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图书:倾听最亲切的“说书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同职业的图片真人 “真人”图书:倾听最亲切的“说书人”

“真人”图书:倾听最亲切的“说书人”

2024-07-09 2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真人图书馆”活动现场图。

广州第一个发起真人图书馆活动的“荒岛图书馆”。

“真人图书”也能教你做元宵。

阅读“真人图书”有时就像TED分享会。

“真人图书”活动给很多特殊群体找到了一个相互倾诉和交流的平台。

  ■核心提示

  到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借走一本书,之后按期归还,这是很多人经历过的事情。但你有没有想过,有一天,你到图书馆“借”的不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纸质书,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2010年,“荒岛图书馆”在广州发起了第一场“真人图书馆”活动,报名者爆棚。随后“真人图书馆”这种模式开始陆续在广州发起、遍地开花,很多其他机构受到启发后也开始在高校、社区发起类似的活动,如雨后春笋遍布各个城市。如今,北京、香港、广州、济南、长春、上海等地,“真人图书馆”陆续涌现在高校图书馆、书店、咖啡厅,甚至公园的草地上。

  他们的口号是:“读会行走的书,阅有故事的人。”通过面对面的对话方式,让读者“阅读”来自修琴师、街头艺人、流浪猫保姆、手艺人、船员等等这些“图书”的真实故事。“真人图书”的概念并非起源国内,虽然已经在国内出现了一段时间,但这个新生事物对不少人而言还是相当陌生的。不少人认为,这种方法虽然在国内还需要解决一些问题,但总体上有助于分享人生感悟、消除偏见、解决冲突,在现阶段还是值得尝试的。

  阅读“真人”

  把写书人变成生活“私交”

  “真人图书馆”这种独特的阅读方式最早起源于2001年,由丹麦一个音乐节上一个叫“停止暴力组织”的公益组织发起的,意在让不同文明、不同国度和不同宗教的人坐下来好好说话,以消解人类愈演愈烈的暴力和偏见。在那场音乐节中,75本“真人书”首次走向观众,拉开这场“精神实验”的帷幕——从“读书”到“阅人”。

  其实,“真人图书馆”就是可以借阅“真人图书”的图书馆。它与普通图书馆很相似,不同的地方是真人图书馆中的“书”是“真人”,读者阅读的方式是真人书和读者进行双向交流。真人图书馆服务的内容是提供真人图书丰富的生活经验,这种服务通常是你在其他地方所无法得到的。

  “真人图书”不一定是名人,但一定有自己独特的故事,他们或代表一个特定的群体,一种特殊的职业或有自己不一样的兴趣爱好,比如,你可以听听“袖珍女孩”讲讲她的人生故事,也可以与功夫师傅切磋习武之道,或者和登山者侃侃爬雪山的乐与苦……国外的“真人图书”除了有女消防员、球迷、殡葬经理、治疗康复师、流浪汉、人道主义者、外来移民、新闻记者、穆斯林、警察、政客、难民、罗马人、素食者,还有残疾人、艾滋病患者等弱势群体,甚至还有可能会出现如欧洲某个委员会的部长。

  “他们可能代表一种职业、一个种族、一个边缘群体或者是一种兴趣爱好。”“兔子”是广州一家真人图书馆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只要有特别的经历或者有一技之长,并且愿意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都可以成为一“本”真人图书,“也正因为如此,真人图书的种类是非常丰富的,有分享旅行经历的‘旅行书’,分享烘焙、音乐、美食等的‘生活书’,当然,也有讲述人生故事的‘励志书’。”

  “真人图书”的关键和主旨是励志、分享。“请大家按照自己的报名记录,到我这里做借阅登记。”一个周末的下午2点,“兔子”将5“本”真人图书送进图书室后,开始对前来借阅真人图书的读者进行借阅登记,并为每位读者发送一份《读者指南》。

  一“本”真人图书一般会限制在10人以内,因此在借阅真人图书之前,读者需要先“选书”——通过网络或现场咨询,了解真人图书内容并进行预订。网友“哆啦咪”就是通过豆瓣提前看到了真人图书馆的活动,并报名选择了借阅“烘焙书”,“我刚刚当上家庭主妇,平时喜欢自己在家烤蛋糕和饼干,虽然买了不少烘焙书,但也有很多疑问,现在正好可以当面咨询,会方便很多。”在阅读交流结束后,“哆啦咪”说。

  在众多来阅读“真人图书”的人当中,有一类人的收获是最直接的。“当你想了解一个全新的领域,比如红酒、咖啡、高尔夫球、社会营销或者生物技术等和兴趣、职业相关的东西时,读一本书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的学习需要了。找这个领域的专家来聊天、请教,才是获取新知的主要方式。”身为一家创业型生物研发公司负责人的“80后”阿杰就是“真人图书”的忠实粉丝,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把写书的人变成私交”。

  最近,他的公司要开发美容护肤产品,为了更好地了解护肤品行业、配方、皮肤结构等专业知识,他先在网上搜集了大概的资料,通过基本资料了解掌握行业的专家,再找到这些权威人士并和他们做朋友、聊天。“如今,书的更新速度慢很多,但当下又是个科技日新月异的时候,与其读书,不如我和写这本书的人交流更直截了当。”像阿杰这一类讲求快速学习的人,看一本“真人图书”是他们最快捷和高效率的学习方式。

  也正因如此,“书单”的精彩与否直接会影响到“读者”的兴趣程度和参与程度。这些“图书”有些是“真人图书馆”的“馆藏”,有些则需要负责人“自动联系”,“有时候,读者和真人图书的角色还可以互换,让更多人受益。”“兔子”介绍说。

  私人自办

  普通人能开设“真人图书馆”?

  如何建起一座“真人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大多开设在私人经营场所,办馆经费来源于社会公益活动筹款,或者发起人自行解决,管理人员均为志愿者。随着了解“真人图书馆”的人越来越多,它的运作也渐渐开始从组织化、实体化走向了更具针对性的私人化运作。对于已经参加“真人图书馆”活动长达3年的网络达人老梁而言,自己私人开办“真人图书馆”的想法,其实老早就有了。

  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通过微信征集分享者,“不管你是创业者、学生、工人、高级打工族、艺人、玩家、吃货……都可以在这个平台分享你的观点、工作、经历、生活、行业经验。”在朋友圈征集分享者的信息发布后,网友报名踊跃,他的“真人图书馆”很快就启动了。

  “因为没有什么太多的经验可循,起初的发展并不顺利。私人运作需要大量人脉,起先我们都是通过朋友圈推荐,后来拥有一定知名度之后,也会通过网络、咖啡馆打广告、媒体发布新闻等进行招募,但是最终‘入馆’成书一定要经过志愿者们亲身的‘阅读’。”一开始,工作人员就老梁和朋友阿斌两个人,“现在我们工作之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放在真人图书馆上。”

  老梁说,要招募到一本好的“真人书”非常困难,首先他们是免费被借阅的,其次每个人都要有能力将自己的人生经验、隐性资源与他人分享。“很多行业或者说群体我们并不是十分了解,存在一定的偏见,而这也是我俩想做的,一方面,消除人与人之间那些没必要的偏见,并了解对方;另一方面,分享人生不同的经历,从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然而,两人的“事业”之路并没有想象中的一帆风顺,比如一次活动中,一本真人书是“推理小说家”和“学霸”,但面对其某高校法学博士生的身份,许多人来了之后,询问的都是与“司法考试”和“考博”相关的问题,“还有的时候,‘图书馆’有意无意地变成了‘相亲会’、‘批判会’、‘诉苦会’。本想沟通,却因为固有观念和偏见的限制,让误解和误会更深,我们也很担忧这样下去会变成以往的常规化‘讲座’,也就背离了最初的想法。”“老梁”告诉记者。

  实际上,当下国内真人图书馆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夭折”的也有很多,原因有很多种,最核心的因素可能是国内的真人图书活动并非读者所需,对他们难有吸引力。例如,有一些实质上是一种“学生报告会”,一名学生作为真人书,一大群学生围着他追问学习问题,这种方式脱离了真人图书馆的原旨——消除偏见。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吴汉华博士与导师王子舟是国内最早关注真人图书馆发展、并发表论文予以阐释的学者,但他也不得不指出,当下有些真人图书活动的本质不过是无聊的宣讲会、功利的成功学讲座,甚至是单身青年相亲会。

  不仅如此,资金运转也是真人图书馆需要考虑的问题。世界“真人图书馆”创办人鲁尼·艾伯格曾说,真人图书馆交换的是信息,而非金钱、关系和资本,如果不是公益免费的,真人图书馆就没有意义。而在国内,有些城市真人图书馆会收取一定费用,这看上去似乎与公益脱了节,但场地、人工成本等都需要资金,若没有赞助,就很难维持长效运转,这便有些矛盾。

  广州经验

  “高校”和“社区”模式防止“变质”

  在当下,“真人书”和读者都想从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中得到实际利益。无可否认,当下有些“真人书”大讲特讲奋斗史,为自己树碑立传,变相为宣传营销手段;民间主办者也面临资金和场地短缺,他们不盈利就难以维持,若是设法盈利,就让一件公益事业变了质。为了解决这种矛盾,真人图书馆的“社区模式”和“高校模式”开始流行起来。

  今年4月在广州长洲岛码头,“荒岛图书馆”成立了该岛的首家“真人图书馆”,图书馆由“90后”女孩玖妹打理,采用的便是“社区模式”。“社区”是开办“真人图书馆”的良好空间,一方面,在一些商业住宅的社区里面开办社区真人图书馆,虽然社区有配套设施,但没有一个文化和提供交流的公共空间,人际关系疏离。“我们通过真人图书活动创造这样一个空间,通过在社区里、社区和社区之间搞活动,一开始我们请外面的人来做图书,慢慢地我们发掘社区的资源,让社区里的街坊邻里自己来讲,也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一家社区公益图书馆负责人梁小姐说。社区公益图书馆会跟房地产公司合作,让他们提供启动资金、免费场地;图书通过捐赠获得,日常管理靠志愿者团队来完成,而图书馆方团队起到的是监督指导和活动开发的作用。梁小姐说,“另一种模式是同商业机构、基金会乃至政府合作,有针对性地开发不同的社会创新活动。企业付费用我们的品牌,可以弥补日常运营成本。但公益性不会改变,服务大众,不收费。”

  5月份,10本真人图书又在广州大学“上架”,主办方是广州团市委联合社会企业“乐岛共建”联合打造的,在面向全市青年广泛征集最感兴趣的10个职业领域后,挑选出10本具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跨界工作经验的“真人图书”直接面对学生群体。目前,“真人图书馆”在广州高校广泛流行,除了中职校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广州图书馆、广雅中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都有自己的“真人图书馆”。以广州市医药职业学院为例,目前该校已经收集了超过50本真人图书,包括该校老师、已经毕业走出校门的师兄师姐、在校学生等,内容有课堂知识、生活技能、工作经历、生活感悟等各种类型。今后还将计划招募更多不同社会界别的真人图书,拓宽图书类型。

  同样,在今年5月的“世界家庭日”,广州市海珠区妇联也引入了“真人图书馆”服务模式,邀请“最美家庭”的家庭成员进入“真人图书馆”书库,让“读者”可通过海珠区妇联“3861我的家”项目预约“借”真人图书,了解这些最美家庭背后的故事。

  由此可见,未来“真人图书馆”的发展在目标读者上有了更加“细化”的趋势,由于在组织运营上难以单纯依靠一方来完成,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的“功能型”的“真人图书”也开始渐渐壮大了起来。而今,中国的公立图书馆也已意识到真人图书馆所蕴含的能量,自2012年重庆图书馆开创了中国公共图书馆参与该领域的先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共文化场馆加入到了其中。另外,一些私人举办的“实体真人图书馆”也渐以“会员制”的形式存活了下来,相当于组织者和读者一起花钱租用场地建设一个图书馆。

  不同类型的“真人图书馆”,正以自己的方式给每个人、每个群体寻找适合自己的“理想书单”,帮助他们遇见同类、实现理想。

  链接:

  一般而言,广州的“真人图书馆”暂可归为以下几类:

  公益类:通过帮助不同的公益组织免费策划活动,将之打造成一本公益书,使得更多人阅读它、了解它。

  新知类:邀请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技能并在自己的岗位上小有成绩的真人书分享知识,比如作家、导演、建筑师、心理医生,诸如此类。

  社交类:邀请一些具有相同特征的真人书在图书馆相遇,互相阅读,寻找共同话题。比如,同一天生日的人,又或者是星座相同者,而包括志同道合者、事业合作伙伴、闺蜜、恋人等等。

  技能类:烹饪书、手工书等具有一定或者特殊技能或者手艺的人,教授读者制作甜点、烹饪西餐、缝制娃娃等技能。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