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文化恢宏的人文精神(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卫市都有哪些县 中卫文化恢宏的人文精神(上)

中卫文化恢宏的人文精神(上)

2024-07-10 1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卫自古以来崇儒重教,学风蔚然,卫宁地区在宁夏及周边邦邻中素有“文化县”之美誉,被文化部评定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称号。但是,中卫地方文化的人文传统并不仅限于此,还有着更为广泛的内涵。在人文精神方面,中卫地方文化拥有移民文化、宗教文化、回族文化、民俗文化、现代文化五种表象形态。

移民文化。由于中卫地处内陆,有黄河灌区、荒漠草原、沙漠、丘陵,但物产富饶,决定了中卫在历史上便是一个移民地区。自秦汉经唐宋到元明进入清代,历史上曾有过多次移民。明代以前,先后有匈奴、鲜卑、羌戎、吐蕃、敕勒、回鹘、党项、女真、蒙古等部族入居。明代洪武初年,由于国力较弱,统治者还无力控制边陲,便将宁夏镇、灵州、鸣沙等地居民迁往关中,当时中卫所在应理州的本地居民大都迁往内地,留下来的编入军事卫所与军丁共同屯垦,剩下来未能入编卫所的军属以及投亲靠友者作为“余丁”,指定区域,划给荒地,配给耕资,垦牧驻守。明代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国力恢复,为了守疆拓土、发展生产,中央政府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设移民司,又迁徙“五方之人实之”。移入中卫的主要是山陕人、冀鲁豫人,也有江淮吴越等南方省籍人。中卫人“尚诗书,攻词翰”“重耕牧,娴礼仪”等良好文化道德传统及饮食起居习惯都与此相关。嗣后,清代“自乾隆咸丰,宁夏水利大修,齐鲁燕晋陕甘之民趋赴”;民国18年(1929年)甘肃大旱,许多靖远、民勤、武威的甘肃人涌入中卫定居。20世纪30至40年代,由于日寇入侵和中原旱灾,河南、陕西、内蒙古、甘肃等地的人口又散流入卫。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工厂迁建和政治运动,又有北京、上海、陕西、浙江、东北三省等地产业工人、政策性移民和“右派”人士迁入。1983年,南山台扬黄灌区建成,从西海固地区移入部分人口。2004年,中卫撤县设立地级市,从宁夏银北地区又迁入一小批人口,中宁、海原两县也一并整建制划入。这些移民行动,致使中卫经历了多民族、多文化的长期融合,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天南地北的人们来到中卫,同时也带来了优秀的文化和良好的习俗,各地文化在这里相互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卫地方文化。“中卫话”就是多种文化相互碰撞交流的产物,它以秦晋语为基础,以甘肃条山话为主体,并杂以齐鲁燕赵语甚至吴越川滇语而形成,充分印证了中卫移民文化的多元和厚重。

宗教文化。宗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在教徒的精神生活中发挥着作用,而且对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古丝绸之路沿途先是僧侣,后有神父、牧师往来传教,中卫宗教之盛、教类之多全国罕见,道教、佛教、伊斯兰教一应俱全,基督教、天主教传入较早,全国多数地方只知英国、美国、法国、俄罗斯时,本地人就已知晓比利时国神父。中卫人信奉佛教、喜好道教,古往今来已成习俗。据史料记载:中卫人信佛肇自隋唐,中宁县的石空大佛寺、沙坡头区的香岩寺香火鼎盛。中宁石空大佛寺建于隋朝,由石窟和寺院两部分组成,俗称九间无梁寺,求子还愿者络绎不绝,留存有“石空灯火”景观;沙坡头区南部香山地域,明代系朱元璋第十六子朱旃庆王的封地,香山主峰海拔2361米,唐代建有佛寺一座,名香岩寺。在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年)加以修葺,现存有宁夏候补知府李景春所撰《重修香岩寺碑记》,形成一景———香岩登览。台湾书法家协会监事会主席释广元曾为香岩寺篆书古诗:“边城古刹势崔嵬,竟日登临未拟回。俯视河山收眼界,恍疑身在雨花台。”明清时期,卫宁地区建庙礼佛之风达到了历史巅峰,真可谓村村信仰弥陀佛、户户膜拜观世音。民国时期,20多万人口的中卫县,寺庙道观竟达200多座,平均每千人拥有一座,堪称天下之最。原中卫县城素有“九寺十八庙,三观两庵加一祠”之说,而且在高庙之下建有地狱,民间还建有众多宗族祠堂,女子贞洁牌坊更是屡见不鲜……中卫境内的宗教建筑主要有四类:一是道教建筑,包括建于汉代的“塞上道教第一观”老君台和大漠边缘的龙宫庙等道教建筑;二是佛教建筑,包括气势恢宏的中卫高庙、香山香岩寺、柔远砖塔寺、宣和羚羊寺,中宁石空大佛寺、牛首山寺庙群,海原天都山石窟、南华山灵光寺遗址等;三是伊斯兰教建筑,主要是遍布于海原县各地和中宁县喊叫水的清真寺,以九彩坪拱北为最;四是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西方宗教建筑。由于寺庙文化的发展,以庙堂音乐、舞蹈、经典仪式为基础,带动了庙会、社火、绘画、彩灯、泥塑、纸扎、雕刻、刺绣、剪纸等各类民间文艺的兴盛。

回族文化。海原县系宁夏回族人口分布主要行政区域,2011年回民比例达到总人口的77.9%。回族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上溯到唐代末期。丝绸之路从西汉初辟,一直是连接欧亚陆路交通的要道,海原正处在这条商路的必经地区。唐朝盛世使“丝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活跃,而当时同样强大且与大唐接壤的大食国和包括当地波斯人及已经信奉伊斯兰教的中亚各族穆斯林,在这支异常活跃的丝路商旅队伍中占有很大比重。他们从西域经河西走廊,入凉州(今甘肃武威)、景泰,过黄河到靖远,越干盐池、西安州到今海原县城,穿苋麻河过黑城、三营到固原城,而后经开城、瓦亭、三关口出宁夏境,最后到达京畿长安,其中部分人在海原境内定居下来,成为这里最早的一批回族先民。元朝是海原有大量回民进入的重要时期。公元1227年蒙古军队灭亡西夏,迁徙大批“回回军”进驻其地,屯垦牧养,以资守御。明代对回族采取怀柔政策,使回回民族群体稳定发展,人口快速繁衍。明代初年,还不断有大批“西域回回”离乡归附,被安插到灵州及海原等州县,在原有基础上形成了许多比较大的回族聚落。到明代中后期,史书中已有了回族的正式记载。长期以来,中卫回族与当地各民族一道创造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乡风情。“九彩坪拱北”建筑精美别致,是汉儒文化与伊斯兰文化融汇结合的样板。

海原花儿作为回乡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与甘肃河湟花儿、洮岷花儿有着姊妹亲情关系,融有阿拉伯音乐风格,具有浓郁乡土气息。海原回乡花儿群众基础广泛,民族特色鲜明。在海原山乡,无论是在盘山小道,还是在麦地谷场,都能随时随地听到男女老少动人的花儿歌声。海原花儿形式灵活,曲调优美,不用乐器伴奏,即兴演唱,通常把手往耳后一搭,张嘴就来,看到什么唱什么,高兴时唱,忧愁时也唱,内容非常广泛,唱法独特,曲调悠扬,自成体系。“漫花儿”是回族男女老少生活、劳动、娱乐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海原县南华山灵光寺,群众都要自发组织“民间花儿会”,并运用花儿进校园形式普及之。因此,海原花儿不能不说是中卫地方文化的一枝奇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