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辩证思维,让学生拥有认识世界的“全局眼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的辩证思维方法有哪些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辩证思维,让学生拥有认识世界的“全局眼光”

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辩证思维,让学生拥有认识世界的“全局眼光”

2024-07-13 2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例如,孩子们可能会认为坏人都是凶神恶煞,满脸横肉的模样,但实际上坏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甚至会伪装成平日里值得信任的警察、老师。要破除这种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就需要孩子们能够运用辩证思维,系统、全面地评价事物。

在学习中,辩证思维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辩证思维是学生发展水平的体现之一。高中阶段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了包括辩证思维在内的思维发展与提升,今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也加强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辩证思维的考查,全国Ⅲ卷作文题“如何为自己画好像”就设置了充分的思辨空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辩证思维。

再如,小学数学应用题中出现“A和B的重量比是4:5”这样的表述,我们就可以采用化归法将其变为“各占总重量的百分之几”,把比例应用题化归为分数应用题。而化归法就是一种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方法。

不仅是语文和数学,辩证思维在多个学科、领域以及不同成长阶段中都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校是学生除了家庭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在学校中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重任需要教师担起。

在课堂中找到培养辩证思维的抓手

培养辩证思维的意义不容小觑,然而不像学科教学,它没有专门的教材,没有具体的教学大纲。就像到河边打水,为避免落下一场空的结果,我们需要借助合理的工具,培养辩证思维也需要我们找到能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抓手。

1. 用活动联系思维培养和学科内容

如何在课堂上培养辩证思维?

乍一思考这个问题,或许部分老师会摸不着头脑。毕竟辩证思维的培养不是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强调“你们要学会辩证地看问题”这样一句话就能实现的。想把思维培养落地,我们可以设计活动,将其作为辩证思维与学科融合的切入点。

以语文学科为例,很多成语、俗语其实围绕着同一个主题讲出了相反的道理。如谈仇怨,有俗语“宰相肚里能撑船”,告诫我们心胸要宽广;但也有“有仇不报非君子”这样爱憎分明的说法。我们可以借这样有趣的语文知识来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

在课程导入环节,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认识不少意思完全相反但各有道理的成语或俗语,你们能想到哪些例子呢?大家敢接受正说反说的挑战吗?

接着让学生发散思维,找出一些正说反说都有理的成语或俗语。比方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和“近水楼台先得月”,“退一步海阔天空”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等等。老师应该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体会到,成语和俗语的使用与具体的情景有关,在适合的情况下,看似相矛盾的说法都是正确的,我们在生活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境正确处理事情。

在上个环节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组织一场小型辩论赛,选择一个正说反说都有理的例子,分两队展开辩论,通过讲道理、摆事实等方式阐明各方观点。

最后,老师再引导学生进行回顾总结,不仅对成语等语文知识更为熟悉,也了解到世界是对立统一的。

这样的课堂,用举例和辩论两个活动环节沟通了语文学科和辩证思维的培养,让辩证思维能够融入到课堂当中。不仅是语文学科,其他学科和领域也可以通过巧思将两者有机结合,这需要老师不断地挖掘创造。

2.把握培养辩证思维的进阶脉络

思维和智力是一个较难穷尽的多元结构,此外,不同的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有不同的表现。面对思维和智力的多元性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辩证思维就需要教师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进行进阶式的培养。

比方说,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学生逐步具备人类思维的整体结构并有待进一步完善。那么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我们在辩证思维的时候,可以注意以下培养目标:

培养一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能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会不同。

培养二年级的孩子,要让他们能初步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培养三年级的孩子,让他们学会针对不同目的,抓住主要矛盾,分清主次。

培养四年级的孩子,则要让他们能够认识矛盾双方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并在对立统一中把握认识对象。

培养五年级的孩子,能够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全面地认识和分析事物,认识到任何事物都有好与不好的方面,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问题。

培养六年级的孩子,让他们能辩证地看待问题,认识到世界是对立统一的,对事物的评价标准是多样的。

这样进阶式的培养要求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特点的考量,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秉持这样的培养目标,能帮我们更明朗地制定教学目标,预设教学效果。

例如,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一年级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他们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用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那么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时,我们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和鲜活的情境,让他们认识到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果。

“学思维”活动课程《优缺点大轰炸》一课就是借助了一对神奇的帽子,引导学生发现不同事物的优缺点——当戴上黄帽子时,只能看到优点;戴上黑帽子时,只能看到缺点。

通过这样的情境导入之后,老师可以展示小狗、兔子等动物的图片,让孩子借助不同颜色的帽子说一说这些动物的优缺点。

接着,老师引导学生将目光由动物放到自身,思考自己的优缺点,并让他们站在不同的角度说一说喜欢自己的哪些优点,是否喜欢自己的缺点。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更全面地认识自己,逐渐建立起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意识。

最后,老师再带领学生回顾和总结找优缺点的过程,反思如何辩证地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去看到生活中的事物,比如,家中的宠物要是戴上帽子后,会如何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面对一年级的孩子,我们可以通过“一对神奇的帽子”这样生活中常见的符号,将辩证思维这样略显抽象的内容落地,与孩子们的日常经验相联系。而面对中学段的孩子,比如四年级,他们处在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期,我们对其辩证思维的培养就需要更深入。

3.培养辩证思维的同时,让价值观一齐落地

辩证思维本就是一种变化的、系统的认知方式,从上述的例子中我们也能看到,在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过程中,孩子的价值观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讨论成语、俗语的过程中,孩子能领会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优缺点大轰炸》中,孩子能学会发现他人的优点……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妨多下一些功夫,在培养辩证思维的同时让正确的价值观逐步渗透进学生心中。

在“学思维”活动课程中,有一课名为《臭味的好处》。闻到臭味,大家应该都是厌恶的,但你是否想过,臭味也是有好处的。

这一节课就以煤气的味道为例,煤气的本来面目其实是无色无味的,但人们却在其中混入臭气,其目的是发挥预警作用,当煤气泄露时,人们就能很快发现这一情况。由这一情境导入活动之后,老师让学生在纸条上写出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和理由,再将纸条收集起来,由同学们通过抽纸条的方式,解释这纸条上件事的好处有哪些。

这节课的意义不仅局限于探讨了臭味有什么好处,也不是为了解释煤气为什么是有味道的,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活动学会逆向思考,了解事物都是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从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升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这堂课引导学生将这样辩证的思维方法迁移到生活中的人际交往问题,迁移到自己对待人或事的态度。他们会意识到每一个人都有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好人与坏人,他们也更擅于捕捉他人的优点,进行更好地交流与合作,提升合作交流能力。

全国优秀教师郑英在《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中有这样一句话:若教师愿意创造性地对待自己的劳动,那么他的每一节课就都是独一无二的,他本人也会因此显得独具个性并因此变得更强大。

其实,无论介绍多少策略和什么方法,要打造能让学生辩证思维逐渐萌发的一堂课,最需要的是老师的创造性以及一颗愿意去创造的心。



本文部分重点内容取材自“学思维”活动课程

版权说明: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