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华路街 报纸

报纸

2024-07-13 14: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奋力书写新时代英雄城市的武昌篇章

2022年12月21日 星期三 长江日报 6版 七十载初心不改 新征程勇毅前行

在毛泽东同志旧居前,“红巷爷爷”为小学生讲党史。

在粮道街昙华林,150余家商户定期举办“阳光下午茶”增进互助共建。

石洞街道地标“中华第一枪”。

首义路街道发动街区志愿商铺共同缔造爱心循环,为志愿者提供贴心服务。

    阔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武昌,更是一片传承红色基因、流淌红色血脉的热土,在党的百年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路街道的百年“红巷”里,聚集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中共五大会议旧址和毛泽东旧居等红色场馆;粮道街道见证了近代百余年的风云变化,湖北地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党的早期组织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石洞街道里一代一代传承着汉阳造精神;首义路街道上留下了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英雄的基因刻在武昌的街巷里。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近年来,武昌区各街道,推动“四史”学习常态长效,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深化思想政治引领,着眼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增强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民生服务能力。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武昌区各街道争当缔造美好生活的主力军,奋力书写新时代英雄城市的武昌篇章。

    ■ 中华路街道:

    党建引领红色基因激发红色动能

    百米红巷,百年历史。

    在武昌区中华路街道,有一条特殊的小巷,长不足千米,却集中了三处革命遗址和一处“历史陈列馆”,分别是“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毛泽东旧居”“中共五大开幕式旧址暨陈潭秋革命活动旧址”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红色基因在这里生根发芽,因此名为“红巷”。

    近日,武昌“周周讲”主题学习活动中华路街道专场,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开讲。活动现场,党员同志们观看了微电影《红巷爷俩》。

    微电影讲述的是中华路街道都府堤社区“红巷爷爷”的故事。“红巷爷爷”,是都府堤社区一支热心社区事务、乐于传播红色文化的退休老党员团队,组建于2018年,他们常穿红马甲,走街串巷,服务社区居民,宣讲红色故事,“红”透社区内外。他们也是中华路街道作为红色街区,赓续红色基因,用活红色文化,惠民生、促发展、强治理的有效尝试。

    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用红色基因激发红色动能。

    近年来,武昌区中华路街道通过党建引领的强力引擎,从红色基因中汲取惠民利民的强大动力。深耕历史人文厚土,加强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完善“景区+街区+社区”融合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建设红色研学、廉政教育、党员培训、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红色旅游教育基地,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结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试点工作、“我为群众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和“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采取寻访榜样力量、评选“红街先锋”、派驻“零号员工”、“微心愿”认领等多种方式,持续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把扎实汲取红色力量、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转化为发展惠民的丰富实践。

    坚持党建引领多元共治,让红色细胞激发治理活力,完善共治共建共享基层治理格局。中华路街道都府堤社区党委带领265名在职党员、551名自管党员、2支下沉党员队伍、10个社会组织,凝聚成社区治理的坚实力量,广泛参与一线工作。依托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为居民和下沉党员提供阅览、活动、议事等服务。充分发挥老旧城区老党员多的优势,建设“银发初心站”,搭建“家长里短议事会”,组建“社区规划师”,招募“平安合伙人”,组成“义务网格员”,助力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近年来,按照“五个五”工程、“1314”、三个全覆盖等工作要求,中华路街道党工委还实施基层党建“红街领航”工程,深入挖掘辖区红色基因库,开展红色文化节系列活动,谋划打造红色研学游基地,积极塑造“红街红巷红色圣地”。红巷街区获评省级旅游休闲街区,被誉为“中国第一红街”,书写了党建引领红色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生动篇章。

    ■ 粮道街道:

    以红色担当传承千年古韵

    “粮道街是红色的沃土,红色资源丰厚,湖北地区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党的早期组织建立等重要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我们要充分利用,从红色历史中汲取营养、砥砺前行。” 粮道街道党工委书记成洁说。

    流淌于粮道街上的峥嵘岁月、革命故事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片土地上,培育了彪炳史册的重要党史人物,经历了波澜壮阔的重大党史事件,镌刻了撼天动地的不朽党史印记。

    粮道街道位于武昌古城核心区域。坐落于“千年古轴”武昌古城核心区的戈甲营社区,在微规划、微改造、微治理“三微”改造中,秉持以红色担当传承千年古韵,力求通过老居民的回忆、专家学者的考证、各方群体的建议,在保留原来建筑民居肌理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元素,实现新旧融合,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打造出彰显古韵气质的人文社区,为居民留住旧时乡愁、带来美好新生。

    “天晴怕火灾、下雨怕楼塌”曾是戈甲营片区老房子的真实写照。这些建造于清末民初的建筑均为全木结构,年龄在百年以上,具有粉壁、黛瓦、灌土墙、小天井以及木结构屋顶等构造。而今,无论是保留着江夏民居制式的汪泽故居,还是隐藏着大粗木梁、并有着精细雕花的全安巷7号,不仅显露出历史文化古韵,更是吸引了不少商家前来进驻,茶室、手作皮具工作室、工艺品店铺、理发店等等,让居民们的日常生活更加多彩。

    改造过程中,粮道街道聘请居民担当“社区规划师”,引导大家主动参与改造,秉承修旧如旧的理念,不搞大拆大建,改造实现后,居民们也越来越享受社区生活,主动参与社区治理,选在这些老房子里共同开展文体娱乐活动,品茶、摄影、手工制作……在这里,人们可以充分了解到武汉最原汁原味的江城生活,更可以透过对建筑、街巷的了解,去一窥大武汉近百年的风云变化和文化传承。

    今年来,武昌区粮道街以办好群众身边、房前屋后的实事小事为切入点,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共谋街道发展,共商治理路径,共解群众难题,合力推动古韵粮道、文脉粮道、融合粮道、幸福粮道“四个粮道”建设,助推粮道街道真正成为武昌古城核心区、城市文脉溯源地、基层治理新样本、宜居宜业活力带。

    为准确破题,在老街区与新生活、书卷气与烟火气、政府搭台与群众唱戏中找准切入点,形成生动典型、治理经验。街道在突出城市更新、基层治理等重点领域开展“共同缔造”样板争创,选取培育昙华林、戈甲营等样版社区,关键是突出群众为主,多方参与,共谋共建。结合街道实际和特色工作,致力于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提升城市颜值;协调各方主体推动辖区古建筑、名人旧居等重要点位修缮,推进老城更新;大力推进街区、景区、社区、校区、园区“五区同创”;完善老旧小区改造后续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美好家园。

    ■ 石洞街道:

    传承汉阳造精神缔造美好生活

    从历史照见未来,用历史见证发展。

    一踏入武昌区石洞街道辖区范围,首先感受到的是“中华第一枪”——汉阳造地标建筑带来的震撼冲击,流淌在心的红色血脉震荡着每一根神经。

    1890年清代洋务运动代表人物张之洞在汉阳龟山北麓兴建湖北枪炮厂;1908年改名为汉阳兵工厂;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爆发辛亥首义,“汉阳造”打响了革命的第一枪,从此“汉阳造”走上革命的历史舞台;1938年武汉危急,汉阳兵工厂解体并向西南迁徙;1952年因国内形势所趋,部分工厂职工家属随厂搬迁至石洞;1957年设立石洞街道办事处,形成“一厂一街”鲜明特征。

    汉阳造精神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军工人同时,作为汉阳造的传承地,石洞街道工委与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党委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企呼我应”街厂联络中心,建立“街道工委+工厂党委”的联席会议制度,在“零号员工陪伴成长”专项行动中,街道工委书记多次走访工厂收集诉求,宣传惠企政策,为工厂解决实际问题。

    用红色文化助推绿色街区发展,用红色传承践行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今年街道办事处为落实新时代“双碳”行动,用好红色文化凝神铸魂,联合国营武汉长虹机械厂在综合文化中心举办了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为主题的“表扬大会暨第二届红色军工文化节”。活动中深入拓展居民群众对特色街区发展内容的认识,灌输节能减排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理念,呼吁辖区群众共同建设绿色石洞。同时鼓励居民、企业同政府一同携手提升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共建绿水青山宜居家园,为武昌实现碳金融贡献力量。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解决民生问题始终是重中之重,石洞街道在实现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与企业、群众携手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今后也将传承好汉阳造,踔厉奋发持续打造“绿色街道 宜居家园”。

    街道工委书记与工厂厂长作为武昌区人大代表,通过与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收集意见建议:修缮白云洞景区围墙,加装护栏,将景区青少年教育活动基地修建改造为国防陈列馆,室内展馆置有各种型号的退役报废轻武器展品,室外展区停放有多型退役报废重武器展品,从多方面展示战争时期的武器制造魅力,更让习近平强军思想深入人心;修建公厕、停车场,健全基础公共设施,着力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为幸福“加码”,石洞街道联合楠山康养服务机构为高龄老人提供家政服务,用贴心服务让居民感受党的关怀温暖;开展红色军工文化系列活动,让多彩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 首义路街道:

    坚守初心打造“首相联 义家亲”

    作为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地,武昌区首义路街道始终坚守红色本质,以党建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扬优势、补短板,创造性提出“忆初心、筑同心、聚人心、暖民心、促中心”的五心工作法,围绕打造“‘首相联 义家亲’美好生活共同体”,认真探索“共同缔造”生动实践,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着力化解群众“急难愁盼”。

    首义路街道以自身为支点,通过“自转”带动大工委“公转”,统筹聚合辖区单位和下沉单位党组织力量,深化校地企共建,建立“首首相联”党建联盟,探索“五融五红”模式,夯实五级组织架构,努力构建一核多元、互联互动、共建共享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通过凝聚统战力量,画好服务民生“同心圆”,湖北省第一家“九三学社湖北省名医工作站”落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员下沉社区,同绘居民生活“幸福圈”,在党课宣讲、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践行践诺、各显所长;选树“首义群星”,凝聚服务群众“向心力”,全面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首义路街道千家街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是武汉市第一家“中医康养”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有专家门诊,还有智能化养老护理,中心配备24小时全天候监控仪和监控手环,设立“呼叫中心”、 “远程智能化穿戴设备监控干预中心”,实现与辖区附近三甲医院的实时远程对接。

    今年以来,千家街社区一户户登门征求老人和家属意见,为30户有需要的高龄、失能和半失能老人家庭提供家居环境适老化改造,在家中安装服务于老年人生活的智能养老设备,通过适配各种应用场景,打通各个平台渠道,建设“互联网+物联网+医疗圈+养老”服务驿站。

    在首义路街道,千家街、大东门、长湖3个社区提供近2000平方米的场地建立“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辐射辖区6万常住人口及周边。首义路街道被国家工信部、民政部、卫健委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

    首义路街道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以志愿服务为抓手,以孵化和激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为手段,探索“五社联动”等一批实践路径,打造江零社区“首义时间银行”等优秀志愿服务品牌。街道率先开展“智慧警务室”建设,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科技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居民安全感。近年来,街道先后获得全国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全国市域社会治理创新优秀案例、全国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联络工作示范站、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省级卫生街道、全省百佳社区居民委员会和市级社会综合治理优秀平安街道、市级信访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街道等荣誉。

    策划:武昌区委宣传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