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隐性水文化地名(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消失的地名 上海的隐性水文化地名(上)

上海的隐性水文化地名(上)

2024-07-12 0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我们,获取更多地名资讯

摘要:水文化地名是人们赋予与水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某一特定空间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实体的专有名称。所谓“直接相关”,是指在地名的字 面上有清晰的“水”符号的呈现(以水或以水为偏旁的地名文字);所谓“间接相关”,是指在地名的字面上并无“水”迹的直接呈现,但却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者可称为“显性水文化地名”,后者可称为“隐性水文化地名”。现有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成果一是囿于字形学而使上海水文化地名 研究落入狭隘化的窠臼,往往局限于显性水文化地名;二是许多与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相关的成果缺乏水文化地名研究的自觉意识,未归入水文化地名体系之中。上海存在着大量的隐性水文化地名,主要包括:暗含“水分”的自然地理实体水文化地名;为“土”所掩的水文化地名;无“水”却依水的 交通设施水文化地名;“石”“火”闪现的水文化地名;见“神”不见水的水文化地名;被时光蒸发了“水汽”的水文化地名;傍水得名却无“水”的水 文化地名等。对上海隐性水文化地名的研究一是有助于辩证思维的发扬;二是有利于对上海水文化地名认识的广泛性;三是促进对上海水文化地名认识的深刻化。

关键词:上海;显性水文化地名;隐性水文化地名

绪论

(一)地名文化与水文化的关系

地名是地理实体的名称,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地名也是地域文化的载体,它记录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记录了人类社会的兴衰、记录了战争、浩劫与磨难,记录了人们的思想愿望和心理意识,记录了民族的变迁与融合,有着丰富的地理、历史、心理、民族、社会等文化内涵,所以地名是社会发展的一面镜子,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遗产。概而言之,地名是一种文化呈现,是文化的结果。

探讨地名文化,有一种现象是不能不引起人们关注的,就是地名与水的关系。水孕育了人类社会的文明,水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触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在认识水、利用水、与水患做斗争的过程中,孕育和形成了水文化。中华水文化客观地存在于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理所当然地也存在于地名文化中。地名文化中蕴含着水文化因子,水文化中渗透着地名文化的元素,地名文化与水文化的交集催生了“水文化地名”的概念。

(二)上海市水文化地名研究概况

水文化地名作为既属于自然景观类(水文)的范畴,也具有景观文化(园林景观、工程)特性的地名,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区域自然资源或地理环境的特点,也能反映历史文化,具有双重特性。正是基于这一意义,诸多学者都把水文化地名作为其重要的研究对象,除地名学专门研究外,语言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化学、宗教学、民俗学等等都来开掘水文化地名资源。在海量的水文化地名研究成果中,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坐拥令人瞩目的一席之地。

上海位于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中国南北海岸中心点,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和浙江两省,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陆海岸线长约172公里。境内水网纵横、河湖密布,即所谓“上海襟海带江,舟车辏集”。在如此的一个水世界里,大至市、区,小至镇、乡、村,上海地名多与水有关。正如有学者所言:“上海地区,因水成陆,因水聚人,因水立业,因水定村,因水建镇,因水升县,因水兴市。由于水在上海异常丰富,上海有关水的名称也特别多,与水有关的典故趣闻也不胜枚举。”人们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现象,为此学者们从各个视角、不同层次、多元领域展开研究,形成了“千朵万朵压枝低”的累累硕果。

有研究者秉持局部见整体的思路,以上海某个区域水文化地名作为研究对象。如《地名寻踪青浦水文化和古文化》一文,以历史悠久的上海青浦区地名为媒介, 揭示该地区水文化和古文化的发展脉络。

也有论者采取以特殊性见普遍性的研究路线,对上海地名中某个水文化通名分布情况展开研究。如伊鸣《海之品味海之靓色海之丽景海之美韵上海以“海”字开头的地名多》一文,依据上海以“海”开头的路名多达二三百个的现象,得出“上海,无论是从地理、历史、人文方面,还是从经济、政治、社会方面看,都和海有着自然天成、不可分割的渊源”的结论。

还有研究者以广角的视野、全景的镜头,较为整体地摄取和考察上海水文化地名现象。如贺续进的《上海为何有这么多与水有关的地名?》一文,列出了15个上海常听到的水系名称:江、河、浦、泾、沟、塘、港、浜、湖、淀、泽、荡、溇、湾、汇等。而更为全面、细致考察上海水文化地名现象的当数华东师范大学2018届硕士研究生向婧怡的学位论文《面向水生态文明的上海市水资源管理及水文化建设途径》。该文梳理和列举了上海地区与水文化相关地名的34个关键字:海、江、浦、 河、泾、塘、汇、浜、湾、源、泉、水、溪、滨、洋、湖、洪、淞、泗、泽、渡、沟、 漕、波、洲、池、荡、淀、泖、涧、滧、潮、滩、潭等,认为“多种有关水的名称集中于一地出现,且独具风格、特色显著,这在中国其他地方难得一见”。张新雨、向婧怡、车越合作的《基于地名的上海地域性水文化特征及建设途径》一文,对上述上海水文化相关地名的34个关键字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和GIS技术,通过对水文 化地名定义和筛选,探讨上海市水文化地名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水文化建设途径,研究得出“上海市地名中水文化关键字出现频次差异较大,空间分布异质性高,地域特色性显著”等重要结论。

有更多的并非专门研究上海水文化地名的学术成果,但是其中部分内容对上海水文化地名现象亦有所涉及。如周春玉《上海世博园区地名渊源及文化特征初探》论述了上海世博园区“自然地理实体类地名多与水有关”的现象。吴俊范《城市区片地名的演化机制及其历史记忆功能——以上海中心城区为例》揭示了“传统水乡景观名称在城市地名中较为强大的传承能力”的规律;其博士学位论文《从水乡到都市近代上海城市道路系统演变与环境》涉及了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传统江南特色的水乡景观被现代化的城市景观所替代对上海地名变化的影响。梁鼎豫的《上海的路名与地名》一文指出上海聚落地名“多与水有关,因水而名”的特色。陈晔、李晓雪《上海地名中的航运文化元素》论述了上海的行政区域类地名、交通运输设施类地名、居民点类地名和单位类地名中的航运文化元素。这里所谓的“航运文化元素”也可以说是“水元素”的另一种表述而已。更有学者以宗教学和民俗学的视角立题,探讨上海吴淞江沿岸供奉水神庙宇与水文化地名之间的联系。上海市地名管理办公室编纂的《上海市地名录》,更是收录了翔实、丰富而权威的上海水文化地名资料。

现有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成果,较为广泛深入地探讨了上海水文化地名现象,对人们了解上海水文化地名形成的规律和特征,掌握上海水文化地名与上海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历程,有着重要的价值;无疑,也是对水文化地名理论体系的学术贡献。就本课题的研究而言,这些研究成果对触发笔者选题的灵感,以及观点的确立、思路的形成、论据的采用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本文拟突破的学术方向

综观现有研究成果,也有某些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主要表现有二:一是囿于字形学而使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落入狭隘化的窠臼。具体而言,即当论及上海水文化地名或曰上海与水有关的地名时,往往局限于带“氵”偏旁的形声字地名,或直接以“水”及“水”偏旁字命名地名如淡水河、龙泉港,即偏重于本文称之为“显性水文化地名”的研究。实际上,上海拥有许多从字形上看似与水无关却饱含“水分”的地名,本文称之为“隐性水文化地名”。忽视这些地名与水的关系,有意无 意地把它们拒之于水文化地名大家族之外,不免束缚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的视野。二是许多与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相关的成果缺乏水文化地名研究的自觉意识。现有成果中,相当多的内容涉及上海水文化地名问题,但未能上升到水文化地名这一层次,或者说未归入水文化地名体系之中。虽然各自的选题有各自的着眼落墨之点, 不可强求一致于某个主题,但从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的需要而言,似乎是一种缺憾。

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不足,本选题拟在前人研究有关上海水文化地名研究丰硕 成果的基础,以隐性水文化地名为研究方向,爬梳文献,综合资料,以期更加全面、深刻地揭示上海地名与水的关系,为上海水文化地名体系增添片砖只瓦。

本文所谓隐性水文化地名,是指从字形上看并无“水”之痕迹,但却与水有着紧密联系的上海地名。可以区分若干类型认识上海的这些隐性水文化地名。

一、暗含“水分”的自然地理实体水文化地名

地名中,以自然地理实体命名的是一大类别。在上海自然地理实体地名中,有许多看似了无“水”痕的地名,实质上与水紧密相关。

(一)嘴

上海有多处以“嘴”为名的地方,如周家嘴、龙华嘴、南汇嘴等。其中的陆家嘴名头最为显赫,是上海最具魅力的地方,改革开放的象征,世界为之倾倒。据上海地方志记载,迤逦而来的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近90度的大弯,留下了一片突出的冲积滩地,从浦江之西向对岸眺望,这一块滩地犹如一只巨大的金角兽伸出脑袋张开嘴巴在此饮水。在这一块滩地上,由于陆深的旧居以及陆氏的祖茔都建造于此,因此称之为陆家嘴。周家嘴在上海市杨浦区东南部,杨树浦路、黎平路交 口处一带。因黄浦江在此折北,成嘴角状,旁原有周姓村落,故名周家嘴或周家嘴角。其他以“嘴”为名的地方也大致类此,因水成嘴、嘴水相依,构成了上海一种独特的水文化地名通名。

(二)岛

上海有中国第三大岛——崇明岛,还有长兴岛、横沙岛、复兴岛、佘山岛(与上海市松江区的“佘山”无涉,仅是同名)、大金山岛和太阳岛等。岛者,江海湖泊里四面为水所围之陆地也,岛与水之本质联系不言而喻,以岛为通名的上海地名列入水文化地名当是毋庸置疑的。

(三)山

上海有两片“山区”,一曰宝山区,一曰金山区。宝山境内其实并无自然山峰,之所以以“山”为其通名,却是因水而起。资料显示,明朝的郑和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但长江口航道风急浪高,水流湍急,却没有导航标志。永乐十年(1412 年)明成祖朱棣命人在长江口南岸清浦旱寨(今浦东高桥镇北)堆土造山,山上建烽堠,白天举烟、晚上明火,为来往船只指明航向,“永乐皇帝赐名‘宝山’,宝山名称出现”。至于金山,是“因金山得名”。金山何来,又与水何干呢?今属金山区的杭州湾内有大金山岛、小金山岛、浮山岛,北宋前本是陆上小山,三山 相连,统称金山;南宋时沦入沧海,仅露出三峰成岛;清雍正四年正式建县,就有了这样一个富贵含义的县名。上述两个以“山”为通名的地名,虽然只显“山” 不露“水”,但却山含有水,水藏于山。这一山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普遍地理现象,反映在成语文化里,就是众多山水字样共构的成语:“山水相连”“依山傍水”“山清水秀”······成为拓展对上海水文化地名认识的一个重要线索。

(四)冈身

冈身是上海地区特有的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分布在北起黄渡,东南经马桥至杭州湾北岸漕泾一线。吴淞江以北有五列,分别为浅冈、沙冈、外冈、青冈及石冈;吴淞江以南有三列,依次为沙冈、紫冈、竹冈;冈身宽约4~10公里,海拔高程约4米,组成物质主要为粗砂、贝壳,厚度约50~60厘米。通常,人们看不出 这一地名与水之间有什么联系,然而,根据学者考证,冈身的物质组成及其沉积特征表明,它是发育于海水高潮线附近的滨岸堤。换句话说,冈身是潮水的杰作, 具有古海岸线位置标志的意义,无疑当属水文化地名。

二、为“土”所掩的水文化地名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摒除它的政治隐喻,就其纯自然属性而言,准确地反映了水对人类的两重属性。它能提供灌溉之利、舟楫之便,为人类造福;又能淹没田舍、倾覆船只,形成洪涝之灾。自古以来,人类在享用水利的同时,竭尽所能与水害斗争,或官修或民办,修筑了大小各等、难以计数的水利工程,而这些水利 工程往往成为地名,彰显人类顽强不屈地与水害抗争的历程。上海地区就遍布了这种以水利工程得名的地名。这些地名的通名中虽大都不见“水”迹,却与水亲密无间。

古代修筑水利工程,土是主要的构建材料,因此,修建的水利设施也是地名通 常都以“土”做偏旁。上海这类地名不可胜数,最为常见的为堤、堰、坝、埭、塘、 圩为通名,分布在崇明岛四周和沿长江、东海、杭州湾地区。以上海金山区为例, 其境内东南部有张堰镇,古名张溪、留溪、赤松里;宋代在张泾河筑堰闸,以御闸 外咸潮,名张泾堰,因堰得名,简称张堰。圩(wéi),是指低洼地区围绕房屋、 田地等修建的防水堤岸,该区南部就有钱圩镇。该区金山卫镇的扶王埭(dài), 原名河横埭,自清初开挖新河(今黄姑塘)后形成。

别看这些地名通名字都是“土”做偏旁,但却与水如影随形,“水来土掩”成 语就形象地反映了“水”与“土”的关系。堤、堰、坝、埭、塘共性释义就是固堤、 拦水、调节流量的水利设施。这里须特别地说说“塘”。通常,人们会将塘理解为较大的水池,这只是“塘”的义项之一罢了,而它的首要义项则是指堤岸、堤防。上海共11处以塘命名的地方。沿海的海堤通名大都称塘,专名有以行政区划命名的, 如宝山海塘;有的以相关位置命名的,如外土塘、里护塘;也有以建筑年代或词组命名,如七九塘、八五塘、人民塘、胜利塘。历史上的海塘,有以姓氏命名的,如 钦公塘、李公塘、彭公塘等;也有以朝代加年号命名的,如元大德海塘等。

上海还有一种水利工程,在字形上虽不以“土”为标志性符号,但其功能却是绝对相同,在建材上也不能完全少了土,这就是闸。闸,一种控制水流的水工建筑物,最早的闸是因水而建。上海以“闸”为通名的如套闸、船闸的地方很多,分布在主要河流上。据1998年出版的《上海地名志》记载,上海有闸19处,如崇明区城桥镇三沙洪新闸、青浦县白鹤镇东大盈船闸、浦东新区西北部东沟套闸。上海最为出名的是苏州河上由东及西的三座闸桥,依次为吴淞路闸桥、老闸桥和新闸桥, 既用于阻挡潮水漫上岸的水闸,又是可供通行的桥梁;更为世人所熟知的,是以闸为指认方位出现的“闸北”区片名以及道路名、公园名。

三、无“水”却依水的交通设施水文化地名

无“水”却依水的交通设施水文化地名主要有道路、桥和隧道。出于表述分类的需要,无“水”的水文化道路地名问题将放在下一节论述,这里主要论述桥和隧道。

(一)桥

今天所说的桥,是供铁路、道路、渠道、管线等跨越河流、山谷或其他交通线使用的建筑物,从功能上讲,似乎与水越来越疏离了。但是,桥的初始功能,只是用来克服河流交通障碍的,《辞源》中解释“桥”的第一义项为“桥梁”,是“架在水上连接两岸的建筑物”。所以,《说文解字》把桥释义为“水梁也”;桥是一种普遍的存在,凡有江川河流之处,必然有桥;俗话也有“遇水架桥”“小桥流水”之说法,反映了早先的桥与水有着不解之缘,二者的伴生关系可谓常识。上海地名中的古桥数量众多,据史料记载,宋朝末年上海老城厢就有桥梁近30座,至清代达到56座。在一些主要河道上,曾有过“一里一桥”甚至“百米一桥”的辉煌;截至2015年相关研究统计,上海市现存古桥有456处。2007年资料显示,上海106个乡镇中,与水文化有关的地名有33个,其中13个与水上桥梁建筑有关。古桥见证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岁月的痕迹,已成为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古桥所包含的传统建造技术、古桥故事、古桥文化等,也是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老城厢许多桥早已在城市变迁过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但从这些刻有历史印记的地名中,不难管窥申城的古今变迁,想象当年上海老城厢浜渠密布、桥梁纵横的 泽国模样。有研究者统计,2007年上海106个乡镇中,与水文化有关的地名有33个, 其中13个与水上桥梁建筑有关。

上海与水相关的以现代化桥名为地名更是蔚为大观。1976年首座大桥——松浦大桥建成以来,2019年上海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仅跨越长江和黄浦江大桥就有11座(不含东海大桥);另据有心者统计,苏州河上海境内全长53公里的河面上,共有桥梁31座,平均1700米就有一座桥梁。

人类历史上,克服江河水障碍的基本手段是桥梁和舟筏,似乎与俗称“地道” 的隧道无多大关联。但在当代,隧道却成为克服江河湖海的常见途径,与水有了密切联系,成为水文化地名家族的重要成员,因此,上海与水相关的地名中也有了隧道的身影。如上海长江隧道、翔殷路隧道、军工路隧道、大连路隧道、新建路隧道、 延安东路隧道、人民路隧道、复兴东路隧道、西藏南路隧道、打浦路隧道、龙耀路隧道、上中路隧道等。据2019年上海统计年鉴的数据,自1971年首条隧道——打路隧道建成后,上海跨越长江和黄浦江的隧道已有15条。隧道,当然不让地成 为上海最具现代化特征的隐性水文化地名。

作者:杭长钊

来源:《传媒与艺术研究》2021年第1期

选稿:耿 曈

编辑:宋柄燃

校对:甄艺涵

审订:计梦菲

责编:耿 曈

(由于版面内容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

微信扫码加入

中国地名研究交流群

QQ扫码加入

江西地名研究交流群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