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学智慧:从刘备收服关张二人,学为人处世的说话艺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打不相识上一句怎么说话 看三国学智慧:从刘备收服关张二人,学为人处世的说话艺术

看三国学智慧:从刘备收服关张二人,学为人处世的说话艺术

2024-07-12 08: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二、张飞设局,三人不打不相识

在市集之上,关羽在卖绿豆,刘备在卖草席,张飞家是开肉铺的,但是却没有卖肉,偏偏把肉放在井里,并压了一块少说得有两百斤的磨盘,吩咐伙计谁能挪开磨盘,这肉可以任取。

好巧不巧,关羽就爱管这闲事,他不仅挪开了磨盘,还让伙计将肉分与众人,以他卖绿豆的生意,想要赚到买下这些猪肉的钱恐怕并非易事,但他却分毫不取,尽数分了,可见其并非见财起意之辈,这一幕也被刘备看在眼中。

“挪开井盖,猪肉自取”其实是张飞设的局,我们从张飞开肉铺不卖肉一事来看,张飞家很有钱,卖肉基本上并不是主要收入来源,他自身孔武有力,好结交天下壮士,故设此局,希望能结识各路壮士,以后可以一起喝喝酒之类的,当伙计通知他有人挪走磨盘分了猪肉,我们从他的反应上看出,他是十分的高兴和兴奋,这显然是碰到旗鼓相当的对手的激动反应。

但他走到关羽面前却摆出了另一副面孔,用捏碎绿豆来故意激怒关羽,此举是为了让关羽以为他是来寻仇的,好让关羽使出真本事跟他较量一番,毕竟道听途说不如自己亲身体会来的真实。

二人打得难舍难分,周围人都在看热闹的时候,刘备却想着:“欲成大事,这二人岂不是好帮手?”因而决定出手拉架。

要知道,两个人打架的时候,突然有个陌生人来拉架,对于拉架的人来说是很危险的事儿,因为这个举动很可能引起打架双方误会,以为来人是对方的帮手,

老话说得好,“个小不劝架,人穷莫说理”,刘备本身身材就不如关羽、张飞高大,同时又是贩履织席之辈,可以说个小、人穷两方面都占全了,但是他却敢上前拉架,并有信心能拉住,这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了。

只见刘备双手各按住二人的一只手,用力将其压下,先用动作证明自己并非碌碌之辈,二人不要小看了我,但是光这样还是完全不足以压制局势,此时,他说的第一句话就很重要了,他抱拳拱手说道,“二位壮士具身怀绝技,武艺惊人,佩服!佩服!”

此话一出,即捧了二人,又表明了自己并不是任何一方的帮手,双方听到他这句话,也就立马放下了敌意,从而直接缓和剑拔弩张的气氛。

这就是刘备为人处世高明的地方,如果说刘备仅仅是拉开二人,并说:“你们两个打什么打?”或者“给个面子,别打了”等等,结果可想而知,不仅不会成功拉架,反而可能引火烧身。

所以说,当我们到了一个新地方,说出的第一句话,就决定了我们的成败。人和人之间的高下立判往往就是通过这一句话决定的。

三、庄上结义,三人捆绑一生

好客的张飞盛情邀请二人到山庄饮酒,席间,刘备先抛出话题,问二人对于黄巾军作乱的看法,张飞和关羽皆表示想要投军效力国家,张飞让刘备一起跟他投军,刘备不答,反倒是叹气一声,这一下引起了张飞的不满,但随后刘备解释道,“现在正是乱世,正所谓乱世出英雄,以二人身手何必要屈身受制于人呢?”这番言语引起了关张二人的好奇。

刘备进一步说道,“现在国家平叛不利,让州郡自募乡勇组织武装力量进行平叛,而平叛结束之时,必然造成群雄势力崛起,形成割据之势。”

这话让关张二人茅塞顿开,顿时对刘备肃然起敬,由此可以看出刘备的眼界是很高的,毕竟他是师从卢植,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张飞追问刘备应该怎么干,刘备此时又是一个叹气,让急性子的张飞很是恼火,随后,刘备不紧不慢地讲了一个故事,也就是他身世的故事,却没说故事主人公是谁,等吊足了二人胃口,才道出自己正是故事中家道中落的汉室宗亲,二人如梦方醒,对刘备的话深信不疑。

刘备的这个操作,说明讲话铺垫很重要,要先把别人都带入自己的语境之中,把期待值拉满,这样才能提升可信度。

如果刘备上来就说自己的汉室宗亲,以他现在落魄的样子,很大程度上不能达到这种效果。

这告诉我们,当我们在做介绍的时候,不能光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更多的是要想到你说出来后,听的人会怎么想,这样你传递的思想才会是最准确的。

此时的二人对刘备已经深信不疑了,气氛烘托至此,刘备趁热打铁说出了自己的需求,一说缺钱,张飞立马倾囊相助;一说缺人,关羽立刻表示愿效犬马之劳。

光有俩人的加入还不够,刘备起了私心,毕竟一时的冲动很容易冷却,如果和二人结为兄弟,那么三人的命运即可捆绑到一起;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刘备的私心并不“私”,他的一生都在为振兴大汉而努力,也可以说他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就这样,刘关张成了生死与共的异姓兄弟,在未来很长的日子里,不管是艰难困苦,还是糖衣炮弹都没有摧毁三人的感情。

总结:

我们从刘备收服关张二人的流程上可以总结出三点要素,第一点,我们说的第一句话非常重要,很多时候我们与人说的第一句话,关系到了以后双方建立连接的紧密度;第二点,想要说服别人,一是要有更高的见识,二是要学会做铺垫,把别人带入自己的节奏中;第三点,学会趁热打铁,在合适的时间提出合适的要求。

我们本期的《看三国学智慧》就说这么多,我们下期再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