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好中国菜刀,要点儿智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华包丁 握好中国菜刀,要点儿智慧

握好中国菜刀,要点儿智慧

#握好中国菜刀,要点儿智慧|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百年前,我们的先辈曾凭着“三把刀”漂洋过海,踏上异国他乡,开创出了一番新天地,这“三把刀”就是菜刀(中餐)、剪刀(缝纫)、剃头刀(理发)。其中,“菜刀”(中餐)最有影响力。今天,中国菜已发展为川、鲁、粤、苏、闽、浙、湘、徽八大菜系,每个菜系又都有着独具一格的特色,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纯熟的技艺和精湛的刀工。

  中式烹饪刀法多变

  菜刀称心只用一把

  “三分勺工, 七分刀工”

  所谓刀工,就是根据烹调或食用的要求,使用各种不同的运刀方法,将烹饪原料或食物加工成一定形状的操作技术。“刀工”作为中式烹饪的核心技艺,代表了一个厨师的功力。烹调技术的炉火纯青,离不开出神入化的刀工。

  好的刀工能提升食材的色形。在厨师的世界里,有句行话叫“三分勺工,七分刀工”。众所周知,淮扬菜对刀工的注重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因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而闻名全国的文思豆腐,就是淮扬菜刀工极致的体现。在纪录片中,一盒内酯豆腐在淮扬菜大师居长龙几近“鬼斧神工”的刀工下,被切出高达万根如头发丝般粗细的豆腐丝。浸入清水,漫展晕开,仿若山水画般晕润美丽,再配上同样细如牛毛的青椒丝和胡萝卜丝,成就了这道中国刀工巅峰的经典菜式。

  随着烹饪技艺的发展,刀工已不局限于改变原料的形状和满足食用的要求,而是进一步用来美化原料或食物的形状,使得制成的菜肴不仅滋味可口,而且外形美观、绚丽多彩,更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

  川菜技艺

  刀刀见功夫

  熟练的刀工是优秀厨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我国厨师经过长期的实践,整理了一套适应各种食材需要的刀法,创造了很多精巧的刀工技艺,技术性和艺术性兼而有之。而川菜中以刀工为主的美食,就有灯影牛肉、鸡豆花、金丝面等,包括了直刀、运刀、斜刀、片刀、花刀等多变的刀法。

  川菜烹饪技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孝洪告诉记者,四川的“灯影牛肉”很考究刀工,“它的肉片薄如蝉翼,透光见影,因像民间皮影戏而得名。”厨师要把又厚又筋道的牛肉切至1毫米,只有手掌与牛肉肌理的磨合、刀片与肉的千百次交锋,才能铸就灯影牛肉的灵魂。

  同样,四川宜宾的著名特产“李庄白肉”,其肉片20厘米长、10厘米宽,厚度不超过2毫米,肉片薄得可透出人影,筷子一提,白肉自己就能翻转个身,这也离不开厨师精湛的刀法。

  徐孝洪告诉记者,刀工中有一种基本刀法,叫银针丝。“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就是指切出来的丝非常细,仿佛丝线一般,可以穿过银针的孔。银针丝也是非常考验烹饪技术的一项功夫,一般只有技能较高的专门人员才能达到切出银针丝的水平。”银针丝常见于各大烹饪类比赛中,作为衡量厨师基本功水平的重要依据。“部分技能水平较高的厨师,还可以在鸡蛋上、气球上切出银针丝。”

  知刀善用,

  手、眼、刀三合一

  在今年国家级非遗项目“川菜烹饪技艺”保护与传承研究座谈会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王开发认为,要留住川菜的本源,要从基本刀工做起。“当年我们做学徒,从磨刀开始练基本功。”王开发回忆说,那些年生看刀磨得好不好,就看刀口,“如果你看到一道寒光闪过去,就说明刀磨好了。如果你看到的是一条白线,说明刀口没磨出来。”

  徐孝洪则认为,对厨师来说,菜刀已经不仅是做饭的工具。“有一把称手的好刀,不亚于战士手中的枪。”他坦言自己有一把菜刀,已伴随了他多年,“当刀工练到一定程度后,每个厨师都会有一把称心的菜刀,除了会选刀、磨刀、养刀,更重要的是知刀善用。”

  “手、眼、刀三者合一,才是刀工的最高境界。庖丁之所以能够娴熟地分解一头牛,除了手里有一把好刀以外,还得益于熟知牛的生理结构并且反复练习,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徐孝洪用《庖丁解牛》的故事诠释厨师的知刀善用,“就像川菜中‘整料去骨’的技艺,老师傅做葫芦鸡、鸭的时候,可以不用剖开,从尾部开口去除骨头,保持鸡鸭完整。这就要求厨师对食材结构要非常了解。”

  精湛的刀工最能体现工匠精神。从前两年的《我在故宫修文物》《舌尖上的中国》系列,到今天的《风味人间》《穿在身上的中国》,各个行当的手艺人都在用他们的功夫告诉我们:知识爆炸的时代,虽然一个人精力有限,但只要集中精力,就能够有所成就。“就如庖丁解牛,庖丁就是集中精力和智慧,做好一件事情,成为解牛领域的专家。这也是当下我们作为厨师应该学习的精神。”

  焦点

  老祖宗用了几千年的菜刀,用来“拍蒜”居然是错的?这是最近互联网上的一个热点——“张小泉”总经理告诉我们,菜刀不能用来“拍蒜”。

  这个热点的起因是广州一位女士用“张小泉”菜刀拍蒜,把刀拍裂了,向“张小泉”售后发出质疑,客服答复“菜刀不能拍蒜”。之后,“张小泉”总经理夏乾良的一次专访再次引起轩然大波,夏乾良称中国人切菜用刀方法不对,所有的米其林厨师都不是这种切菜方法,张小泉通过特殊设计,把刀前面的头斜过来,不是为了设计感,而是为了消费者教育。网友炸开了锅,“‘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的话题冲上热搜,各个直播间里直播菜刀“拍”菜的网友各显神通,拍蒜者有之、拍黄瓜者有之、拍肉者有之。

  凑热闹的除了网友,还有“张小泉”的竞争对手——中国菜刀界号称“南张北麻”的“王麻子”。7月14日,“王麻子”直播间里上演了一场20多个小时的拍蒜大戏,吸引了45万人次围观,完美地利用了互联网的“神助攻”。不仅是“王麻子”,菜刀界的“第三极”——“阳江十八子”索性在直播间“秀”了一套更狠的——拍鹅卵石,以此证明自己菜刀的强硬。

  一把菜刀引发的网络热点,让大家开始关注中国厨师的用刀习惯。我国是世界美食大国,有着积淀深厚的美食文化,今天的八大菜系又延伸出无数支系,如此的丰富和多样,赋予了中国菜刀“可切、可剁、可片、可拍”的全能型特点。

  千百年来,在很多中国人家的厨房里,一般就只有一把菜刀,这把菜刀,承担起了切丝、削片、剁骨、拍菜、刮鳞甚至是雕花的重任。而专业的厨师针对不同的原材料,配合不同的刀法,做不同的菜,比如直刀切黄瓜、运刀切肉丝、斜刀切鱼片、片刀切大煮干丝、花刀切鱿鱼筒……

  一把简单的菜刀,在中国厨师的手中玩出了各种花样,也孕育出了与其他国家风格迥异的菜刀文化,甚至有网友提出了精辟的总结——“外国用工具,中国靠功夫”。

  “工具”与“功夫”,一语总结出了中西方餐饮文化的区别,其中种种微妙之处,值得“以食为天”的中国人细细品味。

  沿革

  菜刀文化核心:化繁为简 实用至上

  “庖丁解牛”

  刀工弥补刀具的不足

  不言而喻,中国的菜刀是可以用来拍蒜的。中国菜刀定型为“方块”,正是我们的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对中国餐饮文化最好的注脚。

  在我国的冷兵器时代,有十八般兵器之说,刀,则是“百兵之帅”“九短之首”。在远古时期,古人将一些石块打磨成一侧锋利的器具,或用来狩猎和战争,或用来分割食物,这种边缘锋利的石块,就是最早“刀”的萌芽。渐渐地,刀的发展产生了两条进化路线,一条是用来征战沙场的军刀,象征着“铁血与勇武”;另一条却走进了厨房,象征着“烟火与生活”。走进厨房的这一条,就是家家都有的菜刀。

  结合当下的考古成果,中国最古老的菜刀来自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上海马桥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等处都出土了形状、功能比较固定的石制菜刀。与如今厨房中的中式菜刀不同,这些菜刀刀头呈“V”字形,形状看起来更像用来耕地的犁。之所以能够确定这些刀形物为菜刀,是因为陶寺遗址的出土文物四把一套,整整齐齐地伴在砧板旁边,砧板上还残留有猪骨和肉块的痕迹。这四把刀外形、大小相对一致,功能上也没有太大区别,由此有人推测,这几把石头家伙,就是中华菜刀的始祖。

  随后的青铜器时代,刀具开始向金属质地进化,其中最著名的菜刀,当为庄子《养生主》中“庖丁解牛”的那把刀了。这位丁大厨用一把刀,无论是劈牛骨、破牛筋,还是切分牛肉,都“游刃有余”,硬生生地将解牛做成了艺术表演。更奇妙的是,庖丁这把刀19年未曾更换,而且依旧如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这让后人怀疑,这把刀到底是不是青铜质地?因为青铜本身的金属特性偏软,制成的菜刀容易损坏,短则数月、长则一两年,一把菜刀就需要回炉重制。抛开这些不谈,即使是青铜刀,在当时也极为稀少,能够操刀的只有经验丰富、资历足够的“大厨”,他们刀下所出的菜肴,能满足贵族们“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需求,放到现代,应该都是教科书级的“大神”。

  可以这么理解,中国的厨师利用刀工弥补了刀具上的不足。

  没有一寸材料是无用的

  到了汉代,中国的菜刀有了进一步发展。铁的出现,菜刀无论锋利程度还是耐久度都有了显著提高,菜刀能够用来做更加精细的切割,对于庖厨的“硬功夫”要求也有了一定的降低。

  汉代的菜刀与今天的“方块”刀有明显区别,它更细更尖,颇有些当下西方流行的切肉刀的意思。汉代流传至今的许多壁画上都绘有汉代厨师在厨房忙碌的“庖厨图”,那些在案板旁边切割食物的人,用的都是那种又尖又细的菜刀。这种长而尖的厨刀,主要作用也是用来切割肉类。这会不会意味着,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中国的庖厨用刀,从功能上就已经接近于今日西方人常用的切肉刀了?

  长尖形状的菜刀在中国餐饮文化中存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以至于1000多年后的宋代墓葬壁画中,依然可以看到这种菜刀的身影,只是刀身不再这么尖细,头部也隐隐变成了方形。经过了1000多年的发展,“方块刀”开始初具雏形了。

  中国菜刀真正定型为“方块”应该就在宋代,这是中国餐饮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煎炸烹炒等烹饪方式逐渐深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更丰富的美食自然需要更多元化的菜刀来承载,于是原本只能切肉的长尖刀开始无法满足需要。这个时期,冶铁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让铁匠能够为厨师打造出背部厚重、前端锋利的方块菜刀。

  为什么是“方块”?专家分析,从力学角度来讲,方块刀在操作上远远方便于原先的尖头刀。宽大的体型、背重前锋的造型,不仅能为菜刀带来足够的重量,也能保证其足够的锋利。在这种菜刀的加持下,厨师们砍瓜切菜,不在话下。事实上,这种厚重的菜刀造型,还借鉴了“战刀”的形状,比如老百姓熟悉的“青龙偃月刀”。

  “方块”菜刀出现后,尖头刀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菜刀越来越厚重,头也越来越方,越来越接近我们如今的菜刀样式,比如“张小泉”菜刀,便是在明末清初时创立的。宋代以后,中国的厨师无论天南地北,无论做川菜、鲁菜、粤菜、湘菜……都是用着同样的形状、同样功能的菜刀。这种刀,锋利的刀刃可以用来削皮、切丝;敦实的刀背可以用来锤制肉片,使其更加软嫩。就连又平又阔的刀面,也被发掘出拍击食材以达到简单粉碎的作用。

  可以这样理解,中式“方块”菜刀没有一寸材料是无用的,在1000多年的使用过程中,它发展出了“化繁为简,实用至上”的“菜刀文化”。

  深读

  一刀多能,

  是刀“能”更是人“能”

  “北有王麻子,南有张小泉,刀具看阳江”,体现的是三足鼎立的中国刀剪行业格局;而放眼全球,中式、西式和日式厨刀三分天下,构成了世界三大刀系。

  正如文明没有优劣高低之分,不同派系的厨刀更多的也只是特色之别。不同的地方文化,不同的使用场景,产生出不同的使用需求,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刀具类型与制造标准。

  尽管在中国专业大厨的装备中,通常也有片刀、文武刀、斩骨刀、烧腊刀等一系列类型的厨刀,但对于普通国人来说,刻在记忆中的那把刀,仍是家中那把相貌方正、身板宽大、上厚下薄的夹钢大菜刀。原钢制造,相较于西式和现代不锈钢厨刀而言,虽然更易生锈,硬度却也更高,经久耐磨,一用就是一辈子。老菜刀虽然看似笨重,但有分量的刀片更适应直上直下的切法,让用刀者能够依靠手腕快速来回发力,利用菜刀的自身惯性,干脆利落地将食物切成精细的小块、细丝等形状。同时,面积较大的刀身,也让菜刀在“切”“砍”“剁”的基础之上多了“拍”和“运”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一把刀”足矣。

  西式厨刀中我们熟悉的有德国“双立人”,以及被称作“美国王麻子”的“巴克”等,主要包含主厨刀、三德刀、砍刀、剔骨刀、面包刀、牛排刀、蔬菜刀、削皮刀等,以及各类其他切割、搅打工具。以主厨刀为例,它通常较轻较薄,用法是刀不离板,使用时只抬起后半部分或用刀尖部分处理食材。相较于中式菜刀,这样的刀更为小巧灵便,注重锋利程度。西式烹饪和饮食传统很少将蔬菜、肉类剁臊子、切细丝、片薄片需求,并且习惯于使用预处理食材,所以这样的刀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日式厨刀在历史发展中经过多次改良,中西结合,既有被称为“万能菜刀”的“中华包丁”,也有日本与西方传统刀具结合形成的“三德包丁”,此外也有专用于处理新鲜鱼类,使食材形状精致、保持口感的锋利片刀“柳刃包丁”,这些刀具的共同特点是重视工艺设计。

  除烹饪和饮食习惯外,刀的形态、材质与使用方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古老的《易经》有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这样也就释然于西方的不断创造和改进切割工具,大量使用分工细致的成套刀具来完成食材处理,而我们则讲究走心的“功夫在人”。再好的刀,操刀人仍是关键。“一刀多能”,“能”的不仅仅是“刀”,还是厨师的智慧与技艺。

  坚守传承与改革创新,铸就了中华文明的底色,在“刀文化”上亦是如此。如今,随着科技不断发展,专业越来越细分,刀具也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可以根据需求选择适合自身的产品。细分下的刀具市场,产品种类越来越繁多,也就越需要更多正确的宣传,以避免消费者对产品及其使用方法产生误解,让大家既可以“一把菜刀走天下”,也能够适应厨刀细化分工,吸纳新厨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