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牛的36种不同称谓,你知道多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丑牛什么虎怎么读 古人对牛的36种不同称谓,你知道多少?

古人对牛的36种不同称谓,你知道多少?

2024-06-05 0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5、牰(yòu),黑眼眶的牛。

26、犤(pái),矮小且短足的牛。

27、牥(fāng),一种颈背部隆起的野牛,或指未经训练过的牛。

28、犎(fēng),一种颈上高起的野牛。

29、犦(bào),一种颈上有高起二尺多的峰,形似骆驼的野牛。

30、犐(kē),古书记载、一种类似神兽的牛。

31、犑(jú),古书记载、一种被民间看作是祥瑞的牛。

32、犜(dūn),古书记载、一种专门参与皇家祭祀大典仪式的一种牛。

33、犏(piān),公黄牛和母牦牛交配所生的第一代杂种牛。

34、牺(xī), 古代祭祀或祭拜用品,供祭祀用的纯色牛。

35、牲(shēng),古代供盟誓、宴享用的牛。

36、犪(kuí),兼有耐劳和易驯的特点的牛,公牛无生殖力。

牛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是勤劳、踏实和苦干的象征。

牛的图腾崇拜,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大禹治水时期。

相传大禹治水时,每当治好一处,就要铸铁牛投入水中,以此镇住水患。

中国古代,牛和马、羊、豕、犬、鸡一起,被民间称为“六畜”,并有“六畜兴旺”之说。

在农耕、交通甚至军事中,牛的功能,一直都得到广泛运用。

战国时代的齐国,还使用“火牛阵”,最终战胜燕国。

中国古代祭礼的“牺牲”,牛﹑羊﹑豕俱用,叫做“太牢”;只用羊﹑豕二牲,叫做“少牢”。

古人对牛的尊称有丑牛,土畜,乌犍,沈牛等。

乌犍常泛指耕牛,沈牛指水牛,不同年龄段的牛的别称有犊、牬、犙、牭、犕等。

牛的雅称是“八百里”,这个雅称的出处是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对牛所表现出任劳任怨、勤劳的优秀品质的喜爱和赞美之词十分常见。

鲁迅先生的经典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牛至高无上的评价。

亲爱的条友们,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牛的36种不同称谓,请一起过来涨知识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