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浆原料、调料、程序和方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浆的程序和方法 上浆原料、调料、程序和方法

上浆原料、调料、程序和方法

2023-04-30 08: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上浆的原料及调料有精盐、淀粉(干淀粉、湿淀粉)、鸡蛋(全蛋液、鸡蛋清、鸡蛋黄)、油脂、小苏打、嫩肉粉、水等。

二、上浆工艺的程序和方法

上浆的一般程序如下:腌拌→调浆→搅拌→静置→润滑

(一)腌拌

将食盐加入浆料中,搅拌均匀至肌肉表体有粘稠感,目的是通过盐的电解作用,使肌动球蛋白的溶解度增大,原料表面蛋白质的静电荷增加,提高水化作用,引起分子体积增大,粘液增多,达到吸水嫩化。

(二)调浆

即用湿淀粉与蛋液(或加水)调匀成浆,常用的浆有如下几类:

1蛋粉浆

即蛋液与淀粉结合的浆液,又有全蛋浆 、蛋清浆、蛋黄浆三种。

(1)全蛋浆。即调浆时用蛋的全部形成的浆体,色泽淡黄,适用于对有色炒、熘类菜肴的上浆。

(2)蛋清浆。即调浆时只用蛋白部分形成的浆体,色泽洁白,适用于对特别细嫩的白色菜肴的上浆,如清炒虾仁、熘鱼片等。

(3)蛋黄浆。即调浆时用蛋黄部分和淀粉调成的浆液,色泽金黄,适用于炒、爆、熘等菜肴。

(2)水粉浆

即仅用湿淀粉与少量清水结合的浆液,属于一般性的浆液。色泽洁白,可通用于所有的菜,上浆的质量次于蛋粉浆,但是对心肌、平滑肌类型的原料,如果需要上浆则仅能用水粉浆,如心、肝、肾、胃等,这种浆既没有蛋浆的密封性高,又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苏打浆

即在蛋清浆中添加适量的苏打水和白糖,具有致嫩膨松的作用,多用于对牛肉丝、片的上浆。如蚝油牛柳。

(4)酱品粉浆

将主料用调料(精盐、料酒、味精)腌入味,再用酱品(黄酱、面酱、辣酱等)或酱油和淀粉调制成的浆液,主要用于炒、爆、熘等菜肴及烹调后要求是酱色的菜肴。

调浆时应注意:浆的稀稠度应根据烹饪原料水分含量的多少来决定,以浆能够均匀地将原料包裹为度,不可过稀或过稠,此外还应该考虑淀粉本身的性能,吸水力强,糊化程度高的淀粉控制用量。

(三)搅拌

将腌拌的原料置于调好的浆液中,通过顺时针搅拌,使浆液充分均匀地粘附于原料之上。在拌浆过程中,应对不同的原料加以区别,采用不同的力度和时间。一般畜、禽肌肉含水少,而且肌束纤维中蛋白质容易盐溶,需要在拌浆前加入适量的水让其吸收;虾仁搅拌时间较长,用力要迅速,目的是破坏肌外膜结构使肉质疏松吸浆;鱼肉容易断裂,搅拌力度不宜过猛,防止碎屑的产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搅拌不充分,浆液不能均匀牢固的粘附在原料的体表,则加热时蛋液容易脱入油中,造成上浆失败。

(四)静置

即“咬劲”,虽然搅拌使浆液能均匀地裹附在原料表体,但经过剧烈的搅拌后,原料表面的蛋白质分子处于不稳定状态,蛋白质的水化能力还没有达到最高值。将上好浆的原料静置于4℃温度中1~2小时,使蛋白质分子稳定,进一步水化,而且原料表面发生凝结,阻止了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但静置不适宜时间过久,以免原料渗水脱浆。

(五)润滑

适量添加一些冷油脂于浆成的原料中拌匀,利用水与由不相溶的原理,有利于原料在划油使迅速分散,受热均匀,并对原料成熟时的光泽度和润滑性有一定的增强作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