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世界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第二节 世界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第二节 世界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2024-07-15 01:4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节 世界人口迁移及其特点

以上讨论的关于人口的各种指标,反映的都是区域内部稳定人群的数量增长或减少的情况。实际上在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人群一般都是不稳定的,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人群的迁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时间角度来看,人口的迁移有两种类型,即人口的短期移动和人口的长期移动;从空间角度来看,人口迁移又可以分为区域内部的移民和区域之间的移民。文化地理所考察的人口迁移,主要属于长期的、区域之间的人口移动。

人口迁移可以发生在任何时代和任何有人居住的地方,现在社会有人口的迁移,历史时期也同样有人口的迁移。中华民族的形成与人口的迁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说,如果没有中国历史上的人口迁移,就不可能有中华文化的融合和形成。印度尼西亚是由很多小岛组成的岛国,国家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其中爪哇岛是文化与经济的核心地区,为了控制周边众多的小岛,加强各岛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印尼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移民,从爪哇岛移向其他小岛(图3-11)。通过移民活动,达到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目的。20世纪40年代,日本在占领中国东北期间,也曾采用移民的方式进行文化的同化,大批日本农民被迁移到中国东北开荒种地,妄图通过移民达到文化殖民的目的。随着二战中日本的战败,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殖民政策也宣告失败。

图3-11 印尼国家内部的移民活动

一、影响人口移动的原因

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主要有三类,即经济原因、生态环境原因和文化原因。

(1)经济原因。由于经济的原因而导致的人口迁移,是人口迁移中最普遍的现象,经济是主要的移民动力。如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流动,第三世界人口向第一、第二世界流动等。在欧洲早期向北美的移民过程中,大量贫困潦倒的欧洲农民涌向美国,期望在新的大陆上寻找到新的生活和发展机遇。

(2)生态环境原因。指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产生的人口的移动。比如生态环境恶化、火山爆发、地震等自然灾害产生的移民;也有由于工程修建的原因,比如修建水库大坝造成农田、村落的淹没,相关地区人口发生整体迁移。生态环境的恶化有时候是自然的原因,有时候是人类活动的影响。世界上著名的生态移民事件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部大草原地区。这个地区原来是天然的草原,大批白人农民进入这个地区,大规模开垦种植,破坏了原有的植被,建成了世界上著名的小麦带。但当时干旱的气候条件加上当地农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终于导致了30年代大规模的沙尘暴,从而出现了大规模的生态移民。这是单纯追求经济产出而不顾及生态环境的恶果。

(3)文化原因。广义上讲,文化原因产生的人口迁移包括了由于政治、种族、宗教因素引起的人口移动。比如,1989年前后,柏林墙被拆除,大量的东德人蜂拥进入西德;20世纪中后期,非洲中部的胡图族与图西族,由于文化上的差别而发生争斗,从而导致大规模的跨国移民;20世纪70年代,越南南北统一之后,大批南越政治难民迁移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菲律宾、美国、中国香港等地。

20世纪后半叶,在世界范围内,由于文化政治原因而出现了一些人口移动的热点地区。这些地区包括中美洲地区,欧洲南部巴尔干地区的南斯拉夫,中东的巴勒斯坦地区,非洲的苏丹、索马里、卢旺达,亚洲的缅甸、柬埔寨、菲律宾等(图3-12)。据统计,21世纪初,由于战争的原因,全世界大约有3900万人被迫离家逃亡,其中1400万逃离祖国,成为国际难民,2500万则成为国内难民资料来源:U.S.Committee for Refugees, World Refugee Survey 2000

图3-12 全球主要的文化(政治)移民发生地区

二、全球移民模式

从全世界的移民模式来看,有些国家是人口输出国,有些国家则是人口接收国。总体来看,人口迁出的国家基本上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迁入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移入美国、加拿大、欧洲等国的主要是高端的技术移民;在中东地区的国家,如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由于石油开采业需要很多工人,所以人口的移入以大量劳动工人为主(图3-13)。

图3-13 世界主要接受移民的国家

各大洲间的主要移民方向,按照人口流动的规模分为三级(图3-14):

图3-14 世界移民主要流向

(1)第一级移民流向。主要是亚洲向欧洲、北美洲移民,拉丁美洲向北美洲移民。

(2)第二级移民流向。主要是欧洲向北美洲移民,亚洲向大洋洲移民。历史上,欧洲和北美洲之间的移民曾经是世界移民的主流,是第一级的,现在两地之间的移民规模已经大大下降。

(3)第三级移民流向。主要是非洲向欧洲,拉丁美洲向欧洲、大洋洲,以及北美洲、欧洲、非洲向大洋洲的移民。

移民分为永久移民和临时移民两种类型。永久移民是人口的长期移动,主要包括留学(到国外留学,毕业后定居)、技术移民、难民(在一些西方国家,政治避难者可转成永久定居者)、偷渡(发展中国家的很多移民采取偷渡的方式)。临时移民是人口的短期移动,移出的人口在一定时间之后还会返回原来的居住地。欧洲的外籍工人、亚洲地区输出的劳工大多属于临时移民类型。

全球过去500年以来的人口迁移活动,与不同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状况有关,更与不同地区人口增长模型的发展阶段密切联系在一起。总体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世界移民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二战以后,移民的主要来源地转向亚洲和拉丁美洲。

1.美国的移民问题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国家,其人口构成中,德国移民700万,意大利移民500万,英国移民500万,爱尔兰移民500万,俄罗斯移民350万,欧洲移民在美国人口中的比例是相当高的。

二战以前,美国经历了两次移民高峰。第一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870—1898年,1885年达到顶峰;第二次移民的高峰发生在1900—1935年,1905年达到顶峰。1900年以前的移民主要来自北欧和西欧的国家,1900年之后的移民主要来自南欧和东欧的国家。在第一个移民高峰期,1885年当年的移民数量接近60万;在第二个移民高峰时期,1905年当年进入美国的欧洲移民数量达到90万(图3-15)。

图3-15 过去近200年美国移民数量与结构的变化

二战以前,美国的移民模式与欧洲的人口增长模式可以相互对应。美国的两个移民高峰期分别对应了北欧、西欧的人口增长期和东欧、南欧的人口增长期。欧洲各国在进入了人口发展的第二个模式(阶段)以后,出现了大量剩余人口,超过了本国的承载能力,而向海外移民,不但解决了本国的人口问题,还向海外扩张了政治和文化,并从殖民地得到了资源和原料。在过去的近200年时间里,欧洲共移出人口6000万,其中3600万到了美国,其余人口移居到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从人种、种族的角度看,这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巨大、影响深远的种族扩张。种族的扩张,与帝国主义的扩张、生物种群的扩张相伴随,形成了独特的“生物帝国主义”的扩张过程。

二战以后,欧洲各国的人口发展进入了第三、四个人口增长模式(阶段),没有向外输出人口的需求。而拉丁美洲和亚洲地区的人口进入了高速增长期,成为现代美国移民的两个主要来源地区(图3-15)。

1820年以来,美国共接受移民6500万,其中现代移民约2500万。现代移民的构成中,50%来自拉美地区,25%来自亚洲,25%来自欧洲。美国移民定额不同时期有一些变化。1921年《定额法》规定2%的移民比例限额;1965年规定东半球移民定额17万人/年,西半球移民定额12万人/年;1978年规定,全球定额29万人/年,一个国家的移民数量不能超过2万人;1990年规定的全球移民定额为50万人/年。

在1975—2000年间,美国接受的亚洲不同地区的移民约700万(图3-16),1960—2000年间接受的拉美不同地区的移民约1000万(图3-17),拉美国家中移民最多的是墨西哥。美国和墨西哥之间有长达3600 km的边境线,墨西哥偷渡者一旦到达边境,进入美国的困难就很小了。对于偷渡者来说,最艰难的是墨西哥国内的长途交通,需要有充足的经费和渠道。据统计,美-墨边境线上每年大约有100万墨西哥人等待着偷渡过境,其中偷渡成功的人数达到15万。这些人到了美国之后,从事的都是最辛苦的工作。对于来自拉美地区的偷渡者,美国政府的立场是摇摆的,一方面要依照法律阻止偷渡的行为,另一方面美国又需要来自拉美地区的廉价劳动力来从事本国公民不愿意做的工作。

图3-16 亚洲向美国的移民流

图3-17 拉丁美洲向美国的移民流

2.欧洲的外籍工人

欧洲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发展中国家移民的主要流入地区,移民的形式主要是外籍工人。据统计,在欧洲拥有合同的外籍工人有1200万左右,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来自穆斯林国家。欧洲的穆斯林外籍工人主要来自北非、西亚地区,目的地主要是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来自土耳其、北非等地区的穆斯林外籍工人,在当地从事最低等的工作,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是在文化上却与当地人摩擦不断。西欧、北欧的外籍工人中,也有一部分人来自东欧和南欧的西班牙、意大利(图3-18)。

图3-18 欧洲外籍工人的主要来源地

在法国,1/3的高速公路、2/5的住房、1/4的汽车都是由外籍工人建造和生产的。法国拥有欧洲最大的穆斯林外籍工人人群,穆斯林工人多达200万,占欧洲1200万外籍工人的1/6,占法国所有体力劳动者的1/10。

德国拥有40万来自北非和中东的穆斯林工人和超过100万的土耳其外籍工人。20世纪70年代,德国的穆斯林外籍工人数量曾达到250万。

荷兰的穆斯林外籍工人数量也比较多,但与法国、德国不同,荷兰的穆斯林工人并非来自某一特定的地理区域。虽然荷兰的20万穆斯林外籍工人在人数上要小于英、德、法三国,但其来源在欧洲是最为多样化的——来自埃及、印度、印度尼西亚、伊拉克、马来西亚、摩洛哥、巴基斯坦、苏里南、突尼斯、土耳其等国。

与美国接受的移民相比,欧洲外籍工人带来的文化冲突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

3.历史上亚洲的移民

近一百年来,亚洲一直属于人口输出的地区。早期移民多属于劳工输出,后期移民多属于技术人口输出。其中印度、日本、中国是主要的人口输出国家。

印度早期的人口输出以劳工为主,前往的地区包括缅甸、马来西亚、英属圭亚那、特立尼达、斐济、东非、南非、毛里求斯,以及中东地区和英国。

日本早期的人口输出也是以劳工为主,主要前往澳洲和南美,如夏威夷、巴西。中国劳工主要去往美国、加拿大、中美洲、南美洲、澳洲、欧洲、非洲、东南亚。菲律宾、泰国是新兴的劳工输出国家,人口主要输往中国台湾地区和日本。

中国早期向外输出劳工的第一个高峰是在1848年前后的北美淘金时期,劳工输出的人数不详,这批中国劳工在那里受到当地人的排斥,工作环境极其艰苦,生活艰难。19世纪下半叶,北美地区大规模的修筑铁路活动吸引了大批中国劳工,形成了中国对外输出劳工的第二次浪潮,中国劳工在修建东西横贯美国、加拿大的大铁路工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移民的第三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80年来以后,移民构成主要以留学生和技术移民为主。

东南亚地区一直是中国人海外移民的重要地区,东南亚的华侨移民主要来自广东、福建地区,移民活动一般具有很强的乡土和宗族特点。比如,福建人主要移民到菲律宾、印尼;广东人主要移民到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潮洲人主要移民到新加坡、柬埔寨、老挝;客家人则主要移民到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图3-19)。据统计,中国在海外的移民中,大约有3000多万华侨移民分布在东南亚,成为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纽带。现在国内学术界对这些地区华侨移民的研究还很不够,对他们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也了解不多,亟待改进和加强。

图3-19 华人在东南亚地区的移民路线

总之,对世界人口的空间分布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区域性差别,另一方面是世界不同地区之间的人口迁移。正是在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形成了世界人口分布与变化的区域差异。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