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九大银楼” 唯一传承至今的珠宝品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有名的黄金店 清代“九大银楼” 唯一传承至今的珠宝品牌

清代“九大银楼” 唯一传承至今的珠宝品牌

2024-07-16 15: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民国时期上海外滩

上海凤祥、杨庆和、裘天宝、方九霞、宝成、庆云、景福、费文元、庆福星等九家设立于清代的信誉较好的银楼,也就是常说的九大银楼,于1896年(光绪廿二年)在上海大东门花团街建造银楼公所。

1931年,银楼业行会组织有了变化,根据新形势成立了“银楼商业同行公会”,初创的九大银楼在其中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清末民初,上海银楼行业出现了兴旺的竞争格局。

凤 祥

上海老凤祥前身“凤祥裕记银楼”,于1848年(清道光廿八年)创建于上海大东门(今黄浦区方浜路)。于1886年(清光绪十二年)迁至大马路抛球场望平街(今南京东路山东路口),更号为“凤祥怡记”。此后曾相继更号为“植记”和“庆记”,于1908年(光绪卅四年)迁址南京路盆汤街(今南京东路432号),重新恢复“凤祥裕记”字号,这一旧址延续至今。

1931年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的家族祠堂落成典礼时,特意向老凤祥定制了中型水缸尺寸的银鼎礼器,如此破纪录的大型的银器,当时上海其他银楼都望而却步,唯独老凤祥接下了这笔生意,成为当时上海银楼行业的一个创举,令同业望尘莫及,由此老凤祥银楼在声势上超越了杨庆和,裘天宝等其他著名的老店,成为上海滩最负盛名的顶级银楼。

到1949年前为止,凤祥银楼共在上海设立了三家分号:老凤祥:开设于南京路,字号“裕记”。

南凤祥:1898年(光绪廿四年)开设于大东门的“老凤祥银楼”原址,字号初为“恒记”后易为“和记”。

新凤祥:1911年开设于南京路香粉弄口(今南京东路浙江中路附近),字号“德记”。

1951年,国家出资十五万折实单位购买了南京东路432号原“老凤祥银楼”整幢大楼的固定资产,1952年1月正式转为'国营上海金银饰品店',并于1952年6月正式对外营业,同年12月在静安寺(万航渡路2号)设立支店。历经文革动乱,改革开放后,金银业重振旗鼓。1985年1月,“老凤祥银楼”终于在原址旧店新开,设计并采用了“凤祥”牌商标。

老凤祥银楼

上海凤祥裕记纯银白头翁牡丹花插

上海凤祥裕记纯银白头翁牡丹花插款

杨 庆 和

1773年(清乾隆卅八年),上海县城内的第一家银楼“杨庆和”银楼在上海县城(今黄浦区)的庙前大街上开设。此后的“杨庆和”银楼几经沉浮,1906年,“杨庆和久记”银楼搬迁到南京路五福弄口,到民国30年代已经发展成为拥有“久记”、“发记”和“福记”三家字号的大同行之一。

其中南京路上的“杨庆和久记”是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信誉也最好的百年老店。这家银楼自清末以来,位居上海滩“第一大银楼”,而且该店的金银首饰一直是上海贵妇的首选。因为上海百姓都知道,这家银楼的真正老板,是财雄势大的曾任上海道的邵友濂。但是在1935年冬,邵府二公子邵恒,挥霍无度,最终导致银楼资金捉襟见肘,不得不宣布倒闭。

“杨庆和久记”倒闭后,“杨庆和发记”继续在南京路营业,店址位于南京路棋盘街石潭弄口北面,1946年该店卷入民国末期著名的“黄金风潮案”,并最终导致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和中央银行总裁贝祖诒下台并最终远走美国。解放后“杨庆和”被公私合营后停业。

杨庆和银楼

上海杨庆和纯银寿星摆件

上海杨庆和纯银寿星摆件款

裘 天 宝

最早的“裘天宝”银楼——“裘天宝德记”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1)创立于上海老城厢,位置就在今天上海黄浦区方浜中路、中华路转弯角上,历史非常悠久。

1901年(清光绪廿七年)苏州人裘世德在山东路上于开设了近代最为大名鼎鼎的“裘天宝礼记银楼”。1919年“裘天宝礼记”迁至南京路营业,位置就在百年老店“冠生园”对面的钢筋水泥房子。与此同时,老城厢的“裘天宝德记”也早就迁移到南京路592号浙江中路附近的“新凤祥银楼”隔壁营业,旧址就是现在的中丝伊都锦商厦。另外在老城厢的小东门又新开一家“裘天宝”银楼。解放后不久南京路的两家“裘天宝”就分别关门歇业了。

裘天宝银楼

裘天宝款

方 九 霞

“方九霞银楼”是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经济日益发达以后浙江银楼资本北上投资设立的,在1880年左右由浙江宁波镇海方氏家族开设于上海老城厢庙前大街(今黄浦区方浜中路人民路口),字号为“方九霞裕记”,方家在宁波还同时经营着方九霞分店以及方聚元、凤宝等银楼。

1910年前后,“方九霞”银楼搬迁到南京路抛球场,被市民称为老方九霞银楼,字号初为“成记”,后改为“永记”。不久后在南京路红庙(今南京东路福建中路口)又开设“方九霞新记”银楼。抗战结束后“方九霞新记”易名为“方九霞昌记”在南京路云南中路口重新开张,建起了四层的楼房,成为当时南京路上铺面做得最大的银楼。1946年“方九霞昌记”和“杨庆和发记”曾经一同卷入“黄金风潮案”。解放后不久方九霞银楼转为迪沙多寄售商行。

战争时期方九霞银楼

方九霞银楼广告招贴

方九霞银楼款

宝 成 银 楼

宝成银楼的字号最早于清代开设于上海老城厢,先后有大东门的“宝成”,小东门的“宝成新记”,此外在老西门还有“凤记宝成”银楼,规模较小。民国以后在南京路510号(今美特斯邦威服装城)新开“宝成裕记”,在法租界法大马路(今金陵路)有“宝成公记”银楼,“公记”特别擅长制作各种类型的大小器物。

其中南京路上的“宝成裕记”银楼规模最大,1925年著名的“五卅惨案”烈士牺牲地就在宝成裕记银楼门口。1932年9月30日,南京路“宝成裕记”银楼二楼作场不慎失火将大楼全部烧毁,波及商店2家,现在我们看到的建筑是火灾后重建的。抗战结束后,“宝成新记”银楼搬到南京路靠近山西路口的南面新开,直至解放初期歇业。

宝成裕记银楼

上海宝成纪念款纯银印章盒

上海宝成纪念款纯银印章盒款

庆 云

1783年(清乾隆四十八年),在上海老城厢“杨庆和银楼”东首,方浜中路59号的位置“庆云”银楼开市营业。此后的嘉庆年间(1796-1821)又有“庆云生记”银楼在老城厢设立。1842年鸦片战争后,上海开埠后商业迅速发展,江浙银楼业主移资上海,又有“庆云仁记”银楼开业。

1878年,“庆云”银楼首开风气,搬迁到南京路抛球场开业,生意大好,引来老城厢的老牌银楼纷纷北移,在南京路开设分店或者搬迁到南京路,“庆云”银楼民国后再次搬迁到南京路广西路口营业,直至解放后歇业。

上海庆云银楼包装盒

上海老庆云如意云头柄勺及碟

上海老庆云如意云头柄勺及碟的款

景 福

“景福”银楼最早开设于清代嘉庆年间(1796-1821)的上海老城厢方浜路上,字号名为“景福元记”,与道光八年创建于苏州“恒孚”银楼上海分店比邻开设,并且一直在原地经营。

“景福”银楼虽然位列大同行九大银楼之一,分店分号却很少,正是因为专心一致地精心经营,所以景福留存至今的银饰大多是工艺、成色、分量俱佳之作,存世比较罕见。

据说1949年后,“景福”的老板带着资本远走香港。

清代上海“福·禄·寿·喜·景福·上”十两吉语银锭

费 文 元

“ 费文元裕记”银楼亦是嘉庆年间(1796-1821)首先设立于上海老城厢。民国前后搬迁到南京路山西路口营业,旧址就是现在的南京东路上海书城斜对面,抗战后期因经营困难而歇业。和老凤祥一样,“费文元”的金银工艺水平相当高,特别擅长金钻翠等高档首饰的制作,在当年的旧上海闻名遐迩。

费文元银楼

上海费文元松鹤纹寿桃钮纯银粉盒

上海费文元松鹤纹寿桃钮纯银粉盒款

庆 福 星

“庆福星”银楼创设于清代道光(1822-1846)年间,最早的字号名为“庆福星恒记”银楼,历史悠久。

民国后迁往南京东路石潭弄口南面营业,与“杨庆和”银楼对街相望。解放后南京路“庆福星”银楼转为“庆福星旧货商店”。

上海庆福星银楼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