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珍贵!中医十大经典名方汇集!药方出处、组成及功效,一文说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四大明方 太珍贵!中医十大经典名方汇集!药方出处、组成及功效,一文说清

太珍贵!中医十大经典名方汇集!药方出处、组成及功效,一文说清

2024-07-10 1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出自《伤寒论》,具有和解少阳的功效。

【方组】:柴胡12克、黄芩9克、人参6克、半夏洗9克、甘草炙5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用法:上药七味,以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主治:伤寒少阳病证。邪在半表半里,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而见以上少阳病证者。

四、五苓散

出自《伤寒论》,具有温阳化气、利湿行水的功效。

【方组】: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桂枝7克(去皮)。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口服,一次3g,一日3次。

用于治疗:阳不化气、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症见小便不利、水肿腹胀、呕逆泄泻、渴不思饮。

五、逍遥散

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具有调和肝脾、疏肝解郁、养血健脾之功效。

【方组】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白术12克、炙甘草6克。

主治:肝郁血虚脾弱证。适用于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者。

六、血府逐瘀汤

出自《医林改错》,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功效。

【方组】:桃仁12g,红花、当归、生地黄、牛膝各9g,川芎、桔梗各4.5g,赤芍、枳壳、甘草各6g,柴胡3g。

主治:胸中血瘀证。症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即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入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瘀点,脉涩或弦紧。

七、补中益气汤

出自《脾胃论》,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功效。

【方组】:黄芪15~20克、炙甘草5克、人参(去芦)10克、酒归身(将当归身用酒泡)焙干或晒干10克、橘皮(不去白)6克、升麻3克、柴胡3克、白术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如为蜜丸,每次1丸,每日2次,温水送下。

主治:脾虚气陷证。适用于饮食减少,体倦肢软,少气懒言,面色萎黄,大便稀溏,舌淡,脉虚;以及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

八、归脾汤

出自《济生方》,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的功效。

【方组】:人参10g;炒白术10~15g;黄芪15~30g;当归10~20g;炙甘草8~10g;茯神15g;远志10g;炒酸枣仁15~30g;木香3~6g;龙眼肉5~10g;生姜5片;大枣5颗。

主治:心脾气血两虚证。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盗汗,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脾不统血证。便血,皮下紫癜,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舌淡,脉细弱。

九、六味地黄丸

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方组】:熟地黄30克、山茱萸30克(加工)、牡丹皮12克、山药30克、茯苓20克、泽泻15克。

适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咽干口燥,盗汗遗精,消渴。舌红少苔,脉细数。

十、温胆汤

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方组】:半夏(汤洗七次)、竹茹、麸炒枳实各二两(各6克),陈皮三两(9克),茯苓一两半(4.5克),炙甘草一两(3克),生姜五片,大枣一枚。

主治:具有理气化痰、和胃利胆的功效。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