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4】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经济未来大趋势 【世局2024】2023

【世局2024】2023

2024-06-30 14: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年仍是动荡、分化和变革的一年。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因素相互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与增长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在一些短期经济问题尚未解决之时,一些长期因素的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另一方面,在一些经济挑战尚未得到有效应对之时,一些地缘政治和安全问题对经济运行的挑战不断增加。在此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下行成为意料之中的趋势。2023年10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估计,2023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3.0%,较2022年下降0.5个百分点。同期,发达经济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增长率仅为1.5%,较2022年下降1.1个百分点。得益于中国经济的提振作用,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放缓幅度较小,增长率为4.0%,较2022年仅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中国经济增长率为5.4%,较2022年上升2.4个百分点。

  在就业方面,全球形势相比2022年有所改善。2023年5月,国际劳工组织(ILO)对全球失业数据的估计进行了大幅修正,2022年全球失业人口由此前估计的2.05亿人下调至1.92亿人;预计2023年全球失业人口进一步降至1.91亿人,失业率为5.3%,较2022年下降0.1个百分点。相比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后的全球就业复苏步伐更快。除了低收入国家外,其他国家群体的失业率总体上已降至疫情前水平,一些国家的失业率甚至创过去数十年来的新低。2023年8月,欧元区20国经季节性调整后的失业率为6.4%,创历史新低;2023年9月,美国失业率为3.8%,保持较低水平。2023年7—8月,俄罗斯失业率进一步降至3%的极低水平。

  在物价方面,全球通胀的严峻形势有了大幅缓解,但也有一些隐忧。根据IMF估计,2023年全球平均通胀率为6.9%,较2022年下降1.8个百分点;年末通胀率为6.4%,较2022年下降2.5个百分点。2023年11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比上年最高点下降6.0个百分点;同期,欧元区消费者调和价格指数(HICP)同比上涨2.4%,创2021年7月以来最低水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下降是推动物价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IMF发布的初级大宗商品价格数据显示,2023年11月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为164.45,较上年同期下降14.4%,较上年8月的高点则下降了32.0%。其中,燃料价格较上年同期下降26.1%。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通胀缓解是在主要发达经济体持续收紧货币政策的背景下实现的,并且目前主要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仍远高于央行通胀目标。这说明,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虽然有效但效果有限。

  在经济下行和货币政策紧缩的背景下,全球债务风险高位累积。2023年以来,全球债务水平持续攀升,尤其是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债务规模屡创新高。2023年9月,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报告显示,2023年第二季度全球债务增至创纪录的307万亿美元,全球债务与GDP之比连续两个季度上升,达到336%。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上升势头是在债务率连续7个季度下降之后出现的。2023年上半年,超过80%的新增债务来自发达国家,其中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增幅最大。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规模已超过33万亿美元,并呈加速上升势头,有机构预测到2030年将超过50万亿美元。2023年8月,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这是美国有史以来第二次信用评级遭下调。在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持续紧缩等因素的冲击下,很多新兴市场国家出现了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债务风险急遽上升。2023年以来,一些外债占比较高、经济基本面和金融体系较为脆弱的新兴市场国家面临很高的债务违约风险,甚至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债务危机。如果通胀压力上升,发达经济体央行还可能进一步加息,这将进一步推升全球债务风险,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同时,全球贸易投资增长乏力。尽管疫情对全球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冲击和干扰已经消退,但国际贸易与投资增长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23年10月,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预测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较上年增长0.8%,相比4月1.7%的预测值显著下调。WTO还警告道,全球供应链分化的迹象已开始显现,并将对全球贸易带来持续威胁。2023年上半年,作为全球供应链活动指标的中间产品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占比为48.5%,比前三年的平均值低2.5个百分点;美国的亚洲双边合作伙伴在对美零部件贸易中的占比为38%,较2022年同期下降5个百分点。全球投资增长形势也不容乐观。2024年1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显示,2023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估计为1.37万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3%。尽管这一结果好于预期,但经济不确定性和利率高企对全球投资造成的负面影响仍不容小觑。

  此外,全球金融市场波动,并主要表现在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2023年以来,美元指数延续了上年的上升势头,很多国家货币相应出现汇率的进一步下跌。2022年末,美元指数为103.49,较上年末上升7.8%;2023年10月末,美元指数升至106.72,较上年末上升3.1%。2023年10月末,美元对俄罗斯卢布汇率为1:93.24,美元对日元汇率为1:151.69,对人民币汇率为7.18,较上年末卢布、日元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分别下跌24.6%、13.6%和3.0%;同期,欧元对美元汇率为1:1.07,较上年末上升1.2%。全球股票市场更加分化与震荡。一方面,多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2023年,阿根廷MERV指数上涨347.4%,美国纳斯达克指数上涨43.4%,日本股市全年表现为十年来最佳,印度股市创下八年连涨纪录。另一方面,少数国家股票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例如,2023年泰国SET指数下跌15.2%,芬兰OMX全指下跌6.8%。

  展望2024年,全球通胀问题得到阶段性缓解,但导致全球经济下行的短期和长期因素依然很多,包括美欧等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的紧缩效应逐步显现、发达国家金融系统承受力与稳定性受到挑战、政府或企业违约风险不断攀升、企业和国家层面的供应链持续调整、贸易保护主义与资源民族主义依然盛行、大国博弈日益转向各方受损的负和博弈、主要经济体劳动力供给逐渐减少、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与稳定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全球经济去碳成本依然过高、疫情引发的“疤痕效应”以及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冲突多点爆发等。这些因素的发展演化都可能给全球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并成为损害全球经济增长动力的障碍。全球经济向好趋势主要来自一些发展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新兴大国在引领全球经济增长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24年世界经济依然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2023年6月,世界银行预计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4%,较1月预测值下调0.3个百分点。9月,OECD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7%,较2023年低0.3个百分点。10月,IMF预测数据显示,2024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9%,较2023年下降0.1个百分点,其中,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为1.4%,美国为1.5%,欧元区为1.2%,日本为1.0%;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与2023年持平,为4.0%,其中,中国为4.6%,印度为6.3%,巴西为1.5%,俄罗斯1.1%,南非1.8%。

  总体来看,影响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的因素很多,其中关键变量之一在于中美等主要经济体能否携手应对各种全球经济挑战。根据目前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和世界经济形势来看,2024年世界经济仍将行进在中低速增长轨道,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世界经济增长率为2.7%。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率仍将显著高于发达经济体,并且不排除因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出现经济大幅波动而导致世界经济增速显著下降的可能性。

  【本网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关领域学术理论研讨,为学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本文系《2024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摘要,刊发时有删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