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没有使用表情包之后,我体验到更真实的交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不的表情包 一年没有使用表情包之后,我体验到更真实的交流

一年没有使用表情包之后,我体验到更真实的交流

2024-07-12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情绪、语气等一切靠文字无法表达的东西,我们都能够通过表情包活灵活现地复现出来。

本文参与少数派 2019 年度征文多一度思考。

从依赖表情包到不使用表情包,这一年我对于线上交流有了更多的体验和思考。而需要先指出的是,我所说的表情包不包括 emoji。

去年年初,我删掉了所有的表情包

打开微信, 随手点开几个常用的聊天窗口,无论是和亲密朋友的小群,还是在有老师的班群,向上滑动几页,出现频率最高的基本都是表情包。

比起简单的 emoji ,图糙理不糙的表情包好像更能准确地表达出说话者的意思。例如下图,两边信息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右边的表情包更为形象和生动。就算是文字直接打出「不好意思,我的手机只有98%的电量了,先不说了」,表情包的表达效果也还是更胜一筹。

纯文字和表情包的对比

从颜文字到绘文字,再到表情包,我们表达的方式越来越丰富,也有更多的选择来避免所谓的尴尬。但在表达越来越便捷的同时,我也不由得感觉到自己的语言越来越匮乏。

以前和朋友聊天,形容自己的情绪会用一个短句甚至是段落来表达,现在一个表情包就能言简意骇地形容了,虽然很方便,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时间长了,甚至会觉得很疲倦。

于是在 2019 年年初的时候,我删掉了微信里所有保存的表情包,只用最简单的言语和表情进行线上交流。一开始的时候确实会很不习惯,总是习惯性的点开表情包的界面,面对空空的列表总有点不适应,和一点点失落感。但一年多后的今天,我已经完全习惯了不使用表情包的线上交流。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就算是经常聊天的朋友,也没有发现我已经一年多没有使用表情包了。在去年 10 月份去内蒙古旅游的时候,我和同行的好朋友提起我这个习惯。她一脸不信的样子,直到找出手机翻了好几个月的聊天记录,才相信我真的有这个习惯。后来我又问了几个经常联系的朋友,基本都是「我不说他们都没发现」。

我之所以感觉奇怪,是因为「不使用表情包」在我的好友圈子里是一个不多人有的习惯,在大家在发表情包的时候,只有我没发。例如在期末考试期间,她们用各种表情包表达复习好累的时候,只有我一个人打了一串文字「啊复习不下去了 😫 」。但即使是这样,也还是只有我知道我不用表情包。

讨论为什么朋友没有发现我不用表情包不用表情包,我感觉交流更真实

不得不说,有些表情包确实是「一图胜千语」。

而在不使用表情包之后,我也在努力尝试用尽可能简短而形象的话语来表达,大多数时候都奏效,偶尔也会语塞。

但相比以前过度依赖使用表情包的交流,用言语表达会让我轻松一点。没有选择表情包的纠结,没有不小心发错的尴尬,写作时更流畅而不会满脑子只有表情包却怎也想不到对应的表达。

更重要的是,我会感觉我的交流在变得更真实。在依赖通过表情包来表达的时候,我习惯一没话聊就发表情包,结束聊天前斗几个图再用表情包说再见,但有时候没话说了,我真想就这样自然地停止。

和朋友面对面交流的时候,聊天的开始和停止都很自然,不会说一定要有个结尾。但换成线上交流,我总不自觉会担心「不结尾是不是显得我很不友善」,没话说就会觉得「不知道回什么好尴尬」。

在表情包流行后一度觉得表情包是「尴尬救星」,无论是什么场景总能找到可以使用的表情包,久而久之对表情包产生了不小的依赖。但是也会发现,在表情包成为人际交往中标配的时候,发表情包的乐趣也失去了大半。发表情包不再只是「更准确的表达」,有时候也是为了「显得不尴尬且更礼貌的表达」。

在习惯不使用表情包之后,我开始习惯打招呼直接文字切入正题,没话说就用文字结束聊天,表达情绪找尽可能贴切的词汇来形容。逐渐从开始的不适应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虽然我偶尔也会怀念我最喜欢的一个「用手撑着头一脸很无语」的表情。

结束聊天结语

以前只发文字就可以表达的讯息,现在不加个表情都会担心「我是不是显得太冷漠了」。以前「哈哈」就能说明我觉得好笑,现在一连串的哈都不一定好笑。

更丰富的表达符号为我们创造出更便利的交流,但与此同时也有过度依赖且滥化的嫌疑。我们创造出越来越形象的表情包,但我们的交流却没有因此越来越简单。

不管是使用文字还是表情包,交流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如何有效的沟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我并不排斥使用表情包的做法,一年不使用表情包也只是自我感觉过度依赖后的调整,或许我会在未来重新使用表情包,但我也希望,不管使用与否,我都能尽量保证真实的交流。

本文封面图来自 Unsplash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