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莹 段佳卉 施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间两廊建筑图片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潘莹 段佳卉 施瑛

2024-05-26 0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广东汉民系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选择①

广东地区有广府、潮汕和客家三大汉民系的聚居区,有着各自独立稳定的地理和文化区域,各民系间聚落景观差异鲜明。移民迁徙过程中的环境选择,构成了这些民系聚落景观差异的基础。

2.1 广府民系:顺水迁徙与沿河择居

从秦朝至唐代,北方汉民不断南下至广东地区,但数量与原有南越土著居民相比还不占优势。从北方南迁的汉人军籍移民和民籍移民,主要沿北江和西江水系交通线迁徙,并大都在这两条水系两岸和珠江三角洲的高地形成聚落。当时汉人聚落数量不多且集中分布以便相互援应,周边尚有强大的土著聚落势力。这些早期出现的汉人聚落成为后来广府民系的主要聚居区,其聚落分布特点构成了广府民系聚落沿河择居的原始基因。在唐代张九龄开通了大庾岭道之后,南北交通更为便利,中唐安史之乱后,北方汉人入粤的数量渐增。在两宋交替和宋元之交的战乱时期,大量移民迁入岭南,步步南移,最终沿北江和西江汉化程度较高的移民走廊到达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大量人口的聚集加快了珠江三角洲的土地开发进程,因人工堤围的加速修建而形成越来越多的沙田。广府民系文化核心区伴随着珠江三角洲一带沙田的不断成陆和开发利用而发展,并在明清步入高速发展期[3]7。综上所述,广府民系的形成发展历程具有顺水迁徙和沿河择居的特点,广府民系的聚落营造也可反映出居民在长期的滨河土地开发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堤围治水经验。

2.2 潮汕民系:滨海居住与沿海迁徙

潮汕民系为闽海民系在潮汕地区的分支,主要由经福建迁徙而至的移民组成。在福建境内,闽海民系早期的聚居点具有鲜明的二元化特点,经海路迁徙到达的移民落脚于闽东沿海地区,经陆路迁徙到达的移民定居于闽西北地区,两处移民长期隔离,联系甚少,文化形态差异很大[4]。唐宋时期是南迁汉民进入潮汕的重要历史阶段,人口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很高的莆田、漳州和泉州。这些地区的居民颇具开发海洋资源的经验,善于利用鱼盐舟楫之利亲海耕海,从事海洋捕捞业和海外贸易,这种海洋文化精神随着移民的迁入成为潮汕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宋元以后,潮汕地区生齿日繁,除部分人口留居潮汕平原地区谋生外,大量人口再次外迁至与潮汕地区有着相似临海环境的雷州半岛、海南岛沿海地区甚至更远的东南亚沿海国家。在远距离的沿海、渡海迁徙中,移民倚仗的是长期形成的“善舟亲海”的海上交通能力[5]201-205。因此可以说,潮汕民系的形成和发展始终经受大海的考验和洗礼,潮汕民系掌握了比广府民系和客家民系更为丰富的滨海生存经验。

2.3 客家民系:靠山居住与循山迁徙

客家进入广东地区的时间较晚,在宋元才最终形成民系[6]。广府民系已经占据了地理位置优越、河网密布的冲击平原和三角洲平原,潮汕民系也已经稳定分布在潮汕平原和海陆丰地区。所以客家民系只能将条件艰苦的粤东北和北部山区作为其聚落选址地。(图 1)

图1 广东地区民系迁移时序与分布区域示意图〔图片来源:段佳卉根据广州历史地图和司徒尚纪著《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第 13 页的“汉族民系历史迁移路径图”等内容改绘,所用底图来自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为 GS(2016)2923 号〕

唐代及唐以前自中原南迁的客家先民大多止步于赣湘地区,经过较长时间的生存与繁衍,在唐末尤其是宋元以后才陆续迁入粤、闽、赣三省交界的山区。被迫进入山区的客家民系,在山中营建聚落,逐步适应了山区条件,掌握了山地耕种技术。当聚落人口逐渐饱和时,常会与周边民系发生抢夺平原地区居住地的争斗,如明清时期的“土客大械斗”②。在争斗中失利的部分客家人不得不沿山地返迁入赣南,甚至在人烟稀少的赣西北山区寻觅住地,更有客家人在“湖广填四川”大潮下,继续向西远迁至汉水谷地和秦巴山地。客家移民的聚落多依山而建,以至于有俗语道:“无客不成山,无山不留客。”

3 不同民系传统聚落景观格局分析

面对差异化的地理条件,各民系聚落要解决的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因而形成了各具特点的聚落景观格局。下文针对广东三大民系各自文化核心区的聚落景观格局进行比较分析。广府民系以珠江三角洲为广府文化核心区,潮汕民系以粤东沿海地区为潮汕文化核心区,客家民系以粤东北的梅州为客家文化核心区。[5]411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次来分析聚落景观格局与环境选择的关系。宏观层次着眼于聚落地形特征、聚落规模和分布密度,中观层次研究聚落内部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周边环境之间的关系,微观层次分析聚落内部建筑的形制、材料选择以及装饰做法。

3.1 聚落地形特征、聚落规模和分布密度

汉民系的迁徙线路,已体现出对地理环境的选择偏好,不同民系聚落分布的区域具有鲜明的环境差异。在宏观区域尺度层面,将单个的聚落缩小为若干个点,其聚落选址的环境与地理分布规律便显现出来。结合本团队已完成的定性研究成果,并借助地理空间技术,可用量化方式印证不同民系聚落分布的地理空间规律及环境特征。下文以广东地区的 143 个传统村落 ① 作为分析样本,用海拔高度和坡度两个重要指征进行统计,分析传统聚落的环境选择。(图 2)

图2 广东省传统村落样本分布图【图片来源:段佳卉根据住建部公布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整理,所用底图来自自然资源部标准地图服务系统,审图号为 GS(2016)2923 号】

(1)传统聚落地形分布特征

将传统聚落的经纬度数据定位到海拔高度数据信息图上② ,可叠合分析出不同聚落在海拔高度上的分布差异。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大多分布在海拔高度 50 m 以下的区域,占广府聚落样本数量的 73%,这其中又有一部分分布在海拔高度 30 m 以下的区域。广府民系聚落的平均海拔高度为 58.76 m。潮汕民系传统聚落全部分布在海拔高度 20 m 以下的区域,其中分布在海拔高度 10 m 以下区域的聚落占样本数量的 55%,潮汕民系聚落的平均海拔高度为 10.90 m。客家民系传统聚落大都分布在海拔高度 50 m 以上的区域,占样本数量的 91%,这其中的 70%分布在海拔高度100 m 以上的区域,在海拔高度 200 m 以上仍有一定数量的聚落分布,客家民系聚落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63.94 m。(图3,图4)

图3 广东省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海拔高度分析图(图片来源:段佳卉绘制)

图4 广东省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海拔高度统计图(图片来源:同图 3)

将传统聚落的定位点与地形数据信息图叠合后进行统计,可分析民系聚落选址的坡度差异。广府民系传统聚落大多选址于坡度 0°~ 5°的地区,占广府聚落总数的 82%,坡度平均值为 2.92°。潮汕民系传统聚落全部分布在坡度小于 5°的区域,其中位于坡度 0°~ 2°地区的聚落占样本数的 91%,坡度平均值为 0.98°。客家民系传统聚落有半数左右选址于 0°~ 5°的地区,占样本数的 56%,坡度平均值为5.55°。(图 5,图 6)

图5 广东省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坡度分析图(图片来源:同图 3)

图6 广东省三大汉民系传统聚落选址坡度统计图(图片来源:同图 3)

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三个民系聚落选址在海拔高度和坡度上的差异:客家民系聚落选址的海拔高度最高、坡度最陡;广府民系聚落选址的海拔高度和坡度值居中;潮汕地区民系聚落选址的海拔最低,坡度最平缓。

不同民系聚落选择的自然环境与聚落的地形特征直接相关。广府民系聚落分布在珠江流域、山谷平原、三角洲平原、山地丘陵以及靠近海岸和海湾河口等多种地形环境中,其西北部为山区,中部和南部水网密布,聚落选址的海拔高度和坡度较为多元。潮汕民系聚落分布在广东省东部沿海的平原台地,内部有少量山地丘陵,西北侧横亘着莲花山系,是背山面海、相对独立的平原地理环境,聚落的选址较为低平。客家民系聚落多分布于粤东北和北部山区,地形起伏较大,聚落选址的海拔高度和坡度较大。

(2)传统聚落规模差异

根据广东省1987年的统计数据可知,潮汕民系聚落核心区所处的粤东沿海地区,自然村落的占地规模为1.3km2/村,人口密度达到894人/km2;广府民系聚落核心区所处的粤中地区,自然村落的占地规模为0.97km2 /村,人口密度为406人/km2。客家民系聚落核心区所处的兴梅区域,自然村平均占地规模为1.57km2/村,人口密度仅为243人/km2。[7]

这一数据显示出潮汕地区是中国平原地形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潮汕民系聚落的平均占地面积并不低,但因人口密集,潮汕村寨中的人均资源非常紧张。客家民系聚落的平均占地规模最大,但由于地处山区,耕地资源最为有限,限制了人口规模,所以聚落的人口规模是最小的。广府民系聚落集中地区的地形种类多样,密布的水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落规模,同时耕地资源比较丰富,人口密度适中,人均占有耕地相对较多。

(3)传统聚落分布密度差异

根据中山大学地理学院在 2009 年对广东省土地第二次调查数据的比较:广府民系聚居地区珠江三角洲核心区聚落的分布密度为0.5~0.6 个/km2,潮汕民系聚居平原地区聚落的分布密度为 0.7~0.9 个/km2,而客家民系聚居区所处的粤东北和北部山区的聚落分布则较为稀疏,密度多低于0.3个/km 2[8]。潮汕地区聚落常密集分布,相互间隔只有几百米到一公里。巨村广寨连绵分布且人口稠密正是潮汕地区的一大特色。与之相对的是客家地区,客家聚落的分布最为分散,且人口稀少。广府地区聚落分布较为均衡,每个自然村的人口规模和村落间的距离较为适中。

3.2 用地格局、组织方式及农田景观

中观尺度层面,在传统聚落内部,通过生态环境、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在功能上的协同作用,才能维持聚落的正常运转。聚落中有山、水、林、田、居等不同的用地类型。不同民系对各种类型用地不同的使用方式和空间组织方式,形成了各具鲜明地域特色的聚落景观格局。

(1)聚落用地格局差异

广府民系聚居地区的地理环境地势相对低洼,时有水害,其聚落布局非常注重对水的处理和对微地形的利用。首先,广府民系聚落多利用丘陵地貌,顺应山坡而建,建筑群从前到后逐步升高,这样方便雨水快速排出,保证暴雨期聚落内部的安全。其次,结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的特征,发展了围筑河坦和改造低洼潮田的特色农业模式——基塘。将低洼积水地进一步深挖为水塘养鱼,用挖出的塘泥筑起围基种植蔗、果、桑,合理利用了低洼地区的土地和水资源,形成高效的立体化农业用地格局。另外,广府民系聚落多在居住用地后面种植风水林,前面修建风水塘,外围修建基塘。风水林可以抵挡寒风;风水塘水体蒸发吸热,可降低聚落小环境温度[9]。另外,风水塘还能起到蓄水与排污的作用。这种层次分明的格局,营造了一个较为舒适的聚落环境。

潮汕民系聚居地区的滨海平原地貌,使其聚落与海洋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海洋在给潮汕地区提供丰富渔业资源的同时,也会带来台风、暴雨、潮汐等灾害。所以潮汕民系聚落居住地的选址往往离海岸线有一段距离,在居住地与海之间,一般会辟有农田,在近海处还会留有空间用于滩涂养殖业。这种近海但不临海的分布方式,使聚落既能利用海洋资源又能尽量减少海洋灾害的影响。另外,潮汕平原自明代起人口密度就居全省之冠,潮汕民系聚居区的人地矛盾在广东三大汉民系中尤为突出,潮汕民系对土地的各项利用都讲究集约。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和众多人口的生存需要,潮汕聚落多成“密集式布局”,多个居住组团相互集中、连片发展,让出居住地周边较大范围的用地给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客家民系聚落处于地形复杂多变的山区环境,可耕地资源少,平地异常珍贵。聚落中不同类型的用地分布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客家民系聚落的居住建筑多以围屋形式倚靠山脚而建,尽可能少占平地。围屋借助山体,前低后高,有利于采光排水。围屋前方较为平缓的土地,留作农田用地;围屋周边坡度较缓的山地,常被改造成梯田;梯田上方坡度更陡的山地,会种植适合生长的经济果林。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不同坡度的山地环境,形成利用山区土地的立体格局。(图 7,图 8)

图7 不同民系典型用地布局平面示意图(图片来源:段佳卉绘制)7a. 广府聚落;7b. 潮汕聚落;7c. 客家聚落

图8 不同民系典型聚落景观格局剖面示意图(图片来源:同图 7)8a. 广府聚落;8b. 潮汕聚落;8c. 客家聚落

(2)农业景观差异

三大民系因聚居地的地理区位和环境特色的不同,发展出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10]。

广府民系聚居地所占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土地肥沃,适合稻类和多种经济作物生长。清中期后广州一度成为中国唯一保留的对外贸易口岸,与海外市场保持密切联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商品性农业的发展。乾隆年间至鸦片战争前,外商在粤大量采购生丝,利益驱使下,大量珠江三角洲乡村将原有的果基鱼塘改为桑基鱼塘,其他一些以水稻种植为主的乡村也改稻植桑,逐步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类型。[6]133-138 (图 9)

图9 广府民系的桑基鱼塘(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提供)

潮汕民系聚居地同时拥有潮汕平原和漫长的海岸线,在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可利用独特的滨海优势发展海洋捕捞和海产养殖,其农业产业构成早有“三分田,七分渔”之说。潮汕民系以竹制的鱼箔将沿海滩涂围起,养殖鱼类、贝类等海产品,发展出“鱼佃”式浅海养殖业,经济效益不亚于海洋捕捞,因此滩涂养殖景观成为潮汕聚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图 10)

图10 潮汕民系精耕细作的农田(图片来源:段佳卉摄影)

客家民系聚居地所在的粤北和粤东北山区,梯田成为非常重要的土地利用形式。客家聚落人口规模小,村民就近耕作,为解决平耕地资源匮乏的问题,将聚落中的小坡地开垦为一块块梯田,加以充分利用。另外,由于山地浇灌不便,所以客家地区大量种植旱作作物。此外,客家人会种植适宜山区生长的各种经济林,如柑橘、柚、李子、茶叶等[11] 。经济果林和梯田景观是是客家农业景观的重要特点。(图 11)

图11 客家民系的梯田果林(图片来源:同图 9)

(3)聚落居住空间肌理差异

聚落的居住空间因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各异的空间组织方式。

广府民系聚居地潮湿多雨、洪涝灾害频繁,居住空间多采用“梳式布局”,以顺应山坡的纵向巷道为主要交通脉络,以横向巷道为次要交通脉络,形成以纵向为主的内部肌理。“梳式布局”的居住空间组织方式,能够形成顺应地势的排水通道和通风渠道,达到聚落内部快速排水和通风降温的目的[12]。(图 12)

图12 广府聚落的梳式布局(图片来源:同图 9)

潮汕民系聚居地多处于平原地区,中间较少有水系或山体穿插分隔,加之人多地少,多采用密集成片式布局。潮汕民系聚落的居住空间由多个组团形成,组团与组团往往连在一起,少有明确的界限。每个组团内部常以一两个大型府第式民居建筑为核心,周边散落分布小型民居,建筑排列密集。大型府第式民居中,多为“从厝屋”环绕家祠的向心围合式布局,“从厝屋”鳞次栉比、间间相连,巷道间距也很小。密集成片式布局,不仅有利于容纳较大规模的人口,而且利于减少台风的侵害。此外,窄小的街巷能够形成热压通风,降低聚落内部空间的温度。(图 13)

图13 潮汕聚落的密集式布局(图片来源:同图 9)

客家民系聚落分布的山地区域,平均海拔高、坡度大,很难形成像潮汕地区一样的大规模聚落群,需要聚落能够灵活适应坡度、方向多变的山区环境。客家聚落多分散分布,以单独的“围龙屋”为基本单位,三五成群地呈组团分布。“围龙屋”选址最重视的是以山作为后部的依托,有山靠山,无山靠岗,或借远山作背衬。客家的“围龙屋”随山体变化调整朝向和位置,形成朝向多元、有机分布的聚居空间肌理。(图 14)

图14 客家聚落的分散式布局(图片来源:同图 9)

3.3 建筑形制、材料选择与装饰做法

(1)建筑形制的差异

广府地区商品性农业发达,经济富裕。明清以后,大家庭逐渐解体,形成儿子成年即分家、单立门户的习俗,这使得小型核心家庭成为社会的基层组成细胞。广府聚落大量采用以“三间两廊”为代表的小型民居作为容纳小型核心家庭的居住单元,数十栋“三间两廊”民居或串联或并联,形成完整的宗族聚落。(图 15,图 18a)

图15 广府大旗头村的“三间两廊”建筑(图片来源:华南理工大学民居建筑研究所提供)

图18 广东三大汉民系聚落居住建筑平面形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同图 15)18a. 广府“三间两廊”建筑

潮汕地区滨临南海,处于封建政治、文化统治的边缘地区,自唐末和五代移民大潮[5]39后,就少有外来移民文化的进入。边缘社会中的自保需要使得聚族而居的习惯日益强化,同时,象征着封建伦理制度的向心围合式院落的居住形制延续了下来[13],称作府第式民居建筑。潮汕村落大多以一座或数座府第式大型民居为核心。府第式民居,以“三座落” ③ 的祠堂为中轴,两侧对称布置大量“从厝屋”或以“四点金”“下山虎”为代表的单元式民居,形成体量庞大的密集式建筑群。(图 16,图 18b)

图16 潮汕凤红村密集式布局建筑群(图片来源:同图 15)

18b. 潮汕府第式建筑

客家民系地处山区,常受野兽侵扰、贼匪劫掠,与周边民系亦因争夺资源而时有争斗,因此客家民居特别强调聚居和防御。各式围屋、围楼都是单体规模较大的防御性居住建筑,通过外围厚实的高墙把居住空间和周边环境分隔开来。不重视围屋之间街巷体系的营造,而围屋建筑内部是以堂屋和横屋有序组织的“居祠合一”的空间。(图 17,图 18c)

图17 客家梅县桥乡村围龙屋建筑(图片来源:同图 15)

图18c. 客家“围龙屋”建筑

(3)建筑材料与建筑装饰的差异

广府民系聚居地区交通便利,对外交流频繁,其民居建筑选材和装饰方法较为多样。广府地区在清代已较为普遍地采用青砖材料,以青砖为主体材料的墙体耐侵蚀性好,适合于广府地区的湿热环境。此外,广府民系的宗族经济实力较为雄厚,常花费大量金钱用于聚落中以祠堂为代表的公共建筑的营造,同时在建筑装饰方面也精雕细刻,运用了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等多元的装饰手法。

潮汕民系聚居地区临近海洋,民居建筑除了采用木材、石材、砖等材料外,还会将蚝壳、贝灰等滨海地区特有的物料用于建造。另外,为了抵御台风,潮汕地区民居建筑的层高较低,采用压砖瓦覆盖屋顶,同时采用石柱、石门框等构造使建筑更坚固。潮汕地区建筑的装饰在广东三大汉民系中最为复杂与精细,擅长多种装饰方式,如木雕、石雕、嵌瓷、彩画等。这或许与其人多地少的环境条件相关,过剩的劳动力转向手工业发展,产生了不少从事建筑业的能工巧匠[13]。

客家民系聚居区所处的山区较为闭塞,其民居建筑多就地取材,如选择当地常见易取的生土、竹木、沙石等,建筑装饰装修也较为朴素。围屋的外墙均较为厚重,其外墙多采用上部夯土、下部砖石砌筑,增加建筑防御功能的同时还能抵御山洪。建筑内部的雕饰不多,大多以实用为主,主要装饰手法有木雕、石雕、砖雕、彩绘和灰塑等。

4 结语

从某种角度而言,移民迁徙和定居的过程就是环境选择的过程,迁徙中有各自的选址偏好。在广东三大汉民系中,广府民系倾向顺水迁徙与沿河择居,潮汕民系偏好沿海迁徙与滨海居住,客家民系选择循山迁徙与靠山居住。

这三大民系在不同环境影响下,聚落分布、规模和密度也各不相同,各自发展出与环境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景观格局,在居住空间的营造方面也发展出各具特色的建筑形制与装饰风格。

注释

① 广东省共有 160 个传统村落被列入住建部评选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除去 5 个少数民族村落和雷琼民系的 12 个传统聚落,其余 143 个为本文涉及的研究样本。雷琼民系同时受到广府民系和潮汕民系的共同影响,本文暂不作讨论。

② 此处的地理信息数据来自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http://www.gscloud.cn/search#dlv=Wzg4LFswLDEwLDEsMF0sW1siZGF0YWRhdGUiLDBdXSxbXSw5OV0%3D)。

③“三座落”也叫三厅串,即门厅、中厅、后厅三厅连贯排列,可视为“四点金”向纵向发展的结果。

参考文献

[1]汤普森 . 生长和形态 [M]. 袁丽琴 , 译 . 上海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3: 11.

[2]罗香林 . 客家研究导论 [M]. 台湾 : 众文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 19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 中国传统建筑解析与传承:广东卷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16: 7.

[4]余英 . 中国东南系建筑区系类型研究 [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1: 110.

[5]司徒尚纪 . 广东文化地理 [M]. 广州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1993.

[6]司徒尚纪 . 岭南历史人文地理——广府、客家、福佬民系比较研究 [M]. 广州 : 中山大学出版社 .2001.

[7]广东省民政厅 . 广东省行政区划简册 1986[M]. 广州 : 广东旅游出版社 , 1987.

[8]杨忍 . 基于自然主控因子和道路可达性的广东省乡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地理学报 , 2017(10): 1859-1871.

[9]汤莉 . 我国湿热地区传统聚落气候设计策略数值模拟研究 [D]. 长沙 : 中南大学 , 2013: 34.

[10]傅晨 , 项美娟 , 宋慧敏 . 广东农业区域结构变迁:2000-2014[J]. 南方农村 , 2017(1): 16-20.

[11]孙莹. 梅州客家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D].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 , 2015: 187.

[12]陆琦 . 广东民居 [M]. 北京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8: 35-48.

[13]潘莹 . 潮汕民居 [M]. 广州 :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13: 220-221.

[14]李浈 , 雷冬霞 . 中国南方传统营造技艺区划与谱系研究——对传播学理论与方法的借鉴 [J]. 建筑遗产 , 2018(3): 16-21.

[15]陈友义 . 试论地理环境对潮汕传统文化精细特色的影响 [J]. 汕头大学学报 , 2002(4): 93-99.

[16]郭焕宇 . 广东三大汉族民系民居表征的宗族结构[J]. 人民论坛 , 2013(32): 178-179.

[17]潘莹 , 卓晓岚 . 广府传统聚落与潮汕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 [J]. 南方建筑 , 2014(03): 79-85.

作者简介:

潘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 510000)教授

段佳卉,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510000)博士研究生

施瑛,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广州市510000)副教授

本期杂志责任编辑 | 张晓春

完整阅读请参见《建筑遗产》2019年第2期(总第14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