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音乐的乐器,你认识几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弦属于哪类乐器组成 广东音乐的乐器,你认识几种?

广东音乐的乐器,你认识几种?

2024-07-03 02: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些乐器,你叫得出名吗?

♫♪♫♪♫♪ ♫♪♫♪

广东音乐最早的乐器组合,后人称为硬功组合。具有我国民族乐器“配对音色结合”的传统特色。如主奏乐器二弦(高音)由中音提琴(广东特有)配对,高音月琴由三弦配对,横箫以中高音共鸣良好的吹管乐器,将拉弦、弹拨乐器融合一起,使音色配对结合良好。

广东音乐乐器组合雏形,受到我国民族乐器组合的传统影响。之前,我国京剧、汉剧、楚剧使用的京胡,都是由京二胡配对,使高音的京胡有一个中音性共鸣良好的京二胡衬托与融合;山西、河南、山东的梆子剧种用高音尖锐的板胡与坠胡配对,坠胡从低八度去衬托融合。这些音色结合,是我国民族音乐根据各地区的生活环境与人民审美习惯不同而形成,受到各地方语言的影响和制约。广东音乐早期在乐器组合雏形,也是按我国民族乐器组合的传统原则组合的。体现对民族乐器配对音色结合传统的继承。

广东音乐形成初期,因何博众以琵琶演奏技法创作了琵琶曲《雨打芭蕉》、严老烈又以扬琴技法构思改编创作扬琴曲《旱天雷》等一批新曲目,使琵琶、扬琴逐步成为当时的主奏乐器,为后来广东音乐乐器组合创新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还有这些呢?

♫♪♫♪♫♪ ♫♪♫♪

吕文成在20世纪20年代中期,借鉴西洋音乐小提琴的特色法,在江南二胡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将传统二胡形制改革成高音二胡(粤胡)。将丝弦换成钢弦,把空弦提高4度(从C G改为g1- d2),使音域扩至三个八度以上,采用“走指”移高把位演奏。通过“走指加花”,使旋律更加华丽活泼。

吕文成并发明将高胡琴筒夹在两膝间的演奏法,用以控制音色、音量。高胡在传承我国胡琴传统的所长中,达到音质、技法升华的效果,使广东音乐乐种的岭南风格色彩更加鲜明突出。正如著名高胡演奏家余其伟所说:“粤胡演奏风格,善于表现轻灵活泼、流丽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特征”。在中国变革时代创制的高胡,从她诞生那天起,就显得那么潇洒,那么随和,那么逗人喜爱。

吕文成

♫♪♫♪♫♪ ♫♪♫♪

约在1926年间,阔别广东二十多年的吕文成,第一次“衣锦还乡,光宗耀祖”。他带着一批如《平湖秋月》等广东音乐首次在广州剧场亮相。当序幕甫开,高胡拉响,即令观众眼前一亮,乡亲父老们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满堂喝彩。原是扬琴演奏家的吕文成,一夜间变为高胡演奏家,异军突起,风靡乐坛,无以伦比。

吕文成还将扬琴高音码上的铜弦改为钢丝弦,保留低音码上的铜弦,增加了音色对比。又将琴箱扩大,加上音码,音域也扩大了,音色更明亮清丽;后来又有先行者改革了秦琴,将原来的梅花秦琴,外形似阮类的乐器,变为有鼓皮面共鸣的广东音乐特有的秦琴,扩大共鸣箱,很有特色;尹自重为广东音乐粤化小提琴,将小提琴琴弦调低一个大二度,从g、d、a、e改为f、c、g、d,使两根外弦的定音与高胡定音相一致,使广东音乐高胡演奏的加花、揉弦、滑音及弓指法都可以在小提琴演奏上使用。

高胡成功的创制及其他乐器的改革创新,标志着一个新型的广东音乐乐器组合将崛起。经实践和审美的筛选,软弓组合:高胡、二胡(或揶胡)、扬琴、秦琴、洞箫五架头取代早期硬弓五架头的二弦、提琴、(广东特有中音乐器)、月琴、三弦、横箫。“软弓”以“金声玉振”、金玉良缘之特色,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东音乐走向辉煌时代,更理想、科学的标志性岭南音乐色彩的乐器组合。

♫♪♫♪♫♪ ♫♪♫♪

有人把音色亮丽甜美的高胡比作是广东的迂逶回旋的青山。低八度配搭音色柔美的二胡(或椰胡),好比广东青山绿水中长流之绿水;扬琴(吕文成改革的)与秦琴配搭,好比珠江三角洲丘陵与河流交织的水网;善于包溶中、高音音色的洞箫,犹如南海吹来湿润的东南风,使大地与人文风调雨顺、和谐完美。软弓组合,无论是乐器的音色、音响或性能搭配等,与珠三角的自然环境、气候及人文文化、审美情趣又是这么的相似、相近。

软弓组合的诞生,又与珠江三角洲语言因素有密切关系。辛亥革命后,粤剧大变革,其唱腔和道白,都将原来的官话改为粤语白话。粤剧唱腔子喉(女高音)、平喉(男、女中音)的唱腔,用软弓组合伴奏,无论在美化或拱托声腔均起到绿叶衬红花之最佳作用。所以,软弓组合,不但当时是粤乐(广东音乐),而且也是粤剧、粤曲(曲艺)三足鼎立的岭南音乐文化鼎盛时期共同应用的标志性岭南特色乐器组合,它在推动岭南音乐艺术大发展,起了革命性的作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此,吕文成功不可没,他是岭南音乐派的一代宗师,是民族音乐的一座高峰。

到了广东音乐辉煌年代(即成熟期),借鉴粤剧、曲艺伴奏,学习民间音乐、西洋音乐等之精华形成五种具有特色的乐器组合形式。其一,“硬弓”组合。以二弦、本地提琴(广东特有中低音乐器)、三弦三件乐器组合称为“三架头”,再加上月琴、喉管(或横箫)成为“五架头”。其二,“软弓”组合。以高胡、扬琴、琵琶(或秦琴)为组合的“三架头”,再加两件其他乐器(洞箫、二胡或椰胡)就成为“五架头”。其三,以椰胡、洞箫、琵琶(或古筝或秦琴)组合形式。这是从本地曲艺伴奏形式发展起来的。其四,以大小唢呐为主奏,配上锣鼓等打击乐器,也可以加进其他弦索的吹打乐组合。其五,西洋乐器组合。以小提琴、萨克管、电吉他、木琴等为核心的组合。这是一种变革创新的组合形式,常用于演奏《醒狮》《狂欢》《惊涛》等类似轻音乐、舞曲的乐曲。

左:尹自重 右:何大傻

♫♪♫♪♫♪ ♫♪♫♪

西洋乐器组合的出现,致使20世纪三四十年代爆出“精神音乐”。何为“精神音乐”?当时,由“四大天王”吕文成打木琴,尹自重拉小提琴,何大傻弹吉他,何浪萍吹萨克管,后再加上程岳威打爵士鼓,演奏节奏轻松愉快的乐曲,使人“爽神”而得名。

据何浪萍说,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末或30年代初的一年,吕文成、何大傻、何浪萍、程岳威等人,赴上海演出时观看了一部美国电影,该片描写爵士鼓童星卡拉曲爬成长的过程,他那神奇而精彩的表演博得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当时何大傻大受启发:我们演奏广东音乐太死板,能否试用西洋乐器来演奏广东音乐?试奏的第一首曲是《饿马摇铃》,意想不到观众的反映格外强烈。

从此,木琴、小提琴、吉他、萨克管、爵士鼓成为当时最有特色的组合,演奏曲目有《饿马摇铃》《昭君怨》《凯旋》《走马》《双星恨》《雨打芭蕉》,后来《醒狮》《惊涛》等成为开场音乐。这种出奇的新意,引起社会轰动效应,大受香港乐迷的欢迎。日本侵华香港沦陷时,拉大队回广州东亚、丽丽、百乐等音乐茶座演奏,也场场爆满,大受振奋,观众取名为“精神音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