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实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精气神的关系 讲座实录

讲座实录

2024-06-15 0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严世芸 |

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

首届全国名中医

全国高等中医教育学会副理事长

教育部、卫生部医学教育政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上海市劳动模范

从2008年,我们的团队便开始研究“传统哲学视域下中和的思想”这个课题,到2012年拿下了国家社科的重点课题,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四本研究专著。

第一本是“三才思想”,总结中医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三才是天、地、人,中医不是单纯看一个人,中医是在天地宇宙的整体背景中观察一个人的生命迹象,这一理念始于先秦诸子百家,如中医的发源之作《内经》便蕴含了天地人的整体思想。

第二本是“变易思想”,所谓“变易”即《易经》之变易。天地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变易是有规律的,变易无时无刻不在进行。比如一个人从早上睁开眼睛开始,直到晚上睡觉,他一天的阴阳气血都在变化。变易思想是先秦哲学对中医的重要的影响。

第三本就是本次讲座的中心“中和思想”。所谓中和思想,通俗地来讲,便是研究两个事物——比如人与人、水与盐,两个个体或两种物质之间互相接触、介入时的最佳状态。先秦哲人认为,事物之间的交互与碰撞,要在“和”的状态之下进行,即“中和”。

第四本是探讨意象思维,即“藏之于内,形之于外”。通过外在的表象推理内在的变化。中医对五脏有两种叫法,一种叫脏腑,另外一个叫法叫脏象,就是从外在观察脏腑器官的状态,就是脏象。从外在表象来观察脏,就叫意象思维。这四本书便是中医文化中比较重要的四个方面。

今天跟大家介绍的是“中和”思想。和之道是重要的哲学原理,是思想原则,是价值观。

“和”的观念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它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最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提到“和实生物”,《诗经》提出“和乐且孺”,快乐且和睦。《尚书》提出“庶政惟和”,要治理国家、百姓、百官,重要的就是要依照“和”的法则。“燮和天下”,要使天下太平,就要各方面都协调好。所以到《资治通鉴》、《宋史》,古人就提出“本中和而立政”,再到今天提出“和谐社会”,都是跟“中和”思想相关。中和思想渗透到中国的哲学、政治、伦理、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影响着我们国人的生活,同时也影响到我们中医学。“和”之道,从哲学方面来讲有以下三项重要内容。

严世芸教授在讲述“和”的观念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

“和”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

《道德经》讲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阴,二是阳,三是阴阳相接触。万物负阴抱阳,所谓负阴即背阴,与跟阴结合即背阴,而负阴要与阳结合,即抱阳,所以叫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即两个阴阳之气碰到了,达到和的状态,才能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就是《道德经》提出的变化之和的原理。

《礼记·中庸》记载孔子的孙子子思的话:“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明代黄宗羲注释这句话:“离和无中,离达道无大本”。在先秦时代,“和”和“中”一直是连用的,但是在这里要分主次,中是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达道是最重要的规律。没有“和”就没有“中”,没有“达道”就没有“大本”。宋代朱熹提出“体”、“用”两个概念,“中”和“和”的关系就是“体”和“用”的关系。

北宋程颢和程颐,是周敦颐以后最重要的两位理学家,他们开启了理学先河。他们就提出“致中和,则是达天理”,一个人能做到中和,就已经符合天地规律。以上可以得出结论,“中和”是我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原理。

“和”是万物产生的重要法则。

万物生长,关键要处在“和”的状态当中。史伯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和实生物”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事物,应当是处于和谐的状态之下,它在和谐的状态之下才可以继续发展变化。“同则不继”,就是量的变化不会引起质的变化,比如水加水还是水。“以它平它谓之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在和谐的状态之下相互作用,即为“和”。“和”是研究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学问,所以《中庸》也提出“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和是天地万物最理想的状态,万物也可以由此发展。

《淮南子》也提出“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天地之气,是万物生长的根本,更追求和谐的状态,“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还有一句“阴阳相接,乃能成和”,阴阳一定要相互接续才能成就“和”的状态,只有阴,没有对立面,不能成其和。

“和”是万物产生的重要原理,阴阳、太极都是根据“阴阳相接,乃能成和”的理念提出的哲学概念。古人把物质分为阴阳两大类,不同的物质在一起,相互能够衔接得好,就是“和”的状态。

“和”是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准则。

“和”的概念最早用于音乐。演奏音乐时不同的乐器要协调才能动听。早在中国殷商时代就出现了编钟,编钟是一种大型的音乐器材,由几个不同音阶的钟编成一组,演奏音乐时需要相互配合,乐声才能协调。“和”的概念便是由此而发,后来引申到宇宙万物、社会人生。

比如泰卦,八卦组合成六十四卦,泰卦是六十四卦当中比较好的一个卦。比如说心属火,肾属水,水在火上,火焰不会太过,正好是既济。泰卦是最平安的一个卦,“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泰卦是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辅助天地以适当的方式运行,能够保佑百姓的生存发展。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以其天地社会中的特定地位发挥各自的独到作用,就是所谓天下太平。《易经》六十四卦就研究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六十四卦有好有坏,比如说相反的,火在水上,就是否卦,是不好的卦,因为火烧上,水往下,是炎上润下,并失其位,两不相济。

再如汉代董仲舒,提倡独尊儒学的宰相,他提出“能以中和理天下者”,提倡用中和的思想去治理天下,“其德大盛”,皇帝的道德是最高尚的,而且皇帝的治政一定是非常有效的,一定可以把社会治理得很好。“是故治世之德,润草木,泽流四海,功过神明。乱世之所起,亦博。若是,皆因天地之化。”就是说把整个社会人际都调好了,天地自然也协调。“乘阴阳之资,以任其所为,故为恶愆人力而功伤,名自过也”,即如果拼命掠夺自然资源,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最后破坏了自然状态,这个叫你自己的过错,最后要受苦的。总结来说就是“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

董仲舒

再比如《尚书·大禹谟》舜传位给大禹时他对禹讲了一句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他说人心非常危险,也很难评定,道心很深奥,只能恳地秉承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也就是国君治理国家时要本着中和的思想。治理社会是如此,人际关系也是如此,儒家主张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它可以作为操作的“礼”。所以《礼记》提出“乐者,天地之和也;理者,天地之序也。”就是用“和”的思想指导形成制度来治理国家,以达到社会的安定。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礼的功用,是使百姓达到和谐状态,能够维护国家的太平。

《宋史》卷346《江公望传》中提出“本中和而立政”,提出以中和的原则为本来制定政策。所谓“政成中和,播为颂歌”,好的统治都应该本着中和思想来治理国家。再比如故宫三大殿,分别命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上朝的地方叫太和门,都是以“和”为中心,可见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对“和”的理念的重视和价值追求,我们现在的核心价值观中,也提出文明、和谐的内容。

中和是至德,便与道德挂上了。孔子名仲尼,仲就是中,尼就是和,孔子的思想也离不开“中和”两个字。《礼记》提出“人生禀五常,中和为至德”,中和为最高的道德,能做到中和,人际关系便能非常和谐、协调、亲和,所以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所谓五常,非常重视秉承中和思想。司马光又提出“正直中和之谓德”,一个人既正直,又能跟朋友、同事之间友好相处,他便是有道德的人。朱熹提出“资大孝而立身,蕴中和以成德”,一个人要真正成为道德大备之人,一定要酝酿、培育中和之心。

和是人际关系的准则,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一定要求中和,荀子提出:“上取象于天,下取象于地,中取则于人,人所以群居和一之理尽矣。”就是说各种取象,最后着眼就是一个“和”字。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就是“以它平它”的问题。所谓君子和而不同,真正的好朋友,大家尽管可以意见不一致,但是互相之间没有不良的戒心。所谓小人同而不和,小人什么地方都保持一致,不允许不同的声音。所以孔子提出“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作为人的关系的准则,即秉承着中和思想。

“和”也是个人修养的崇高要求。

一个诚恳、诚实的人,一定不会违背自然,自然是很重要的规律。自然者无违,你如果尊重自然的话,就不会去做违背自然的事情。“无违则无欲”,你如果不违背自然,就不会有超过自然应该有的欲望。“无欲则生性平和”,没有过份的欲望,心态就自然平和。所以万象当前,静则无欲,无欲则慎独,整个行动就非常理智,不会有不恰当的冲动。 所以幸与不幸不在功过,而在身心如何系于功过。人之务名,名实不符,身心焦虑忧患;君子务实,实至名归,身心安泰。就是说你取名取利要取之有道,合情合理的。如果说图一个虚名,自己也感觉焦虑不安。

黄宗羲提出“治中和全在慎独”,做到中和,关键是要慎独,是十年如一日的自律,自己严格要求自己。表里如一地善良和优秀,心中有所敬畏,遵守规矩。老子提出“知之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闭上欲望之孔窍,克制锐气,解除纷忧,不要太耀眼,要跟普通人和光同尘,这就叫玄同,就是中和。“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所谓“不”是不要,不要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要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要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是天下最可贵的品德,这就讲到整个人的修养问题。

李约瑟总结说,古代中国人在整个自然界寻求秩序与和谐,并将此视为一切人类的理想。中国古代哲人讲“中和”时,是把人放在天地中衡量他的状态。李约瑟又说,不论人们如何去描述它,这是很长历史以来中国文化的基本态度,人不是宇宙中心,他在宇宙中有一定作用,即协助大自然,中国人是把人跟宇宙连在一起来思考整个事物的状态的。这里要注意一点,李约瑟也讲到了宇宙,“宇宙”的概念最早是先秦时期的诸子提出的,“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是空间维度,古往今来是时间维度,宇宙的概念已经在里面了。中国古代的哲学重要原理之一,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它强调事物对立面的共存、变动、协和并注重不同事物在不断运动变化当中具有差异性的多样性的各种要素之间的相济相成。比如说中医研究人体,人在中午11点钟阳中至阳,是阳气最重的时候,这个阳气最重必定也是阴气比较弱的时候,但是人的状态是中和的,是健康的。晚上子时是阴中至阴,阳气最弱的时候,但一个人也是健康的,因为他仍然处在中和状态。所以数量的变动过程当中,问题取决于他是否处在中和状态。

“和”的理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文化、心理、政治、信仰、行为所形成的一种法则,深刻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思想意识、精神道德等各文化领域,涵盖了宇宙天地的生成,自然运行,社会道德修养思想等领域,同时也指导自然科学研究。《内经》就是从“和”字出发,贯彻着中和思想。《内经》形成于汉代,里面13个学科,包括天文地理、农学、冶炼、人文、哲学等等。我反对把中医学说成中医文化学,或者把中医学变成文化学,中医学是医学,是有浓郁的中华文化底蕴的医学,这跟西医学不同。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在从不间断的变易中,保持其内环境以及外环境之间的变易的协调、和谐状态和关系,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根本。这是中医在治疗过程当中追求的价值。中医治疗旨在恢复人体的协调状态,所以中医较倾向于整体治疗。《内经》是先秦文化医学集粹之作,它的“和”的思想一脉相承。《内经》两本,一本是《素问》,一本是《灵枢》,各81篇,一共162篇。“和”字在《素问》中出现了79次,在《灵枢》中出现了74次,涉及到人的生理、病理、调制法则等各个方面。而在它的影响下,《伤寒论》本来叫《伤寒杂病论》,到了宋代分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它里面提到“和”字81次。也就是说我们中医治疗毛病就要把人体调到中和状态,一个正常的人体状态。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 和”是中医学贯穿始终的基本原则

孕育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也无不贯穿着“和”的思想,它是认识和理解中医学的基石。

中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过程,始终处于从不间断的变易之中,保持其内环境以及与外环境之间在变易中协调和谐的状态和关系是人体生命健康的根本。

人与天地自然之“和”

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

张介宾:“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

《灵柩·岁露论》:“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

《素问·五运行大论》:“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

《春秋繁露》:“此中和常在乎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其寿引而长。”

中医中“和”的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天地自然之“和”,二是生命过程之中的精气神之“和”。

老子有一句话叫“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人都服从于自然,自然是最大的规律和现象,人必须服从它。所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自然规律的反映,关键点在“自然”。庄子有一句话“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天地跟我是一起存在的,天地之间的万物跟我是一致的。所以中医不会把人体跟天地分开来观察,西医则不然。西医治疗眼睛就是眼睛,治疗胆囊就治疗胆囊,有病就拿掉,中医不是这个概念。

《素问》提出“人以天地之气生”。人的产生是因为天地和谐,和谐之气而生成人。“四时之法成”,天地的运行形成人。“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与天地之间是不可分的。“必先岁气,无伐天和。”天和是不可违背的,判断一个人的生命状态,一定要先看他的四时阴阳的运转情况,叫岁气,即春夏秋冬。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不能去冒犯天之和气的。

明朝的张介宾有一个解释,“五运有纪”,五运是有规律的,“六气有序”六气是有次序的,“四时有令”春夏秋冬,“阴阳有节”阴阳之间互相有节制,“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人应着天地之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天地的运行,生命在一年之中不断的发生、发展。所以《素问》有“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与岁气之间协调顺畅,生命就很和谐,身体健康。“逆其气就病”,违背它了就病。“此中和常在乎身,谓之得天地泰。得天地泰,其寿引而长。”天、地、人之间就很安泰,人的寿命就比较长。所以要维护生命,要养生的话,就不要违背大自然。

天地精气和合孕育生命

《管子·内业》∶"凡人之生也者,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

《周易·系辞传下》曰∶"天地捆温,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

老子∶"生与成,必得和之精"。

《灵枢·天年》∶"人之始生…以母为基,以父为楯。"张介宾注∶"人之生也,合父母之精而有其身。"

《素问·上古天真论》∶"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天地精气和合才能孕育生命。管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他提出“凡人之生也者,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不和的话,就不会有人。天出其精,地出其形,精形才变成人。老子也说“生与成,必得和之精”,人的生成一定是得到和的精髓,即精气神的和谐。三才思想也包含精、气、神,气能生精,精能生神,神能生精,精能生气,这之间的关系是互生的,是在和谐状态下,精气互生,然后神与精气也互生,在这种情况下形成人。精气神是中医学中很重要的理念,所以人的生成下面也有一句话来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阴阳和谐了,也就是女性发育到二八一十六岁,她就可以怀孕了。

《素问·六节藏象论》里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三而成人”,“二生三,冲气以为和”,谓精、气、神;天、地、人,“中和”位三才中,居人位,上衔天阳,下禀地阴,是谓天人相应;“中和”应气,气交成“中和”,“中和”运气,气动承接精、神,是谓人之三才。天地人是三才,精气神也是三才。所以精气神在我们中医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某种意义上我们在研究中有一个命名,就是精气神的生命观。一个人从出生一直到死亡的整个过程,都跟精气神的变化有关。

太极图是两条鱼包着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两者是不可须臾离开的,但是在变化的。基本不可能在太极图中找到一条平衡的中线,因为太极图时时刻刻都在变动。我们离不得气血、阴阳。也就是说“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两者之间叫以他平他谓之和。如果说大家都是阴,大家都是阳,就不会有交互和变化了。

人体整体之“和”

人体脏腑、官窍之间的协调平和:

《素问·逆调论》"亢则害,承乃制。"《类经图翼》∶"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有害。"

亢害承制∶即"以他平他为之和",协调五脏平和。

《灵枢·经脉》强调藏府之气的和利∶"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

《灵枢·脉度》"五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府不合则留为痈。"

中医很讲究养生,养生就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人的生命进行养育和呵护。现在讲究治未病,治未病是冲着病去的,讲究预防。假如将近病倒了,马上救之于萌发状态;已经病了,就防止它变化,不要传遍;已经好了,就防止它复发,这就有四个概念:治未病,未病要防,将病救萌,已病防变,愈后防复。 养生学是从生命的起始,到长、老、已,整个过程都是养生的范围。所以养生可以涵盖治未病,治未病不能涵盖养生。王冰有个注解,“言循阴阳法,近养生道,则筋脉骨髓,各得其宜,故气血皆能顺时和气也。”顺时和气也,尽管中医在讲经脉、骨髓什么,但是最后还是落脚在“顺时和气也”,要跟天地保持一致的。

这就讲到了人的整体之和。人的整体之和讲究“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两个不同的事物发生联系,比如阴阳,假如阳亢了,阴去制衡,就回归到和谐状态,这个叫承乃制。制它就可以和谐顺畅地发展变化了。所以张景跃在《类经图翼》提出“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也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有害。”亢害承制也就是“以他平他谓之和”,就是中医讲的整体观。

内脏、气血都健康,形之于外的五官等表现得也会比较好,“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等等,就很能理解了。另外志意者,就是人的性格本性,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卫气和则分肉解利,志意和则精神专直,寒温和则六腑化谷,像这些就是说人的精神状态对于人的健康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再比如魂魄,魂是阳,魄是阴,这也是一个精神状态,要和喜怒也要适寒温,要使人的精神状态保持在一个健康状态中。

以上讲的是一些概念,下面介绍一点具体的东西,怎么用“和”的法则来指导养生。

以“和”养生

心身和

孔子∶"仁者寿。"道家∶"致虚极,守静笃"、"无为而为"、"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恬淡虚无"。周敦颐∶"诚则自然,自然则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身心平和。"

《素问·口问》∶"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灵枢·本脏》"……志意和则精神专注,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矣。"

《春秋繁露》提出“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极命,即活到一个人能活的年龄。一个人要很健康地活到能活到年龄,一定要以中和养其身。中和养生,第一是要道法自然、顺应四时,天人和。人道与天道和则吉,悖则凶。人事跟天事一致,即和谐,也是中和。

《春秋繁露》提到“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成于和,生必和也;始于中,止必中也。中者,天地之所终始也;而和者,天地之所生也。”是讲“中”跟“和”的区别。一个事物要处于某种状态,居于某种位置,就是“中”,但是要达成“中”的状态,又要靠“中”的运作。所以“中”与“和”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有“中”就有“和”,有“和”就有“中”。“中和”这个词在《内经》中出现的频次相当高,中医的治疗理念是一定要以“中和”为标准,不能太过,也不能不及,这个就是一种治疗思想。

与气候相关的天人关系,中医有很多案例。万物的生化各有自然之道,养生应该从生化自然规律把握人体正气自我恢复的时间,来进行适当的调养。比如说春天的病比较容易侵犯肺部,到夏天就一步步恢复了,这就是恢复的时间。在中医视域中,就是在治病的过程中结合天地气候的变化,这叫调于四时。《灵枢》里有一句话:“因岁之和而少贼风,民少病而少死;岁多贼风邪气,寒温不和,则民多病而死矣。”这就讲到内外调和,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养生时要注意调节好身体与春夏秋冬的关系。处天地之和,身体的保养一定要与天地保持和谐。八风之理就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八风。还有一个注意事项,即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养长,养收,养藏,就是根据四时天人和的原理提出来的。春夏时阳气外泄,阳气趋于表面,阳气减弱,所以春夏要养阳,养阳以配阴,使阴阳协调。秋冬养阴,秋冬之时阳气内收,应该养阴配阳。也就是说根据季节关系,来调节阴阳关系。

根据季节安排作息,春夏夜卧早起,秋冬早卧晚起,也是天人和。春夏日落得晚,天亮得早,所以你晚一点睡,早一点起来,符合日月的运行规律。秋冬日落早,亮得又晚,那么就早一点睡觉,晚一点起来,跟着日月的运转。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是这样,他们月亮出来再工作,太阳出来再睡觉,最后会破坏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会搞乱生物钟,长期的积累会影响人的生理、病理的变化。所以中医很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天人和。

第二“和”调情志,形于神聚。身心要和谐,现在西医也在研究心身方面。修身养性要追求宁静和谐,要自我调适和内心的和谐,叫“致虚极,守静笃”,就是要减少过多的欲望,但不是说人不要有欲望,比如说肚子饿了,要吃饭,这是正常的需求。但比如说吃要吃得好,就是欲望。致虚极就是把欲望压到最低程度。“守静笃”,人心能够静下来。“无为而为”,即不违背自然去做事情。事情要去做的,但不要违背自然。“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恬淡虚无”,“见素”素是本性,“抱朴”是还没有雕琢的木材,是修身时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少私寡欲”不要有太多不切实际的欲望。周敦颐把《易经》演化成太极图,他提出“诚则自然,自然则无为,无为则无欲,无欲则身心平和。”

心身和,是中医养生学很重要的概念,心气平和,气血流通。中医所谓的心主血脉,与现在理解的不同。实际上西医的“心”“肝”“脾”“肺”“肾”是从中医的概念和名字中拿走用的,不是中医抄西医的。在中医中,心不但主血脉,心还主神明。心主血脉是以通为用,其要在通。所以心气平和,气血流通,就是强调通。中医理论当中气与血的关系是,气为血载,血为气母。气寄存于血液中。气血流通才能实现自我的身心和谐。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智者寿乎?”聪明的人是不是很长寿呢?“仁者寿乎?”仁义的人是不是寿命很长呢?孔子曰:“智者、仁者皆可折寿。”古人还说世人“凡气质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貌之重厚者寿,言之简默者寿。”所以我们要有一个养成良好的处世态度,做人应该淡薄一点,豁达一点,宽宏一点,厚道一点,潇洒一点,心态决定生活质量,决定健康水平。这就是中医的养生观。但淡薄不是胸无大志,不要不切实际地追求。淡薄一点,才能有后面四点。所以“守之以一,养之以和”,就是要调节情志,以平和的心态养身心。

七情调和,五脏不受邪。心主神明,与情绪很有关系。《黄帝内经》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摇动了,不安定了。忧恐愤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养生时一定要注意情绪上的变化对身体的影响,要调适情绪。比如说一些老年人虽然年纪大了,他还觉壮心不已,最后什么事情都不称心,一不称心就老发脾气,影响健康。实际上这更加伤身体。老年人还是要先服老,在服老的基础上,再找出还没老的地方,就会很开心。

其次是 饮食和。饮食和,要“谨和五味,顾护脾胃。”我们要养好我们的脾胃,谨和五味,谨慎、当心地调节饮食。《内经》提出“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腠理就是指皮肤表面的抵抗能力,“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按照这个做的话,身体一直都会很健康的。“五味调和,神乃自生”,饮食调和,精神会很好,身体也很健康。《内经》中很著名的一句话:“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强调饮食有节。什么叫“谨和五味”?“五谷为食,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是谷类、水果、肉类、蔬菜等各种营养要全面。中医从来没有强调全部吃素。现在统计,吃素人群平均寿命比正常饮食人群的期望寿命值小十几岁。吃素的人往往脸黄虚胖,脸黄就是贫血,因为铁蛋白只能通过吃荤补充,缺少铁蛋白就容易贫血。缺乏蛋白质,造成血液里胶体渗透压降低,血液就渗到组织里面去,造成水肿,这两种综合起来就造成人的脸色发黄,人虚胖,以前讲东亚病夫就是这个面色,那个年代的老百姓也是没有办法,吃不到荤菜,只能咬馒头吃白饭,然后弄一点酱菜吃,那当然会黄胖,现在的人条件好了,反而要吃素保持身材,结果弄得自己健康受到影响。所以要谨和五味。“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就是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官,伤在五味。你过份就伤,味过于酸,味过于咸,味过于甘,味过于苦,都不好,要强调中和,要协调。过食,不适当的五味造成的伤害,都会引起相应脏腑的偏盛偏衰,使脏器的功能失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中医治疗中用药是利用五味的偏性,以调整脏腑的偏颇。补偏救弊,使五脏能够恢复协调的正常状态。饥饱适度,是饮食和里很重要的一点,“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身”吃法都不知道,不足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要“常带三分饥”,美国实验室做过实验,实验下来“常带三分饥”的动物活得最长,比正常饮食的还要长。

养生饮食还有个概念是 个性用餐,即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食物。比如冬天多吃牛羊肉,夏季多喝酸梅汤、绿豆汤,潮湿环境可以多吃一点辛辣的东西等等。再比如说甲鱼、乌龟肉、银耳、燕窝能养阴生津,羊肉、鹿肉可以温肾壮阳等,所以阳气虚弱的怎么选选择食物,阴虚的人怎么选,多痰湿的人怎么选,都有一定讲究。

最后一点是 劳逸结合,即动静和。早几年前一直在宣传“生命在于运动”,现在不大宣传了。中医对运动的方式方法有很多指导,比如《素问》提出“不妄劳作,能形与神俱”,不要进行超过体力范围的劳作,才能“形劳而不倦”。“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即是将身与心联系起来了。不能身心过劳是养生的重要法则,劳而不倦就是劳逸适度,也就是动静和。华佗创设《五禽戏》,他说“人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应该劳动,但是不要过度。“动摇则谷气得消”,如果适当运动的话,谷气容易消化,“血液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适当的运动可以长寿。中国的养生运动方法很多,最著名的有四种,一是五禽戏,一是太极拳,一是易筋经,一是八段锦,都是活动身体颈椎、腰椎,可以根据人的体力情况来进行选择不同的运动。

做什么事都要适度,比如“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太过都有负面影响。年轻的人运动量大一点,问题不大。如果年纪大了还不注意,就要出问题了。所以《内经》有一句话:“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过用就是生病的根源。现在很多年轻人睡得少,睡觉少太伤身体了。若老是熬夜,长久下来是会有一定的积累的,等破坏到一定程度,就会崩掉,身体就会算总账,即所谓生病起于过用。

治疗求“和”

《素问.上古天真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泻其阴而和之";"泻其阳而和之"。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和平"。张介宾注疏∶"适其中外,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

治病求和,养生防治的目的是来求和。《灵枢》有一句话“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阴虚而阳盛,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如果阴虚阳亢,就要先补阴,然后泻阳,使之处于和谐状态。《景悦全书》提出“和方之剂,和其不和者也。”中医开的方子就是为了调节不和,“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亦犹土兼四气,其中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贵也。”就是中和。“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一面补一面泻,一面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脏腑的偏颇,一面用方剂调剂。

养生的总的法则是精气和、形神和、饮食和、起居和、情志和、动静和。失和就导致肌体的非健康,不健康了,就生病了,甚至会导致死亡。所以总的原则就是要和荣卫、和气血、和津液、和脏腑、和形神、和饮食、和起居、和情志、和动静。

在和的理念之外,还有平衡观。“衡”就是秤杆,平衡就是两边分量相等。中医理念有“中衡”的概念,比如在《灵枢》中出现1次,《素问》中15次,另外“权衡”出现7次,权衡就是衡量。但中医中没有提过平衡的观点。《内经》162篇中没有出现“平”“衡”两个字的连用,也就是说《内经》反对平衡观,平衡不是中医基本理论的原则,也不是中医学的哲学原理,同样平衡观也不是大哲学的概念。从中医角度来说,子时阴中至阴,然后开始一点点转,从胆、肝、肺、大肠,一圈转下来,一直转到午时:心,再转下去又到子时,在这整个过程中阴阳都在变动。变动的过程就是和谐的过程,对这个过程来说,“平衡”就是僵化,平衡了就没有变动了。70年代出现的一支新的科技的方法论思想,会反对这种线性的、实证的、回归的科学观,因为它解释不了生命现。用“平衡”描述不断变动的现象一定是犯错误的。比如说毛主席在《矛盾论》中说到,两种矛盾的差别性和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发展的东西,我们必须反对平衡论与均衡论。《辞海》有平衡论,就是把事物发展得相对平衡绝对化的形而上学的理论。哲学解释说,平衡论也称为均衡论,是把力学上的均衡力生搬硬套到一切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上的形而上学理论。我认为中医学界的平衡观的盛行,不是一种简单的概念性错误,而是对中医学的哲学原理和思想原则的歪曲,它将严重影响对中医理论体系的理解和弘扬,必须引起我们广泛的深刻的关注。

中国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以和为贵,医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医学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重视“和”,表现在“生命观”——精气神的和谐,人体内部以及人与自然天地的和谐,“失和”是致病的根本原因,中医治疗的目的是达到“和”。随着时代的发展,疾病谱的改变,致病因素日益复杂,治疗逐渐趋于个性化,作为具有中医特色的“和”之思想,是现代医学所不能取代的,无论是其学术理论还是治疗原则,必将在未来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现场互动

问题1:严老师好,我想问关于针灸的问题。在我的理解中,针灸是通过扎经络而得气的过程,最终实现“和”的状态。我疑问的是,“得气”是怎么得来的呢?这个针扎完又拔出来,这个气是怎么产生的呢?

严世芸:针灸经络,是世界医学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领域。当初尼克松访华看到我们的针麻,针灸辅助极少量的麻醉药之后就可以做手术。如果没有针灸,这点麻醉药是不足以支撑一台手术的。这个现象引起了世界范围的重视,但什么是经络的本质,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经络是一个潜在的信号系统,只有到大脑皮层一致的时候它才会起作用。美国人提出说经络是一个池子,是信息传导途径,信息沿着低阻抗的道路前进,这条通路就是经络;德国科学家提出,每个组织、每个细胞都有场,场里的续合点形成一条通路,就是经络;有人认为它是红外的,有人认为是磁,有人认为是电信号,有的认为是神经节段,等等各种各样的观点。

虽然目前的学说都还不足以揭示经络的本质,但经络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已经受到世界医学的普遍认可,若能揭露经络本质,一定能拿诺贝尔奖。中国的研究相对落后,全世界二十几种学说从各种角度、多学科地研究它,我们中国中医学说这个就是神经节段,神经怎么跟经络放在一起?有一句话“你触神经了”?触到以后,马上就到脚底了,但是触到经络以后,是以每秒钟3-5厘米的速度传递,这个怎么叫神经呢?我们中医学的研究还停留在这个阶段,所以对经络的研究,中国能否拿到诺贝尔奖?希望是很渺茫的。你的问题很深奥,但也没有办法解答。

“得气”是可以解释的,如果会针灸的话你可以感觉一下,针扎进去后,能感觉到针头上有一个东西,好像有一种力气。经络敏感的人打了某个穴位以后,就可以马上感觉到一条经络线路。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问题2:严老师您好,今天讲座的主题是中医思想中“和”的思想,我想问“和”的思想作为中国哲学的核心思想,是否与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联系?我们处在温带的气候,它是比较适宜人居住的,不会过冷也不会过热的气候,在一定程度上会促成我们这种相对比较中庸的,追求中和的医学思想、哲学思想的形成?

严世芸:中医的中和就是人与天地之和。天地有东、南、西、北、中,有气候不同,所以要调于四时。不论你在东北还是海南,都要根据当地的四时变化来调节生活起居,以维护健康,所谓就是一方土地养一方人。但是现在条件好了,比如说东北人冬天到海南避寒,夏天回黑龙江避暑,过候鸟式的生活。前两年海南卫生厅发表了一篇研究,研究说明在海南心肌梗塞的人70%是候鸟人群。这就说明一个人还是要在自己生长的土地上生活。比如陈毅的儿子陈小鲁,他在海南的家里,就在上厕所时心梗而亡。再比如现在年轻人最重要的不要日夜颠倒。该睡的时候睡,最好是在子时以前睡着,把晚上要干的事情挪到第二天早晨去做,这样调剂过来会更好。晚上月亮出来了工作,太阳出来去睡觉,这就完全颠倒了,生物钟被搞乱,一定会影响健康的。

问题3:严老师您好!请问您怎么看待中医和现代西方科学关系,比如说中医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是否需要用西方科学进行解释和验证?还是说这是两套不同的体系,不能说某一套体系高于另一套体系,不能以一套解释另一套?请问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谢谢!

现场同学积极提问

严世芸: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刚才我也说到一点了。首先《内经》13个学科,说明中医的产生是文化和科技的综合,是多学科渗透在这个医学领域中,形成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临床。在这种理念基础之下,是不可能排除现代科学技术。但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高等中医教育的文化也没有了,只留了一门《医古文》,然后就讲《内经》瘟病、本草、方剂、内、外、妇、儿、等等各科。培养出来的人,不可能去兼容其他的现代科学技术。我50年代到60年代学的中医,现在到智慧时代,要用超算的办法来研究中医,但我绝对没这个思路,因为我没有这类知识结构,我没有这个内存,怎么可能去想到这个结合呢?也不可能去找到这方面的专家合作。就造成这么一个局面,我们培养出来的人除了中医学,没有其他知识结构,缺乏跟现代科技的结合能力。现在的中医就像一个旧货摊,谁看上哪个旧货了就倒腾走,中医自己没有一点主动权。我们如果有科学技术类知识结构,就可以主动找专家合作,来研究我们的中医学。上海还比较好一点,上海中医药大学是七年制,把其中两年放在综合大学。复旦与我们合作过一段时间,后来反映说学生住宿有困难,就换到交大,后来又换到华师大,华师大跟我们合作得不错,大学的很多学科可以相互渗透。现在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有问题,造成中医学生的知识结构存在问题,反而显得中医排斥现代科学的。7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革命的思想,包括自组织理论、复杂系统理论、非线性理论、混沌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更接近于中医,我们有更可能跟这些理论的方法结合,来揭示中医理论的本质。对一个学科来说基础理论的突破是根本性的突破,没有基础理论的突破,一个学科不可能全面突破。我们现在都在呼吁这个事情,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模式、教育制度要来一个变革,使中医学成为世界所能接受的,能够体现传统医学跟现代科技结合的这么一个崭新的医学。

当然我们跟西医也要结合,但是毕竟是两个理论体系,现在提的最多的是中西互补,还谈不上结合。西医会有很多地方接受中医学的理念和方法,中医学也会接受西医的很多影响。但中医学与西医的观念不一样,中医认为,人之发肤受之父母,不能动的。我跟西医也这么说,我说你们动不动就开刀,开刀是可以,没有办法时只好开刀,但现在做手术变成赚钱的办法,就有问题了。把人的器官,随便拿切掉,切掉是不负责任,人体以后怎么发展呢?比如说切掉胆囊,现在又有保胆运动,之前切掉的人就倒霉了。胆囊对调节肠道的官能,对于防止肠道的炎症,防止肠道肿瘤,对脂肪消化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比如阑尾,因为会有阑尾炎就切掉。现在证明阑尾是重要的肠道激素和肠道免疫器官。人体内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掉?比如胸腺,原来认为人20岁以后胸腺就开始逐步萎缩了,它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残留物,实际上胸腺是人终身免疫的球蛋白产生的器官。动物头脑中的松果体很大,但是人身上残留物很小,好像不重要,但现在证实松果体是人身免疫的中枢系统。

中医理论中想象不到的事很多,比如肺跟大肠相表里,肺里的痰可以从大肠排出。怎么排出,大肠和肺一联通,就会感染大肠杆菌肺炎,但实际上的确排掉了。SARS的时候都用排痰的方法,白肺的痰就是从大肠排出去的,肺与大肠相表里不是没有根据的。现在研究下来,肺跟大肠在胚胎里是同一个起源。问题就来了,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认识这个现象的呢?他们又没有解剖,没有显微镜。这是中医学的发生学问题。肾开窍于耳,肾为什么是开窍于耳,而不是开窍于鼻的,为什么不开窍于眼睛呢?肾与耳在胚胎里是同一个起源。肝跟胆是表里,心跟小肠相表里,心少肿瘤,小肠也少肿瘤。中医是怎么认识到并提出这些现象的?中医学的发生规律是什么?这就是中医发生学。比如说刚才提到的经络,有的人认为经络是一种感受。比如奇经八脉,李时珍就讲过一句话,“唯反观者能照察之”,能够看到自己内部的人,能够感觉到奇经八脉,这就是练功的能反观的人,是一种内在感受。正因为是内在感受,所以《灵枢》中关于经络的走向的记载各有各的不同。马王堆出土文献记载的是十一经,而不是十二经。至于是什么感受,是什么状态下的感受,现在还没搞清楚。我比较倾向于可能是当时一些练功的结果,比如说北京一个原子能研究所的工作人员,他一点不懂医学,他因为有病,人家教他气功。他气功练到了一个小周天,先练通任脉小周天,后面又练通了肝脉还是哪一个脉。有一次给他测试,他手里放了一粒药,叫他感受一下,他就感觉有一种感觉在走,走到肝脏停下来了。当时给他拿的药是茵陈,茵陈是治疗黄疸的,就跟肝有关。所以经络到底是什么,现在还讲不清楚。但是我想总有一天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揭示它的本质。这种感觉也不是空穴来风,它都是经过实践的,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实践记录,肯定是一个很科学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而已。

所以我希望复旦的学生能对中医感兴趣。我们学校很开放,跨学科、多学科攻博也有。我相信中医学是一个未来的领域,因为现代科技还认识不了它,因为它太原始、太幽微、太浩渺了。我们寄希望于未来,能够把中医的整个基础理论、临床研究透彻。中药也很奇特,西医喜欢用西医的观点来看中药,这是解释不透的,因为中药是生物药物,成分极其复杂,是多靶点起作用。比如说三七,三七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又能养血,是什么原理?云南白药主要就用三七这味药。伤科可以用三七,出血了可以用云南白药。再比如血压高可以用人参,血压低休克了也可以用人参升压,这怎么解释?中医存在很多这类问题。现在西医的合成药物已经走入了死胡同,没有希望了。越是合成药物,副作用越大。来自自然的中药药材中潜藏着多少奥妙和复杂的成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我相信中医一定是一个未来的学科,它既是传统的又是未来的。希望大家支持中医,支持祖国医学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做出贡献,谢谢大家!

高晞:今天从严世芸教授认识到中医药的博大精深,也看到了一位热爱中医的学者的博大精深的精神。首先,严教授给大家普及了中医的一个基本的认识,即“和”。他以“和”字为核心,给我们讲解了中医跟哲学之间的关系。而中医与哲学的关联并不仅仅在医学领域,还涉及价值取向和对生命的关怀。

其次,中国人或者中国文化对中医学的基本认知,是养生,而养生并不是商业市场上或者传统的习俗上所认为的养生,而是中国传统中对生命的呵护。在中国医学理念中,医学不是简单的治病技术,而是对生命的呵护。

严教授个人学养的丰富、深邃、博大,彻底打破了我们对中医传统保守的印象。他对中医学现状的反思、批判和展望,是严谨的科学精神的表现,也是对这门学科的爱得深沉的表现,他这番话给了学生以爱护、希望和未来。我相信严老师的演讲会使我们对中医会有重新的认识,也对中医的未来有新的期待。当然希望有同学能够用现代科学和现代思维研究中医,因为中医从来不是一个传统的学说,它永远是走在学科的最前沿。再次感谢严教授!

严世芸教授接受复旦同学献花

严世芸教授与复旦同学合影

文稿整理:赵 凌

照片:肖馥莉

排版:刘天琦

审核:沈 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