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护理学第一章ppt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

2024-06-01 19: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名称(中文/ / 英文):中医护理学/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课程类别: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选修

适用专业:护理学(高中本)

学 时 数:总学时 18 学时,其中理论 14 学时、实践 4 学时

学 分 数:1 学分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人体基本形态与结构》、《免疫和病原生物学》等

后续课程:《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护理》等

教材:

《中医护理学》,第 4 版,孙秋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年 6 月

参考书:

《针灸影像学》,许能贵、方继良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针灸学》,赵吉平,符文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中医护理学基础》,郝玉芳、王诗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年

《推拿治疗学》,第 4 版,宋柏林,于天源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经络腧穴学》,第 3 版,许能贵,赵百孝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养生康复学》,第 3 版,章文春,郭海英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诊断学》,第 4 版,陈家旭,邹小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年

《中医护理技术》,胡敏、朱京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

《推拿手法学》,第 4 版,王之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年 6 月

《经络腧穴学》,第 4 版,沈雪勇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 8 月

《针灸取穴特色技法详解》,谢秸萍、程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7 年 5 月

《针灸学》,第 4 版,梁繁荣、王华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 年 8 月

《中医基础理论》,第 4 版,陈刚、徐宜兵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年 5 月

开课单位:锦州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内科护理学教研室

一、课程简介

《中医护理学》是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护理的重要课程之一,是护理学(本科)的专业限选课。

《中医护理学》是中国的特色医学,是高等护理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医、药、

护三位一体,历经数千年,在繁衍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中医护理学从中医药

学中分离出来,自成体系,有利于高等护理学专业学生结合本专业特点,深化了解中医护理学的内

容,有利于将中医护理学与现代护理有机结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中医护理学》是引导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中医学基本概念、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法、中药方

剂、临床辩证与护理、中医一般护理常规与中医养生、经络与针灸、推拿等中国传统医学知识。作

为一门限选课,教学中突出“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疗护理特色”两个方面,使学生既了解中

2

医基础理论,又知道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辨证施护,增强循证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水平。

二、课程目标

1.能够了解中医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方药基础知识和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2.能够了解藏象、辩证、诊法、经络等基本内容。

3.能够了解中医脏腑的生理、病理及诊治基本知识。

4.能够理解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疾病整体护理。

三、课程目标对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对应关系

表 表 1 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对应关系

专业 培养要求 对应点

课程目标

1 2 3 4

1.掌握与护理学相关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基础医学、临床

医学、公共卫生、预防医学以及护理学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 √ √ √

2. 掌握生命各个阶段常见病、多发病基本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

诊断防治原则及相关护理知识,初步具备应用护理程序为护理对象实施

整体护理的能力。

3. 掌握常见的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抢救技术及知识,具备初步配合急危

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和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4. 掌握生命各阶段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健康促进和临终关怀的基本

知识,初步具备为护理对象、家庭、社区提供预防保健及健康教育的能

力。

√ √

5. 掌握基本的药理知识和临床用药及药品管理知识。 √

6. 熟悉不同护理对象的基本心理需要和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的评估和干

预方法,具备与护理对象、其他医护人员有效沟通协调的能力。

7. 熟悉防治传染病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关知识。 √

8. 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9. 了解我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知识及护理的基本方法。 √ √ √ √

10. 具备自主学习能力,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知识,了解护理学科

的发展动态及趋势,不断完善自我和推动专业发展的能力。

11. 具备初步的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的能力。

12. 具备初步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阅读国内外专业文献能力。

13. 具备正确书写护理相关文件的能力。

14. 具备一定的护理职业精神和护理人文素质。 √ √ √ √

注:用“√”方式描述课程目标与培养要求相关内容的支撑关系。

四、学时分配

表 表 2 理论学时分配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程

目标

教学方法

第一、二章 绪论,阴阳学说、五行

学说

2

1 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

3

章节 教学内容 学时

对应课程

目标

教学方法

第二章 藏象学说,五脏六腑,

奇恒之腑

2

2、3 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

第四章 经络腧穴基本知识 2

2 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

第二、八章

病因病机,四诊,辩证,

辩证施护的原则与方法

2

2、4 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

第三章 方药基础知识 2

1 启发式、讲授式、讨论式

第五章 中医护理基本知识 2 1、4

启发式、讲授式、参与式、

讨论式、混合式

第六章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2

1、3 案例式、参与式、讲授式

表 表 3 实践 学时分配

项目 内容与方法 实验类型

是否书写

实验报告

课程

目标

1

推拿疗法、针灸、

拔罐和刮痧

学会按捏为主的手法(按法、压法、

点法、拿法、捏法)、摩擦为主的

手法(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

揉法)等和以振动肢体为主的手法

(拍法、抖法),练习以活动肢体

关节为主的手法,如摇法、扳法、

引伸法等。了解中国传统针灸、拔

罐和刮痧。

验证性 4 否 3

五、 理论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主要知识点:

1.中医学发展概况。

2.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医护理学的概念、重要性和目的。

2.了解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辩证施护)

难点:中医护理学的概念

课程思政元素:

1.中医护理学发展史:中医技术从古至今解决多种疾患,保障了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得到了

国际的重点关注,如法国著名的 Paul Nogier 博士对耳穴的研究与多项临床指南均鼓励应用中医护

理技术,让学生意识到中医护理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增强中医文化自信,文化自觉。

2.通过我校驰援武汉抗击新冠疫情精神,呈现《大医精诚》的真实写照,渗透中国医学伦理。

第二章 中医基本理论

4

主要知识点:

第一节 阴阳学说:(1)阴阳的基本概念(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3)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1)五行的基本概念(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3)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

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学说:五脏、六腑、奇恒之腑、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病因病机

第六节 四诊:望、闻、问、切

第七节 辩证:八纲辨证

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节 阴阳学说:了解阴阳五行的概念、基本内容和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了解五行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学说:了解五脏、六腑、奇恒之腑和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病因病机:了解六淫、疫疠、七情的概念、与疾病之间的关系,熟悉正邪相争、阴阳失

调、升降失常的致病机制。

第六节 四诊:了解望、闻、问、切的概念和常见异常表现。

第七节 辩证:了解八纲辨证。

教学重点与难点: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重点:阴阳的基本内容。

难点: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 五行学说

重点:五行的基本内容。

难点: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三节 藏象学说

重点: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的基本内容。

难点:脏腑之间的关系。

第五节 病因病机

重点:六淫、疫疠、七情的概念。

难点:正邪相争、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致病机制。

第六节 四诊

重点:望闻问切的概念。

难点:望神的常见异常表现。

第七节 辩证

重点:八纲辨证的证候表现。

难点:八纲辨证的证候分析。

课程思政元素:

1.在阴阳五行中阴阳矛盾论的观点启发学生“和而不同”的辨证思维看待自然界一切事物,五

行生克制化的自稳调节机制启发学生用同气相求思想看待人与自然的同构之理以及收受通应之理,

理解中医学的大生态医学思想和树立保护环境、适应社会的意识以及正确对待人生的顺与逆的问题。

5

2.中医学源远流长,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名医典范。他们是生动教材,我们在专业课教学中

常常以他们的故事作为案例。如既悬壶济世有心怀天下的儒医阶层,激发学生树立以振兴中华为己

任的远大理想,树立主人翁意识。

3.疾病本质有显而易见者,有幽而难明者,甚有被假象所掩盖,这就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复杂

的疾病变化中,应用科学求真的精神,善于思考、钻研,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抓住疾病的主要矛盾,

进行有效的护理,培养学生在护理职业生涯中要有执着、科学求真、不惧困难、勤于思考、钻研探

索的精神。

4.藏象学说的君主之官、将军之官、仓廪之官、相傅之官、作强之官、传导之官、受盛之官、

中正之官、州都之官、决渎之官、传导之官之间的既分工又合作的关系更是教会学生等级秩序之理,

以及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5.利用病因学说中人与自然不和则病、形与神不和则病、人与社会不和则病;病机学说中正邪

斗争与人际关系失常、阴阳失调与社会正反势力、气血失常与社会贫困富有这些方面展开讲述中医

疾病时关系紊乱,整体失衡的特点,培养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上注重各种整体的关系,

关注大生态、大健康、树立起全局意识和整体调节思想。

6.古代历代医家对医者医术都有很高的要求,提出医者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即体现在中医药

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精”——“医术精专”,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至精至

微”的孙思邈等案例,培养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诊疗作风。

7.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和”其具就表现在“医患和谐”,如本章中阴阳的“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以及调和气血,调和脏腑等等。让医学生在医学知识的基础上体会护患之间“和”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培养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 三 章 方药基础知识

主要知识点:

1.中药基础知识 (中药的性能、中药的用法、常用中药分类)。

2.方剂基础知识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剂型)。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中药的性能。

2.了解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剂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药的性能。

难点:方剂的剂型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剂型)。

课程思政元素:

1.讲到中药相关知识时,可引出“尝遍百草”再献“丰富宝藏”的李时珍的探索中药的坚信道

路,最终成功的事例,培养学生科学探索、求真的精神。

2.通过中医中药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参与率,尤其是三方三药所发挥的作用,增强护理

专业学生的文化自信。

第四章 经络 腧穴基本知识

主要知识点:

1.经络的概念、组成,经络的生理功能。

2.十二经脉体表分布规律(体表分布规律、走向和交接规律、表里络属),经络学说的临床应

用。

6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经络的概念、组成。

2.了解经络的生理功能。

3.了解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经络的概念、组成。

难点: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课程思政元素:

1.课程中可以足太阳膀胱经中睛明穴针刺消毒为例,由于睛明穴位置的特殊性(目内眦内上方,

眶内侧壁凹陷),一个酒精棉球的细节到位(如棉球沾了过多酒精,造成酒精滴落内,引发眼部刺

痛), 就可能给病人带来额外的痛苦。 因此,一个挤掉酒精棉球过多酒精的小动作都会折射出护

士必备的“精诚之心”。传递给学生只有热爱医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准则,并将医学人文精神内化

到医疗实践中,才能真正做到让“医术”成为“仁术”。

2.通过中医针灸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和康复中发挥的作用,增强文化自信。

第 五 章 中医护理 基本知识

主要知识点:

1.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

2.用药护理、病情观察、病后调护、体质调护。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与用药护理。

2.了解病情观察、病后调护和体质调护。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生活起居、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与用药护理。

难点:情志护理和用药护理。

课程思政元素:

1.中医基本护理多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起居方式、精神情志调理、均衡饮食、传统功法

等独具特色的健康养生措施,其内容根植于中华民族几千年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来源于民

间,来源于生活,通俗易懂,易被人民大众所接受,让学生了解健康中国战略中“让广大人民群众

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的内容,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掌握知识,尽到职责与义务,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结合,增强自身的价值感,树立正确的职业

价值观,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2.中医饮食护理课程学习中可要求学生应用食疗知识进行设计、制作食疗方,相互品尝点评,

认识到这些食疗方所用的食物来源广泛,是大众易获得的,体会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更好地为人

民健康服务,从而对自己所学专业产生自豪感,获得成就感,提升认可度。

第 六 章 常用 中医 护理技术

主要知识点:

1.针灸法

1)针法:针具、针刺准备、进针法、针刺意外及处理。

2)耳针:耳穴、针具、操作方法。

3)灸法:灸具、灸法、注意事项、临床应用。

7

4)常见疾病的针刺治疗。

2.穴位按摩法,按摩手法、推拿介质及注意事项。

3.拔罐:罐具、操作方法、临床应用、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4.刮痧:器具、操作方法、适应范围、注意事项。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针灸法。

2.了解按摩的常用手法及推拿介质。

3.掌握拔罐和刮痧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针刺、拔罐法和推拿的常用手法。

难点:针刺腧穴定位和行针。

课程思政元素:

1.古代历代医家对医者医术都有很高的要求,提出医者必须具备精湛的医术。即体现在中医药

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精”——“医术精专”,在授课过程中融入“博极医源,精勤不倦,至精至

微”的孙思邈等案例,培养医学生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诊疗作风。

2.在讲解灸法、拔罐法等中医护理技术时,不仅要突出这些技术就地取材、简便兼宜效的优点,

而且要突出它们的实用性,即这些技术从古至今解决多种疾患,并受到国外研究和指南的大力推崇,

要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护理技术并积极创新,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

情怀。

第 八 章 辩证施护

主要知识点:

1.预防(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2.辩证施护的原则 (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相因相宜、调整阴阳)。

3.治法(汗法、吐法、下法、和法、温法、清法、补法、消法)。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意义。

2.了解治病求本、扶正祛邪、相因相宜、调整阴阳的本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辩证施护的原则。

难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概念与意义,治法。

课程思政元素:

1.使用鲜活生动的事例代替空泛的说教,如对生命的看待倡导“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生活

起居的方式提倡“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杏林”的由来及“誉满杏林”的意义与内

涵等。 学生从这些医家至尊至重的生命意识、仁爱慈悲与一视同仁的医者情怀、“和”思想理念等

获得启迪,从而树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观。

2.在讲到“治未病”时,可从“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进一步引入案例《 国

语·晋语》中关于“上医”的小故事。 春秋时医生医和为晋平公治病。指出晋平公是因女色而病,

如此晋国必亡。有人就问“医及国家乎?”其曰:“上医治国,其次医人,固医官也。”高明的医

生首先能治理国家,然后才是诊疗人的疾病,这正是医生的本色。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医家的

治人,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念以及对社会、对国家的强烈责任感。进而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学习医

8

学的目的目标是什么,激发学生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目标。要勇于担当,成为社会、国家需要的医

学人才。

六、实践教学内容

实验一: 推拿疗法、针灸、拔罐和刮痧

内容提要:

实验课共(4 学时)通过示教、观摩、练习、实践,学会按捏为主的手法(按法、压法、点法、

拿法、捏法)、摩擦为主的手法(平推法、擦法、摩法、搓法、揉法)等和以振动肢体为主的手法

(拍法、抖法),练习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的手法,如摇法、扳法、引伸法等。了解中国传统针灸、

拔罐和刮痧。具体内容如下:

实践课老师讲解、演示按摩手法的内容与操作要点,2 人互相模拟练习,抽取学生反示教。观

看针灸、拔罐和刮痧电教片,互相练习负压拔罐法。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按捏为主的手法(按法、压法、点法、拿法、捏法)、摩擦为主的手法(平推法、擦法、

摩法、搓法、揉法)等和以振动肢体为主的手法(拍法、抖法)。

2.熟悉以活动肢体关节为主的手法,如摇法、扳法、引伸法。

3.熟悉针刺、拔罐和刮痧疗法操作。

课程思政元素:

1.在实践课中学生间可以相互操作中医护理针刺法、拔罐和刮痧等技术,通过动作、表情、语

气等方面得到真实体验,实实在在地领会人文关怀的意义,懂得换位思考,平凡中见高尚,细节中

出真情,服务中有温暖,从而理解求知、求真、求善、求美的人文情怀。

2.通过实践课体验“五心”。护士所从事的护理职业是一门与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的崇高爱心事

业,护士要履行好“维护生命、减轻痛苦、促进健康”的使命,不仅要掌握扎实的护理理论知识和

过硬的护理操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具备“五心”,即拥有一颗善良、慈爱、宽容、柔和、坚忍的心,

把人文精神贯彻到护理实践工作的始终,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

七 、考核及成绩评定方式

(一)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考核总计 100 分,考核形式分为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包括学生着装

仪表、随堂提问、见习体会书写、课堂精神状态、中医护理思想认知等,考核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

起到督促学习的目的,不计入成绩。终结性考核又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均计入总成绩。本门

课程属于考查课,平时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 70%,期末考核占课程总成绩的 30%。

(二)成绩构成

课程总成绩=平时过程考核(30%)+期中阶段测试(20%)+实践技能考核(20%)+期末理论

考察(30%)。

执笔人:刘 涛

审核人:崔慧霞

制订时间:2021 年 4 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