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却只承认中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只承认三大文明古国知乎 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却只承认中国?

英国教授: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却只承认中国?

2023-10-16 1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伦这四大古代文明,是诸多文明的发源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时光更迭,时代的车轮滚滚前进,传说曾建造出“空中花园”奇观古巴比伦早已湮灭在历史中,彻底灭国。

现今的印度和埃及则不是从前的古印度和古埃及,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延绵着璀璨的历史。

马丁·雅克

英国教授马丁·雅克曾在其著作中提到:“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和埃及还在,为何却只承认中国?”这个问题的提出,让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些文明古国上面。

01 消失的古国文明

世界史中,不能不提及的一部法典便是《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对后世的法典制定具有一定的意义,而这部法典,就起源古巴比伦。

大约五千多年前,古巴比伦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被建立了起来,到第六任国王汉谟拉比继位之后,古巴比伦成为一个统治整个两河流域的强国。

在这个时期,古巴比伦的冶金技术、铸造技术等高度发达,还有自己的学院,教育是统治者高度重视的部分。

此外,古巴比伦还创造了楔形文字,也就是象形文字的起源。

《汉谟拉比法典》

除了《汉谟拉比法典》和众多技术之外,古巴比伦最为人称道的还有“空中花园”。

相传国王娶了一个王妃,那个王妃原本生活的地方很美,但是没办法经常回去,于是患了思乡病。

国王为了取悦他的王妃,便建造起了一座层层叠叠、美轮美奂的“空中花园”,“空中花园”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但其是否真实存在,至今仍有争议。

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在人类历史上的强大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汉谟拉比死后,那块沃土成为被掠夺的对象。

巴比伦国先后被赫梯人、加喜特人所灭,城邦居民遭到屠杀,迦勒底人建立了新的巴比伦帝国,但后来还是被强大的波斯帝国消灭。

古巴比伦成为唯一被彻底消灭的文明古国,他们留下的楔形文字,如今也只有一小部分能被学者解读出来,这个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国度,仅仅存在了三百多年。

印度在现今是南亚一个重要的国家,但古印度在历史上是一个文明的大熔炉,跟现今的印度不是同一个概念。

古印度是由五个民族构成融合的国家,强盛时期是两千多年前的孔雀王朝,历史上仅有那段时间是古印度真正统一的时期。

也是由于孔雀王朝的强大,古印度留下了许多自然科学领域的不朽贡献,例如世界通用的计数法,此外,还留下了流传千古的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在孔雀王朝灭亡之后,古印度一度处于分裂,而一旦处于分裂,外族的入侵就有了契机。

渐渐地,代表古印度的哈帕拉文化被其他民族同化,变得渐渐衰落,而后的印度国只是古印度的一部分而已。

统一印度的也不是纯正的古印度人,只是一群“突厥化的蒙古人”,而在近代,印度还一度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原本的文化更是被侵蚀到所剩无几。

如今的印度在,某些方面仍深受古印度文化的影响,例如流传下来的种姓制度,例如仍将恒河视为母亲河,然而,印度和古印度文明的断层是很明显的。

和古印度一样,古埃及在历史上也有过一段极其辉煌的时期,古埃及代表着非洲尼罗河流域的文明,这一流域地区有着适合种植作物的肥沃土壤,因此,可以说是农耕文明孕育了古埃及。

众所周知,金字塔是埃及的标志性建筑,在还没有大型建筑设备的远古时期,古埃及就可以靠人力用平均重2.5吨的石头建造出举世瞩目的金字塔,可见其生产力之强大。

在文化领域,古埃及有自己的数学符号,发明了太阳历,将一年分为365天,足见其智慧,而且木乃伊这种独特的尸体处理技术,则极大影响了现代解剖学的产生。

古埃及有众多王朝,由始至终,经历了五千多年的风风雨雨,但最终还是渐渐衰败了下去。

古埃及的最后一任法老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也就是众所周知的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是既貌美,又极有政治手段的一个女性。

她甚至卷入了罗马共和国的政治旋涡,其一生的传奇色彩,使之成为文学、艺术、影视领域一个常被书写的女性人物,著名女星伊丽莎白·泰勒、莫妮卡·贝鲁奇等,都曾演绎过她的风采。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任法老时,曾想挽住古埃及王朝的辉煌,但终究抵挡不了历史的洪流。

伊丽莎白·泰勒饰演的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和屋大维的战争中惨败,埃及沦为罗马的一个行省,后来,波斯帝国入侵埃及,执行了摧毁古埃及文明的任务。

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埃及,保存下来的古埃及文化并不多,整个地区已然高度阿拉伯化。

埃及地区九成公民都是阿拉伯人,余下的是古埃及人和其他人种的混血后裔。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和屋大维

02 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幸存者”

因此,纵观历史和现状,古巴比伦彻底消失,古印度和古埃及的文明都是由于其他文明的入侵,而逐渐被同化,失去了原有的传承,中国变成了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幸存者”。

也就只有中国,仍保留了完整的华夏民族文化,传承至今,现在的中国人,是古代中国人的后裔,现在的中华文明,也是从前的中华文明。

五千多年的历史中,春秋战国时期大概是华夏民族最为混乱的一个时代,但汉族的文化传统仍很好地保存了下来。

自秦始皇统一华夏之后,中国便极少有分裂的时期,事实上,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中华民族聚居的地方是相对独立且闭塞的,这就没有什么外族人会找上华夏民族的麻烦。

中国的地带相比起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算不上舒适,但我们的祖先在这样的土地上排除万难,繁衍生息,才有了今天我们的样子。

中国北边是荒凉的西伯利亚,东边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西边和印度相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南边则是气候恶劣的雨林。

整体来说,这样的地理位置虽然使得我们没有跟其他文明交流的机会,却也避免了很大的麻烦。

其他三个文明古国处于地理位置较为开放的地方,先后经历了许多战争,渐渐被其他民族所消灭。

中国在一片独立的土地上,则有机会将文明延续下去,即使是经历战争,那也是中国自身朝代的更迭。

“要消灭一个国家,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因此,文化可以说是一个民族能生生不息、传承千年的灵魂,中国之所以能将文明延续下去,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便是文化的巨大包容性。

正是由于文化的包容性,才有那么多的民族能够加入进来,从上古时期的逐鹿之战开始,民族融合的序幕就已经拉开了。

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并不是对立的,而是能够相互融合、取长补短的,纵观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这三个古文明国度,外族入侵时,往往将他们的文化被破坏得所剩无几,其文字也未能传承至今。

中国的历史上,也不乏外族统治的朝代,而这些朝代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融合汉族的文化,才能永久生存下去。

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政权,也是历史上北朝的第一个王朝,其第七位皇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孝文帝是汉族文化的“骨灰级死忠粉”。

政治上,他学习汉族的吏治,改革官制,文化上,他不仅命令举国迁都洛阳,还让鲜卑族人说汉话、穿汉服,改籍贯为洛阳,改鲜卑姓为汉姓,并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由于统治者推行汉文化,洛阳一带的儒家文化和佛家文化具有压倒性的优势,鲜卑人的入驻,又使得鲜卑文化和儒佛文化在一定程度上相融合,这种融合,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的创新。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进行大一统的朝代,成吉思汗扩张蒙古国,忽必烈建立了元朝,进驻中原。

但这个由强悍的蒙古族统治的王朝,自忽必烈统一开始,只存活了短短97年的时间。

元朝灭亡的原因之一,兴许是不愿融合汉族文化,唯蒙古文化独尊,视汉人为草芥,导致后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于是走向了亡国。

忽必烈

清朝是另一个由少数民族满族进行大一统的王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和元朝不同的是,自清兵入关之始,清朝统治中国276年。

然而,有人说,清朝的历史,便是满族逐渐汉化的历史,清朝之始,统治者便意识到,满族人数可能都不足全国人口的1%,如果不推行汉化,王朝终究不会长命。

因此,清朝统治者便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例如依照惯例组织科举考试,推行儒家文化,让汉人学者站在统治者这一边。

保留汉族语言为主要官方语言,并让满族人学习汉语。康熙帝甚至组织汉族学者编写有史以来最完整的汉语词典——《康熙字典》,久而久之,满族人甚至都不讲满语了。

元朝禁止蒙古人和汉人通婚,清朝则鼓励汉满通婚,血缘的融合,也使得满族文化和汉族文化进行进一步融合。

近代以来,中国也曾受他国侵略,外寇也曾想利用语言文字来破坏中国原本的文化,但根本行不通。

这说明,中华民族团结的背后,是强大的、极具包容性的文化,正是因为文化本身的强大,汉族的传承才相当完整。

03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毋庸置疑的是,华夏儿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有着极大的认同感的,我们的文化的确传承了几千年之久,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筛选文化因子。

不管是什么文化,在滚滚前进的历史车轮下,都有其先进和落后的地方。

中国人常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正是因为我们能够筛选出优秀的文化,抛弃落后的部分,中华文化才能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延续下去。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古代的中国称之为“天竺”,《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得以抵达天竺取得真经,回中土大唐传授智慧。

真实的历史上,僧人玄奘独自一人偷偷走出长安,用十七年的时间,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学得真经,并用十九年的时间,把正统的佛经翻译成中文,他的执着,源于对佛学的信仰。

可以见得的是,古印度的佛学体系是影响巨大的,但现今的印度却没有继承佛学的优良之处,反倒把不平等的种姓制度传统给留了下来。

印度统治者依据姓氏,将人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种,国家权力掌握在高种姓人手里,而低种姓人全然没有人权,世世代代都只能低人一等,甚至当天灾来临,所谓的“贱民”都得不到援助。

印度独立之后废除了种姓制度,但这种文化传统仍根深蒂固,在印度社会激起了极大的矛盾。

中华传统文化在过往也有一些糟粕的部分,但我们懂得摒弃这些,例如,儒家思想现今仍是华夏民族的思想核心,但保留下来的是那些教人守孝悌、讲信义的美德,去除的是那些过分遵守“节义”而摧残人性的部分。

再比如,中华文化保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因子,那便是对“天”的信仰。

外国人翻译时,总喜欢把中国人所说的“天”、“道”翻译为上帝,他们不太能够理解中国人眼中的天和道是什么意思。

事实上,中国人眼中的“天”是一个能包容万物、掌控秩序的存在,是仁慈和先知的化身,并不是一个具体的神或唯一的神,也不限于某一族群。

所以,中国从未有过因宗教而产生的战争,在中东地区,宗教的纷争则十分普遍,兼收并蓄的思想被保留了下来,使得中华的文化更具有独特的包容性。

历史往往像沙漏,漏出的沙子湮灭了许多人,许多文明,谁都无能为力,中华文明历经沧桑,但从未间断,关键在于适当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