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之美穿越百年,跃然于这位非遗“守艺人”指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龚老师 掐丝珐琅之美穿越百年,跃然于这位非遗“守艺人”指尖

掐丝珐琅之美穿越百年,跃然于这位非遗“守艺人”指尖

2024-07-11 18: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说:上海食品科技学校开设的掐丝珐琅特色学习课程

提到与掐丝珐琅何时开始结缘,龚老师直言是一次机缘巧合。一次出国学习交流的机会,当时还在读大学的龚恬苇在日本的一座博物馆内看到了日本“七宝烧”,流光溢彩,令人称奇。在馆长的介绍下,龚恬苇得知了“七宝烧”的起源正是来自于中国的铜胎掐丝珐琅也就是“景泰蓝”,而在眼下的日本,仍然有一批以制作“七宝烧”为业的匠人,数十年如一日地进行着“七宝烧”的研发、交流、改良,对这一日本传统工艺的痴迷程度可见一斑。这次经历让龚恬苇深受触动,回校后便找到了相关专业的教授,开始深入了解学习起了掐丝珐琅的理论知识和制作工艺,并将它作为了未来的就业方向。

图说:获得上海市职业院校创新创意大赛金奖的《巷识》系列掐丝珐琅作品

与掐丝珐琅依托铜、金等材质作为胎体的传统工艺不同,龚恬苇将传统制作工艺融入了更加丰富多样的创作载体。杯垫、项链、钥匙扣……这些日常可见的实用物品在龚恬苇和她的学生手中,都可以成为掐丝珐琅创作的“平台”,结合颜彩画、国画等绘画手法,让掐丝珐琅这一传统“非遗”项目焕发出新的活力。“龚老师会鼓励我们要多上手制作,不要怕做错做坏。”王一凡是上海食品科技学校2103班的同学。去年在龚老师指导下,他与其他几位同学制作的作品入围了全国职业院校作品非遗展示,也让这些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掐丝珐琅的少年们心中埋下了“非遗”的种子。

掐丝勾勒、点蓝烘烧,铜火氤氲、百年传承……目前,龚恬苇和她的学生们正逐步推进岩彩珐琅的教学,在掐丝珐琅的工艺基础上,结合岩彩画、烧箔、螺钿等其他非遗工艺,用“非遗+非遗”的碰撞方式创新出更多的作品。“未来我们还将结合金山本地文化特色和主题创作更多特色鲜明的作品,并计划申报非遗项目,让掐丝珐琅这一传统工艺在新时代真正‘活’起来、‘火’起来。”龚恬苇表示。

通讯员 陆哲涵 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