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地图七大洲四大洋简化图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及说课稿模板!

2023-12-19 18:5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师生总结】全球被海洋包围着,并被分割成大小不等的很多块,其中面积比较大的我们把它叫做大陆,比如我们台湾同胞把我们同胞称作大陆同胞,我们在亚欧大陆。面积比较小的成为岛屿,像祖国台湾岛,海南岛等,还有钓鱼岛。(北美洲的格林兰岛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岛屿)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位,把大陆和他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海峡是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

2.七大洲

(1)教师PPT展示图2.6《大洲的分布》,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说出七大洲的名称和轮廓,并说出七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

②七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状况?

【师生总结】

①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按面积大小顺序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各大洲的轮廓形状:各大陆的形状都是北宽南窄,略呈倒三角形。

②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南极圈内,且周围被大洋环绕。

(2)教师PPT展示图2.7《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①找出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②洲界的划分原则?

【教师总结】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洲界线的划分原则:通常以运河、海峡、山脉划分。

学生分为四人一组,用五分钟时间讨论以下两个问题,看哪一小组又快又准。

①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并描述它们的相对位置。

②赤道横穿哪个大洲的大陆?

③2012年奥运会在哪个大洲上召开?该大洲位于哪个半球?

【师生总结】

①欧亚大陆,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以东为亚洲,欧洲南部是非洲大陆隔地中海相望。亚洲东海岸向东跨,东部为北美、南美洲。非洲最南部好望角以南、智利最南端,为南极洲。

②赤道穿过大陆的大洲有非洲、南美洲。赤道穿过了非洲、南美洲这两洲的主体部分——大陆,分别是非洲大陆和和南美大陆。

③2012年奥运会在欧洲召开,欧洲位于东半球。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回顾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七大洲周围是被海洋包围,请同学们课后预习四大洋的相关知识,并且完成课本36页的图2.21的填图题。

四、板书设计

七大洲和四大洋

一、概念

二、七大洋

1.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洲际分界线:运河、山脉、海峡

《大洲和大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的说课的课题是《大洲和大洋》第一课时。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大洲和大洋》选自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是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总体描述,主要讲述两方面的内容: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其内容既巩固了地球和地图的知识,又对学生今后学习世界地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本节教材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还要对学生的情况有所了解,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接下来说一说我的学生情况。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这个学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前几节已接触过地球卫星照片、地球仪、半球图等,使学生具备了学习本课的基础,学生学习这节课相对容易一些;但由于学生年龄所限,有些内容距其生活较远,需要特别加强直观手段的运用,以便发挥想象,进行思考,从而获得理性认识,形成科学概念。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阅读海陆分布图和海陆面积比较示意图,知道海陆面积比例及全球海陆分布。

2.运用地图判别大洲、大陆、半岛、岛屿及大洋、海和海峡,并能在世界地图上说明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初步养成读图、填图、拼图、绘图等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的习惯,培养用图能力。

2.通过参与讨论探究、合作交流活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地球”“水球”名称的理解,养成热爱科学、积极探究自然界奥秘的精神,体会到要用科学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基于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立,我确定本课的重点是:要充分运用地图和各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以及它们的分布特征。难点是: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

五、说教学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将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地图法、讨论法、讲授法。

下面主要说说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我将从四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我采用了创设情景导入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宇宙中的地球卫星图片,创设“地球还是水球”的问题情境,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出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是有关地球的知识。

新课教学是本节课的核心和重点,本节内容包括世界海陆分布的特点;七大洲和四大洋。

1.“地球”还是“水球”

关于“地球”还是“水球”这部分内容,我采用课件演示: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水、陆半球图。引导学生旋转地球仪,开展“拥抱地球”活动,观察海陆分布的特点,最后统计学生的拥抱结果,从而得出结论:海洋比陆地大,七分海洋三分陆地,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紧接着引导学生学习课本31页小字部分“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内容,让学生体会人类的认识世界是需要不断的探究和拼搏的。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地图,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学生在使用地球仪、世界地图中,提高快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2.七大洲四大洋

了解海陆分布的特点之后,我会让学生读书本32页图2.5找出海陆分布的不同形式。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另外让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半岛、岛屿。最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大洲指的就是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从而进入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学习。

首先我会用课件展示七大洲四大洋空白图,《大洲的分布》图,学生观察各大洲的轮廓并填充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同时我设计了紧紧围绕大洲、大洋的名称及其相对位置及大洲界线的问题,比如:七大洲的轮廓大致有什么特点?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哪些?赤道穿过哪些大洲?等等,学生结合图2.6《大洲的分布》以抢答的方式回答以上问题,通过以上这些问题检测学生掌握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及其相对位置的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在世界地形图中,找出各大洲的分界线,归纳出洲界的划分主要以运河、海峡、山脉进行划分。

最后我会提供七大洲四大洋的数据资料,让学生“辨轮廓,比大小”,得出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帮助学生记忆各大洲的面积大小顺序。

【设计意图】“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相对位置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观察地图,填图,设置问题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填图、读图能力。

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位置和关系。我会让学生以前后桌四人为一组用5分钟时间共同完成以下3个问题:

(1)观察地球仪,找出七大洲四大洋,并描述它们的相对位置。

(2)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哪一块大洋或大洲?

(3)2012年奥运会在哪个大洲上召开?该大洲位于哪个半球?

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会进行巡视,并给予及时的指导。最后由小组代表发言,展示小讨论的成果。最后我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

太平洋:位于亚洲、大洋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

大西洋:位于南、北美洲和欧洲、非洲、南极洲之间。

印度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北冰洋:位于地球的最北面,位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北岸之间。

北极地区指的是北冰洋,南极地区指的是南极洲。2012年奥运会在欧洲召开,欧洲位于东半球。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环节四:小结作业

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

课后让学生完成书本35页的活动探究第四题,完成七大洲的轮廓图。

为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学生一目了然。所以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七大和四大洋

一、地球?水球?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二、七大洲四大洋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