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4岁,考上公务员用了6年,辞职只花了3分钟,现在不后悔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考公务员是不是就是没出息了吗 我,34岁,考上公务员用了6年,辞职只花了3分钟,现在不后悔

我,34岁,考上公务员用了6年,辞职只花了3分钟,现在不后悔

2024-06-14 14: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滚开!我是局长,你们谁都管不着我,管不着我!”

女孩指着父母,癫狂地嘶吼,又抓又咬。

这是一个被“考公”逼疯的姑娘。

四川姑娘小阳,毕业于某“双非”大学法律专业,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工作,被父母逼着考公。

父母都是农民工,一心想让女儿跳出龙门,端上体制内的铁饭碗,勒令她一定要考上某某局,像看管囚犯一样不让她出门,在家只有背书和刷题。

结果,女孩考了5年都没考上,最终患上了“重度抑郁、精神分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着疯疯癫癫的女儿,母亲毫无触动,只吐出了三个字:没出息!

的确如此,在许多人眼里,只有体制内的工作,才是真正的“好”工作。

尤其随着这几年大环境的改变,“考公”成为许多大学生逆天改命的最优解。

“宝妈考编” “程序员考编” “北大毕业进环卫队”,这些年,在中国上演着一幕幕千军万马走钢丝的角逐盛况。

每年浩浩荡荡的百万“考公“大军,成功上岸的不过寥寥数万,世人只见他们周身光环闪烁,却忽略了陪跑者们也曾挥汗如雨,耗尽气力。

公考好不好,无人说得清。

且看看那些屡战屡败的考生,或许他们与备考并行的忙碌生活,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也最残酷的写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4岁的全职主妇柯萍,考公4年几乎全败北,去年好容易进了面也不幸被刷。她没有气馁,而是顶着育儿、家事和夫妻矛盾的多重压力坚持备考。

这么顽强的一个人,却在今年国考前的一次模拟考中,崩溃了。

那天状态原本不错,但尚在哺乳期的她,突然涨奶,疼痛让她难以专注。

邻桌姑娘见她满头大汗,好心相劝,“姐姐别太勉强自己,可能你只是不再适合考试罢了。”

一句“不再适合”深深刺痛了柯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柯萍没能答完卷子,铃声一响,抓起包直奔卫生间。吸奶器静静运转着,胀痛消下去,眼泪却“哗哗”涌上来。

回想起备考这四年,丈夫从支持变成不支持,天天责怪她不好好带孩子,还笑话她:这么大年纪,还考啥,脑子早就不好使了。

柯萍委屈又迷茫:选择考公,她错了吗?

年复一年地复习、失败、再复习、再失败,这样的打击确实让人难以承受,许多“老考公人”都会质疑考公究竟值与不值。

山东人康瑞一边工作一边全国巡考,从太原到上海再到赣州,光28岁那一年,他就考了5场。

这样的考法很磨人。

最初他的心态还是很稳的,“考不上就当练手,有经验才有胜算!”

同事们都笑他,他从不介怀,只可劲儿备考。

上班利用碎片时间,下班安排固定时段。后来买网课、报冲刺班,临近开考便仔细分析、严密规划各省的赶考路线。

考得多了,被录取率自然是高,可本职工作也被耽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一番思量,康瑞最终决定辞职,全职备考。

巡考费时费力又烧钱,但积蓄省着点用,还是够他撑个一两年,再不济就求父母增援,再说那么久,怎会考不上呢?

康瑞自以为做好一切打算,现实的复杂却超出了想象。

后来三年,康瑞考得不错,进面过两次。

第一次因服务年限和地区问题无法接受而放弃。

最可惜的是第二次,他以笔试面试第一的好成绩,上岸深圳的税务部门。

可此时康瑞已32岁,哪怕奋斗到退休也供不起深圳的一套房,康瑞想了想,只得再次放弃。

33岁那年再报名,康瑞吃惊地发现自己能选的岗位不多了,其中有的只招一人,却有千人竞争。

上岸又被迫放弃的遗憾,机会少难度大的苦闷,令康瑞压抑难眠。

这么多年付出的时间、精力和金钱,从前身边没几人理解,如今他也常扪心自问,这么考下去,值得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阳,曾是一名程序员,今年从大厂辞职,准备考公。

由于没有时间备考,他接连参加国考和省考,都以失败收场。

不得不说,考公还是有壁的,虽然是名校毕业,但赵阳瞪着试卷满头问号,急得油汗直冒,就是无从下手。

出了考场汗一落,他从紧张慌乱中缓过来:“太难考了!”

从那一刻起,他决定收起侥幸心理,用尽浑身解数备考,直到考上为止。

上岸不易,可考生们仍一个个削尖脑袋迎难而上,仿佛这就是迷茫人生中,最明亮的一束光。

不知从何时起,心高气傲的我们,不再对考公嗤之以鼻。

无需长辈苦口劝说,也不用父母按头逼迫,自己就主动翻开书、拿起笔,久伏案头,焚膏继晷,盼望为前程挣得一份光明,为未来攒下几许惬意。

或许是因为长大了,成熟了,也懂得向现实低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国考有近260万考生报名,招录岗位3.7万个,平均一个岗位,就有70名考生在抢。

而一部分岗位的竞争更为激烈,“百里挑一”“千里挑一”是司空见惯,“万里挑一”也常有发生。

这般如火如荼的场面,可谓“大浪淘沙,沉者为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去的三年熬倒无数企业,也让大批打工人惨遭辞退,大家为急转直下的生存境况和生死未卜的发展前景焦虑不已,转而谋求踏实可靠的出路。

这样的动荡让王姝涵颇为震撼,也愈发坚定了她考公的决心。

“我学历家境一般,没什么技术才艺,父母帮不上忙,毕业后想稳定点的话,我只有考编。”

姑娘知道自己的能力,也清楚自己要什么,所以从大二那年便格外投入地上网课做试题,每年符合条件的岗位她都去考,哪怕远离家乡也行。

明确的人生目标让她少走很多弯路,而现实中,大多数人是经历了生活的磋磨和毒打,才选择了考公。

柯萍28岁辞职生娃,家中全靠丈夫做生意支撑。不料疫情一来,原本红火的生意越来越凉,她的精神世界也同时遭到了暴击。

某次陪丈夫聚会,友人们的太太对热聊话题各抒己见,唯独柯萍插不上话,只能附和笑着,喝水掩饰自己的窘迫。

她倍感难过,“当好了母亲和妻子,却忘了怎么做自己。”

思来想去,柯萍决定考公。

体制内工作,福利待遇好,不受大环境影响,如果考上了,既可分担养家责任,又可证明自己能力强,说出去也很有面儿。

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

然而梦想丰满、现实骨感,柯萍连连失利,丈夫也不再支持她。进面失败后,她报了培训班。那时大宝幼升小,二宝刚出生,为了兼顾孩子和学习,她只得请母亲来帮衬。

那段时间,柯萍总复习到深夜,睡下不久又起来喂奶,白天做完家务赶去上课,若碰到涨奶,便忍着疼听到下课。

哪怕已然全力以赴,她依旧没有太大底气,“我知道美景在前头,可跑啊跑就是追不上,不追吧又不甘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瑞考公的原因,来自于女友的一句话。

当年,他和女友一起走出校园,他入职私企,而女友次年成功入编。她父母非常骄傲,含蓄表示“康瑞也是公务员就好了”。

康瑞不理解,自己的工作虽然忙点累点,但月薪有大几万呢,干嘛非要考公?

两年后,几个同事相继离职,留下一个令康瑞既惊且慌的缘由∶咱这行吃的是青春饭,得趁年轻早做打算。

是啊,当今社会遍地是人才,竞争又那么激烈,而他并非不可取代,现在不好好谋算,只怕以后后悔都来不及。

康瑞理解了女友的父母,也想起双亲的嘱咐,“别顾着快跑,稳一点才好。”

于是,25岁的他踏上了比一般考生更为艰辛的巡考之路。只是不想多年后,这条路越走越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阳考公的原因,是许多程序员,甚至人到中年都会面临的困境----职场瓶颈。

毕业即进入IT大厂的他,信奉“靠才华养活自己”,也的确凭借才华和能力实现职场飞升,日子过得风生水起。

但自从顶头上司被裁后,赵阳就乐不起来了。

他悄悄估摸着按目前的升职进度,兴许能在四十岁坐到上司的位子,可他怕的是四十岁时,自己早已被裁员。

入职六年,赵阳眼见一茬茬进来的新人一个比一个优秀,他担心自己被碾压、被淘汰,就像那位上司一样,再精明能干也干不过更出众有为的年轻人。

作为北漂,纵然月薪三万,赵阳仍无力改变“住出租屋、挤地铁”的现状,“融不进去”的漂泊感时时绕在心头,工作上危机四伏,他感到自己被现实围困了。

“混不下去,就回老家考公吧!”

这个念头钻进赵阳的脑子里,彷徨一年多后,他决定卷铺盖返乡,“IT曾是我的梦,闯荡过了,也累了,我现在只想过四平八稳的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生的大风大浪总会平息,但平息之后不可能就此无波无澜。

赵阳不是不明白,只是在他这类考公人的认知里,公职犹如金钟罩铁布衫,里边的风霜再大也比外头的小风小浪安全。

就好比职场摸鱼,编内无非降级调岗,而编外很可能被扫地出门。

前者有惊无险,后者伤筋动骨。

谁都会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那一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体制热”席卷全国,“编内”已成为年轻人最向往的理想工作地。

有人前赴后继为“何时上岸”而焦灼慌张,但也有人在体制内如坐针毡,时时想逃离。

生于公职世家的菲菲一毕业就按父母意愿考入编制,日常负责跑文和办会。

何谓“跑文”?

即全靠两条腿爬楼、跑办公室找领导签文件。有时遇上拿腔拿调的,菲菲得在门口站几小时,领导觉得够诚意才给签。

她不理解:这不是公事吗,和我个人有啥关系?

办会更费劲儿。

原本安排好的一切,很可能因参会领导行程有变而急需调整,或是大半夜挨个联系责任人,或是临时更换会场。总之应变要快、方案要准,才不会影响隔天的会议。

后来菲菲的工作变成接待合作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合作人很矫情,酒店的床要软硬恰好,住进去了要煮面吃,要穿新拖鞋冲澡。因此,菲菲连跑好几家酒店才找到合适的床,接着去买电磁炉和凉拖。

一次出差,刚睡着的菲菲被告知凌晨五点接领导飞机,同时要准备好领导的演讲稿,给领导办好住宿。

寒风瑟瑟的深夜里,她借酒店的打印机赶印讲稿,完了开房间,然后赶去接机。

7年里,菲菲接到的奇葩任务多如牛毛,可惜她没有任何成就感,只觉得身在一个做杂活儿的公职岗。

菲菲决意离职,可单位拖着不放,她找大师算转机何时出现,还问过律师归不归劳动法管,甚至打开过举报网站。

遗憾的是,困境并未解决,反倒让她长期处于没有答案、不见出路的状态,一度精神恍惚。

年假休养期间,菲菲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离开体制。对她而言,这份工作不是金光闪闪的“铁饭碗”,而是个催生痛苦的牢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与菲菲经历相似的公职人员不在少数,因为各种原因逃离的人也有很多。

在政法系统工作近十年的陈爽,升迁无望,又受同事在岗殉职一事影响,而选择离职读书深造;

在基层任劳任怨六年得不到认可,反遭领导PUA的蒋姗姗,离职前领导再次嘲讽她“一事无成”,她甩出一句“离开这儿自然会成”便潇洒转身。

除了这些,或许最现实的原由就是钱。

公务员的稳定毋庸置疑,但月薪满打满算也就一万多,又不能搞副业,如若家庭情况复杂点,开支大些,家有俩孩、三孩那种,光教育投入就是个极让人发愁的大问题。

李旭伦就是那个愁坏了的人。

他是个天生的公务员,喜欢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工作内容,也很善于处理错综庞杂的人际关系。

他形容自己的公职生涯“圆满又安心”,可惜这份圆满安心,自二宝出生后便悄然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旭伦家的四个老人身体都不好,轮流着把大宝拉扯到幼升小已是耗尽心力,如今二宝只能由妻子辞职照顾。

久而久之,李旭伦发现自己的收入,已无法覆盖家庭所有花销。

他想趁年轻找个钱多点的工作,却又舍不下体制内的稳定。

思忖许久,李旭伦决定步入那个能开出5倍薪水的新单位。

“我用了6年才上岸,决定离开却只花3分钟……”

当新工作的第一笔薪水打入账户,李旭伦长舒了一口气。

那一刻,人生的方向盘,仿佛才真正被他握在了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说,体制是一座围城。

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拼命想考进来的害怕动荡不安,竭力想逃出去的抱怨编内平淡如水,所以大家都不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制究竟好不好?年轻人到底要不要考公?

这是一个极为主观而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一千个人就有一千种说法。

天底下从来都没有完美的工作,也没有谁能一蹴而就。

无论身处的环境如何变化,努力打拼才是唯一的出路,而非把所有时间、所有希望都耗费在所谓的“最佳赛道”上。

考公,的确是我等赤手空拳的平民之辈,改变人生最公平的方式,但并非人人都有锦鲤附身,更不是谁都能“回乡考公,一考就中”。

不管公务员也好,打工人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工作,就像我们手边的苦杏仁,只不过看你想吃哪一颗。

倘若为了考而考,或为了躲避现实围困、寻求安稳而考,那么考公会是一种最漫长的折磨,因为追求安稳本身就极不安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位网友说,体制工作是给你安全感的护身符,也是让你一眼看到头的金丝笼。

所以问一问自己,有没有考公的决心?上岸以后的生活,是否就是自己想要的?

明白内心所求之后,放平心态,不要盲从,要么孜孜以求,要么安于当下。

世上道路千千万,考公之外,总有一条适合你我。不管阳关道,还是独木桥,只有一直走到底,才知道那一头究竟是光是暗。

(说明: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