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医养生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华养生保健多少页 浅谈中医养生学

浅谈中医养生学

2023-04-20 03: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现代社会我们会经常接触到养生、保健等一些词汇,以及形式各样、琳琅满目的养生方法和养生常识。今天,笔者不谈这些方法和常识,简略地介绍一下究竟什么是养生,让大家对于养生能有个清晰的认识,不至于 “只知其法,不明其理” 。

中医养生学的概念

中医养生学,是指研究衰老的发生发展、老年病的防治与养生具体措施的一门学科。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庄子·养生主》说:“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养生亦称“道生”、“摄生”、 “卫生”、“保生”等。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护养之意;所谓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点,养生就是根据生命发展的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保养身体,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增进健康,以达到推迟衰老、延年益寿的目的。

而如今,探求健康长寿,既是人类社会不断研究的一个古老课题,也是当今世界人们最为关注的尖端课题。历史悠久而卓有成效的中医养生学,已成为人们普遍瞩目又寄予厚望的宝库,发掘整理这一宝库,汲取其精华,对提高人们的生存质量,实现人类寿命的再一次飞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中医养生学的发展

早在上古时期,人类就开始了养生知识的积累,《周礼·天官冢宰下》曰:“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梁,雁宜麦,鱼宜菰。”这是饮食养生的内容,指出食物之间的搭配应注意合理。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促进了养生学说的迅速发展。如《周易》在运动锻炼、道德修养、预防疾病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养生原则,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师祖,其养生学的核心是让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而实现长生,即“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提倡寡欲,如“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五色使人目盲,驰骋田獵使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使人之行妨,五味令人之口爽,五音使人之耳聋”。

同样,儒家学派也提出其修身养性的观点,如《礼记·大学》说:“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又如孔子谆谆告诫:“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至于中医四大经典之一《黄帝内经》更不必多说,其上篇《素问》几乎全在论述养生防病之道。

汉唐时期,医圣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提出了调理身体要顺应四时之变化,饮食寒热五味宜调和适度,以及运用导引吐纳的方法防病治病等养生的观点。名医华佗继承了前人“动则不衰”的思想,十分重视“动形养生”的锻炼方法,创编了一套操作简便又行之有效的导引健身术——五禽戏,其弟子吴普按照此法锻炼,寿高九十余岁,且耳目聪明,牙齿完整。

之后中医养生学在漫长地历史岁月中不断发展完善,涌现出如陶弘景、孙思邈、金元四大家、曹庭栋等众多养生学家,因篇幅有限,不便赘述。

以上众多养生学说大多数内容是十分精辟的,对于现代人修身养性是大有裨益,掌握其之一二,便可受益终身。

其实,现代养生圈可以说是乌烟瘴气,各种怪力乱神层出不穷,撩拨人之心神。心不静,谈何养生?养生不养心,已是走入歧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