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历史文化项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街两巷图片唯美 国家历史文化项目

国家历史文化项目

2024-06-30 1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jpg

|“三街两巷”鸟瞰·图片源于官方公众号

2.jpg

|2022年1月28日,“仓西门”正式揭幕

“老南宁·三街两巷”隶属国家历史文化项目,是南宁市对外展示“老南宁”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展示窗口。随着二期工程的开放,重建历史地标,还原旧时南宁繁荣风貌。

|项目二期建设规划图

三街两巷项目(二期)位于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总用地面积约86亩,规划范围东至兴宁路、南至民生路、西至解放路、北至西关路的围合区域,属于南宁市传统历史文化保护街区。

5.jpg

|项目二期总体设计方案

通过“一轴,五区,多节点”将过去的市井生活再现,唤起人们对历史街区的记忆。

|夜景鸟瞰·图片源于微博“八桂长焦”

本项目的照明设计理念基于三个核心:1.保留:保留老街的文化底蕴,取其精华;2.传承:传承南宁历史文化;3.恢复:唤醒城市记忆。通过将现代科技及灯光元素融入老街背景,打造独具一格,彰显城市魅力的古韵老街。

公司设计团队根据项目定位及建筑特征,合理规划照明部位,选用不同的灯光强度和色彩,产生光影层次对比,打造“一步一景”的老街光景。

|“仓西门”夜景图

仓西门:始建于宋朝仁宗嘉佑年间(1056—1063年),清末民初,仓西门大街作为邕州商贸区的一部分,后因城市扩建于1927年拆除,现仓西门是在原址上重建恢复原样。

|“仓西门”细节图

仓西门整体灯光以“城根旧梦”为主题重点打造,根据古建特点整体使用2700K洗墙灯搭配瓦楞灯洗亮,通过光影对比及细部的刻画,表现其古韵气质;柔和饱满的光烘托其浓厚的历史氛围;营造明暗交织,古色古香的夜间光环境。

13.jpg

|老宅骑楼

14.jpg

|古巷新貌

古巷新貌:承载着历史的古巷,灯光手法上选择泛光照明手法来表现文化氛围,利用光、色、影的手段显现建筑物的本貌,将建筑物的造型、立体感、饰石材料质感和装饰细节处理都有效地表现出来。内街巷建筑涵盖岭南建筑、“民国风”、南洋骑楼的多元化碰撞,建筑风格混搭并井然有序、在灯光上局部泛光照明手法,突出表现古典复兴式的建筑形制,丰富的浮雕和巴洛克山花,呈现出具有建筑特色及艺术欣赏性夜间形象。

15.jpg

|“人民剧院”亮化效果图

人民剧院:建筑物以简洁的泛光照明为主,结合局部投光,用最自然的手法塑造建筑物原样,光彩适宜、立体感强,让人体味南宁的居民文化历史。

16.jpg

|“水塔絮语”亮化效果图

水塔絮语:水塔脚是南宁市保护文物,周围建筑群多为上世纪老式建筑。该区域灯光以泛光为主,着重于还原展示“老南宁”原貌。

17.jpg

18.jpg

|“仓西门”施工图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要求:1.保持老街原貌:尽可能实现灯具的隐蔽安装,达到“见光不见灯”的效果;2.还原设计效果:对灯光效果进行反复调试;3.采用分时段控制:在保证老街夜间光环境的同时节约能耗;4.秉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理念:灯具安全,节能,环保,可维护。

|夜游图·图片源于官方公众号

“老南宁·三街两巷”投入运营至今,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广西自治区级步行街、广西旅游休闲街区,以及广西十佳夜游文化街区和南宁市第一批历史建筑。

先后接待各级各界嘉宾参观游览近150场次,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00万人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赞誉,成为南宁市一个新的人文会客厅和旅游打卡地。

20.jpg

|夜游图·图片源于官方公众号

通过声光色科技与文化相融,让游客在夜游中体会到千年古城邕州的深厚历史文化,感受南宁城市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魅力。

21.jpg

|“仓西门”夜游图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夜游经济的兴起,文旅夜游已成为城市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作为专业的照明公司,我司将不断进行多元化探索,增强与各类环境之间的对话,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贡献力量!

照明设计团队:南宁市青松照明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方案设计团队主负责|刘强

配合设计师|陈启相、陈思彤

电气主设计|周希松

配合设计师|黄世霖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