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十五个皇帝只有两个皇帝有实权,其余的全是傀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晋司马绍的简历是什么 两晋十五个皇帝只有两个皇帝有实权,其余的全是傀儡

两晋十五个皇帝只有两个皇帝有实权,其余的全是傀儡

2024-06-29 0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王敦冷冷一笑,居然看不上司马睿让出来的龙椅。连当傀儡的资格都没有了!司马睿忧郁成疾,没多久就病崩了。

桓温手里有5个傀儡

权臣手里有那么一两个傀儡,似乎还说得过去。比如说东晋末年的刘裕,手里就先后握有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这两个傀儡。可权臣手里先后捏着5个傀儡的事就比较罕见了。

桓温

东晋著名权臣桓温就办成了这件事。最有趣的是,他不仅没有篡位,也得到了善终。这5位大名鼎鼎的傀儡,分别是:晋穆帝、晋哀帝、晋废帝、晋简文帝以及晋孝武帝。

2岁的晋穆帝刚登基的时候,其实轮不到桓温主持朝政,主要由太后褚蒜子和他们家的外戚主持朝政。

不过由于桓温北伐前秦取得胜利,同时又灭掉了蜀地的成汉政权,声势达到了巅峰。因此再也没人可以和他争夺权位。因此晋穆帝背后的操盘手,便顺利地换成了桓温。

19岁的晋穆帝驾崩后,晋哀帝司马丕继位。可惜他在位的5年时间里,依旧都是由桓温说了算的。晋哀帝给桓温的册封,桓温可以选择性地推掉一部分,他想要的册封,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暗示晋哀帝。

因此到了晋哀帝驾崩前,桓温的地位已经在诸王之上,虽然没有称王,却比各路王爷还要霸道。

晋哀帝驾崩后,他弟弟晋废帝司马奕继位。这个时候的桓温有了称帝的想法,他便打算废掉晋废帝。可人家又没有什么过错,你凭什么要废掉人家呢?

司马奕

想来想去,桓温打算给司马奕安插一个不能生育后代的罪名。太和六年(371年)十一月,桓温在听取部下关于“宫阐重闷,床笫易诬”妙计后,“诬帝在藩夙有痿疾”,三个儿子都是后妃与他人私通所生,并将此消息秘密散播到民间,扰乱视听,再以皇太后的名义,行“伊霍之举”,废司马奕为东海王,以王还府第。这一年,司马奕刚刚30岁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桓温为了谋图废立、揽权夺势,出此卑鄙下流的阴招,使司马奕之私密器官“被阳痿”的同时,令其政治生命也随之告终。在一片欷歔声中,司马奕灰溜溜地结束了六年的傀儡生涯。

就这样,晋废帝司马奕被废了。但是当时桓温北伐前燕失败,所以没脸登基。因此他暂时让自己的老伙计司马昱继位。

晋简文帝司马昱,是晋元帝司马睿的小儿子,这个时候已经53岁了。他一辈子都在考虑制衡桓温的事情,结果自己成了桓温手里的傀儡。

司马昱心里苦啊,因此他在位8个月时间,就郁郁而终了。

司马昱驾崩后,这口锅自然就留给了他的儿子司马曜。晋孝武帝司马曜前期也是桓温手里的傀儡,而且差点就禅让大位给桓温了。

谢安

那时候桓温整天暗示朝中的谢安:“及温病笃,讽朝廷加九锡,使袁宏具草。”

谢安则不断找各种借口拖延此事,因为加九锡就等于是称王了,那么篡位就是时间问题了,最差都能做个曹操,让子孙篡位。“安见,辄改之,由是历旬不就。会温薨,锡命遂寝。”

结果桓温没等到加九锡就去世了,这才免除了东晋王朝提前结束的危机。

晋孝武帝因为一句话,被自己的妃子用被子给捂死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晋孝武帝司马曜,只能算半个傀儡。因为他还是有一定权力的。桓温死后,谢安成为了东晋的权臣,领导8万北府兵,击败了前秦80万大军,保住了东晋的半壁江山。

可司马曜为了夺回权力,开始任用自己的弟弟司马道子,逼退了谢安。结果司马道子掌权以后,也想把司马曜变成傀儡,因此又造成了兄弟俩互相掐架的局面。

不过在晋孝武帝身上,发生了一件难以置信的事,那就是他的死因。当时晋孝武帝司马曜喝多了,回到后宫以后,跟自己的张贵人开玩笑道:“汝以年当废,吾已属诸姝少矣!”

司马曜

张贵人听了这话,可不管司马曜有没有喝醉,立马找来心腹的宫女,趁着司马曜不省人事的时候,用被子把司马曜给活活捂死了。“张氏潜怒,昌明不觉而戏逾甚。向夕,昌明稍醉,张氏乃多潜饮宦者内侍而分遣焉。至暮,昌明沉醉卧,张氏遂令其婢蒙之以被,既绝而惧,货左右云以魇死。时道子昏废,子元显专政,遂不穷张氏之罪”

有机会降低东晋皇帝傀儡比例的晋孝武帝司马曜,居然驾崩得这么憋屈,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司马德文能做皇帝,居然是因为刘裕迷信

本来东晋只有10个皇帝,到了晋孝武帝的儿子晋安帝司马德宗这儿就算终结了。因为权臣刘裕平定了桓玄之乱,又多次北伐成功,想要篡位,是很轻松的事情。

可有术士预言“昌明之后有二帝”。啥意思呢?就是说晋孝武帝司马曜之后,东晋还有两个皇帝。而司马德宗只能算1个。

迷信的刘裕为了顺利取代东晋,随即把司马德宗宰了,改立他的弟弟司马德文为皇帝,也就是晋恭帝。这才使得东晋凑齐了11个皇帝。永初二年(421年)九月,刘裕命令琅琊侍中张伟携毒酒一瓶,前去秣陵鸩杀司马德文。“王不肯饮,曰:“佛教,自杀者不复得人身。”兵人以被掩杀之。”刘裕算是开了弑杀前朝末帝的先例,从此之后,只要有改朝换代,末代帝王鲜有得保全者。这可能跟刘裕的出身有关吧,历史上凡是出身低微、大器晚成的人,当了国家领导人之后对前朝末帝或者功臣都很残忍,刘裕偏偏又属于这一类,所以他开这个先例也不奇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