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反省东北战败,感慨道:最大的失策,没把王牌部队撤出东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北王牌部队 蒋介石反省东北战败,感慨道:最大的失策,没把王牌部队撤出东北

蒋介石反省东北战败,感慨道:最大的失策,没把王牌部队撤出东北

2024-07-01 00: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蒋介石:“好后悔,当初没把精锐部队撤出东北,否则现在也不会窝在台北苟且偷生”。

前言

1949年百万雄师过大江顺利会师,国民党的声望和势力降到冰点,南京政府彻底垮台,蒋介石在部下的接应下辗转多地,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到台北,苟延残喘的在那里度过余生。

蒋介石逃到台湾一直到晚年,都曾反思自己战败的原因,最终他把自己的失败都归咎于,东北战场上的指挥失利,并没有往自己身上想过。

但大家都知道,蒋介石失败的原因,军事上仅仅占了一小部分,他的个人原因、和国民政府的腐朽、内部争权才是他失败的主要原因。

一、得东北者,得天下

抗日战争结束后,东北的战略地位极其高,它拥有非常肥沃的土地,生产粮食等各类可食用的农作物,粮食的重要性,那就不用多说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话说的就是说粮食的重要。

东北的重工业极其发达,当地的工业水平在大军阀张作霖的带领下,曾飞速发展过一段时间,最发达的时候非北洋军阀执政时期莫属,张作霖为了保住自己的位置和地盘,大力发展东北当地的重工业。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一举占领东北三省,曾将这里视为后方军工厂,大肆在东北发展重工业和军火制造业等方面,当时东北的军工体系最为完善,光兵工厂就有四座。

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再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在毛主席的高瞻远瞩下,立马发现东北的巨大价值,当时我党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当时的战略要区正处于国民党统治范围的正中间。

急需一块新的、较为隐蔽的战略要区,东北在张家两代和日本人的大力发展下,积累了大量重工业基础,东北本地拥有大量的矿产资源,粮食产量也位居全国第一。

东北毗邻苏联老大哥很近,便于对方援助,拿下东北也成了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主席命令十几万解放军战士和主将罗荣恒将军占领东北,蒋介石怕进攻东北会和苏联发生摩擦,才错失占领东北的良机,

当时的国军中有部分将领曾分析过东北的利弊,让蒋介石早日出兵占领东北,但蒋介石觉得东北曾在张家父子的统治下,当地较为混乱,自己占据着中国最富庶的浙江,根本瞧不上东北。

当时的蒋介石的眼光非常狭隘,并没看出东北的重要性,有将领曾劝蒋介石放张学良回东北,可以让他回去扰乱中国共产党占领东北的计划,两虎相争必有一伤,可老蒋却害怕放虎归山,拒绝放了张学良。

二、越级指挥,错失良机

当时的蒋介石不仅不了解东北的现状,而且国民党军内部腐败严重,老蒋还时常发不上军饷,当时的国民党军都是信奉金钱至上的主义,有钱就给你干活,没钱想指挥都指挥不动。

反观我军不仅有自己信仰,还严于律己,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军有大量的民众基础,和接收之前鬼子留下的枪支弹药,渐渐发展起来,东北野战军有将近一百万人。

等老蒋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已为时已晚,国民党派遣大部队跟进东北时,我军已经打下非常雄厚的群众基础,而反观国军部队,由于美国明面上的支持,军队都是由飞机运输到东北的。

国军的第一批先锋军就是号称蒋介石五大王牌军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两大主力军是老蒋的嫡系部队,装备最精良,战斗力最强,此次领兵的是国军名将杜聿明。

两军首次交手是在山海关外,随着半美械部队进场,我军处境非常堪忧,对方武器装备属于碾压性质的,两军号称全军装备有顶级美式装备,面对国军的主力部队,我军被打的节节败退,暂时占据上风。

虽说我军在交战中屡战屡败,但国军的缺陷早已显露无疑,早已没了当时抗日时的战斗力,随着抗日胜利,国军渐渐松懈,再加上国军内部腐败,每次战斗伤亡最大的反而是国民党军。

国军之所以没有一次将跨过鸭绿江的林帅残部尽数歼灭,是因为美式装备是好用,但消耗非常巨大,随着每次战斗的大量消耗,库存早已告急,后勤补给不上,有的部队甚至因老蒋不发军饷开始倒卖军火牟取暴利。

卫立煌到了东北就是两眼一抹黑,不仅不了解当地情况,随着内部斗争愈演愈烈,高层腐败更是常事,常常发不起军饷,士兵都是不拿军饷不干活,不发军饷,吃不饱饭,哪来的精神打仗。

更有甚者一到生死关头,就容易举枪投降,就算手上武器再厉害也没有用,而国民政府是从头上坏到脚,部队没钱发军饷,就放任部队强抢百姓的粮食、钱、女人,无恶不作,惹得百姓对国民政府怨声载道。

在东北战区的指挥问题上卫立煌和老蒋曾闹过矛盾,有不同的意见,老蒋想要放弃沈阳长春等地,打通锦州等地方便撤退补给等问题,可这个方案却被卫立煌否定了,如果放弃沈阳和长春等于丢掉东北战区,出了事是他卫立煌背锅,他说什么都不会同意。

三、东北战败,卫立煌背锅

可尽管卫立煌是总司令,但手上没有实权,做不到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老蒋只能说是一个阴谋家,并不会带兵打仗,他跟主席相比根本不是一个层级的,犹如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蒋介石不仅不懂指挥作战,还喜欢越级作战,时不时指挥部队外出作战,远程操控,当初锦州被我军围城,卫立煌想去增援却有心无力,出兵会遭到我军伏击,不出兵,锦州失守,被围困在中间那是插翅难飞。

可老蒋却不管三七二十一,强制卫立煌出兵增援锦州,并许诺东北战场输了不追究他的责任,可老蒋却言而无信,卫立煌还没赶到,锦州就已失守,我军用最猛烈的火力,仅仅三十多个小时就拿下锦州城。

当时的国军将领曾尽数被我军擒获,济南战役国军失利,王耀武被俘虏,王耀武准备乔装逃跑,临走还让手下放掉所关押的共产党员,并告诫他们赶紧逃命,这是内战不同于抗日,中国共产党不会斩尽杀绝,让他们赶紧逃命,本地人赶紧回家。

可最终王耀武因为几张手纸被我军擒获,当时的百姓哪见过手纸这么高级的东西,都是上完厕所都是拿土或者枯草简单擦一擦就对付过去了,百姓发现报告八路军,仔细搜查下王耀武被我军擒获。

随着东北战场失利,蒋介石连固守南京的兵力都没了,随着国军彻底失势,蒋介石也被嫡系部队接走,辗转反侧来到台北,苟延残喘,他后半生都在反思当初东北战场的失利。

可东北战场的失利并不能说明什么,只能说老蒋不仅不会带兵打仗,还喜欢指手画脚,国民党军无恶不作祸害百姓,早已失去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人民站在中国共产党这边,就已注定了最终的结局。

结语

蒋介石到了晚年依旧不愿承认,东北战场的失利是他的指挥导致的,他本就是自私、小气,日常也是只管自己的嫡系部队,没有走入蒋氏中心的将领就会受到打压和排挤。

与蒋介石相比,伟大的毛主席不仅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带兵打仗更是一绝,爱护老百姓,与战士们同吃同住,从不搞特殊待遇,宽广的心胸能包容世间万物,在主席的带领下,我们才有现在幸福的生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