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南生育民俗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方山太姆娘生日 苏南生育民俗解读

苏南生育民俗解读

2024-07-10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当前位置: 魅力江苏 >>> 文化

苏南生育民俗解读

2018-03-28    

桃花坞木刻年画《张仙送子》

在远古的原始社会,生殖直接关系到原始群体的生存与壮大,由于对生育现象缺乏理解,产生了生殖崇拜和求子巫术。在中国几千年传统观念中,以传宗接代、绵延子嗣为人生头等大事,而封建社会,妇女婚后不生子,丈夫甚至可以以此借口休妻,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在中国百姓观念中根深蒂固,影响至今仍存在。因此,婚姻在古人眼中是上继祖宗,下续后代的事情,早在民间婚礼上就已经许多祈子的口彩物品和仪式祷告了就不足为奇了。

旧时生育有许多禁忌,养育孩子也有许多独特的习俗,甚至流传至今对现代人们的生育观念仍有影响,值得研究和关注。

旧时生育的禁与忌

在古代,人们虽然没有科学的了解和认识怀孕道理,但古人也认识到一旦怀孕,养护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特别是胎教,古人很早就认识到了胎教的重要性,早在刘向《列女传·母仪传》“周室三母”中就有胎教论的记述:“古有妇人妊子,寝不侧,坐不边,立不跸,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视邪色,耳不听淫声,夜则令瞽诵诗道正事;如此则生子形容端正,才过人矣。”除此之外,《列女传》中还记录了一个医案:“太任文王之母,挚任氏之仲女也,王季娶以为妃。太任之性,端一诚庄,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识百,卒为周宗。君子谓太任为能胎教。” 文王之母太任的胎教由于刊登在封建社会女性专门的读物《列女传》上而影响广泛深远。

在过去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怀孕生子对于妇女是件大事,苏南民间俗话有“人养人,吓煞人”的说法,遇到胎位不正或者难产就会有生命之虞。婚后新娘即孕称“坐床喜”。孕妇在怀孕时期有许多禁忌,不能吃甲鱼、黄鳝、兔肉,避免孩子生下来兔唇难养,甲鱼则易使孩子脖子短,要多吃桂圆,将来的孩子眼睛大又圆、多吃水果皮肤白又嫩,怀孕七月不做重活,“七上八下”以免早产。须避喜轿,忌接触丧葬,如果家里有长辈去世,孕妇不能参加丧葬仪式,要避开。孩子未生忌做小儿鞋和亲朋送鞋。孩子必须生在婆家。这其中有合理的成分,如孕妇注意营养,心情要愉悦,戒大喜大悲等知识不乏至今仍在民间被奉为了育儿佳臬。但也有许多愚昧无知夹杂其间,需要我们弃除糟粕,传承精华,如戒吃甲鱼、黄鳝、兔肉,现代科学研究是没有道理的,饮食上只要搭配合理即可。

何为弄璋与弄瓦

自古以来,生子为家族中的大事,故古代有弄璋、弄瓦之称,何为弄璋与弄瓦?其来源于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小雅·斯干》,其诗云:“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璋是美玉,瓦则是纺车上的零件。从一出生开始古人就对男孩、女孩进行角色分工的教育,使得他们长大后各自的社会角色早已经确定,希望男孩小时候哭声嘹亮,玩着美玉,古人认为美玉如君子,长大后建功立业,创出自己的天下。对于女孩则是家务为主,弄瓦就是给她玩纺车上的构件,让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习纺织、做饭,操持家务,以后出嫁做个好妻子、好母亲。至此民间约定俗成,如生的男孩则称弄璋,生女则称弄瓦。在宋代,还流传着一则文人学士关于“弄瓦之喜”的趣事。传说苏洵二十六岁时,其妻生第二胎又是个女儿,邀请友人刘骥赴宴。刘骥满月宴上喝醉后,吟了一首打油诗:“去岁相邀因弄瓦,今年弄瓦又相邀。弄去弄来还弄瓦,令正莫非一瓦窑?” 刘骥的戏谑和调侃,也反映了几千年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思想对民间生育的影响。

催生与洗三

旧时,在苏南,预产期前几天,娘家就派人送来早已准备好的苦草(益母草)、人参、桂圆、陈米、干菜、红糖等催生食品,小儿毛衫、毛裤、尿布包在一块布里,打上结,谓之催生,催生之人到了男家并不打招呼,直奔产妇床前,把包往床上一扔,以包袱结的朝向来卜将来生孩子的性别,上则养女,下则将养男。有的地方是丈母娘请女儿、女婿吃荷包蛋面。如果女婿吃到三个荷包蛋的面,就预示着将生男孩,如果吃到两个荷包蛋的面则预示着生女孩。一些乡村孕妇分娩临近,还向乡邻赠送“邋遢团子”、茨菰、荸荠、菱藕等水乡物产。

过去,苏南妇女养孩子多生养在随嫁带来的子孙桶中,由接生婆接生,养了孩子的产妇吴方言称“舍姆娘”(吴语:产妇),要做一个月的“月子”。婴儿一般出生三天,举行“洗三”礼仪,为婴儿洗身,通常沐盆里放长生果、枣子、桂圆等讨口采果子,边洗边唱“长命百岁,聪明伶俐”之类的祝福词,民间俗信,洗三礼仪是洗去婴儿从“前世”带来的污垢,今生平安吉利,同时,也有着为婴儿清洁防病的祈愿意义。

过去苏州城乡有一朝分娩,三朝具名的习俗,即为婴儿取稚名,要求具名要区分出男女性别,同时举行汤饼会,男孩“一柱香烛满堂红”,女孩“三根灯草结莲芯”,亲朋则端糕送盘,送鸡鱼上门祝贺,称“瞟舍姆”,民间至今仍流传。

洗三仪式,由来久远。早在唐明皇时代,安禄山与杨贵妃荒唐地认母子闹剧还有个所谓洗三的仪式呢,据司马光《资治通鉴·天宝十年》(公元751)天宝十年“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可见早在唐代,“洗三”的风俗已十分流行了。宋时,民间生养孩子就已经有一套相当完整的习俗礼仪,并记录在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篇里了,其云:“凡孕妇入月,于初一日父母家以银盆或绫或彩画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绣或生色帕覆盖之,上插花朵及通草,帖罗五男二女花样,用盘合装,送馒头,谓之‘分痛’,并作眠羊,卧鹿羊、果实,取其眠卧之义,并牙儿衣物绷籍等。谓之‘催生’,就蓐分娩讫,人争送粟米炭醋之类。”洗三是婴儿来到人间接受的第一次人生礼仪,亲朋毕集,仪式讲究,重口采。大文豪欧阳修专门写有《洗儿歌》:“翁家洗儿众人喜,不惜金钱散闾里。”洗三的风俗一直延续至明清不衰。

在太湖木渎、胥口一带,孩子落地,亲友闻讯要准备“奶水盘”,以蹄髈、鲜鲫鱼、鸡蛋、云片糕等礼品相送,六朝时候,得子之家要办六朝酒宴请亲朋,并以红蛋、面等回赠亲友。

旧俗,苏南民间生子后,“舍姆娘”三朝吃粉皮汤开奶,七朝吃猪腰子、龙须面,十朝可吃鸡、鸭、蹄膀汤。此外每天产妇须吃三碗苦草汤加红糖,以尽淤血。若遇难产,则认为是野鬼作难,家人盛一碗饭,往门外一摔,说:“吃仔走吧”以此巫术性质的举动赶走作难之鬼怪。使得产妇能顺利生产。

在太湖东西山一带,家里新生了孩子,都要在大门门楣上挂个发禄袋,中间为一枝万年青或柏树梢,外裹红色丝绵,若生女孩则丝绵半裹,生男孩则全裹满,红丝绵上还用细杆横向穿住,然后挂起来,取意“鸿运绵长”、“万年长青”,至今如此。人们路过一看即知这家人家养的是男是女了。

满月剃头礼

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民俗》记载,孩子生下来后“三日落脐灸顖,七日谓之‘一腊’,至满月则生色及绷绣銭。贵富家金银犀玉为之,并果子,大展洗儿会,亲宾盛集,煎香汤于盆中,下果子彩钱葱蒜等,用数丈彩绕之,名曰“围盆”。以钗子搅水.谓之“搅盆”,观者各撒钱于水中.谓之“添盆”。盆中枣子直立者,妇人争取食之,以为生男之征。浴儿毕.落胎发,遍谢坐客。抱牙儿入他人房,谓之‘移窠’”。苏南民间习俗,重满月剃头礼,讲究男孩双满月,女孩则满月即剃头,如过月则将来女孩多凶蛮之人。“满月做九不过十”,吴语“十”与“贼”同音,俗信二月二龙抬头,是剃头的好日子,忌农历正月、腊月、五月剃头,吴方言中,“正”与“蒸”谐音,此月剃头则易成蒸笼头,长大后一动头就易出汗;吴方言中,“腊”与“癞”谐音,此月剃头则易成瘌痢头,农历五月百虫出,是毒月,不宜剃头。

小儿满月剃头是家族大事,谁也不能免俗。清代朴学大师俞樾年近八十得曾孙,欣喜之余,亲手抱着他,郑重地完成剃头仪式,亲手写下《曾孙僧宝双满月剃头诗》诗云:“腊八良辰产此儿,而今春到杏花枝。喃喃乳燕出巢日,矫矫神龙昂首时。胎发腻仍留艸角,毛衫软不碍凝脂,吾孙远作金台客,劳动衰翁抱衮师。”诗前有跋云:“正月谷日僧宝弥月矣,苏俗正月不剃头。二月二日苏人谓龙抬头宜剃头,然是日为火日则又非宜,因择于二月四日老夫抱之剃头而作是诗。” 俞樾诗中的僧宝就是著名的红学大师俞平伯先生,出生于光绪二十五己亥,其父亲俞陛云其时正在北京任翰林院编修。1902年,八十一岁的俞樾携三岁的俞平伯在曲园门前合影,他还写了一副对联:“培植阶前玉,重探天上花。”希望孩子像他父亲俞陛云一样,能出人头地。

苏州民间习俗,孩子满月外婆家送给外孙金银项圈、手镯,刻有长命富贵的银锁片、银锁、老虎帽、虎头鞋等礼物。“舍姆娘”则穿红裙拜公婆及其它长辈。选择的日子多是初三、廿七、十六等吉日。

苏南民间举行剃头礼,仪式十分隆重讲究,红烛高照,点寿字香,供寿星、王母、星官像,产房则斋“监生娘娘”,剃头时由娘舅抱着,剃头师傅的喜份钱也由娘舅给,小孩剃头无须整齐,俗称“毛毛头”,剃头后首先要由孩子的母亲抱,然后由亲友递相抱抱,以示孩子将来不怕陌生,并挂上历本,撑上伞,由娘舅抱到名字好听的三座桥上走走,以图吉利。剃下的头发俗称胎发,圈成球挂两个吉祥如意的小铜钱,挂在床上的发禄袋上以压邪。周振鹤著《苏州风俗》记载,有的人家还将剃完胎发的小孩放在厨房的柴草上,“视之若犬羊,冀小儿之容易长成也”。

剃头礼举行时要举办盛大的满月宴遍请亲朋,通常剃头礼毕,吃剃头酒,又称满月酒,主菜是满月面,除鱼肉双浇外,还有一对未剪须的大虾卧在面上。旧俗为避天花、麻疹、水痘,百日时要在婴孩帽内用线缀上几颗黄豆或蚕豆,再食糕团方可缓解,在苏州东部农村还要把孩子藏在稻草囤内一阵子说是可以避病难,称“攀草囤”。目的是避痘禳儿疾。在太湖东山小孩生下满一月,便要剃胎发,要做“剃头糊子”,掺以白糖,分送左邻右舍。亲友中便有的给小孩送锁片、手(脚)镯等金银饰物,办“满月酒”宴请亲友。

今苏州民间仍流行为孩子办满月酒,城中多订在酒店,农村则多在自己家中请“茶担勃倒厅”或“木缘堂”来操办,菜肴冷盘热炒全备,餐桌须有满月面,宴毕送亲朋红喜蛋,有三个或五个之别,送礼则五个红喜蛋,一般亲友则送三个红喜蛋。在甪直一带,孩子到了三岁或者六岁还要举行“落米囤”的仪式,男孩的头发一律改为圆顶或平顶发型,在后脑勺留下一丛头发,如米囤模样,因此俗称——落米囤,希望家里米囤满满,衣食有余。女孩“落米囤”的时候则要先修修面,头发剪整齐,编成辫子,无论男女统称“落米囤”。

抓周与寄名

苏州旧俗,孩子周岁时主要礼俗是举行抓周仪式,以卜孩子将来的志向,抓周是我国古代的育子习俗,谓之小儿盛礼。抓周习俗最早记载大概属北齐的颜之推,他在《颜氏家训·风操》卷二中云:“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贫、廉、愚、智名为试儿。亲表聚集,致燕(宴)享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卷云:“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果子、饮食、官诰、笔砚、算秤等经巻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男孩苟取得书,则家人必欢声雷动,以为孩子定能专心学习,若抓弓矢,将来必拜将立功,若取父袓诰敕则必出入拜官……,日本学者中川忠英编著《清俗纪闻》卷六“生诞(周岁拿周)”也有详细的描述:“周岁时,为观察婴儿之成长方向,于厅上桌,上铺毛毡,列置笔墨、书籍、金银、算盘等物,令婴儿抓取,如取笔墨,则将善于文章,抓书籍,则将爱好学问,以后则教以书法,训以儒学。抓取金银算盘。则以后将令其从事买卖之类,此日请亲友举办庆祝宴会,亲友馈送物品与满月时相同。”周晬是小儿来到这个人世,朦胧中接受的最早的角色教育。

苏州农村旧时的晬盘还有男女的区别,男孩盘正中放一只玉手镯,乡间有的用镶金边的瓷碗代替,女孩晬盘放的是金砖片瓦,乡间有的用瓷盘及削好的荸荠代替,这无疑是古代“男璋女瓦”指代的孑遗。抓周,这具有巫术效应的民俗崇尚至今在民间仍有影响,有的人家生子周岁后又开始恢复抓周习俗了。

在我国古代,寄名的习俗曾经是普遍存在的,据清徐珂《清稗类钞·风俗类》云:“惧儿夭殇……且有寄名于鬼神如观音大士、文昌帝君、城隍土地,及于无常者也,或寄名于僧尼。”此种风俗起于何时尚待考证,但在明清小说中却有较多记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便寄名在马道婆名下,第三回中写贾宝玉戴着的项圈、寄名锁、寄名符便是她所赠送。《金瓶梅》写西门庆得子官哥儿,喜爱异常,因官哥儿常多病灾,于是将儿子寄名吴道官名下为弟子。先派人送了礼物,然后亲自到庙中举行隆重的寄名仪式,给孩子起名吴应元。仪式毕,由吴道官拿出给官哥儿的礼物,计有道士帽鞋袜一套,“一根黄绒线绦,一道三宝位下的黄线索,一道子孙娘娘面前紫线索,一副银项圈条脱,刻着‘金玉满堂、长命富贵’八字。一道朱书辟非黄陵符,上书着‘太乙司命、桃延合康’八字……”这些东西要长期佩带在身。由宝玉、官哥儿、可知明清时小儿寄名之风较盛行,鲁迅先生小时候也曾寄名到了寺院,得法名“长庚”。除了寄名,民间还有穿百家衣、讨百家米的习俗,想借助百家的福气和力量,祛病驱邪,护卫孩子成长。

苏州旧俗,家里人丁单薄或小孩体弱多病则必寄名,期荫护以保安康。或寄名神佛,或寄名孩子多的人家,寄名礼仪需用七粒米、七片茶叶,加上长青植物千年蒀(万年青),孩子的生辰八字放入红绸袋中,忌用缎子,因谐音“断子”之故。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江苏卷》记载:“吴县有小儿寄名神佛之俗:此风全境皆然。盖富贵家之小孩,娇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其家乃至庙烧香,用红布制一袋,置小儿庚于其中,俗名过寄袋,悬佛橱上。自是以后,每旧历年终,寺僧备饭菜,送小儿家中,名曰年夜饭,其家人必给僧以钱。凡送三年始毕。当过寄时,僧为小儿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取名金生、金寿等类。”周振鹤《苏州风俗》亦载:“生子恐不易长成,则祷诸神佛,领围、项圈,或五彩股索,譬之犬羊。或穿一耳破面相,或立愿为阴间囚徒终身或若干年。”至今有些乡村仍流行寄名神佛的习俗,寄名袋都挂在神佛之龛下。

苏州西南一带乡镇,家中养了男孩或者独子人家流行到上方山认“老太姆”做寄娘,以求取孩子能顺利长大。仪式还非常的隆重,事先要和庙里约定日子,还要约请有名气的巫觋协办,寄名当天,祭品要用广漆礼盘挑到山上,虔诚地供奉在“老太姆”的香案上,并送上一个绣有或者写有“寄名老太姆”“长命百岁”等字样的八字袋,里面装有男孩的八字,还要放上一棵带叶子有根的千年蒀(万年青),同时交上“喜钿”(喜钱)给“老太姆”做见面礼,是给“老太姆”做衣裳和零花用的,寄名“老太姆”后,每年寄子都要在自己生日的时候上山“上寿”,供上十二只寿桃,十二只水果,祈求寄娘保佑健康顺利,到孩子十六周岁的时候拜过寄娘,取回自己的八字袋才告停止,这种终止关系的仪式叫“拔袋”,也就是把寄名时交给寺庙的寄名袋取回来,回到世俗的生活中来。成年人如果要寄名“老太姆”则不受这个规定的限定,这个寄名“老太姆”的习俗,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还很兴盛。还有寄名关公的习俗。如向关公菩萨寄名的即取名关生、关根、关红、关兴……”还有的小孩的生日刚好与什么神仙的生日是同一天的,这样的小孩命虽然高贵,将来一定很有出息,但克星很多,很难养大,因为有鬼神会专门作怪,这虽然是无稽之谈,但过去人们很是相信。人们就把这样的小孩抱到庙里做个“出家”仪式,表示已经出家了,神会保佑他了。

若寄名子女多的人家,则择吉日设宴为寄父母祝寿,寄父母必出见面钱,以及衣帽、鞋袜、手镯、项圈、锁片等,其中以包袱、肚兜、项领三物为最重要,谐音“保领大”,(“大”吴方言音“肚”)寄儿入门,必于木梯中穿过,寄母接入怀抱之中,这个仪式模仿生养孩子的过程,说明这个寄子也是亲生的一般了,寄名袋悬于堂中,寄父母为之取名,与己生子女同列。每年年节,寄父母备菜饭送寄儿家,俗称“送年夜饭”。其它的年节互相还有赠送,往来如亲戚。寄子结婚,寄父母要出礼钱,并参加婚礼。

启蒙拜师与舅舅送上学

苏南民间除了重视胎教以外,对于幼儿启蒙教育业也十分的关注。古代举办的蒙学可分为家塾或私塾,私塾的办学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请教师前来设立的“家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二是由一村一族集资建立的村学或族学,延请教师教其子弟,这在苏南地区十分普遍,在清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中有图画表现村学景象:灵岩山村前有一家书塾,一位馆师似乎正在考查一个学童,另外两个学童正在看书,旁边有一个仆役在洒扫。此即徐扬在自跋中所谓“万卷书香,或受业于先生之席”的场景。三是塾师在自己家里,或借祠堂、庙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设馆,招收附近学童就读,对于教书人而言又称“坐馆”;如果受聘于人则称为“处馆”;托人找教书的地方称“寻馆”;荐举他人教书称“荐馆”如果不愿意教则称“辞馆”。

苏州自古人文昌盛,明清以来状元高中甚多,除私塾外,氏族多设义学,又称义塾,是一种公益事业的私塾,族内贫家子弟可以不交“束脩”上学,甚至还可以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助,发点饭费或者纸墨笔砚之类的学习用品。但教师赚工资是束脩,以便带回家养家糊口,所以义塾要有一定的经济来源,靠的是族中做官和富有的人家捐助,在《红楼梦》第九回里写道:“凡族中为官者,皆有帮助银两,以为学中膏火之银。”所谓膏火之银就包括教师的束脩、学生的饭钱和学习用品等费用开支。在北京、南京、苏州这样的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的城市,还有行业会馆办的义学,皆有本省或本市的大官或士绅、儒商支持,这是旧时代文化教育事业中很有意义的事情,因此都愿意解囊帮之。在清徐扬的《姑苏繁华图》中有图画表现苏州地区的义学景象:在山塘桥的西桥堍,还坐落着一所义学,小门上写着“义学”二字。三间书屋中,塾师正在辅导九个孩童功课,其中一个被罚下跪,一个正在聆听讲解,另外七个在两间书屋内读书讨论。“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不是虚词,是整个社会重视教育的结果。

古代幼童通常的启蒙教材是《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现代国学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其中传为南宋王应麟作的《三字经》不仅朗朗上口,短小精练,而且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以“人之初,性本善” 开篇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为人子,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敬爱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其后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以及朝代变革,最后强调只有努力学习并懂得如何做人,才能“上致君,下泽民”。是以古谚有云:“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是有一定道理的。德育教育为主的蒙学课本有《论语》《孝经》,南宋朱熹的《小学》、吕祖谦的《少仪外传》,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的《小儿语》《续小儿语》,清李毓秀的《弟子规》等。这些课本规范了幼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等方面应该恪守的行为规范。此外,古代蒙学课本还有一些主要是介绍掌故、名物、作对、各科知识等的,如明清私塾普遍采用的《蒙求》《龙文鞭影》《史韵》《幼学琼林》《声律启蒙》等,以及《千家诗》《神童诗》为代表的诗歌类教材,其中也贯穿着道德教化的内容。学习完这些蒙学课本后,先生可根据学生情况,开始讲解四书五经、《史记》等经典著作。古代的启蒙教育先教会孩子做人的基本礼貌和准则,然后才开始学习知识,这个教育方式是值得今天借鉴的。

苏州民间十分重视小儿启蒙教育。有舅舅送上学的礼仪习俗。今有余音。六、七岁启蒙入学,拜师礼隆重又完备,入学前先翻皇历,选一个“黄道吉日”,并通知外祖家,外祖家要准备一担东西来送外甥上学,挑子一头是一只小书箱,一部四书,一匣方块字,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笔筒,笔架,水盂,另一头是一盘定胜糕,一盘粽子,谐音“必定高中”,粽子里面有一只裹成四方形的“印粽”,还有两只裹成笔管形的“笔粽”,谐音是“必中”的口彩。

苏州旧俗,父亲是不送学堂的,一般是舅舅或舅母送上学,若无舅舅则叔伯送,男孩穿戴礼服、红缨帽。舅舅或舅母领着外甥,佣人挑担,来到书房,先点上红烛,舅舅拈香,教外甥跪拜书房正中挂着的先圣孔子像。然后在地上铺上红毡毯,请先生坐在椅子上,接受学生的拜师之礼,学生则两手着地,叩首三拜,礼毕,接着是师生喝“和气汤”,汤里是梧桐子、青豆加糖,吴语“梧”与“和”音相近,“青”与“亲”音相近,希望师生和和气气。仪式结束后,舅舅、舅母退出,老师开始教课。先是认识几个字,然后就放学了,先生要把学生的书包翻转来装书,并在书包上系一个红丝绸穿着的铜钱。并把舅家送来的四方印粽让学生捧回家,希望学生能学有所成,科举中榜当官掌印,至于书包翻转,是因为吴方言俗语,说一个读书人中举腾达,叫“书包翻身”,如今这句话仍在民间流传,成了苏州百姓督促自己子女好学上进的座右铭。舅舅送上学的习俗今已经变异为舅舅送外甥书包的习俗。目的只有一个,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上一篇:南京的冬至文化 下一篇:韩贞文化遗迹拾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