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必听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每一曲都是人世间过耳不忘的旋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著名小提琴家有哪些人 史上必听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每一曲都是人世间过耳不忘的旋律

史上必听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每一曲都是人世间过耳不忘的旋律

2024-04-08 09: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主编:丹尼尔 | ID:MRDANIEL777

编辑:QIN | 图:Google

编辑整理 | 田艺苗的田

世界在音乐中,

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

—— 叔本华

日常生活中,我们耳边最常充斥的是流行音乐,旋律朗朗上口,歌词引起共鸣。与之相比古典音乐从曲式来讲更为复杂,常是多条旋律和多个声部交错缠绕,且没有直接表达其意的歌词。

所以,大众常常觉得古典音乐听不懂,无法理解古典音乐的美。如果听不懂,为什么还要听古典音乐呢?音乐何需懂?不同的人听到相同的一段音乐,会有截然不同的理解。音乐是比一切智慧和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你热爱什么音乐类型,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认识世界的方式,和对生活的理解程度。而我们不需要理解作曲家、演奏家的想法。我们只要在古典音乐里,享受那份独有的自己就够了。

小提琴音色细腻、近似人声,作为古典乐器中独奏乐曲最多的一类,是开始欣赏古典音乐的最好选择。本期特别精选十首经典小提琴协奏曲,但愿大家能慢慢爱上古典音乐。

柴可夫斯基D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

彼得 • 伊里奇 • 柴可夫斯基

Peter llyich Tchaikovsky

1840年5月~1893年11月

柴可夫斯基出生于伏特金斯克市,俄罗斯浪漫乐派。他的创作几乎涉及了所有的音乐体裁和形式,其中交响乐创作处于重要位置。此曲是小提琴协奏曲的经典之作,是众多小提琴家必演曲目。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I. Allegro moferato

第一乐章结构宏伟,具有多样化的旋律音调、精致的动机发展以及丰富的概括性形象,充满了永无畏惧激奋人心的力量。

II. Canzonetta: Andante

第二乐章行板,g小调,3/4拍。与第一乐章宏伟、激动的音乐形象形成对比,这个乐章更加凸显出独奏乐器小提琴的歌唱性特点,音乐细腻委婉中带有一丝哀伤。

III. Finale: Allegro vivacissimo

第三乐章,终曲,极活泼的快板,D大调,2/4拍。这个乐章整体为奏鸣曲式。主题来自俄罗斯民俗舞蹈特雷巴克,节奏强劲,速度极为多变。

贝多芬D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

路德维希 • 凡 •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年12月~1827年3月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完成在1806年。这一年,他对他的学生产生了深深的爱情。乐曲正反映出他这些日子的生活中所充满的诗意。

Concertoin D Major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 61:

I. Allegro ma non troppo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这一乐章从定音鼓的五击开始,因此这首协奏曲也被称作《定音鼓协奏曲》,乐队前奏将呈示部的主题首先演奏一遍。

II. Larghetto

第二乐章,小广板。这一乐章是典型的贝多芬抒情曲,是一种宽广的抒情。单簧管呼应着小提琴奏出的乐句,一句一句平缓地流淌。

III. Rondo. Allegro

第三乐章,快板,回旋曲。小提琴一开始就在四弦上奏出主题,这个跳跃的主题充满欢乐的情绪。随后,乐队重复。这个主题在小提琴的各弦上都有表现,最高到一弦高把位的泛音演奏,音域跨度极大,充分表现了欢乐和高昂的情绪。

勃拉姆斯D大调

小提琴协奏曲

约翰内斯 • 勃拉姆斯

Johannes Brahms

1833年5月~1897年4月

本曲是勃拉姆斯一生中创作的唯一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乐曲具有浓厚的田园牧歌风味和匈牙利民歌情调,那种安详与厚重相得益彰的感觉,正是勃拉姆斯所独具的特色。

Violin Concerto, Op.77:

I.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3/4拍,奏鸣曲式。乐曲开始直接由中提琴、大提琴与单簧管悠然地奏出第一主题,之后主奏小提琴以d小调旋律热情而华丽地登场,之后主题速度减慢,充满牧歌风格。

II. Adagio

第二乐章,慢板,F大调,2/4拍,三段体。首先由管乐器缓慢地开始,之后由双簧管奏出徐缓优美的田园风格旋律,稍稍带有一丝荒凉的感觉,这无疑是整个乐章中最动人之所在。

III. Allegro giocoso, ma non troppo vivace

第三乐章,活泼而不太快的、游戏似的快板,D大调,2/4拍,不规则的回旋奏鸣曲式。这是整部作品中最富创造性的乐章。旋律轻快活泼,抒情优美,又不乏震撼人心的气势。

门德尔松e小调

小提琴协奏曲

雅科布 • 路德维希

• 费利克斯 • 门德尔松 • 巴托尔迪

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

1809年2月~1847年11月

门德尔松e小调小提琴曲,与以上三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并称为世界四大小提琴协奏曲。全曲由三个乐章构成,作曲家可能意在防止具有浪漫氛围的快速流动感被切断,所以乐章之间不中断地连续演奏,这在当时是全新的创作手法。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E Minor, Op. 64:

I. Allegro molto appassionato

第一乐章:热情的快板,e小调,2/2拍,是整部作品最著名的乐章。第一主题是一个充满幸福,又回旋着忧愁的优美旋律。这一乐章非常出名,以至于一提到门德尔松,人们便会联想到这个主题。

II. Andante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6/8拍, 这是一个抒情的且富有门德尔松韵味的极其醇美的乐章。

III. Allegretto non troppo - Allegro molto vivace

第三乐章,以奏鸣曲式写成,也是世界著名的乐章。整体风格轻快、流畅,以长篇符的十六分音符链接,体现了门德尔松贵族式的优雅。

帕格尼尼D大调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

尼科罗 • 帕格尼尼

Niccolò Paganini

1782年10月--1840年5月

此曲原是用降E大调写成,但为了减少小提琴演奏的难度、显现特殊效果,所以使用D大调乐谱演奏。这首乐曲充分发挥了帕格尼尼独特的双泛音、跳弓等极难的技巧,是一首具有巨匠风格的精品协奏曲。

Violin Concerto No. 1 in D Major Op. 6 :

I. Allegro maestoso

第一乐章,庄严的快板,D大调,4/4拍,奏鸣曲式。音乐华丽而富于变化,使听者没有丝毫倦怠之感。管弦乐序奏之后,小提琴主旋律立即展现出轻快、活泼的主题。

II. Adagio espressivo

第二乐章,富有表情的慢板,b小调,4/4拍,三段体。以管弦乐持续强而有力地的和弦开始,音乐非常生动精彩。在管弦乐沉默之后,小提琴即奏出小抒情曲般热情洋溢又悠缓深沉的委婉旋律。

III. Rondo - Allegro spiritoso

第三乐章,精神抖擞的快板,D大调,2/4拍,回旋曲式。小提琴轻快而诙谐的主题,跳跃般的断奏奏法,在当时的小提琴作品中尚属罕见。本乐章中,各种复杂而华美的小提琴技巧构成绝妙的效果,最后在管弦乐齐奏的热烈气氛中结束全曲。

西贝柳斯d小调

小提琴协奏曲

让 • 西贝柳斯

Jean Sibelius

1865年12月~1957年9月

d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是西贝柳斯的早期作品,该乐曲最早完成于1903年,几经修改最终于1905年出版,同年在柏林首演。乐曲充分发挥了小提琴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音乐主题热情奔放,富有浓厚的芬兰气息。

Violin Concerto in D Minor, Op. 47:

I. Allegro moderato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2/2拍。整个乐章如一幅风景画,展现幽暗的芬兰北部海滨,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暮色降临,岸边燃起堆堆篝火,游吟诗人的歌声在空中回荡着。

II. Adadio di molto

第二乐章:很慢的柔板,降B大调,4/4 拍,浪漫曲。音乐略带忧郁神秘的色彩,像是作者在缅怀童年往事。在旷野、在海边的巨石上独自演奏心爱的小提琴,与大自然交流感情。

III. Allegro, ma non tanto

第三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大调,3/4拍,回旋曲。这一乐章作曲手法华丽多彩,乐章的主题被称为「北极熊的波兰舞曲」。小提琴独奏旋律如火箭般一次次射向夜晚的天空,激烈时火花迸射,形成无穷的变化,整个乐章高潮迭出,五彩缤纷。

莫扎特G大调

第三协奏曲

沃尔夫冈 • 阿玛多伊斯 • 莫扎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

1756年1月~1791年12月

此曲是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于1775年所作,时年作者19岁,当年作者共完成了五部小提琴协奏曲。此曲深受法国小提琴音乐影响。

Violin Concerto No.3 in G major, K.216:

I. Allegro

第一乐章:快板,G大调,协奏型奏鸣曲式。先由乐队以强弱对比的方式,奏莫扎特自己创作的音乐剧《牧羊人之王》第一幕第三首中咏叹调改编的第一主题。经过部后,在第一小提琴引导下,双簧管与圆号以主调弱奏第二主题。

II. Adadio

第二乐章:慢板,D大调。这个乐章长笛代替双簧管,先由第一小提琴奏主题,支持这个主题的是第二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三连音,以及低音部弦乐拨奏。

III. Allegro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G大调。先由弦乐五声部表现主题,后半部加入双簧管与圆号,反复后,奏快速音群。第一小提琴奏活泼的曲调与管弦乐追逐,然后主奏小提琴才在小提琴二声部伴奏下,奏有几分悲情的副主题。

维尼亚夫斯基d小调

第二小提琴协奏曲

亨里克 • 维尼亚夫斯基

Henryk Wieniawski

1835年~1880年

维尼亚夫斯基八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十三岁举行首次公开音乐会,后又入巴黎音乐学院攻读和声学专业。d小调第二小提琴协奏曲是维尼亚夫斯基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出版于1870年。

Violin Concerto No. 2 in D Minor, Op. 22 :

I. Allegro moderato

第一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4/4拍,奏鸣曲式,具有狂想曲的性质,朴素而单纯。

II. Romance - Allegro non troppo

第二乐章,不太慢的行板。其主题与伴奏部上行的三连音及下行的四连音,不仅旋律同样甜美,且配合得天衣无缝。整个乐章细腻优雅,诗意中的乡愁之感尤其动人。

III. Allegro con fuoco-Allegro moderato

第三乐章,中庸的快板、d小调、2/4拍,回旋曲形式。曲调十分热情、奔放。这种吉普赛风格洋溢在整个乐章之中,最后在辉煌的效果中结束全曲。

圣-桑b小调

小提琴协奏曲

夏尔 • 卡米尔 • 圣-桑

Charles Camille Saint-Saëns

1835年~1921年

圣桑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创作于1880年。作者自己对这部作品的介绍是「两山夹一湖」,第一、三乐章是激情的高山,第二乐章是平静的湖泊。

Violin Concerto No. 3 in B Minor, Op. 61:

I.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乐章中的第一主题富于戏剧性,第二主题较柔和。音乐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加强力度,以第一主题的主题形象结束。

II. Andantino quasi allegretto

第二乐章是一首优美的船歌,平稳的伴奏描绘出平静的水面,小提琴唱出感人的歌调。每一句结束时,长笛与双簧管补充以柔和的琶音进行,仿佛水面上泛起的涟漪。中段出现另一旋律,与乐队结合,宛若轻舟荡漾。

III. Molto moderato e maestoso

第三乐章,以一长段坚决有力的引子开始,然后是活泼热情的回旋曲主题,与几个插段交替出现,自由地变化发展。乐队尾声的音响效果极为洪亮、华丽。

拉罗西班牙交响曲

爱德华 • 拉罗

Edouard Lalo

1823年~1892年

《西班牙交响曲》完成于1873年,实质上,该曲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或许是由于曲中所出现的特别节奏、旋律,又或许是乐曲描绘出来的浓厚西班牙风格,所以作者才有意取名「交响曲」的。如今这部作品多数情况下只演奏三个乐章,即第一、四、五乐章。

Symphonie Espagnole In D Minor, Op. 21:

I. Allegro non troppo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d小调,2/2拍,奏鸣曲式。本乐章是全曲中最充实有力的乐章。小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自由潇洒,之后紧接第二主题旋律优美抒情。

Ⅱ. Scherzando Allegro molto

第二乐章:诙谐曲,很快的快板,G大调,3/8拍。三段体,西班牙色彩浓郁的乐章。乐团在快速与慢速不断交替中发展,小提琴在其中悠然自得地歌唱。

Ⅲ. Intermezzo Allegretto non troppo

第三乐章:间奏曲,不太快的快板,a小调,2/4拍, 三段体。管弦乐部分展示出西班牙风味十足的序奏后,小提琴奏起「半拖半拉而前进」的主题 。这一主题也含有类似序奏里很有个性的节奏。

Ⅳ. Andante

第四乐章:行板,d小调,3/4拍,三段体。这是既情绪化又优美的乐章。管弦乐奏出带有哀愁味的序奏,小提琴奏出感伤味十足的主题。不久,像是「拨云见日」般,又出现新的甜美主题。

Ⅴ. Rondo Allegro

第五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这是灿烂辉煌的回旋曲。小提琴在此乐章把它华丽地技巧最大限度的发挥。回旋曲主题明亮轻快,经过多次发展变化,最后由全体乐器以最强力度在D大调主和弦上结束整曲。

每段音乐

都隐藏了一段与众不同的经历

每个音符

都凝聚了作曲家们的万千思绪

在音乐里

会不经意遇见婉转动人的风景

在音乐里

也会偶尔经历坎坷多舛的命运

恰如

每个独一无二,且未知的人生

原标题:《史上必听的十大小提琴协奏曲,每一曲都是人世间过耳不忘的旋律》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