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双矢量SVPWM综合学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相电线电压和相电压角度 三相双矢量SVPWM综合学习

三相双矢量SVPWM综合学习

2024-07-16 08: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PMSM数学建模到SVPWM的优势

以三相PMSM为例,考虑如上的电机系统,对于自然坐标系(ABC)下有电压方程:

\small u_{3s}=Ri_{3s}+\frac{d}{dt}\Psi_{3s}

其中,相电压\small u_{3s}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small Ri_{3s}是电机的等效电阻乘各相电流。第二部分

\small \frac{d}{dt}\Psi_{3s}=L\frac{di}{dt}

是电机的感应电动势。相电流流过线圈,在线圈周围空间会激发磁场,磁力线就会穿过线圈;正弦交流电电流是变化的,磁通量就会发生变化,在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small \Psi_{3s}是磁链,磁链的公式如下:

\small \small \Psi_{3s}=L_{3s}i_{3s}+\psi_{f}\cdot F_{3s}(\theta_{e})

这里的磁链表示为一个合成的向量,和电角度有关。电动机的运转原理是给ABC三相绕组通入相位差120度的三相交流电,三个绕组感应出不同的磁场,再有三个磁场合成一个磁链,如图所示。此处以电压表示。三相电以正弦规律变化,合成一个\small u_{3s},运动轨迹即为圆形。电机控制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磁链的运动轨迹接近于圆形。越接近于圆形,工作效果越好。

又因为在电机运转过程中:

 \small u_{s}=Ri_{s}+\frac{d}{dt}\Psi_{s} \approx \frac{d}{dt}\Psi_{s} = \frac{d(\psi e^{j(\omega t + \varphi )})}{dt} = j\omega \psi e^{j(\omega t + \varphi )} = j \psi e^{j(\omega t + \frac{\pi }{2} + \varphi )}

实际上我们根据以上推导就能看出,电压矢量和磁链相切。 因此,如果我们能通过控制形成圆形的合成电压矢量,则形成的磁链也是圆形的,即控制效果好。这一部分的控制就交由逆变器这个硬件来完成,软件上实现通过SVPWM的控制算法。控制对象实际上为磁链,而PWM控制对象为电压,因此SVPWM控制会更为精准。

这个位置再插一嘴PMSM的等效电路。基于DQ轴推导的:

二、SVPWM基础概述

通常的三相交流电是50Hz,频率无法改变,因此需要通过逆变器进行变频调速。

各开关状态导通的各相电压如表所示。以开关状态1,0,0为例,很容易就能推导出相应相的电压值。此处不再赘述。​ 

 三、SVPWM空间矢量表示的推导

首先,SVPWM所有的分析是建立在复数坐标轴(\small \alpha \beta坐标系)上的。从三相电机的最底层出发。我们都知道三相电机各相中输入的是交流电,各相电压为标量,合成后才为矢量,由各相电压加上120度的相位差形成矢量,在合成为\small u_{3s}矢量。由于三相电机通常都用星型连接,因此中性点处电压为0,各相电压标量

\small u_{a}+u_{b}+u_{c}=0

我们的目的是要将这三个标量加上其120度的相位差合成一个矢量。因此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建立一个复数坐标系(实际上也是\small \alpha \beta坐标系)来整定。这样就可以将问题简单化。

\small U_{\text{out}} = u_a + au_b + a^2 u_c, \quad a = e^{j \frac{2}{3} \pi}, \quad a^2 = e^{-j \frac{2}{3} \pi}

稍微欧拉变换一下我们就可以得到这个\small U_{\text{out}}的实部和虚部:

\small \text{Re } U_{\text{out}} = u_a + u_b \cos\left(\frac{2}{3} \pi\right) + u_c \cos\left(-\frac{2}{3} \pi\right)

\small \text{Im } U_{\text{out}} = u_b \sin\left(\frac{2}{3} \pi\right) + u_c \sin\left(-\frac{2}{3} \pi\right)

我们由各相电压标量的输入,可以知道:

\small u_a = U_m \cos(\omega t)

\small u_b = U_m \cos\left(\omega t - \frac{2}{3} \pi\right)

\small u_c = U_m \cos\left(\omega t + \frac{2}{3} \pi\right)

简单地代入\small U_{\text{out}}我们就可以得出最终的

\small \text{Re } U_{\text{out}} = u_a + u_b \cos\left(\frac{2}{3} \pi\right) + u_c \cos\left(-\frac{2}{3} \pi\right) = \frac{3}{2} U_m \sin(\omega t)

\small \text{Im } U_{\text{out}} = u_b \sin\left(\frac{2}{3} \pi\right) + u_c \sin\left(-\frac{2}{3} \pi\right) = -\frac{3}{2} U_m \cos(\omega t)

再欧拉一下

\small U_{\text{out}} = \text{Re } U_{\text{out}} + j \text{Im } U_{\text{out}} = \frac{3}{2} U_m e^{j(\omega t - \frac{\pi}{2})}

最终的这个玩意就是合成的电压矢量的表达式。这个合成电压和相电压幅值、电角度有关,也可以看出运动轨迹为一个圆形。在之前提到的内容中,实际上就是要控制这个向量轨迹达到比较完美的圆,使得电机的运行性能最佳。

下面这个图能比较好的描述其关系,助于理解。这里旋转矢量的合成过程有一个控制周期,控制周期对应着一个时间间隔,在这个时间间隔内通过PWM控制MOS导通和关闭来合成这个时刻的向量。因此虽然GIF里看起来是连续的,但实际上这个合成过程是一个时间间隔极短的离散过程。控制频率越高,合成的矢量越连续完整。因此SVPWM的调制对于开关有比较高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IGBT作为开关元件很贵的原因。

实际上对于各开关状态是有这样一组公式描述的:

\small U_{\text{out}} = \frac{2U_{\text{dc}}}{3} \left( s_a + s_b e^{\frac{j2\pi}{3}} + s_c e^{\frac{-j2\pi}{3}} \right) 

\small V_{AN} = \frac{U_{dc}}{3} (2s_a - s_b - s_c)

\small V_{BN} = \frac{U_{dc}}{3} (2s_b - s_a - s_c)

\small V_{CN} = \frac{U_{dc}}{3} (2s_c - s_a - s_b)

但是这个公式的推导未知,因此看看就好。和第二节的表结合在一起看,我们很容易就能推导出各个Mos导通时的\small U_{\text{out}}和各相电压为多少,这里就不推了。代入值就能算。最重要的是,这8个开关状态根据

\small U_{\text{out}} = \text{Re } U_{\text{out}} + j \text{Im } U_{\text{out}} = \frac{3}{2} U_m e^{j(\omega t - \frac{\pi}{2})}

这个公式将复平面分成了6个扇区。

四、控制实现

SVPWM算法的理论基础是平均值等效原理,即在一个开关周期T白内通过对基本电压矢量加以组合,使其平均值与给定电压矢量相等。这一点和PWM是一样的。但不同的是PWM只关心直流电机外部的电压,而SVPWM深入到了电机内部的矢量合成。

SVPWM算法的输入是参考电压向量,输出即是跟踪这个参考电压向量的电压\small U_{\text{out}}。通过控制三相逆变器的6个开关的状态它会合成等效的,PWM形式的电机相电压。也就是以PWM形式重现参考电压向量。但是目前经过分析,只有6个非零向量和2个零向量,而且它们的幅值都是固定的。这8个向量都是由直流电压源经逆变器转换得来的。开关状态导致各相输出时固定的,因此,需要控制各开关的开关时间和间隔生成平均的各相电压合成\small U_{\text{out}}来跟踪参考电压向量。

定义PWM开关周期\small T_s,单个相单次开关持续时间\small T_n。SVPWM算法便可以使用图中的8个向量( \small U_0-U_7)来合成一次\small U_{\text{out}} 。\small T_s越短,则旋转一圈的时间中合成\small U_{\text{out}}的次数就越多,\small U_{\text{out}}顶点的轨迹也就越平滑且越接近参考电压矢量顶点的轨迹圆。

中间推导过程不一一细表,但是对于参考电压矢量在I扇区为例,其合成为4、6、0、7四个开关状态决定的,最终结论为:

\small \left|U_4\right|=\left|U_6\right|=\frac{2}{3}U_{dc},根据表格

\small \left|U_{out}\right|=u_m\small u_m为相电压幅值

\small T_4=\sqrt3\frac{U_m}{U_{dc}}T_ssin(\frac{\pi}{3} - \theta )

\small T_6=\sqrt3\frac{U_m}{U_{dc}}T_ssin(\theta )

\small T_0=T_7=\frac{1}{2}(T_s - T_4 -T_6)

以这一个扇区为例就计算出了各个开关的导通时间。

接下来就是如何产生实际的脉宽调制波形。目前.SVPWM 算法的合成方式中主要包括两种:基于软件模式的合成(七段式SVPWM 算法)和基于硬件模式的合成(五段式SVPWM 算法) 。在SVPWM 方案中,零矢量的选择是最具灵活性的,适当选择零矢量,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关次数,尽可能避免开关器件在负载电流较大时的开关动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开关损耗。对于七段式SVPWM 算法而言,将基本矢量作用顺序的分配原则选定为: 在每次开关状态转换时,只改变其中一相的开关状态,并且对零矢量在时间上进行平均分配,以便产生的PWM 对称,从而有效地降低PWM 的谐波分量。

对于七段式SVPWM 算法而言,PWM 波形对称,且谐波含量较小。但是每个开关周期有6 次开关切换。为了进一步减少开关次数,可以采用基于硬件模式的合成方式(五段式SVPWM 算法),该方法采用每相开关器件在每个扇区状态维持不变的序列安排下,使得每个开关周期只有3 次开关切换,但是会增大电流的谐波含量。

还有一个扇区判断和零和非零矢量作用时间计算的部分。等实际用到了再补充。

注意1.154这个值 = SVPWM合成的最大圆形磁场 / SPWM和成的最大圆形磁场。这使其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更高。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