约54万人,由大后方西南、西北运送到华北、华东、华南、东北各地。为了帮助国民党占领战略要地,先后进入中国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达9万人,驻华美军最多时达到11.3万人。在这期间,美国政府为国民党政府装备了45个师,训练了15万多名各类军事人员,还命令100多万日军和几十万伪军将武器装备交由国民党政府接收。美国政府给予国民党政府以大量的经济和军事物资的援助,仅1946年上半年援助的物资总值就达13.3亿美元。6月14日,美国政府同国民党政府签订了《中美处置租借法等物资协定》,向国民党政府提供价值5170万美元的军用品。美国还派了2000人的军事顾问,参与策划和指挥中国内战。

美国的大力支持,以及当时国民党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全面占据的优势地位,更坚定了蒋介石坚持独裁和内战的决心及信心,全面内战已不可避免。

面对极其严峻和错综复杂的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采取了适应形势发展的方针和策略,为争取中国走上和平民主的发展道路进行着坚持不懈的斗争。一方面通过停战谈判揭露蒋介石集团破坏和平、发动内战的阴谋,一方面做好了对付全面内战的各种准备,坚决果断地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军事进攻,保证了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在由国内和平转向国内战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1945年10月,王震率领八路军三五九旅南下支队、王树声率领河南军区部队先后到达鄂豫皖边区与新四军第五师会合。11月,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任命郑位三为中原局书记兼中原军区政委,李先念为中原军区司令员,王树声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王震为中原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原解放区逐步发展为跨越鄂、豫、皖、湘、赣五省的广阔地区,人口1500万,正规军5万余人,民兵30余万。

中原军区的建立,直接威胁着国民党军出川的大门。由于国民党的围攻,根据地不断缩小,财政经济十分困难,以致中原军区数万人的部队、家属和 40万的百姓只能聚集在方圆不足50公里以宣化店为中心的解放区。

1946年1月8日,中原军区主力部队进至光山、经扶以西地区。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停战协定。中原军区主力便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罗山、经扶、光山地区集结待命。中共所属江汉军区、鄂东军区、河南军区之部队亦在原地待命。但是,国民党毫无和平诚意,以公开的停战令做幌子,用秘密的作战令加紧内战部署,继续在平汉路东增兵,对中原军区部队形成新的包围,并决定5月4日至9日向中原军区部队发起总攻。中共中央、中共驻重庆代表团、中原军区获悉确切情报后,先后发表声明予以揭露和谴责,迫使国民党不得不推迟总攻时间。为了避免内战的爆发,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表示愿意让出中原解放区,将中原军区部队和平转移到其他解放区去。

但国民党一意孤行,一面伪装和谈,一面继续调兵遣将,企图一举消灭中原军区部队。6月1日,围攻中原军区之敌不断增加,形势更加恶化。大战如箭在弦,一触即发。为保存革命力量,牵制向其他解放区进攻的国民党兵力,从战略上配合其他地区解放军作战,中共中央电示中原军区:“一、美蒋对我极其恶劣,全面内战不可避免。二、必须准备对付敌人袭击及突围作战。三、目前时机紧迫,你们应充分注意,并团结内部,准备艰苦斗争。”

中原军区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立即做出了突围的部署,并报告中央:主力经伏牛山、秦岭打游击,必要时转陕甘南创建根据地,或到陕甘会师。同时,亦准备渡襄河,进入武当山创建根据地,或者进川再转甘南地区。中共中央同意中原军区主力向西突围的意见,并指示中原军区:“你们必须立即准备突围,以最大的决心,坚决奋斗,团结一致,才能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主力向西当然有许多困难与危险,但比向东地区广大,便于机动。如和平破裂,即准备在这一广大地区作长期游击斗争,牵制敌人,配合华北、东北,将起重大战略作用。”

6月20日,中原军区对如何突围作了具体部署:以第一纵队第一旅佯装军区主力,由光山县白雀园地区向东移动,迷惑和牵制敌人,在掩护主力突出重围后,相继跟进或转入华东解放区。主力分两路向西突围。6月21日,中原军区请示中共中央,要求6月底突围。23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立即亲自复电:“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并指示中原军区,“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以免延误时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中原军区24日命令部队在防区秘密集结,26日晚全军开始突围。

6月26日拂晓,浓云密布,细雨纷纷。中原军区驻地的周围又响起了国民党军队的枪炮声,担任掩护任务的第一纵队第一旅7000余人,在旅长皮定均的指挥下,在西余集、砖桥、白雀园等地同国民党交火,英勇抗击数十倍于己的敌人。为减轻突围主力的压力,先往南然后向东急进,中午越过小界岭,跳出了国民党的包围圈;血战松子关,威震清风岭;一路浴血,斩关夺隘,于7月下旬到达淮安,与华中军区主力会合。第一旅后改编为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

在皮定均部与敌激战中,右路突围部队1.5万余人,26日晚秘密离开宣化店,于29日晚从国民党防备薄弱的平汉铁路柳林至李家寨地段突破封锁线,向西北方向急进;左路突围部队1万余人,从光山出发,在王家店与国民党堵截部队七十五师第六旅、六十师一八五旅等部激战一昼夜,于7月1日在广水以南越过平汉铁路西进。至此,中原军区部队主力已全部冲出国民党军之合击圈。

中原军区部队这一突围作战,完全出乎国民党的预料,打乱了国民党的围攻部署。刘峙忙以整编第三师、第十五师、第四十一师和第四十七师主力追堵右路军,以整编第六十六师、第七十五师各一部追击左路军,其余各部就地转入“清剿”。同时,西安的胡宗南集团也以8个旅的兵力加强陕南防务,控制荆紫关要隘,堵塞我军入陕通道。冲过平汉路后,右路军由信阳南部继续前进,7月2日在四望山中稍事休息后,为了迅速摆脱敌军,轻装急进,于4日前冲过天河口,7日越苍苔,8日冒着国民党飞机的轰炸,克服了船只少的困难,安全渡过了唐河、白河,而后,经邓县,抵内乡,11日到达师岗地区。

鉴于国民党军追堵益急,为缩短行军队伍,随即兵分两支:李先念、郑位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第二纵队十三旅、十五旅四十五团为左一支;王震率三五九旅、干部旅为右一支,向淅川方向前进。此时,淅川城、马蹬铺、李官桥已被国民党军四十一师的一二四旅、四十七师的一二五旅、宛西的保安团占领。13日,右路军冒着滂沱大雨进入淅川,为迅速渡过丹江,三五九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淅川城,十三旅三十八团包围了马蹬铺,十三旅另两个团断后,掩护中原局、中原军区机关抢渡丹江。

14日,右路军左支冒着敌机轰炸,在距离淅川城1.5公里的大石桥附近渡口,徒涉丹江,日夜兼程,奋力西进;同日,右路军右支攻打淅川未果,亦渡丹江西去。15日,王震率三五九旅等部抵达荆紫关地区。荆紫关地势险要,为入陕要道,国民党早已派重兵把守。三五九旅等部遭受阻击,而尾追之敌亦蜂拥而至,加之大雨之后,山路崎岖泥泞,悬崖陡壁,部队行动不便,情况异常紧急。

三五九旅遂向荆紫关以南之鲍鱼岭地区突进,在粉碎敌军层层阻击而进入玉皇山地区后,又遭敌一二四旅、六十一旅等部南北两面夹击。生死关头,三五九旅等部在王震的指挥下,全体官兵奋不顾身,英勇拼杀,鏖战两天一夜,终于突破重围,进入陕南,而后几经转战,进入陕甘宁解放区。李先念、郑位三率第十三旅和第十五旅一部等,17日进至南化塘,遭遇胡宗南整编第一师、第九十师等部阻击。李先念指挥第十三旅全部投入战斗,担任突破敌军主阵地的三十七团,在团长夏世厚的带领下,接连进行7次冲锋,硬是杀开了一条血路,继续西进。之后又在赵川等地粉碎敌人堵截,突破梁家坟、漫川关封锁线,于28日到达陕南,同当地游击队会合,创建了鄂豫陕边区游击根据地。

左路军越过平汉铁路后,从安居渡过府河,大部于7月11日在宜城东南的流水沟、亚口强渡襄河,突破了敌军在宜城和石花街等地的堵截。25日进入武当山区,开辟出鄂西北游击根据地。另一部由第三旅副旅长闵学胜率领转道北上,经枣阳、新野、唐河、内乡进入伏牛山,而后抵陕南,与右路军主力会合。

河南军区部队于四望山附近策应主力部队越过平汉铁路后,除留三分之一兵力在桐柏山地区坚持武装斗争外,主力3000余人沿右路主力右翼跟进,途经泌阳、方城、南召、内乡、嵩县等地,于7月下旬到达豫陕边,同右路主力会合。江汉军区部队6000余人,在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于7月1日向西突进,7月7日由宜城流水沟渡过襄河,趁襄西敌人守备空虚,相继解放宜城、南漳、保康、竹山县城,后与左路主力会合。鄂东军区部队6000余人继续在大别山地区以团为单位,分散进行游击战争。

二、历史意义

中原突围,充分显示了李先念和中原军区部队高度的全局观念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以及李先念统率大兵团同强大敌人作战的战略意识和指挥艺术。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对中原突围的战略意义和作用给予了很高评价。中共中央曾通报表扬说:我中原各部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执行中央战略意图,坚持游击战争,牵制蒋军30个旅以上,使我华北、华中主力度过敌人进攻最困难的时期,起了极大的战略作用。1946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三个月总结》中高度评价了中原突围:“过去三个月内,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建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对今后长期战争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

一段时间里,有些人不承认中原突围的作用和战略意义。作为探讨,笔者试图从历史的客观性和必然性方面来论证中原突围的历史意义。

(一)中原突围是一场政治之战,打出了正义之师的威名。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放在当时国际国内的历史背景中来看,国际上,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头等经济和军事强国,从各方面支持蒋介石集团,帮助国民党政府抢夺抗战胜利的果实。

苏联领导人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巨大的创伤,经济和军事实力不如美国,为了集中主要力量与美国在欧洲抗衡,它期望在亚洲既防止美国势力扩张,又与美国达成某种妥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苏联政府在外交上只能承认国民党政府。1945年12月27日,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发表关于中国问题的协议,宣称:“必须在国民政府之下建立一个团结而民主的中国,必须由民主分子广泛参加国民政府的所有一切部门,而且必须停止内争。”在国际上明确了国民党国民政府在中国的合法地位。

这一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对于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解放区明显不利。蒋介石集团挟军事、经济、政治之优势,又为维护其独裁统治的需要,发动内战是必然的。而中原地区,以宣化店为中心的鄂豫皖三省交界的中原解放区成为国民党打通华东、华北、东北的最大障碍。因而蒋介石一面以谈判隐蔽企图,一面调集30万大军将中原解放区团团包围。共产党力争通过谈判让中原部队合法转移的要求也遭拒绝。此时,中原部队面临着两种结果:一种是不突围,等待蒋介石完成周密部署后,一举将中原部队歼灭,制造第二个“皖南事变”;另一种是中原部队主动出击,并坚持在大别山地区游击作战,那么国际国内的舆论就会把国共内战的所有责任推给共产党。面对这样一种局面,中原军区武装突围,不仅实现了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而且等于向全世界宣布,我们向国民党开这一枪,是为生存而战,是受压迫的反抗,绝不是“犯上作乱”,更不是为攻城掠地、抢占地盘。这就是中原突围的政治之战。

(二)中原突围是一场生存之战,保留了革命的重要火种。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永远是战争的不二法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在指挥中原部队突围的整个过程中,也是始终坚持这一原则的。

1946年6月19日,毛泽东代表中央向各中央局致电指出:“观察近日形势,蒋介石准备大打,恐难挽回。大打后,估计6个月左右时间如我军大胜,必可议和。因此,我军必须战胜蒋军进攻,争取和平前途。”同日,毛泽东还专门向中原局、中原军区领导人李先念、郑位三致电指出:“蒋决定大打,你必须随时注意敌情,准备突围。”

李先念、郑位三接到中央的电报后,于6月20日致电中共中央,详细阐述中原军区部队实施突围战略的准备和方向:

“我们现处于四面严重包围之中,向东、向北突围没有可能。依中央指示,我们现已作战略准备:(一)主力向西突围,尔后直迫内乡、淅川、荆紫关地区,待许昌敌调动后,经伏牛山北渡黄河到太岳。万一不成,即在伏牛山、秦岭打游击,必要时转甘南创造根据地,或到陕甘宁边区会师。(二)同时,我们亦准备渡襄河,进武当山创建根据地,或者进川再转甘南地区……”

6月21日,李先念、郑位三等以中原局名义,再次向中央报告军情并且建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地区。”

6月23日,毛泽东以中央名义复电李先念、郑位三等人说:“所见甚是,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毛泽东在电报中还特别强调:“今后行动,一切由你们自己决定,不要请示,免延误战机。望团结战斗,预祝你们胜利。”                                                                                                                        

从以上可以看出,党中央和毛主席一直要求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把生存放在第一位。

当时,中原解放区遭遇极大的生存困难。一是军事包围困境。中原解放区是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六大战略区域之一,而且是离国民党核心区最近的孤悬地区。交通便利,使国民党在日本投降后能迅速到达这里,对中原解放区形成四面包围趋势。二是后勤给养困境。突围前,中原解放区被国民党军队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方圆不足50公里的狭长地带,却聚集着中原军区数万人的部队和家属,还有40万的百姓,严重缺粮。三是军队战力保持困境。中原军区主力部队为新四军五师,起点是李先念从延安带来160余人枪(其中干部60人)南下四望山为基础发展起来5万多人的雄师,军队成分复杂,战斗力相对较弱。

中原军区面对如此险峻的环境,武装突围是确保生存的唯一正确选项。有人说部队可以就地打游击,可能开辟一个更好局面。这是不切实际的冒险行为,实际上连打游击的回旋空间都没有,国民党军的包围圈只会越来越紧,如果硬要留下来打游击,也可能出现当代“赵括”事件。

(三)中原突围是一场全局之战,开创了人民解放战争的新局面。

中原突围的意义至少有以下3点:

首先,我党打开了局面。全面内战开始时,国民党军队数量、装备和战争资源等方面,都明显地超过人民解放军。双方总兵力比为3.4:1。国民党政府统治着约占全国76%的面积、3.39亿人口的地区,控制着所有的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拥有几乎全部近代工业和比较雄厚的人力物力资源;解放区的土地面积只约占全国的24%,人口约1.36亿,近代工业极少,基本上处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农村。中原突围打破了国民党军困死中原部队的企图,给蒋介石集团以极大震撼,而共产党军队一下子由被动变为主动,打开了解放战争的新局面。

其次,实现了我党战略意图,打乱了敌人的战略部署。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向各中央局发出由刘少奇起草的《关于目前任务和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和部署的指示》,确定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在全国的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国民党的战略企图是:完全占领长江以南地区,着重夺取华北战略要地和交通线,以分割、压缩解放区,并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依据中苏条约对它有利的规定,出兵占领全东北。中原解放区处于江淮河汉之间,是我军贯彻“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的南线前哨阵地,守住这里可以扼制华中重镇武汉及平汉铁路南段,迟滞和阻止国民党军向北发展和进攻。因此,中原军区部队坚决执行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命令,从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底,在中原解放区坚守了10个月,为党中央和毛主席进行全面部署赢得了时间。当蒋介石秘密部署进攻部队,企图以绝对优势兵力彻底消灭中原军区部队时,中原军区部队却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指挥下突围了,从而彻底打乱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的战略部署。

再次,牵制国民党大量的军队,支援了其他战场。在中原突围前10个月中原战略坚持中,中原军区部队吸引了30万国民党军队在自己周围,以使党中央从各解放区抽调兵力11万人和2万多名干部进入东北,建立战略基地,及时将分散于江南国民党统治区的兵力收缩到江北,加强了华东、华北各解放区的力量,调整和建立、健全各大区党的领导机构,对若干军事区域作了新的划分,组建了在较大范围内实施机动作战的野战兵团,从以游击战为主转变为以运动战为主。同时,直接阻滞了国民党进攻华北、华东和抢占东北,掩护我军在上党地区进行战略展开,策应和配合上党、邯郸、绥远、津浦路徐(州)济(南)段、秀水河 、四平、睢(县)杞(县)太(康)、胶(济)津(浦)路等重要战役。中原地区部队在牵制敌人的同时,相机举行了自卫反击如“桐柏战役”等100余次作战,歼灭国民党部队1万多人,扼制了其向中原解放区的疯狂进攻。在历时36天的中原战役中,中原军区5万将士将国民党50万兵力牵制在自己周围,既为保卫陕甘宁边区和延安做出了贡献,又从战略上支援了兄弟解放区放手作战,是“牺牲小我,顾全大我”的革命英雄主义的高度体现。陈毅曾深有体会地说:“如果没有中原部队的战略牵制,那就很有可能没有华中七战七捷的胜利。”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也有高度评价,毛主席曾高度赞扬中原军区“对于争取东北及华北的胜利有极大的帮助”。

(四)中原突围是一场胜利之战,推进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

判断一场战争的胜负,不能从纯军事的观点出发,必须用辩证的、全面的观点来分析研究。从这点出发,中原突围完全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首先,中原突围使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从此站在道义的至高点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全国人民反内战、盼和平的政治环境下,共产党军队在突围、在撤退,而国民党军队却用几十万大军穷追猛打,政治上等于向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宣告:国民党是全国内战的元凶。

其次,改变了战争的局面,我军由被动转为主动。1945年9月20日,蒋介石在给各战区司令长官的一份密电中说:“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待国军控制所有战略据点、交通线,将日寇军队完全受降后,再以有利之优越军事形势与奸党作具体谈判。彼如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即以土匪清剿之。”国民党借用抗战胜利“中国政府代表”的身份,夺取了一大批胜利果实,占领了许多地方,甚至侵占了不少已被人民军队解放的地区。同时,在军事上对人民解放军进行分割、包围和军事“围剿”。中原突围打破了国民党的军事战略企图,扭转了被动局面。

第三,保存了革命骨干力量。成建制部队突围的人员、突围前秘密转移出去的人员、留下来坚持游击战争的人员、疏散、失散陆续归队的人员,预计不少于3万人。李先念曾经说过,中原突围在某些方面比红军长征还要艰苦。红军长征时,敌情没有这样严重,而现在(指突围战役)的情况是,敌人的机械化程度高,组织指挥统一,情报灵活,交通方便,运动快,装备好,火力强,不断地围追堵截,使我们常常没有吃的。但不能因为受尽了苦头与折磨,就说中原突围是失败的。在36天的突围战役中,中原军区部队在7倍于己精锐之敌的围追堵截下,转战数千里,作战百余次,歼敌1.1万余人,而中原部队自损8400人。所以说,即使不从政治上思考和全局战略考虑,仅从中原突围作战战果来看,也是一场伟大的胜利。

第四,开辟了新的战场。有人认为“中原突围是错误的,失败的,是逃跑,致使中原解放区丧失了”。这一观点本身就与中央制定的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不以争夺地盘为主要目标的战略方针背道而驰。实际情况是中原军区以5万人之众被国民党军以30万大军和七八万地方部队包围在以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足50公里的狭小地区,如此险恶的环境,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走是上策。事实上,中原部队突围后,仍然留下豫鄂边独立游击支队、江汉游击支队、鄂中游击支队以及鄂东张体学的独二旅部队等在中原敌后坚持游击战争,而且又创建了约有7600平方公里的豫鄂陕根据地和约有5050平方公里的鄂西北根据地。

 三、现实启示

中原突围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到了今天,也有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吸收、借鉴。

(一)中原突围告诉我们:理想信念永远是灯塔,是航向。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通往胜利彼岸的精神支柱和根本保证。

地处国共军事对垒最前沿的中原解放区,面临数倍于己之敌的重重包围,中原部队官兵无论是突围作战还是留下游击作战,都面临着九死一生的处境。但是,广大的中原部队官兵始终抱着为和平建国而战、为人民胜利而战、为保卫人民抗战成果而战的决心,毅然打响了解放战争的第一枪。突围中,面对50万强敌的围追堵截,面对美式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绞杀,面对极度疲劳饥饿的困苦,他们勇往直前,敢打敢拼,直至突围胜利。当下,新时期如何坚定理想信念更是十分重要而紧迫。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践中就要做到为国家民族长远利益着想,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办事公道正派,严守法规纪律底线。

(二)中原突围告诉我们:战略意识、大局观念决不是一句口号或空话,实践中必须始终把握好并一以贯之地实施,必要时需要牺牲局部利益来保证全局胜利。

中原军区部队无论在面临强敌层层包围时的阵地坚守,还是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一举突围,均体现了很强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牺牲精神。大局观念不仅是境界和能力素质的问题,更是党性观念有无的一种体现。这种大局意识也是我们今天必须要提倡的。

(三)中原突围告诉我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永不过时,是通往革命和事业成功最重要的法宝。

实事求是的本质就是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唯上、不唯本本。中原突围前,中原军区领导层多次向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如实反映中原解放区和中原部队面临的处境和风险,为党中央、毛主席决策中原突围提供了第一手真实资料。中原军区部队领导如实向中央反映情况,正是实事求是的表现。

(四)中原突围告诉我们:创新突破意识是清除思想障碍、冲破艰难险阻的唯一出路。

突围前,不管是中原军区领导层,还是党中央、毛泽东主席都面临两难选择。当时情况下,中原军区部队如果原地不动,在国共和平谈判的掩映下,似乎更安全些,但是通过情报得知,更大风险在向中原军区部队压来,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如果突围出去,短时间内部队伤亡很大,也有被完全消灭的可能性,但是更有可能打出一片新天地。实践证明党中央的决策是正确的,英明的。现实中,一些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证明了这一现象。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强调创新,而实践中真正敢于创新的并不多,因为创新突破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而是要在两难甚至多难中综合分析研究,在思想解放的过程中发生质的飞跃,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创新或突破。

(五)中原军区部队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为滋养党员干部和当地人民群众宝贵的精神财富。

“大别山精神”,是指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一特定历史时期,在大别山区这一特定范围的共产党人和人民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为了民族解放、人民独立,在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长期革命斗争中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革命信仰、革命行动、革命品质和革命精神的总和。2012年11月,“大别山精神”研究会在信阳宣布,将“大别山精神”概括为四句话十六字——“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前锋”。位于大别山的中原军区部队正是践行了这种精神,为“大别山精神”的形成发展作出了历史贡献。

 

   五师分会  廖家宽付祥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