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涛课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认识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永恒定律 徐涛课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认识论

徐涛课0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3~辩证法的三大规律认识论

2023-11-05 1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前面我们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共包括四大理论板块。而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详细给大家讲述了第一个板块——〔唯物论〕的核心理论逻辑。这堂课呢,我们接着来看第二个板块,叫做〔辩证法〕。

如果说前面的〔唯物论〕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我们上节课就探讨了这个问题,并且我们给出了答案——〔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个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那么接下来的〔辩证法〕,它要探讨什么呢?

〔辩证法〕无非就是在〔唯物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去探讨〔这个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的问题。〔唯物论〕探讨的是〔是什么〕,〔辩证法〕探讨的是〔怎么样〕,这就是第一板块和第二板块之间的逻辑关系。

好啦,现在我们来琢磨这个问题,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呢?

在【辩证法】的理论部分,它的第一个知识点对这个问题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它用两个词回答了这个问题。

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物质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呢?

一、叫普遍联系的。二、叫永恒发展的。这个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这个知识点,我们把它称为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在以后的课程中,我们会经常提到两大总特征,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知道啦,所谓的两大总特征,一个是联系,一个是发展。

这个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这个知识点,我们把它称为辩证法的两大总特征。

下面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两个词:什么叫【联系】呢?

不难理解,【联系】指的就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它们都与其他的事物发生着某种关联,产生着某种联系。

(Me:比如,作用力。)

这个世界是一个【联系的统一体】。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事物。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个东西和其他事物毫无关联,不存在这样的东西。所以这就是【联系】的观点。

曾经呐,有一个社会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说,一个人,你只要向所有认识的人发送一封邮件,然后收到这封邮件的人也这样做,循环6次,就可以覆盖全人类。世界上有多少人啊?几十亿人口!而我们只需要通过几次邮件接力就可以覆盖全人类。可见,这个世界是一个高度联系、普遍联系的世界。这就叫【联系】的观点。辩证法反对孤立地看待事物。

好,那再来说【发展】,什么又叫【发展】呢?这个更好理解。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 和 将来}。我们要立足于过去,我们要展望将来。未来一定会变得和现在不一样,这不就叫【发展】吗?“事情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就是【发展】的意思了。

曾经有一次,我和一个学生交流,印象非常深刻。

记得当时这个同学啊,他一上来就跟我说:老师,你就是我的偶像,我特别的崇拜你,特别的羡慕你。

我说:你羡慕我啥,我有啥好羡慕的?

他说:老师你看啊。首先,你是个博士,博士毕业,这一听就是好有知识好有学问的样子。然后,老师你看你在你的工作领域做得还不错。讲一个考研政治课,全国有这么多考生这么多学生都很喜欢你,他们都听你的课来进行学习,所以你看你也算是有一定的事业。并且老师,我猜你一定买了房吧?

我当时害怕极了(笑),然后点了点头。他还在问我说:有没有,你说有没有?

我当时害怕极了

我说:有,肯定有啊。

他说:我就知道,你啥都有,对不对?再看看我,我啥也不是,啥都没有。

我当时真的是被他搞得哭笑不得。我就不明白了,你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你为什么必须要跟一个年近四十的中年人,比谁拥有的多呢?谁拥有的这些外在的东西多呢?你觉得这有可比性吗?我们应该树立发展的眼光。不谦虚地说,或者负责任地说,倒回去十五年,就是我跟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比你们当中的绝大多数的同学,其实都要差。

我接触到过很多考生,很多年轻人,以我的观察,现在很多的年轻人,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做工作的方法、他们的学习能力等等这些能力,都比我当年在二十岁出头的时候要强太多了。所以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你老是跟一个比你大那么多的人比谁有房谁有车,有意义吗?这就不够发展了嘛,对不对。所以希望大家可以学会用辩证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好了同学们,就说到这里为止了哦,我们已经得到了结论:这个【物质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接下来,我们可以再往下深入地进行探讨。

它是怎么联系的呢?它为什么要发展呢? 它是怎样发展的呢?它要朝哪去发展呢?

既然是联系和发展的,那么,它是怎么联系的呢?它为什么要发展呢? 它是怎样发展的呢?它要朝哪去发展呢?进一步深入去探讨这两个词。这就是辩证法研究的主体理论内容。

它是怎么联系的呢?它为什么要发展呢? 它是怎样发展的呢?它要朝哪去发展呢?

好,下面我们一个一个来,今天我们都能得出相应的结论。

事物是怎样联系的呢?它们是一片一片联系的,还是一堆一堆联系的,还是几个几个联系的?它到底怎么联系呢?辩证法告诉我们,它们是一对一对,两个两个联系的。

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发生联系。而另一个事物呢,又与另一个事物发生联系。如此循环,不停地,这些事物之间在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它们全部都可以联系起来。

世界就是依靠这样一对一对的联系,构建出了一张普遍交织的大网。这就是联系的普遍性。

而世间的万事万物呢,都在这个网当中。事物是怎样联系的?就是这样联系的。

而世间的万事万物呢,都在这个网当中。矛盾

所以,这个地方我还要再深化一下:事物是一对一对联系的,我们取其中的一对,比如说,以这一对为例:

其中相互联系的这一对,就是我们未来要学习的一个超级重要的概念:矛盾。什么叫矛盾?矛盾就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一对的事物。所以啊,这个世界就是一对矛盾、一对矛盾、一对矛盾、一对矛盾,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矛盾的普遍联系的世界。听明白我的意思没有~?这就是世界是怎样联系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会永恒发展呢?

ok,继续往下探讨下面的问题。前面我们说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它会永恒发展呢?或者说,是什么样的原因或动力,在推动着世界向前发展呢?

辩证法关于这个问题呀,给出了十分明确的答案,一共是四个字,叫做:对立统一。这就是答案!对立统一,就是世间万事万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对立统一,就是世间万事万物不断向前发展的原因!和动力!

当然我知道,很多同学听到这个地方一定会觉得非常地迷糊啦~啥意思呀,什么叫对立统一呀?为什么对立统一就是万事万物向前发展的原因和动力呢?

不要着急,我来给你举个例子。(我去给你买个橘子:3)像这种知识啊,我们只有去举例子,然后大家在例子当中去领悟。只有我们自己从例子当中去领悟,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把握这些高深的哲理(大数据深度学习)。

像这种知识啊,(doge)

我们来举例子,比如说有两个人要在一起

他们的关系,是怎么不停地向前发展的呢?我们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

两个人在一起,他们的关系是怎么向前发展的?首先,他们要相互吸引。我很喜欢你,你也很喜欢我,我们相互吸引。只有相互吸引,我们才能在一起,对不对?

而我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吸引,就是我们之间的统一性。统一就是这个意思。

只有相互吸引,我们才能在一起,对不对?

而我们之间的这种相互吸引,就是我们之间的统一性。

但是,光有这种相互吸引,它未必能向前发展。我们只是在一起了,能不能把这种关系向前推进呢?不一定。

那还得靠什么呢?我们在一起了以后,就会产生各种矛盾,产生各种冲突,产生各种对立。我总是有些地方看不惯你,我总是有些地方觉得不适应。我想要改变你,对不对?我想要控制你,我想要把握你,对不对?总是会出现好多的矛盾,好多的冲突。

总是会出现好多的矛盾,好多的冲突。

而我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就是我们之间的对立性。

对立性

而我们两人的关系呢,就是在这种既相互吸引,又有好多矛盾和冲突的这个过程当中啊,不断地去推进,不断地去磨合、化解冲突。然后我们的关系才能够行稳致远。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啊,对立统一,就是世间万事万物向前发展的动力。

注意,我刚刚只是给你们举了“两个人在一起”的例子,来说明这个观点。而事实上,除了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之外,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如此。我们只是举了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我们得到的道理是:万事万物,它们既对立又统一,而这种对立统一推动着万事万物不断地向前发展。就是这个道理。

好,第一个问题我们就回答完了。下面看第二个问题:

它是怎样发展的?

我们刚才说它是永恒发展的,那它永恒发展,是怎样发展的呢?它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它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那它永恒发展,是怎样发展的呢?它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呢?它是一个怎样的状态呢?

辩证法,关于这个问题,也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叫做:量变质变。

事物的发展呐,首先呐,在维持【质】的【稳定性】的前提之下,不断地发生量变,不断地在积累。

比如说你们现在考研,有考研想法的同学。我们现在是个本科生,考上就会变成研究生,但是我们现在正在努力复习。我复习的每一天每一天都在干嘛?都在量变,不断地进行量的积累。

好,到了一定的程度,突破了!🆗实现了质变,我考上了,变成研究生了。就是这个意思了。

好,变成研究生了。

辩证法认为,事物怎样发展?是一个不断实现量的积累,最终实现质的突破。突破了以后再进行量的积累,积累了以后再进行突破。(好像斗罗大陆的魂师修炼啊)不断地积累、突破、积累、突破,就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万事万物向前发展的过程和状态。就是这个意思了。

积累1、突破1突破1、积累2积累2、突破2就这么一个过程。这就是万事万物向前发展的过程和状态。

好,再来看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后一个问题,

发展的方向和归宿问题

(看看进度条我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3)

11:31/26:43

也就是说,这世间的万事万物不断地向前发展,它们最终会往哪里去发展呢?

这是一个极其高深的问题。论其复杂程度和高深程度,都比前两个要难得多。

当然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再后期强化班会给大家展开更为详尽的论述。现在只是基础班,我们点到为止,我通过一个例子,简单地跟大家说明这个问题。如果能听懂,说明你是有缘人,如果每日听懂不用担心,在后面的强化班我们还会进一步地展开讲,讲得会更详细。我们来试一试哦:

万事万物会朝哪个方向发展呢?

比如我们举个例子,教科书当中的经典案例:比如说,一颗种子,🆗一颗种子

《一颗种子》

我们来思考一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它会怎么发展呢?

首先,它要发展的话,就要否定掉自己。如果它一直是个种子,那它就没有发展。是不是这个意思呀?它得先否定掉自己。

否定掉自己,然后变成什么样了呢?进入了自己的对立面,开始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对不对?

种子先否定自己,让自己变成了其它事物。

🆗这是第一次否定,第一次对自己的否定,使自己不再成为自己。

好,那么变成花之后,它发展完了没有呢?

没有结束,没有结束。因为❀花最终会枯萎,果实最终会腐烂,那么兜了一圈回来,最终不烂的是什么呢?哎,兜了一圈回来又会变回种子,听明白我的意思没有?

只有从【自己】变成【不是自己】再变回【自己】只有从【自己】,变成【不是自己】,再变【【自己】】,做第二次否定,这才是完成了发展的一个完整的周期。所以,万事万物往哪里去发展呐?往【【自己】】去发展嘛!

从【自己】,【兜一圈】,又回到【【自己】】,往自己去发展,这就是发展的方向问题。

但是,你千万不要误以为,它只是简单地回到了【自己】,事实上不是的。

我们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一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变回来的,是一堆种子。一堆

也就是说,原来的种子,如果是 A 的话,变回来的是A',变成的是更加强大的A,听明白我意思没有?

联想到了线性代数。涛涛数学不错:3

所以,万事万物朝哪里去发展?它朝一个【更加强大的自己】去发展。世间万物都是如此。从【自己】,变成【不是自己】,再变成【更强大的自己】,再变成【【不是自己】】,听明白我的意思没有?这叫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这就是万事万物发展的方向,和归宿。

波浪式的前进,螺旋式的上升

那么这个理论呢,在后面的【否定之否定】中,会有更详细的论述,以及它的方法论。我们在后期的课程中都会谈论到。现在呢,就讲到这儿啦,能听懂的话,我们为后来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这个理论呢,在后面的【否定之否定】中,会有更详细的论述,以及它的方法论。

听不懂没关系,后面我们会更详细地论述,并且给你指出考试会怎么考,题目会怎么出。我们最终是为应试而去的,解决了题目就可以了嘛~对不对,顺便还能给自己带来一些人生的领悟~增加一些智慧,这当然是一举两得啦~这当然是更好的事情啦。

好,同学们,这三个问题一回答,就不得了啦!

我们来看看——

事物为什么会发展?对立统一。怎样发展?量变质变。往哪里去发展?否定之否定。这就是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后面我们会学得更详细,现在我们先打个基础。

好啦同学们,马哲的第二大板块——辩证法,我们就讲到这里啦。紧接着往下,我们来看第三个板块,叫做认识论。

认识论16:06/26:43

如果说啊,【唯物论】探讨了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辩证法】探讨了世界是怎样存在的,

那么接下来的【认识论】,它要探讨什么呢?

它探讨的是,既然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

那我们人类,要如何【认知】和【发展】这个世界呢?

我们的【认知】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呢?我们的【认知】到底是个什么过程呢?以及,我们的【认知】最终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ok,这就是【认识论】要重点探讨的地方。

目前在基础班的阶段,我提炼了一些基础的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

首先,认识的本质是什么?

人类的【认知】到底是个什么行为?这个问题呀,虽然我们还没学,但其实已经学了一半了。还记不记得我们前几节课讲的那面【镜子】呀?有没有印象?

对吧?镜子外面,是【物质】,然后【映射】到镜子里面来,这就形成了【意识】。这就是我们的【认知】。

当时我就说,这个【镜子】可以比喻成我们的人脑,或者心,

镜子外面,是【物质】,然后【映射】到镜子里面来,这就形成了【意识】。这就是我们的【认知】。

所以,【意识】,什么叫【认知】?它无非就是外部的物质世界,通过我们人脑或说人心这面镜子,映射到我们的脑中或心中,形成了我们的认知。认知无非就是这么回事咯。

我记得当时在画这张图的时候,我当时还留下了个【口子】!我说,“我们 把人脑和人心 比喻成一面镜子,但是,它只是一面【镜子】吗?”  但是,它只是一面【镜子】吗?

记得吗?不记得的同学可以往前看,我们之前讲唯物论的时候说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人脑和人心比喻成镜子,但它只是一面镜子吗?现在我们要对这个问题做出回答了。

不只是,它不只是一面镜子。

不只是,它不只是一面镜子。

为什么?因为它在【反映】的过程中,会发挥能动性!

“因为它在【反映】的过程中,会发挥能动性!”hahaha函数映射!涛涛数学yyds!:3什么叫能动性?

当然,关于这个词语我们后期会详细讲解。这里呢,我先给你简单解释一下,什么叫【能动】?

能动,也就是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得一旦【映射】过来以后,会变得和   不    一   样

比如说外部有一个三角形🔺像这个样子,它映射过来了,可能会变成这个样子—额欸欸欸欸欸~

《我心目中的三角形🔺》by.涛哥

听明白我的意思没有?与【外部世界】一定是有关的,由【外部世界】决定的。我们之前学过,物质决定意识嘛。那它映射过来就不会是一个正方形或者圆形,那不会。

(皮一下:从拓扑结构看,大家都一样,所以这么映射没问题略略略:3)

但是呢,又会和原来的三角形略微有些不同。它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个样子》

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因为能动!因为人脑和人心会发挥【能动性】作用,使得外部素材一旦进入我的脑子里面,我要对它进行  加  工  改  造,变得和【外部世界】不完全一样了。

所以同学们,如果你能明白这个过程的话,这个问题我们就回答完啦。

【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无非就是人脑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

🆗结束啦,什么是能动?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注意【能动】不能丢。

你丢掉【能动】你就变成了什么?你就变成【机械唯物论】了!【机械反映论】了!对不对?那你就把【人脑或人心】仅仅比喻成 一面镜子⚪了,那就不对了。

什么是能动?就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能动反映】,注意【能动】不能丢。

你丢掉【能动】你就变成了什么?你就变成【机械唯物论】了!

【【它】】是【镜子】,

但【【它】】又不只是【镜子】,

【【它】】还会干嘛?

【能动】!

就是这个意思了,这是第一个问题,你听明白没有?我们的【认知】是什么?我们的【认知】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认知】的本质,就是对 【外部世界】 的【能动反映】!

好啦,知道了【认识的本质是什么】,我们下一个问题就是,

【认知的过程是什么?】20:36/26:43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世间】要知道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实践】谈起。

因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  来  源  。

没有人类的【实践】,就不会有人类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没有人类的【实践】,人都不可以成为【人】。

没有人类的【实践】,就不会有人类的【认识】。甚至可以说,没有人类的【实践】,人都不可以成为【人】。

人有很多生理属性,和动物是一样哒!人会做的很多事情,动物也会做。那么【人】从【动物】的群体中脱离出来,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实践】,尤其是【劳动的实践】。

【人】从【动物】的群体中脱离出来,脱颖而出,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实践】,尤其是【劳动的实践】

生产劳动实践,使得【人】跟【动物】被区分开来。而在生产劳动实践的过程当中,人不断产生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这也是动物所不懂得的,就是这个道理。

好,那我们可以说,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产生了认识,

认识一经产生,它分几个步骤呢?

分两个步骤,首先第一步,我们得到的叫【感性认识】,

什么叫【感性认识】?它的特点是什么呢?

首先注意哦!不要瞎说,不能说【感性认识就是错的】,不可以说这样的话,因为【感性认识】不一定是错的。感性认识不是错不错的问题,它是【深】和【浅】的问题。不要瞎说,不能说【感性认识就是错的】

它有一个特征,就是【浅】。听懂我意思没有?

它是【外部世界】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形成的【认识】。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或者说这些【感知】就叫【感性认识】。

眼睛能看到的,手能摸到的,鼻子能闻到的,耳朵能听到的,或者说这些【感知】就叫【感性认识】。当然了,这还不够。

基于这些【感性认识】之上,我们去进行概括、抽象、提炼、加工、思考、整理,从而获得了【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要更加地深刻。

请注意哟。我们未来的 考 研 政 治 题 中,有的题目就会这么说:“感性认识一般是错的,理性认识一般是对的。”不对,这是错误选项。因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是【深和浅】的关系,不是【对和错】的关系。我【浅】不一定错,你【深】不一定对。你思考了半天抽象了半天,不一定得到正确的结论啊,所以它们是{深和浅}的关系,而不是{对和错}的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它们是【深和浅】的关系,不是【对和错】的关系

因此,人类的认知要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从【浅】往【深】处飞跃。第二次飞跃,我获得了深刻的理性认知,然后呢?然后要回过头来指导实践。

如果你获得了一个认知对实践没有任何意义,不能对实践产生任何指导,那么这个认知没必要发生。人之所以要认知这个世界,为的,是去改造这个世界。

(我感觉人会面临这样一个困境:因为在我们获得认知之前,是无法得知它到底对实践有无指导意义的,就像量子力学。我们必须做好做无用功的准备,才能从浩瀚的认知汪洋中提取处一丁点有用的东西,来指导实践。)

所以,改造世界,实践,才是【认知】的目的。

好的,这就是人类认知的目的、人类认知的过程,接下来在强化班中还会进一步展开。我们会给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的概念,并且会去探讨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之间的辩证关系,它们之间的【辩证统一】。

那么好,基础班就说到这里为止,给你把内容都梳理了一遍。

紧接着,第三个问题:认知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呢?

认知能有什么结果呢?无非是两个结果了,第一个,我脑子里的结果和外界相一致。

也就是说我认对了,是不是这个道理呀?

认知的结果一——真理

这叫什么?真理。对不对?

如果我脑子里的事物和外部事物一致,那叫真理。如果我脑中的事物和外部世界不一致,那我就认错了。这叫什么?叫谬误。我们【认知】无非就这两种结果。

我们【认知】无非就这两种结果

而在我们考研政治教材当中,重点研究的就是真理。

真理有什么特点呢?

真理有好多特点,现阶段,我主要要给大家阐述的是两个特点:一个叫绝对性,一个叫相对性。先把这两个解释通了,那你对真理就会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

什么叫【绝对性】【相对性】呢?听我说,千万不要误以为,有的真理是绝对的,有的真理是相对的,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

我们的意思是,任何一个真理,它既是绝对的,有是相对的。我们是这个意思。

为什么会这样呢?关键看角度。我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真理就是绝对的,而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真理就是相对的。关键看角度。

一个真理,我从它是对的角度来看,它就是对的,要不怎么能叫真理呢?

哎,我从“它现在虽然是真理,未来有可能被推翻”的角度来看,它现在又是对的啦。

所以,真理的绝对性是指,我既然是真理,那我一定是对的。真理的相对性是指,我虽然是对的,但我未来有可能不对!就是这个道理。真理虽然现在是对的,但未来还会接着向前发展。我们最终就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来了。

好,那么基础班呀,关于这几个问题我们就先谈到这里啦。

相信通过对这三个问题的探讨,大家已经对人类的认知过程应该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感性的认知了。

我们后面再进一步深化它。

6828字

26:43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