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对比框架的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外滩爆炸最新 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对比框架的分析

突发公共事件的报道对比框架的分析

2023-12-12 12: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 选题背景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呈现出一种高发状态,这种倾向清晰地表明: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一种“风险社会”。中国社会正处于结构性调整的大环境下,存在着腐败滋生、法律供给不足、政治体制改革无限期滞后、信息公开不够等诸多问题,导致目前中国社会进入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最激烈的时期。[1]与此同时,传统媒体也正处于转型期,其自身也经历着制度改革和技术变革的冲击,其传播手段、价值取向、外部环境都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变革。[2]

新媒体业务成为传统媒体集团发展的重要突破方向。早在1997年,人民网作为《人民日报》建设的以新闻为主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成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早已成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其时政版块更是国内时政新闻的标杆。2014年7月22日,澎湃新闻作为上海报业集团的新媒体产品代表正式上线,其“立志成为中国第一时政品牌”,并通过建设网页版、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成了对网民网络信息传播关系网络的全面覆盖,积极探索传统媒体的转型之路。

2014年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外滩陈毅广场发生拥挤踩踏事件,造成36人死亡,49人受伤,引起全国关注和悲痛。2015年1月21日,上海市公布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调查报告,认定这是一起对群众性活动预防准备不足、现场管理不力、应对处置不当而引发的拥挤踩踏并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后果的公共安全责任事件,并对主要负责人进行处分。

关于“外滩踩踏”这一突发公共事件,各主流媒体都纷纷进行报道,聚焦于事件现场的还原、发生的原因、官员的追责、政府的应急处理等各个方面,引起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双重反响。但各媒体是用怎样的框架报道这一突发性事件的?它们的报道框架存在着怎样的差异?差异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这些是本文试图通过“框架包裹”理论来解释的问题。

二、理论回顾

框架理论通常被认为来源于人类学家贝特森(Bateson)的思想,认为“心理框架是一组讯息或具有意义的行动”。[3]在《框架分析》(Framing Analysis)中,戈夫曼将框架定义为人们用来认识和解释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认知结构,它“能够使它的使用者定位、感知、确定和命名那些看似无穷多的具体事实”。(戈夫曼,1974)根据戈夫曼的框架分析理论发展出三个传播学研究领域:从新闻生产的角度来研究媒体框架如何被建构; 从内容研究的角度来考察媒体框架是什么; 从效果研究的角度来分析受众如何接收和处理媒介信息,即受众框架。[4]

关于媒体报道的内容框架分析中,大量研究提出了各种新闻框架,学者Valkenburg提出最常用的框架主要是冲突、人情味、责任和经济后果框架,其中使用最频繁的是责任框架,其次是冲突、经济影响和人情味框架;Catherine Luther和周翔在分析中美两国媒体在SARS危机报道中的新闻框架中提出了领导人框架,认为,领导人框架是考查与中国相关的国际关注事件的一个重要的新闻框架。[5]

在众多的框架分析研究中,比利时学者Baldwin Van Gorp提出了一种名为“框架包裹”(Frame Package)的研究途径。所谓框架包裹,指的是新闻记者采取某种框架后呈现的文本,兼具逻辑性与组织性装置的群集(cluster),都可以重建为框架包裹。这样的框架包含三个要素(Van Gorp,2007):

1.明显的框架装置(the manifest framing devices):包含文词选择、隐喻(metaphors)、范本、描绘、论据(arguments)以及视觉图片等,透过不同的框架装置,框架在媒介文本中被发现,所有的框架装置都指向相同的核心概念,会在中心主题(也就是框架本身)的引领下被结合,提供框架包谷一个连贯的结构。

2.明显或潜藏的推理装置(the manifest or latent reasoning devices):意谓明确和隐晦的陈述,处理理由(justification)和因果关系(causes and consequences),有助于定义和了解框架的特质。此处的“潜藏”(latent),之及时论述中未明确指出推理装置是什么,却可以在阅听人后续的全是忠,透过与论述者共享文化的连结引发出来。推理装置与恩特曼提出的框架的四个功能有关:定义问题、诊断原因、道德评判以及建议补救。

3.能将包裹呈现为整体的隐晦的文化现象(an implicit cultural phenomenon that displays the package as a whole):文化可悲社会的集体记忆所共享。Van Gorp 所界定的文化现象,指的是社会集体记忆所共享的信仰、法规、神话、价值观及意识形态等。透过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的连结,彰显文化现象的中心主旨。[6]

三、研究过程

本文采取内容分析和个案分析的研究方法,力图对人民网和澎湃在报道和传播的框架差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本研究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确定研究主题与目的、确定研究总体、设计分析维度、资料收集、量化处理、分析数据、反思研究不足等。

具体研究中,具体参考一些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思想。

3.1研究主题与目的

本研究小组成员基于对各种文献的回顾,选择以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框架差异分析为主题,试图还原中国主流媒体在报道此类事件的框架差异以及探求其背后的原因,并提出参考意见,希望能够对人民网在之后报道类似的突发公共事件中框架的选择有一定的积极的参考意义。

3.2研究总体

本文以人民网时政版块和澎湃关于“外滩踩踏”事件的所有相关报道为研究总体。

本文选择“外滩踩踏”事件的理由有三:一是“外滩踩踏”事件属于典型的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造成了巨大的悲剧,引起了广泛的舆论关注;二是这个事件的报道中充分包含了人情味框架、责任框架、领导人框架等各类框架;三是人民网对此事进行了深入的报道,能够通过对此事的报道了解人民网在报道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框架选择。

本研究选择人民网时政版块的原因:一是人民网全网对于“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太多且重复率太高,不利于数据的统计;二是人民网时政版块对此事的报道全面、丰富;三是人民网时政版块本身公信力强。

本研究选择澎湃的原因:一是澎湃本身定位于“专注时政与思想的媒体开放平台”,与人民网时政版块相呼应;二是澎湃作为新媒体的代表,有利于反应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报道中的特性;三是澎湃是位于上海市即外滩事件发生地的本地媒体。

3.3分析维度

本研究基于Baldwin Van Gorp等人的媒介包裹框架,从报道中明显的框架装置(描述性陈述、论据、使用词汇等)、明显或潜藏的推理装置(原因、理由、结果、处置行为等)、能将包裹呈现为整体的隐晦的文化现象(核心框架以及核心框架概念)角度去分析文章报道,重建文章的报道框架。

3.4资料收集

本研究以“外滩踩踏”为关键词在人民网时政版块以及澎湃进行站内搜索,截至9月1日,人民网时政版块报道198篇,澎湃报道61篇。排除不相关报道后,人民网时政版块有效报道118篇,澎湃有效报道48篇。

3.5量化处理

本研究对人民网时政版块以及澎湃的相关报道的各类别框架包裹进行剖析,最终得到下下列的矩阵,用文本呈现出各框架包裹之间的逻辑关系。

3.6五种框架包裹的解释

解释性包裹

“解释性”框架包裹关注于事件本身,满足大众对事件真相的基本需求。其中,“公告/通报”论述框架是其主要聚焦点,更新官方公布的伤亡情况,展现出官方一种积极公开及时信息的态度;“调查”论述框架主要集中于官方对此悲剧产生的原因的调查;而“描述”论述框架主要集中于事件发生后民众以及遇难者家属的反应。

领导人框架

“领导人”框架包裹主要聚焦于各级领导对事件的关注,体现出政府对事件的强烈关注。其中,“中央领导人”论述框架着重强调党中央、国务院重要领导人对此事的批示,并提出指导意见;而“地方领导人”论述框架则集中于对此事的反思、痛心,这是在舆论以及中央的双重压力下的危机公关。

人情味框架

“人情味”框架包裹主要通过事件亲历者的视角还原事件经过,集中于事件发生时的一些细微但“感人”的事件,以期满足受众的感情需求。其中,“群体报道”论述框架更为全面、多元地还原事件经过,“个体报道”论述框架则聚焦于个体发生的感人事迹。

责任框架

“责任”框架包裹主要从政府、媒体、社会对相关人员的追责以及学界对城市管理体制缺失的反思,主要包括“追责”和“反思”两个论述框架。

冲突框架

“冲突”框架包裹主要是指报道中的事实冲突和社会舆论冲突,在“冲突”中使得事件的真相更快、更全面地得以展现。

四、人民网与澎湃再现“外滩踩踏”事件的论述框架差异的交叉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可发现二者在再现“外滩踩踏”事件的论述框架中差异大于相似点。

首先,从人民网和澎湃两者报道的整体上而言,解释性框架包裹占主要地位(39.8%),其次是责任框架包裹(27.7%),人情味框架包裹(16.3%)和领导人框架包裹(11.4%)紧随其后,冲突框架包裹(4.8%)最少。就各核心框架而言,主要集中在“公告/通报”框架(25.3%)和追责框架(20.5%),其它核心框架的占比均未超过10%。

其次,就人民网与澎湃在再现“外滩踩踏”事件论述框架而言,二者关于“解释性”框架包裹的再现的比例与整体趋势相似,分别是41.5%和35.4%,其核心框架“公告/通报”、“调查”、“描述”的占比也相似,分别是26.3%和23%、5%和6.3%、10%和6.3%。此外,关于“冲突”包裹框架二者也比较相似,分别为5%和4.2%。

差异最大的在于“人情味”框架包裹,相比于人民网8.5%的比例,澎湃的占比超过其四倍,达到35.4%。而在“领导人”框架包裹和“责任”框架的占比方面,人民网则遥遥领先于澎湃,分别是13.6%和31.4%;澎湃的占比分别是6.3%和18.8%。

二者差异原因将在后文详细分析。

五、 讨论与分析

5.1解释性和责任框架包裹占主要地位,各自分布时间集中

解释性框架包裹和责任框架包裹是人民网和澎湃都非常重视的两个框架包裹,相关报道占总报道数的7层左右。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民众实时关注事件进展,官方也高频率地更新数据,导致解释性框架包裹下的报道数量激增,但同时篇幅大多集中在100字至500字左右,稿件信源也集中来源于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权威网站;另一方面,在舆论压力和中央的指示下,追究责任的报道数量也非常之多。

从下面两张关于人民网和解释性框架包裹和责任框架包裹随日期变化占该包裹的百分比图中,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人民网还是澎湃,解释性框架包裹的使用主要集中在1月1日,即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的一天,之后便呈现出一种下滑的趋势,与澎湃相比较而言,人民网下滑幅度更大;在责任框架包裹的使用方面,主要集中在1月21日上海公布外滩拥挤踩踏事件责任人员处理情况后,占比都高达40%左右,其它时期一直保持平稳且较低水平。这些现象体现了新闻报道集中性和及时性,当一重大事件发生后,媒体生产出大量的报道和解读,短时间制造出一个舆论热点。

另一方面,人民网关于责任框架包裹的总数达到了37篇,其中“追责”的报道29篇,反思的报道9篇,虽多数是转载于新华网等网站,但也显示人民网作为一份权威的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相比较而言,澎湃仅9篇责任框架包裹相关报道,可能是在本地报纸报道本地事件中采取了较为谨慎保守的态度。

5.2澎湃的“人情味”报道

值得一提的是,澎湃在报道“外滩踩踏”事件时格外注重“人情味”框架包裹的选择,17篇人情味报道占总样本数的35.4%,全面而客观地还原了事件现场和救援现场的种种事迹。原因主要有三:第一,澎湃源于上海,在上海有着完整的采编团队和信息网络,能全面接触到“外滩踩踏”事件的亲历者;第二,澎湃作为新媒体,人情味报道更具有接近性,更适合读者的阅读需求;第三,作为上海的媒体,可能受到行政力量的压力,有意忽视了其它框架包裹的选择,如“领导人”框架包裹和“责任”框架包裹。

5.3人民网着重突出的“领导人”框架

作为国家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积极传达党中央的指示是其使命之一。在“外滩踩踏”事件发生后,向大众传播国家领导人对此事的关切和指示,是人民网在报道这一事件的重要人物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人民16篇此类框架包裹报道中,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未5篇,关于地方领导人的报道有11篇。在关于地方领导人的报道中,多以“上海市长:吸取血的教训”、“上海市长:踩踏事件完全可以避免”、“上海市长深感内疚”等为标题,强调地方领导人对此事的反思与“内疚”;澎湃则未采用上海市领导人此类发言做标题,也为报道相关事宜,仅在一篇文章中提及“上海市领导深切哀悼外滩拥挤踩踏事件遇难者”。

六、对人民网在报道突发公共性事件的框架选择的建议

6.1综合选择各种框架包裹

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网站彼此之间的转载率大大增加,这也意味着新闻网站在传播内容的框架选择上有了更多的自主权。综合选择多种报道框架包裹,可以呈现出更全面的信息、更多元的观点。同时因时而异,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框架包裹,如事件发生初期,应以“解释性”框架包裹为主,第一时间公布官方信息,满足受众对事件关注的需要;中期,应以“人情味”框架包裹为主,用细节还原现场,满足受众的感情需要;后期以“责任”框架包裹为主,追究责任,质疑官方处理结果等,同时留给受众足够的反思时间。

6.2重视“人情味”框架在新媒体时代阅读习惯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下,快餐式阅读和碎片式阅读更为受众所接受,受众心理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严肃、深刻的东西开始逐渐远离人们的视野,娱乐轻松等更具有接近性的内容更容易获得人们的青睐。[7]“人情味”框架相对于其它框架对于受众而言更具接近性,在突发性公共事件的报道中更容易引起受众的共鸣。人民网的采编团队虽然可能无法自己完成相当数量的“人情味”报道,但可以选择转载部分其它媒体较为优秀的“人情味”报道。

6.3强化领导人框架的选择

突发性公共事件发生时,一般本地媒体都会集体“失声”,最多是过了很多天以后再来一个“转载”,这在某种程度上是违背新闻接近性的一个怪象。人民网作为一个全国性新闻网站,可以在某种程度上避免这一局限。一方面,人民网可以强化中央领导人的态度,传达中央领导人的指示;另一方面,地方媒体多不能或不愿报道一些本地高级领导人的“过失”,人民网应承担起自己的使命,加强对他们的监督。

七、研究的不足

诚然,作为学生,在研究本问题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导致研究本身也有一些不足,希望能够得到更为专业的人士的指点与指正。

1.无法考察报道框架对受众的影响力

尽管我们对相关报道的框架包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但是,我们没有找到数据(如各文章的阅读量或者是问卷调查)来反映这些框架在突发公共性事件中对受众是否产生了影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框架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尽管我们参考了Van Gorp的框架包裹理论,但是针对具体报道对文章的框架进行分类判断时仍然有一些主观性,在某些呈现多种框架的报道中,我们依照自己对框架包裹理论的理解进行了判断,可能会影响到研究结果。

3.数据选取存在不足

在人民网主站以“外滩踩踏”为关键词进行站内搜索时,得到搜索结果为1886篇,由于我们精力有限,最终仅选择了时政版块的相关报道,尽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不能完整的反映出人民网在此事件的相关报道的真实框架选择。

八、参考文献

1..Van Gorp,B(2005). Where is the frame?Victims and inruders in the Belgian press coverage of the asylum issue.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485-508

2.Van Gorp,B.(2007).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Br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60-78

3.Gamson,W. A.,Croteau,D.,Hoynes,W.,Sasson,T.Media images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 1992

4.童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和传媒的宣泄功能[J].  南京社会科学,2009(8):37-44

5.吴信训,都市新闻学[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 董天策,从“连战访问大陆”看市场化报纸的时政报道——香港《东方日报》与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7.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陈阳,国际新闻界,2007(4)19-23

8.中外报纸5.12汶川地震报道框架比较分析,高文欢,硕士论文,2009

9.《食品安全风险议题的媒体再现与框架分析:以廋肉精争议新闻报道为例》, 邱柏胜,硕士论文

10. 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研究,朱俊融,硕士论文,2011

[1] 童兵,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公开和传媒的宣泄功能[J].  南京社会科学,2009(8):37-44

[2] 吴信训,都市新闻学[M].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3] 董天策,从“连战访问大陆”看市场化报纸的时政报道——香港《东方日报》与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框架的比较分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

[4] 框架分析:一个亟待澄清的理论概念[J],陈阳,国际新闻界,2007(4)19-23

[5]中外报纸5.12汶川地震报道框架比较分析,高文欢,硕士论文,2009

[6] 关于Van Gorp 的框架包裹理论的阐释和翻译,主要参考于台湾学者邱柏胜的《食品安全风险议题的媒体再现与框架分析:以廋肉精争议新闻报道为例》

同时参考Van Gorp,B(2005). Where is the frame?Victims and inruders in the Belgian press coverage of the asylum issue.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0,485-508

Van Gorp,B.(2007).The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to framing:Bring culture back i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7(1),60-78

[7]新媒体时代受众阅读习惯研究,朱俊融,硕士论文,2011

 

(责编:王妍(实习)、燕帅)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