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光辉30年”后的滑落新华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个世纪的70年代的美国经济 法国“光辉30年”后的滑落新华社

法国“光辉30年”后的滑落新华社

2024-02-08 1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法国在二战后走上经 济 振 兴 之 路 , 经 历“光辉30年”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跻身西方七大工业发达国家之列。但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法国没有把握好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国家竞争力持续下降。相对被誉 为 “ 欧 洲 经 济 发 动机”的德国,如今法国已变成“欧洲心脏的定时炸弹”,其错失发展机遇的教训值得借鉴。

  “光辉30年”

  二战结束时,法国遍地疮痍,百废待兴。战争的破坏加上德国在占领期间的残酷掠夺,法国损失了近两万亿法郎的财富。1944年,法国工业生产指数只相当于1938年的40%。此后15年,法国经济开始迅速恢复。

  上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是法国经济的起飞时期。在此期间,法国把发展重心转移到石油化工、电子和机电、汽车、高速火车、宇航、造船、通讯设备等新兴工业部门,以此为龙头带动工业的全 面 发 展 。 由 于 国 家 实 施 倾 斜 政策,上述部门的投资大幅增加,其中专用机电设备和机械制造业的生产性投资每年增长率高达13%一16%,相当于整个经济部门生产性投资平均增长速度的一倍以上;家用电器、汽车、通讯等部门的生产性投资也都以每年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此外,这一期间法国在农业上持续增加投入,为法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1959年至1974年,法国国内生 产 总 值 年 均 增 长 速 度 高 达5 .7%,增长幅度高于美国、英国和联邦德国,法国经济实力快速增长。按当年价格计算,1973年的法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一万亿法郎,人均国民收入首次突破两万法郎。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带动下,法国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 .8%以内。从二战结束到上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再度成为世界工业发达国家,这一时期也被称为法国的“光辉30年”。

  抓住战略机遇

  法国能在30年内实现振兴,关键在于正确把握了发展的战略机遇,这其中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重返“世界大国”的政治目标。戴高乐是法国战后卓越的 领 导 人 , 在 其 首 次 执 政 期 间(1944年9月至1946年1月),戴高乐审时度势,提出法国的首要任务 是 “ 维 护 国 家 的 政 治 和 经 济 独立,恢复法国的强大实力、大国地位和世界使命”。在戴高乐看来,把法兰西的“伟大”发扬光大是恢复 法 国 人 自 信 心 和 自 豪 感 所 必 需的,也是团结法国人的凝聚剂。

  1958年,戴高乐宣布成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并出任总统,拥有了治国理政的一切权力。依照戴高乐的治国理念,法国实现了近20年的经济快速增长。在经济高速增长同 时 , 法 国 特 别 注 重 发 展 军 事 工业,投入巨资研制核武器。1960年,法国正式加入“核俱乐部”。拥有核武器的法国凭借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地位以及自身独立的外交政策,极大提升了国际影响力,重新跻身于世界大国之列。

  二是准确把握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机遇。二战后,欧洲形成东西对峙的“冷战”局面。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欧洲出现了大致稳定的状态,“永不再战”成为西欧各周的共同愿望,欧洲一体化进程逐渐开启。戴高乐从战略的高度及时而坚定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依照戴高乐的战略部署,法国通过欧洲联合把联邦德国纳入一体化进程,从而制止战争在欧洲重新点燃。在推动欧洲一体化方面,法国始终发挥着政治“领头羊”的作用,这在进一步巩固法国战略地位的同时,也为法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延长和提升了法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三是实施政府对国民经济的直接干预。为快速振兴经济,战后法国动用政府干预手段,成立了国家计 划 总 署 , 开 创 了 此 后 延 续 数 十年 的 国 家 经 济 计 划 。 法 国 的 经 济计 划 以 成 熟 的 市 场 经 济 为 前 提 ,并 且 在 市 场 经 济 的 条 件 与 环 境 中发 挥 作 用 。 其 经 济 计 划 以 指 导 性为 主 , 规 定 经 济 发 展 的 近 期 目标 , 对 国 民 经 济 各 部 门 轻 重 缓 急的 发 展 顺 序 做 出 安 排 , 并 辅 以 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在战后经济重建初期,法国通过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再分配过程,集中巨额资金对优先发展部门给予财政支持。在第一个经济计划中,法 国 政 府 把 重 点 放 在 基 础 产 业 部门,将煤炭、电力、钢铁等行业确定为优先发展对象。此后,法国又制定了四个经济计划。上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完善,法国对经济的干预力度渐趋弱化 , 取 消 了 经 济 计 划 中 的 数 量 指标,使之成为纯指导性计划。

  四是顺应社会要求重点关注民生。1968年,法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五月风暴”,这场社会抗议浪 潮 从 大 学 校 园 蔓 延 至 全 国 各 阶层,全国罢工人数达到1000万,整个法国陷入瘫痪。戴高乐出任总统期间是法国经济繁荣发展时期,国 民 生 产 总 值 年 增 长 率 高 达5 .8%,高于除日本以外的西方各国。但法国虽然在经济增长方面取得成果,对普通法国人的生活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贫富两极分化加剧,中间阶层的利益也受到损害,从而失去了社会的广泛支持。这最终 导 致 戴 高 乐 在1 9 6 9年4月 辞职,于1970年11月病逝。

  1969年6月当选总统的蓬皮杜认 真 汲 取 了 上 述 教 训 , 把 经 济 繁荣、社会福利作为任期内的优先目标。1970年,蓬皮杜亲自主持制定了第六个经济发展计划(1970年一1975年),确定工业高速而合理的增长原则,以避免出现经济停滞或增长过快可能引起的社会动乱。从实际效果看,1969年至1974年期间,法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达到6%,国家竞争力得到提升,民众也通过各项社会政策调整得到了实惠,社会状况逐步稳定。

  盛转衰教训深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法国经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在石油危机引发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中,法国经济反复衰退,物价轮番上涨,失业人数猛增。1979年,法国经济增长率下降到3 .25%,1990年降至2.25%,1991年和1992年进一步降至1 .2%左右。从1994年起,在全球经济复苏的带动下,法国经济有所恢复;2000年增长率曾达到4.1%。但从2001年开始,法国经济年增长率始终在1%至2%之间徘徊,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从世界第七位跌落到第17位。

  受2009年爆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法国出现明显的衰退征兆。预测显示,今明两年法国经济增幅只有0 .2%和0 .4%,失业率突破10%。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认为法国已是“欧洲心脏的定时炸弹”,有可能成为下一个希腊。法国在振兴后的30多年中,对各项挑战应对不力,国家由盛而衰,其教训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国家产业政策失误导致制造业萎缩。近几十年来,法国对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认识不足,对本国产业发展缺少规划引导乃至放任自流,法国经济出现了实体经济发展不足,虚拟经济规模过大的“产业空心化”现象。

  据统计,工业在法国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下降,法国工业附加值从2000年的18%降到2011年的12.5%,在欧元区国家中排名第15位,甚至比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还要低。2009年,法国制造业产出只占G D P总量的11%。而相邻的德国始终是发达国家中工业和制造业比例最高的国家。这也使得德国在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成为欧元区表现最好的国家。

  二是各政党理念不同令经济政策缺乏延续性。近半个世纪以来,法国是由右翼保守党(即戴高乐党)和左翼社会党轮流执政,由于两党治 国 理 念 不 同 , 经 济 政 策 变 化 很大。1981年,来自社会党的密特朗当选总统后,彻底改变了前几届右翼政府注重企业效益和资本积累的自由主义政策,大幅度增加公共开支刺激消费,提高社会福利,并实行大规模的企业国有化。到1986年,右翼的希拉克担任政府总理,由 于 国 家 财 政 紧 张 和 企 业 缺 乏 活力 , 又 改 弦 更 张 对 企 业 重 新 私 有化。此后数十年中,随着政府不断更迭,经济政策虽有所趋同,但依然在增税和减税之问来回摇摆。这种朝令夕改的经济政策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过高的社会福利削弱法国企业竞争力。高福利制度是法国在经历了二战后30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建立起来的。这一制度在保 障 社 会 公 平 方 面 发 挥 了 重 要 作用,但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 出 生 率 持 续 下 降 以 及 人 口 老 龄化,法国社会福利开支的包袱日益沉重。公共债务的比重也从1981年的22%增至目前的90%,远远超过60%的安全线。为弥补社会福利金的不足,政府不得不增加社会保障税负。

  目前,法国是欧盟内对企业课税最高的国家,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和技术研发,进而导致法国企业缺乏创新能力。由于企业承担的社会保障负担居高不下,法国企业 雇 用 年 轻 人 的 积 极 性 也 受 到 打击,导致经济增长缺少活力,失业人口居高不下。

  四是政治体制束缚改革导致矛盾积重难返。对于法国政客来说,拥有选民才能获得执政权力,失去选民就失去权力。法国经济和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尽人皆知,但没有哪个党派敢于痛下决心实行改革。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左 翼 历 届 政 府 往 往 通 过 大 幅 度 提高 社 会 福 利 水 平 来 显 示 社 会 党 的价 值 观 , 并 以 此 来 赢 得 社 会 民 众的 支 持 和 认 可 。 而 右 翼 政 府 虽 然有 意 改 变 现 状 , 但 是 又 害 怕 民 众的街头反抗。希拉克从1995年起当政12年,提出过不少削减公共开 支 、 扶 持 企 业 发 展 的 计 划 , 但每 一 次 都 在 社 会 反 对 的 声 浪 中 收回 成 命 , 不 了 了 之 。 希 拉 克 因 而被 称 为 “ 停 滞 主 义 的 代 表 ” 。 长此 以 往 , 法 国 原 先 积 累 下 来 的 雄厚 财 力 被 “ 坐 吃 山 空 ” , 经 济 和社 会 问 题 越 来 越 多 , 目 前 已 达 到积重难返的程度。

  ■相关链接

  法国五月风暴

  戴高乐任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后,推行了一系列内政外交政策,使法国经济发展,国际地位获得提高。但是,独立发展核力量耗资巨大,遭到左翼和右翼的反对,政府反对罢工的立法导致工人的反抗,削减小农户的政策也激起农民的抗争。由于经济情况不好,失业人数多达50万,青年学生面临着毕业即失业的威胁。1968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以青年学生为前导,法国掀起了五月风暴。

  当年3月,巴黎大学农泰尔分院出现了学生运动,要求改革学校的教育制度。5月3日,为抗议大学当局开除学生运动领导人,巴黎大学学生罢课并占领了大学校舍。警察封闭了农泰尔分院,驱散了巴黎大学的群众集会。为抗议警察的暴行,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游行。在巴黎,学生筑起街垒同警察对峙。5月中旬斗争进入高潮。5月12日,工人举行罢工,声援学生的斗争,要求每周40小时工作制,保证每月200美元的工资。5月13日,学生、工人联合举行总罢工总罢课,巴黎20多万人涌上街头,进行大规模的示威游行。5月14日至18日戴高乐访问罗马尼亚期间局势大大恶化,学生占领学校,工人占领工厂,水陆空交通停顿,工厂停工,商店关门,整个巴黎陷于瘫痪。罢课罢工还席卷了法国90多个省,农民也要求提高农产品收购价和降低税收。

  戴高乐匆匆回国,同工会和企业主代表谈判,于5月25日达成协议。政府基本上满足了工人和职员提高工资的要求,要求工人复工。政府允诺改组,国民教育部长辞职,实行教育改革。5月30日,戴高乐宣布解散议会进行新的选举。此日,几十万人在巴黎街头游行示威支持总统的政策。次日,戴高乐改组了政府。6月12日,政府宣布禁止游行示威……五月风暴逐渐平息。6月法国举行议会选举,戴高乐派获胜。戴高乐为了避免“五月危机”的重演而进行了改革。国民议会于10月10日通过了建立大学自治和安排大学生参与高等教学方面的法律。局面逐渐恢复正常。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