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旅个游,咋就从老妹儿变姐姐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北方言称呼 出去旅个游,咋就从老妹儿变姐姐了?

出去旅个游,咋就从老妹儿变姐姐了?

2024-07-17 0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称呼语的选择是一种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现象。在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听到许多极具地方特色的、有趣的称呼语。

对比各地的女性称呼语,你发现了什么?

全国各地有哪些不同的女性称呼语?

初到天津,你于匆忙间拦下了一辆出租车。车门缓缓打开,一声浑厚而独特的 “ 姐姐!”(写作“姐姐”,读作“节节”,第二字为轻声)如春风般飘入你的耳畔。

你抬头一看,面前是一位四五十岁的大哥。

突然有点蒙:“……那啥,哥,我才十八。”

请别见怪,因为在天津,称呼陌生女性为“姐姐”早已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社交习惯。

天津话中的“姐姐”有两个意思,一是和普通话中“姐姐”的意思一样,指称同父母(或只同父、只同母)而比自己年纪大的女子,或是比自己年纪大的同辈女性;二是对陌生女性的称呼。在天津的街头巷尾,无论年龄大小,女性都可能会被亲切地称为“姐姐”。从典型的亲属称谓到社会通用称谓语,“姐姐”已经实现了社会化的转变。这种称呼不仅模糊了女性在年龄、职业、相貌、气质等方面的差异,平等地表达了对所有女性的尊重和敬意,更显得大方而亲近,拉近了对话双方之间的距离。

而当“姐姐”走到东北——

“老妹儿”这个词,相信我们都不陌生。东北人喜欢喊年轻女性“老妹儿”,有时候还喊“小老妹儿”,这又“小”又“老”的,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老”不是真的“老”,而是一个词缀。但“小”是真的“小”,一是指人年纪小,二是用“小称”表亲切。

那要是走到了济南呢?

在济南,男性和女性都可以被称为“老师儿”。“老师”在济南话中是一种特殊的第二人称称呼,通常加儿化变成“老师儿”。儿化韵令使这个称呼语更富亲和力,与普通话中的“老师”区别开。在读音上,济南话的“老师儿”从“老”开始语气就是上扬的,结尾再往上挑,既保留了原有的敬重之意,同时又不失俏皮。

除了山东,在重庆,“老师”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同样很高。

然而,重庆话的“老师”有一定的潜在使用条件:称呼者一般是提供服务者或求助者,被称呼者一般是被服务对象。由于称呼者不了解对方的职业身份,称呼其为“老师”可以囊括大多数职业,基本上不会叫错,同时也表达出尊敬和礼貌。

无论是山东人喊的“老师儿”,还是重庆人喊的“老师”,人们早已不再纠结它的准确意义是什么,“老师”自然而然变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称呼方式。

如此看来,方言中的称呼语好像也不复杂——尽管外地人不理解,但他也听得懂呀。

外地人:真的吗?那这句话咋有点听不明白?

“襄阳美襄阳靓,襄阳的儿娃子俩娃儿们,都郎色!”

来到襄阳,“俩娃儿”就成了称呼年轻女性或小女孩儿的主要词汇。

在襄阳方言中,“娃儿”是很常见的词缀,有“小的、可爱的”等附加意义。当说话人不知道对方女性姓名的时候,在面对面的交流中通常直接称呼对方为“俩娃儿”。此时的“俩娃儿”带有亲切的感情色彩。但是这一称呼的使用是有条件的,仅限于年长者对年幼于己的女性的称呼,通常用于年轻的未婚女性或小女孩儿。

那么,各地的称呼为什么这么不一样呢?

称呼语背后,是不同形式的社会结构

无论是天津话中的“姐姐”,还是东北话里的“老妹儿”,实际上都是用亲属称谓来称呼陌生人,这被称为“拟亲属称谓”,是亲属称谓语泛化的体现。

“拟亲属称谓”是指本身没有亲属关系的人,却广泛使用亲属称谓来互相称呼或自称的语言现象。这种“拟亲属称谓”与汉民族传统的伦理观念是分不开的。《大学》曰:

“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在面对非亲属关系的社会交际对象时,把非亲属关系的人纳入亲属行列中,来表示恭敬、亲热和谦虚,其本质是家族意识的延伸、宗族意识的泛化。

尽管如此,天津人和东北人形成这种称呼习惯的文化背景却是不同的。

为啥?

这又和地缘文化有关。我们先从这两座城市发展的历史开始说起。

“先有三岔口,后有天津卫。”三岔河口指子牙河、南运河与北运河的交汇处,也是海河干流的源头。元代以来,这里便是漕粮运输的重要中转站。元代诗人张翥曾以“晓日三叉(“叉”又作“汊”)口,连樯集万艘”来描绘三岔河口漕船云集的盛景。明代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在此设卫筑城,并赐名“天津”,津,为“渡口”义。清代,随着京杭大运河进一步贯通,天津的地位愈发重要,成为“通舟楫之利,聚天下之粟,致天下之货,以利京师”的繁华之地。昔日的三岔河口,不仅见证了钞关、盐关、直隶总督衙门等官方机构的繁荣,还聚集了货栈、商行、银号、钱庄等商业机构。《津门杂记》中记载:

“繁华热闹胜两江,河路码头买卖广。”

彼时,天津正是这样一番景象。

码头文化孕育了天津人独特的性格特质。在码头上,要想生存,没点真本领是不行的。冯骥才先生在《真人不露相》开篇写道: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儿,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对于商人来说,嘴甜是必需的。天津人信奉“出门人三辈小”。商贩们在码头穿梭,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打交道,常常自降辈分以表尊重。面对那些操持家务的女性顾客,叫一声亲切的“姐姐”,既避免了冒犯对方年龄的尴尬,又让人觉得亲切与真诚。

在天津生活的时间久了,一听见“姐姐”,就感觉倍儿亲切。

而东北的社会结构与天津不同。“老妹儿”这一称呼与这片土地上的农业文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东北,近代以来随着人口增多与土地开垦,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农业区域。广袤的黑土地孕育了丰富的粮食和物产,作为当地主要的生产手段,农业深刻地塑造了东北人的社会关系和生活方式。

农业意味着定居繁衍。农民们依靠土地为生,世世代代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这种定居的生活方式使得家庭成为社会关系的核心。在东北,血缘关系尤为重要。这种社会心理反映在语言中,就是东北人习惯以亲属称谓来称呼周围的人。

“老妹儿”这一称呼语,正是这一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它不仅仅是对年轻女性的亲切称呼,更是东北人热情好客、注重亲情的文化符号。这种浓厚的亲情意识,是东北乡土文化的重要表现。它源自农业文化的深厚土壤,塑造了东北独特的社会风貌,也展现了东北人淳朴、真诚的性格特点。

称呼语是传统文化的延伸

那“老师”……总不是亲戚吧。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一开始是学生对教师的尊称,后来演变为人们对有经验、有文化的人的尊称。从“老师”这个词的内在特质来看,它会让人联想到学识、修养、智慧以及儒雅的气质。

在济南,人们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老师”这一称呼所特有的精神内核,正满足了这种传统的心理取向。当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姓名、职业、年龄等个人信息都不太了解时,称呼对方“老师儿”,便可以充分给足对方面子。而且,将双方关系置于“师生”这一轻松、亲密的模式中,无形中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对于这种语言现象,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邹卫平表示,儒学文化讲究尊师重教,逢人称呼“老师儿”是儒学文化底蕴的自然流露,这种称呼方式非常礼貌,在老师后面加个“儿”字显得称呼更富亲和力,加深了与传统意义上的老师的区别。这里的“老师”实质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山东俗语文化的冰山一角。

而有趣的是,不止山东,和上文提到的重庆。如今各个行业都在流行叫“老师”,比如“Tony老师”等等。“老师”这个称呼为啥能在全国范围内走红?

自汉以降,中国文化便以儒家思想为根基。儒家推行“礼治”,其目的在于确立等级森严的社会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来维护统治。因此,称谓词常常带有明显的等级差别和身份的规定性。这被称为“等差”原则,通俗地说,就是“选择称谓时讲究尊卑贵贱、长幼差序”。

然而,出于交际需要,我们又必须实现和听话者的情感连接。当我们过分“礼貌”时,又显得格外疏远。这便是“情感原则”。

在人际交往领域,“礼”和“情感”构成了一个悖论,而“老师”这个称呼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问题。并且,这个称呼具有去阶层化、去身份化的特质。

这样说来,如今的遍地“老师”也不足为奇了。

参考文献

[1] 陈慧敏:重庆话中“老师”称谓泛化的现象及其原因.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0,33(05):52-56.

[2] 冯骥才:真人不露相.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

[3] 光明网:为啥现在管谁都叫老师?,2024.

[4] 津云:【千问千寻大运河】从漕粮中转站到城市新名片,看三岔口的华丽变身……,2021

[5] 李琼、赖健玲:汉语称呼语的礼仪传承与时代要求.光明日报,2023.

[6] 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5):77-82.

[7] 马婷婷:襄阳方言女性亲属称谓语调查研究.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12).

[8] 杨静:山东方言称呼语“老师儿”探析.现代交际,2020(12):56-57.

[9] 杨琳:浅析襄阳方言称呼语“俩娃儿”.语文学刊,2015(15).

[10] 张焘:津门杂记,1884.

END

作者 | 王可欣

编辑 | 胡心雅

排版编辑 | 郑美玲(实习)

校对 | 张斌 古月 苗祎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