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报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日报网站 上海报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报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2023-08-28 0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海报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原创 季颖 传媒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于2013年10月,由原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整合重组,是中国规模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2020年5月,上海报业集团与上海东方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新型主流媒体集团建设迈出新步伐。

集团组建以来,大力推进媒体深度融合整体转型,率先实现传统主流媒体转战互联网主阵地。经过8年发展,集团已从一家以报刊为主的传统报业集团,转变为新媒体占据半壁江山的全媒体集团。

数字

呈现

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截至2020年底,上海报业集团拥有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多种新媒体形态共计269个端口,覆盖用户4.96亿。同时,集团所属东方网拥有网站、客户端、微博、微信公众号等44个端口,覆盖用户2.28亿,入驻第三方平台账号43个。全媒体传播格局初步形成。

集团旗下媒体加大音视频内容供给,第三方视频账号增加较多。以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B站等为代表的第三方视频账号,从2019年底的42个,增加到2020年底的63个。

数据新闻新业态产生稳定内容输出。集团媒体在数据新闻方面,已有上观数据、澎湃美数课、界面数据线三个成熟产品,覆盖8个渠道,基本每日推出数据新闻报道,日均点击量累计近60万次。

发展

规划

近期、中期、长期三个目标

上海报业集团鼓励旗下媒体抢抓当前发展关键期,确立了媒体融合发展近期、中期、长期三个进度目标。

一是经过1〜2年的努力,澎湃新闻后续轮融资、界面财联社对接资本市场取得实质进展,成为上海新媒体矩阵的标志性项目。二是经过2〜3年努力,到集团成立十周年时,确立上海报业集团在全国省级媒体集团中深度融合发展的领先者地位。三是经过3〜5年努力,到“十四五”规划末,打造成能与互联网商业化媒体相抗衡的内容平台和技术平台。

集团媒体着力培育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相匹配,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民生、财经、科技、外宣全媒体矩阵。深化全媒体民生服务平台建设,支持各类媒体开辟聚焦民生话题、反映市民声音的品牌栏目。推进财经全媒体矩阵建设,澎湃新闻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经新媒体品牌;界面财联社成为移动财经客户端领先品牌。加快建设科创传播中心,加强科技报道和科普工作,鼓励各媒体踊跃参与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学大会、科学思想、科学成果、科学事件等的首发首播。加快构筑外宣传播矩阵,上海日报以移动端和海外社交平台为主阵地,向提供资讯和服务并重的国际社群建设运营者转变;澎湃新闻《第六声》致力于成为涉华英文讯息的专业内容供应商、对外传播的“轻骑兵”。

探索

经验

坚持媒体定位、改革创新、内容为王

传统纸媒向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面临许多相似的难题,上海报业集团8年来不断探索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

坚持媒体定位与特色,提高主流媒体在互联网上的辨识度。集团旗下的《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创刊时间长,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这些报纸积极响应时代变化和整体转型、融合发展要求,始终注意保持自身的定位与特色。《解放日报》是上海市委机关报,坚持精品党报定位,以主题报道、评论言论、深度调查为特色;《文汇报》坚持“人文大报”定位,重点深耕教育界、卫生界、科技界、理论界、文化界、体育界“六界”;《新民晚报》坚持“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办报宗旨,走好全媒体时代的群众路线。在互联网内容的红海里,只有那些定位精准、特色鲜明的主流媒体,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也才能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坚持改架构、改流程、改机制,构建符合互联网传播规律的全媒体传播体系。集团媒体准确把握改革要求,高度注重科学设计的前提下,着力推进改架构、改流程、改机制。

在改架构上,《解放日报》探索“一支队伍、两个平台”,除保留要闻编辑部、新闻编辑部、专副刊编辑部3个编辑部门外,其余部门全部迁移上观新闻客户端,“部门制”改为“频道制”,组建9大频道和4个中心,采编人员通过全员竞聘上岗。在改流程上,核心是实现“移动优先”,新闻首发上观客户端,改造传统流程,让采编链条围绕新闻动起来、快起来、转起来。

在改机制上,突出“采编为宝”,开展采编专业职务序列改革和首席岗位评聘,采编专业职务序列设置4档、10级,为一线采编人员建立起另一条长期、稳步、可预期的晋升通道。围绕传播力、影响力两个核心指标,以鼓励多出优质作品为导向,突出优劳优得,推动稿酬考核制度改革。《文汇报》实施“小部制”改革:调整原有的“中心制”,实行更加快速灵活的“小部制”,同时在重大报道中推动跨部门策划协作。《新民晚报》改流程突出从“一张报”到“一直报”:通过调整架构、打通平台、理顺机制,把以往以报纸为中心、24小时的出版周期改为以移动端即时发布为轴心,报纸和微信矩阵为两翼,每天24小时分分钟都可响应。

坚持“以内容建设为根本”,用产品思维助推内容生产打造精品爆款。《解放日报》持续打造精品系列,以优质内容赋能主流价值传播。《文汇报》着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融媒体产品,引领主流价值,凝聚奋进力量。《新民晚报》提出“无爆款、不新民”的理念,迄今成立的12个全媒体工作室,都是围绕各自的产品展开策划、生产、发布、运营。七一前后《新民晚报》推出的《百年大党——老外讲故事》百集融媒体产品,成为全网爆款,截至8月中旬,在字节跳动、新浪微博、腾讯新闻、百度等商业平台总点击量11.38亿次,总点赞量184万次。澎湃新闻专注时政与思想,坚持内容为王,强化在全网的主流内容供给和核心价值引领。目前,澎湃新闻每天生产全媒体原创内容超400条,视频日产量平均达200条。澎湃新闻在重大主题报道上积极探索、大力创新,推出了不少刷屏佳作:《天渠》和《海拔四千米之上》分别荣获第二十八届、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收入

“出圈”

率先筑底、率先企稳、率先上行

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过程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是取代关系,而是“迭代关系”。传统媒体突破发展困境,闯出新路,要靠调结构、转方式。上海报业集团在报刊收入与新媒体收入、新媒体广告收入与创新服务收入、媒体主业收入与集团营业总收入之间,实现了多次动能转换,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筑底期(2011—2016年)。自2011年开始,集团(2013年之前为原解放、文新两大集团合计数据,2014年以后为上海报业集团数据)报刊业务收入逐年下跌,跌幅分别为:3.12%、11.12%、12.25%、6.86%、11.64%、14.99%。

企稳期(2017—2018年)。2017年,集团媒体业务总收入出现自集团组建以来的首次触底反弹(当年增长4.89%);2018年,媒体业务中的报刊业务收入首次结束数年来的两位数下滑(当年下跌2.09%),新媒体收入占集团媒体业务总收入比重首次超过50%,当年同比增长92.37%,大幅超过报刊收入的下跌。

上行期(2019年至今)。2019年,集团媒体业务总收入已经超过原两大集团2010年时的最高水平。尤其是集团媒体主业收入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其一是回归后的核心主业已经不是传统的报刊经营收入,新媒体收入唱起了主角,当年达到58.39%;其二是媒体主业收入中已经不完全是传统的广告收入唱独角戏,新媒体创新服务收入成为后起之秀,占集团媒体业务总收入比重达到31.68%。

2021年,新媒体收入占集团媒体主业收入预算总额比重计划达到67.24%,首次占到集团媒体主业收入三分之二。这其中,颇具上报特色的新媒体创新服务收入主要分为5大类:版权内容服务收入(将内容售与商业网站,每年有千万元级收入)、全产业链内容生态服务收入(澎湃新闻的移动端编发系统和内容审核系统,已有多个外部合作项目)、财经资讯与数据服务收入(财联社金融数据销售、与券商合作项目等)、信息流内容分发及交易服务收入(唔哩客户端、东方头条流量变现模式)、创新企业服务收入(收费阅读、专家咨询等)。新媒体创新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大大改变了传统媒体依靠发行、广告和活动“老三样”的收入模式,开拓了商业模式的“新天地”。

企业

精神

将正确价值观导向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

上海报业集团成立伊始就提出,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要将“支部建在连上”,党媒姓党、党管意识形态决不动摇。集团始终坚持走以正能量内容获取流量的正路和大道,始终坚持回归新闻本身的专业性、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

集团将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观融入企业文化建设中,确立的企业精神“道正声远”于2015年通过全集团征选后推出,2021年又做了完整诠释:上报之“道”,“正”也。这个“道”,是“政道”,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政治家办报”;也是“大道”,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坚定走融合发展之路。“道正”,即上报人旗帜鲜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征途上不断探索创新。上报之“声”,“远”也。这个“声”,是“声量”,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传播力影响力;也是“声誉”,展现新闻工作者对职业精神的追求。“声远”,即上报人继承前辈光荣,彰显主流媒体责任与使命,创新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时代强音。(作者系上海报业集团副社长)

原标题:《上海报业集团深度融合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