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共23张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物种交流意义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共23张PPT)

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课件(共23张PPT)

2023-05-10 10: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新航路开辟以前,食物物种交流主要在彼此邻近的地区和各大洲内部进行,也有一些跨洲的食物物种交流。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早期农业传播示意图问题思考:阅读材料,思考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传播时间长;交流范围有限,集中在大陆内部及邻近地区;交流路径以陆路为主;交流物种较少。1492 年10月12日清晨,受西班牙王室派遣,意大利探险家哥伦布乘“圣玛利亚”号首次航行到美洲大陆,东西两个半球就此遭遇。1492年10月12日的这次相遇,是欧亚大陆与美洲大陆的首次相遇,也是旧世界与新世界的首次相遇。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所带来的世界性改变,远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大,人类历史不仅在政治、经济、思想观念等领域发生重大改变,在生态环境史上,它更象征了一个重大时刻的开启:旧大陆和新大陆的植物(马铃薯、玉米)、动物(马、牛)、病菌(梅毒、天花、麻疹)都发生着交流与互换,极大地改变了此后的世界进程。哥伦布远航引发的生态变迁是奠定当代世界格局的重要一环,正如作者克罗斯比所说:“我们这个星球上的生命,从此彻底并永远地改变了。”Food species exchange after the opening of new routes第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目录213美洲作物的外传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课程标准:了解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及其历史影响。一、美洲作物的外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16世纪初,原产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玉米有一种说法:欧洲文明是小麦文明,亚洲是稻米文明,拉丁美洲则是玉蜀黍文明。而墨西哥及中美洲,正是玉蜀黍的发源地,据考古发现,早在1万多年前,这里就有了野生玉蜀黍,而印第安人种植玉蜀黍的历史也已有3500年。考古学家已经在普埃布拉州特瓦坎谷地发现了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1540年之间玉蜀黍文化的遗迹,表明古印第安人如何在狩猎活动日渐稀少的同时,逐渐开始采摘野果并过渡到人工种植玉蜀黍的过程。玉米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16世纪中叶,在南欧地区广泛种植,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之一。17世纪,玉米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粮食作物,传遍欧洲。问题思考:阅读教材,归纳玉米在中国的传播概况明朝时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东南沿海地区;清朝前期,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得到大规模推广;到鸦片战争前夕,遍布全国。史学新知:关于玉蜀黍品种传入中国的问题,《中国玉米品种志》中说:“玉蜀黍16世纪前半期由欧洲传入中国,在明田艺衡《留青日札》和李时珍《本草纲目》中都有记载。”据日本人星川清亲说,16世纪初葡萄牙人将玉蜀黍传入印度,而后从印度传入中国。但是,新近的发现表明,玉蜀黍传入中国的时间显然早于明朝。兹举例如下:元贾铭《饮食须知·谷类》卷二:“玉蜀黍即番麦,味甘性平。”元李东垣《食物本草·谷部》卷五:“玉蜀黍:一名玉高粱,种出西土。其苗叶俱似蜀黍而肥矮,亦似薏苡。苗高出三四尺,六七月开花出穗,如秕麦状。苗腋别出一苞,如棕鱼形,苞上出白须垂垂。久则苞拆子出,颗颗攒簇。子亦大如粽子黄白色,可炸炒食之。”马铃薯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史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16世纪中期,马铃薯被一个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欧洲。那时人们总是欣赏它的花朵美丽,把它当作装饰品。1586年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带到英国,英国的气候适合马铃薯的生长,比其它谷物产量高且易于管理。后来一位法国农学家——安·奥巴曼奇在长期观察和亲身实中,发现马铃薯不仅能吃,还可以做面包等。从此,法国农民便开始大面积种植马铃薯。17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欧洲的重要粮食作物并且已经传播到中国,马铃薯传入中国只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但在21世纪初中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番茄起源中心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地带。在秘鲁、厄瓜多尔、玻利维亚等地仍有大面积野生种的分布。栽培番茄的祖先是樱桃番茄。墨西哥较早驯化栽培,1523年,番茄由墨西哥传到西班牙、葡萄牙,1550年前后传到意大利,1575年相继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当时作为观赏植物。18世纪中叶开始作食用栽培。1768年米勒首次作出植物学描述,进行分类和定名。17世纪传入菲律宾,后传到其他亚洲国家。中国栽培的番茄从欧洲或东南亚传入。清代汪灏在《广群芳谱》的果谱附录中有“番柿”:“一名六月柿,茎似蒿。高四五尺,叶似艾,花似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由于番茄果实有特殊味道,当时仅作观赏栽培。到20世纪初,城市郊区始有栽培食用。中国栽培番茄是从50年代初迅速发展,成为主要果菜之一。番茄考古学家估计,早在公元前5000年玛雅人就开始吃辣椒了。而在公元前7000年的时候辣椒就在此生长了,所以辣椒可以说是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辣椒哥伦布到达美洲后,将辣椒与印度的胡椒混淆了起来。后来哥伦布把辣椒带回了西班牙,说它是一种香料,虽然它是茄属类植物,但哥伦布的错误并没有妨碍辣椒几乎立刻就传遍了全世界。而很有名的风铃椒最早就是发现于南美洲的。15世纪传入西班牙,16世纪传到英国和中欧各国。16世纪中期传入中国,称为“番椒”西南、中南地区气候潮湿,辣椒较为流行。史料记载贵州、湖南一带最早开始吃辣椒的时间在清乾隆年间,而普遍开始吃辣椒更迟至道光以后。后中国各地普遍栽培,是中国境内最晚传入却用量最大且最广泛的香辛料。有趣的是,辣椒最先从江浙、两广传进来,但是没有在那些地方被充分利用,却在长江上游、西南地区泛滥起来。到了清代嘉庆以后,黔、湘、川、赣几省已经“种以为蔬”、“无椒芥不下箸也,汤则多有之”。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美洲物种向外传播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概括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传播概况。类别 作物或物种粮食类 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 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 黄瓜、豌豆经济类 甘蔗牲畜家禽 牛、驴、骡、马、猪、羊、鸡历史纵横咖啡是用经过烘焙磨粉的咖啡豆制作出来的饮料。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其与可可、茶同为流行于世界的主要饮品。11世纪左右,人们才开始用水煮咖啡作为饮料。13世纪时,埃塞俄比亚军队入侵也门,将咖啡带到了阿拉伯世界。在公元15世纪以前,咖啡的种植和生产一直为阿拉伯人所垄断。当时主要被使用在医学和宗教上,医生和僧侣们承认咖啡具有提神、醒脑、健胃、强身、止血等功效;15世纪初开始有文献记载咖啡的使用方式,并且在此时期融入宗教仪式中,同时也在民间作为日常饮品。17世纪初,威尼斯商人开设了欧洲第一家咖啡馆。此后,英国的牛津、伦敦,法国的巴黎、马赛等地也相继开设咖啡馆。17世纪末18世纪初,咖啡馆在欧洲各个城市纷纷出现,并推广到北美的波士顿、纽约、费城。从此,欧洲和北美的社会生活中有了喝咖啡的习惯。人们在咖啡馆休闲聊天,咖啡馆成了社交的重要场所。coffee叁 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材料一: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粮食作物玉米、马铃薯和甘薯,蔬菜作物番茄、辣椒、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之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各洲。美洲作物外传的同时,也有很多欧亚作物传入美洲,主要有:粮食类的小麦、大麦、水稻;水果类的苹果、葡萄、甜橙、柠檬;蔬菜类的黄瓜、甜瓜、豌豆;经济类的甘蔗等。除农作物外,欧洲移民还把牛、驴、骡、马、猪、羊、鸡等畜禽传入了美洲,或用作役畜,或用于食用。——摘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经济与社会生活》材料二:(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这个大交换的结果——从人类观点视之——也是正负参半……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美]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哥伦布大交换》【史料分析·特点概括】阅读材料,分析概括16世纪以来物种传播的特点。传播特点:①欧洲具有主导性;②内容具有丰富性;③范围具有全球性;④结果具有两重性;⑤时间具有长期性。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765年,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60年代,豆腐在美国开始被视为健康食品。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至1910年,美国已经拥有280多个大豆品种。1931年,福特公司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工业、轻工业及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种植面积超过一亿亩。大豆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摘编自刘启振等《“一带一路”视域下栽培大豆的起源和传播》【史料分析·影响探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问题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豆在美国广泛种植的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世界市场的推动,海外贸易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大豆自身的优良特性,使其适宜广泛种植;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大豆的用途得到广泛开发;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问题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物种交流的积极意义。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民众生活、饮食结构的改善;促进了物种的多样化;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物种交流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有助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何炳棣、陈树平通过将玉蜀黍和甘薯挤塞进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缝隙,在1700年至1800年间,棚民(福建等地客家人)和移民让这个国家的种植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为了开辟必须的农田,他们砍伐了许多已有树百年历史的森林。失去林木的遮蔽,山坡再也不能蓄住雨水。土壤养分从山丘上被冲刷下来。最终,养分耗尽的土地甚至连玉蜀黍和甘薯都无法滋养了。于是农民会砍伐更多的森林,这个周期又再一次开始。——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史料分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新航路开辟以来食物物种交流的消极影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1.积极影响(1)提高了全球粮食产量,使世界人口激增;(2)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丰富了食品的来源;(3)推动了当地经济和贸易的发展;(4)促进了家禽畜牧业的发展。2.消极影响(1)高产农作物的大量种植,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导致水土流失;(2)物种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3)有害物种引入后,对当地的生物群体造成了物种入侵,危机当地生态平衡;(4)高产农作物带来的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治理提出新的挑战,导致一系列社会问题产生。知识归纳: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本课小结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一、美洲作物的外传二、其他地区物种在美洲的推广三、食物物种交流带来的影响1.概况2.表现:玉米、土豆、番茄、辣椒等的传播1.概况1.特点探析2.影响探究2.表现即学即练1.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农学家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提及:“番柿,一名六月柿,茎如蒿,高四五尺,叶如艾,花如榴,一枝结五实或三四实,一树二三十实。缚作架,最堪观。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这是中国最早有关番茄的详细记载。这段记载可用来说明此时( )A.东西方间物品交流速度加快 B.海上丝绸之路得到稳步发展C.我国可用食物种类更加丰富 D.中国与美洲开始了直接往来2. 16世纪,美洲的西班牙人、葡萄牙人若要吃面包,需要进口欧洲小麦。进入17世纪,智利发展成南美的小麦产区,产品除了供应本地外,还被运到巴西、古巴、秘鲁等地。小麦在美洲的传播( )A.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 B.有利于欧洲人对美洲的殖民C.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兴起 D.极大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CB即学即练3. 17世纪以来,马铃薯逐渐成为爱尔兰人的唯一主粮,爱尔兰人口从1762年的110万增加到1846年的830万。在德意志地区,直到18世纪晚期人们才开始接受马铃薯,在谷物歉收压力下,马铃薯代替了“自中世纪以来在广大民众中直占主导地位的粥食”。这说明物种交流( )A.解决了世界饥饿问题 B.延缓了西方殖民扩张的进程C.改变了区域饮食结构 D.促进了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4. 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B.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C.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D.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CC即学即练5.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人、非洲人来到北美大陆。伴随这些外来移民而至的还有致病的微生物,天花、麻疹、鼠疫等传染病,印第安人口因此锐减了近95%。从世界发展趋势角度看它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 )A.西欧殖民扩张过程中病菌是第一“杀手”B.全球化背景下防控疫情需加强国际协作C.西方发达国家有责任帮助落后国家脱贫D.各国应对传染性疾病应该选择各自为政6. 17世纪初,北美弗吉尼亚的英国移民向英王报告:“若要抵御印第安人的进攻,就必须保证粮草,小麦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谷物,必须将其栽活。”18世纪,北美已经有蛋壳、西西里岛、白、红几种小麦。据此推知,物种的洲际传播( )A.改善了土著居民的生活 B.促进了殖民地的近代化C.改变了殖民扩张的手段 D.保障了西方的殖民活动BDTHE END感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