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为民:我们的三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峡大坝建设者的故事 徐为民:我们的三峡

徐为民:我们的三峡

2024-07-12 1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瞿塘峡峡口 (1985).jpg

“守望三峡”系列,瞿塘峡峡口 ,1985年 佘代科

一人类自古以来,就是依水而居,临水筑城。一条江或一条河,流动的是人类的生活,翻腾的是文化的浪花,留下的是地域的历史。在长江6397千米奔腾的里程中,在中上游的交界之处,有一座古称“夷陵”今叫“宜昌”的小城。城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它位于长江中最为雄奇的193千米的长江三峡之西陵峡口,扼“川鄂咽喉”。近代以来,进出四川、重庆的物资都要在这里换载,是重要的转口码头。宜昌人自古以来,倚水而生,靠水而活,滩多水急的三峡,带来了流通的不便,却造就了宜昌人的生存之道,形成了宜昌特有的“码头文化”。宜昌人对长江、对三峡的热爱世代相传,深入到我们的地域文化之中。当宜昌摄影人拿起相机的时候,镜头自然而然地对准“三峡”,对准三峡的山山水水、人物风情。宜昌摄影人在三峡(2003年).jpg宜昌摄影人在三峡,2003年 徐为民摄影最早与三峡结缘,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初那些掌握了摄影术的外国人。英国人约翰·汤姆逊是第一个拍摄长江三峡的专业摄影师,1872年他从上海乘船来宜昌,租用了一艘柏木船,雇用了24名船工一起前往三峡,拍摄了一百多年前长江三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著有《镜头前的中国》等专著;1900年,英国植物学家欧内斯特·亨利·威尔逊来三峡地区考察植物,拍摄了大量的宜昌及三峡的照片;1909年,美国地质学家托马斯·C·张伯林组织策划了以探索中国自然资源为目的的“东方教育考察”,在三峡地区拍摄了100多幅照片;1944年,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德米特里·凯塞尔,跟随提出《扬子江三峡计划初步报告》的美国垦务局工程师J·L·萨凡奇来到三峡实地勘察,在长江沿线生活了7个月,拍摄了大量的宜昌和三峡的照片,并动用飞机进行了航拍。他们抱着各种目的来到三峡,客观上为20世纪初的长江三峡留下了珍贵的历史影像。约翰·汤姆逊三峡第一张.jpg三峡的第一张照片,兵书宝剑峡(西陵峡中的一段)附近,1872年  约翰·汤姆逊奉节古城墙一角及奉节古城,1909年 张伯林.jpeg奉节古城墙一角及奉节古城,1909年  张伯林

西陵峡新滩南岸纤夫(1946年).jpg三峡江段的纤夫,1946年 德米特里·凯塞尔宜昌摄影人最早系统拍摄三峡的是土生土长的三峡人佘代科。他与摄影结缘纯属偶然,而拍摄三峡却是他艺术生命的必然。1970年代初,身为美工的佘代科,在西陵峡一带转悠,峡江忽然向他展现出美妙的一瞬,他在颤抖中按下了快门,天时地利,代表作《三峡航运》诞生了,作品一出世就入选了1973年的全国影展。从此,他与摄影、与三峡结下了一辈子的生死之缘。在神女峰前他曾从三十多米高的岩石上摔入长江;也曾在山林间下意识地一拉树枝,治好了他的撕裂性骨折。他深信三峡是有灵性的,真诚的付出才能得到美妙的回报。他用脚丈量过三峡的每一片土地,攀爬过三峡的每一个山峰。对他来说,三峡原生态的山和人,三峡的文化和风情,就是艺术,用相机忠实地记录下来,就是一幅幅美好的艺术作品。佘代科式的三峡摄影创作,在1970年代是中国摄影的主流创作方式。当时的宜昌摄影人也是如此走进三峡,风餐露宿,追星逐月,用时间和汗水浇灌出一幅幅美丽的三峡画卷。早发白帝城-两岸猿声啼不住(徐达 摄).jpg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徐达 摄) (1).jpg早发白帝城-千里江陵一日还 (徐达 摄) (2).jpg早发白帝城-轻舟已过万重山(徐达 摄).jpg

 “集锦”手法创作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四条幅,1970年代 徐达

同时期的1970年代,老摄影家徐达用“集锦”手法创作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四条幅,充满了中国绘画的风格。老摄影家王道生在上世纪70年代拍摄的《沙滩运动会》,展现了宜昌人与水的亲密关系,并入选了1973年的全国影展。1980年代初,徐为民在市群艺馆主办了一期摄影培训班,汇集了肖萱安、黄铁、王辉、王宗宁、龚万幸、李亚东等一批年轻的摄影爱好者。他们相约走进三峡,深入到西陵峡神秘的神龙溪,拍下了三峡纤夫的裸体形象,其中肖萱安的《三峡纤夫》在北京的展出引世人惊叹。黄铁痴迷三峡,偏爱原生态三峡中“鬼斧神工”的奇峰异石,拍下了一幅幅惊世的奇石“档案”,留存后世。

7,三峡,巫峡培石,1995年.jpg

“三峡鬼斧神工”系列,巫峡培石, 1995年 黄铁

二历史的脚步来到1992年,全国人大批准兴建三峡工程。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一个“平湖梦”,让三峡亿万年的容颜尽改,让千百年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大变!天翻地覆,山河重来。这是百年难遇的历史时刻。三峡这块热土成为了中国的焦点,世界的焦点。法籍华人摄影家曾年多次往返三峡,为国外媒体长时间报道三峡;江苏摄影家郑云峰长住巫峡青石,为方便拍摄专门打造了一条船,拍摄了大量与纤夫有关的景观;宜昌籍广东摄影家颜长江更是对家乡三峡情有独钟,多次深入三峡采访,出版了《最后的三峡》《三峡日志》《江流有声》等多部三峡专著。我们在哪里?宜昌摄影人在哪里?宜昌,作为三峡工程的所在地,宜昌摄影人应该感谢三峡,感谢三峡工程,感谢三峡的沧海巨变,让我们有那么多的消失值得记录,那么多的变化值得记忆,那么多的场景值得反思。当今三峡,本身就是活生生的当代艺术作品。宜昌摄影人抓住了机遇,前赴后继地奔波、寻求在三峡的每个角落,他们用各自的方式记录着三峡,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解读着三峡,敏感地去触摸三峡巨大的脉搏。宜昌摄影人是幸运的,三峡成就了宜昌摄影,宜昌摄影人也回馈着三峡。随着三峡工程1997年11月的大江截流,揭开了三峡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巨变的序幕。宜昌摄影人投入到“抢救式”的拍摄之中。三峡的一切似乎都将改变、消失,“告别三峡”弥漫在三峡流域上空,摄影人时不我待,争分夺秒地按下快门。17=云阳龙脊石2002年初二.jpg“无法淹没的长江影像”系列,重庆云阳,龙脊石,2002年 杨铁军杨铁军辞去公职,全身心地投入拍摄之中。消失的路,消失的桥,消失的古镇,消失的一切,都收入他的镜头中,数年中拍摄了数十万张三峡的“原生照”。宋华久从三峡开工以来就开始了三峡系列的拍摄记录。完整、全面地记录了“三峡民居”“淹没线下的三峡城镇”,作为媒体记者,他还采访拍摄了数百位建设三峡工程的“百名三峡专家”。杨铁军、宋华久用摄影最传统、最擅长的手法,追求着消失的价值,留下一幅幅随着时间的增加、越来越珍贵的历史画面,从文献到艺术不是一条鸿沟,时间会填平它们。QQ截图20230106153452.jpg“三峡专家”系列 宋华久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程良骏(1921–2015)、黄秉维(1913–2000)、张光斗(1912–2013)、李京文(1932–2021)、郑守仁(1940–2020)、林秉南(1920–2014)作为记录三峡蓄水前原始风貌的作品,还有徐为民、杨铁军、黄正平、卢进四人合作,在2003年5月三峡大坝截流前夕,租用飞机,对193千米的长江三峡进行了全景拍摄,最后用1000余张120反转片,合成了《中国长江三峡写真长卷》。该作品记录了193千米的长江三峡截流前的原始地貌,保留了原始三峡最后的影像。(请将横屏欣赏)

西陵峡到宜昌两坝一峡.jpg

《中国长江三峡写真长卷》( 局部,西陵峡到宜昌两坝一峡段,约为全长2/5),2003年5月 徐为民、杨铁军、 黄正平、卢进秭归聚集坊 2005 .jpg“我的三峡乡亲”系列,秭归聚集坊,2005年 赵哲在“记录”三峡的大队伍中,也有一些如赵哲、李勇等把镜头聚焦于三峡“人”的摄影者。他们关注的是“人文三峡”,关注的是社会生态的变化,表现的是我们的“三峡乡亲”以及对社会的思索和态度。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画面,都散发着浓浓的人文关怀,人性的揭示,展现了摄影“纪实”的魅力。《码头》.jpg码头,1984-2022年 肖萱安在宜昌的三峡摄影人中,肖萱安是个“另类”。他一直处于不安的躁动之中,活跃的思想碎片、天马行空的形象闪念,不断撞击着他,令他既兴奋又痛苦。这是一种巨大的创作动力,左冲右突地寻求着宣泄的突破口。他从传统到当代,从记录到行为,不断地突破自己。从1980年代以来,肖萱安奔波在三峡的每个角落,用自己独特的观念审视着三峡,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解读着三峡。这是他肖萱安的三峡。从他的《三峡移民档案》《将消失装进记忆之框》《读报》等多个系列的作品中,都有着肖萱安对拍摄对象的干预,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记录下了心灵的感受,传达出一种精神的真实。摄影作为一门艺术,除了受摄影媒介“记录”的特性制约以外,更要受到艺术一般规律的制约,这是一个“悖论性”的“客观记录”和“主观表达”两者的对立统一。以自心自性的“真我”作为艺术表达的根本,也是艺术家的终极目的,否则,艺术作品就可以规模化生产了。《消失的佛像》看似是在一定的时间、空间内的“纯记录”作品,但作者用“不变空间”中的可变时间,按作者的感受重新构建了作品的意义,在这里,所谓的“记录”使作者的心灵表达变得更加强大。肖萱安对三峡的另类解读,记录了当今社会人们的心灵历程,在“消费文化”泛滥的今天,向我们传达出一种纯粹的“精神文化”,是难能可贵和非常有价值的。2020年,他的系列作品《我的三峡四十年》,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02年拍摄大溪镇.jpg“我的三峡 1980―2020”系列,将消失装进记忆之框,大溪镇,2002年 肖萱安“三峡大坝”自然是宜昌摄影人热衷拍摄的对象。从三峡大坝开工之日起,许许多多的宜昌摄影人就在宏伟的工地上勤奋地按着快门。作为三峡工程建设者之一的马宁,他的摄影镜头一直执着地对准三峡工程,以至对近在咫尺的三峡风光也从未去按下过快门。他的《三峡工地交响曲》(组照)2002年获得第20届全国摄影艺术展金奖,《三峡之光》(组照)获得铜奖。他将看似庞杂无序的三峡工地,表现得如此具有节奏、韵律,如此美丽,对工业题材的摄影具有突破性的意义。2006年他以此获得第六届中国摄影金像奖(提名奖)。9. 2001年砼浇筑现场.jpg“三峡工地交响曲”系列,砼浇筑现场,2001年 马宁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李亚隆,对三峡工程的拍摄有着自己独到的切入视角。三峡工程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自然成为中国工业化的一个典型样本。在三峡工程的建设者中有科学家、工程师、工人,但更多的是农民工。他获得第22届国展金奖的作品《三峡筑坝人》(组照),通过表现三峡工地的农民工,将农民个人的工人化和国家的工业化融合在一起,一个个看似普普通通的“工人”,其背后呈现的是无数个农村家庭由此带来的变化,折射的是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特殊性。李亚隆“高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创作特点,让他的作品都具有相当的思想高度,获得了各类摄影大奖。001.jpg“三峡筑坝人”系列,2003年  李亚隆清机工何建,22岁,湖南张家界王家坪乡人。张家界航空工业大学汽车检测专业中专毕业。“结婚才半年,原不打算出门, 后有三峡打工机会,也舍不得放弃。来三峡工地半个月,现在好想家。”月收入600元。在三峡工程的摄影大军中,孙荣刚拍摄记录了三峡工程建设中几乎所有的重大的事件,是一部三峡工程的建设影像史,特别是他对三峡工程中受人关注的“三峡大移民”全面、长期的跟踪拍摄,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社会文本。黄正平在空中数十次对三峡航拍,留下大量雄伟、壮丽的三峡影像。他自三峡工程开工以来,几十年在同一拍摄点对三峡工程的全景拍摄,既是三峡大坝成长的珍贵文献资料,也是一幅当代摄影作品。肖佳法作为葛洲坝和大坝的建设者,一直坚持用影像“为工程写史、为时代留影”,在平遥和丽水摄影节策划和主办了“点亮中国”影像纪实等摄影展,拍摄的《金色三峡》入选第21届国展。朱鸿的《筑坝人》采用并置的艺术形式,将大坝建设的功臣们的过去与现状做了一个历史性的述说,从另一个角度讲述着大坝建设者的故事,引人思考。肖佳法:《金色三峡》.jpg金色三峡,2003年 肖佳法三随着三峡工程的竣工,古老江边的吊脚楼变成了钢筋水泥,狭窄的河道变成了平湖,“热闹”的三峡渐渐远去。三峡不是原来那个三峡,三峡还是那个三峡,在宜昌摄影人的眼中既熟悉又陌生。宜昌摄影人开始了新的思索,开启了“后三峡”摄影时代。

004 (2).jpg

“三峡原乡”系列,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到海拔135米,居于这条水位线以下的移民必须率先提前迁移。重庆巫山县大 溪乡,2003年6月 陈文奉节2013 (6).jpg“故里长河”系列,奉节,2013年 李朝晖33 (3).JPG“新三峡人”系列,秭归郭家坝 , 刘敏华把老家江边的桃花树背到山上的新家去,老家早已淹没在水下。到2010年初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全部结束。2010年3月 李风黎明_游山玩水_2022湖北宜昌夷陵谭家沟.jpg“后三峡”系列,湖北宜昌夷陵谭家沟, 2022年 黎明黎明的《后三峡》,截取了“新三峡”中那些既真实又令人回味的画面,将当下的三峡鲜活地呈现出来。李朝晖的《故里长河》颇具“当代艺术”范儿,他镜头中的“三峡”场景,既真实又魔幻,既自然又作态,既矛盾又和谐,表现了“新三峡”丰富的社会属性。在新三峡的拍摄中,李风是着力最大的一个,他的《新三峡人》系列,作品数量众多,影像别致,颇具张力。他的镜头敏锐地触碰着那些别具一格的人事,或摆拍,或抓取那些精彩的一瞬。透过这一个个的瞬间,我们似乎触摸到了新三峡的脉搏。陈文受父亲巫山老摄影家陈池春的影响,他将镜头一直对准“后三峡”时代的百姓民生,真切地捕捉峡江两岸普通三峡人的真实情状和纷纭复杂的民间生活。陈文还一直致力于陈池春作品的整理、传播以及三峡影像的研究,出版了多部著作。在“后三峡”时代,三峡归于平静,三峡的生活依然如故。胡光文的《峡江红船》记录了三峡地区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红船”上的日常。作品朴实温馨,影像生动,让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生活气息。01 峡江中行驶的红船.jpg"峡江红船"系列,2019年 胡光文“峡江红船”是三峡地区特有的一种水上交通工具,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大的客轮沿途只停靠县城,1950年代有关部门在峡江200多公里的水域里,专门开通了 联系各乡镇和县城的小班船。这些小班船如同我们城市里的公共汽车,专门在各乡 镇、村落间来往。艺术类(组照10-2)-《三峡新风景》-巫峡观景台 (巴东大面山风景区).jpg“三峡新风景”系列,巫峡观景台 ,巴东大面山风景区,2021年 马学军在当下宜昌的三峡摄影队伍中涌现出不少的“后起之秀”,他们起步晚,但思想新,艺术表达更加自由开放。马学军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初试身手的《三峡新风景》就一举获得第28届国展的“评委推荐奖”以及其他奖项。《三峡新风景》表现手法成熟,不动声色地表达了作者对当下看似优美的景区建设的思考和态度。管珍珠作为三峡建设者,在她的作品《我建造了大坝》中,用亲身扮演的行为和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诠释了“她”与“大坝”相伴的生命历程。这些作品充分说明了摄影艺术是一个“思想的艺术”。在对“新三峡”的艺术探索之中,肖萱安再次焕发出新的创造力。他利用多年来拍摄的大量的三峡素材,将一个个三峡影像的碎片集锦重构,创造出自己心目中完美的三峡场景。如《错误时间的某一天》《泳乐园》《三峡码头》等等,这是一个更加自由的状态,是一个更加广阔的创作天地。四宜昌摄影人是一个庞大的摄影群体,有着近百人的国家级会员、500多名省级会员、6000余名市级会员。宜昌摄影人多次获得国内重大摄影奖项,其中三人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两人获得国展金奖,在近十几年来的全国影展中,每一届都有宜昌摄影人入选。2016年,宜昌在平遥举办了大型的三峡摄影专题展《三峡!三峡!》,这是宜昌摄影人三峡作品的首次集体亮相。2022年,100多位宜昌摄影人历时三年,出版了大型三峡人文图书《长江三峡影像录》,描绘新三峡的人文面貌为三峡人立传,探索三峡社会发展的脉络。004.jpg夜景中的三峡大坝五级船闸,2021年 魏启扬三晨曦2013.11.16(郑坤 摄).jpg三峡晨曦,2015年 郑坤几十年来,宜昌摄影依靠长江三峡厚重的历史文化和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发展壮大。虽然现在三峡的水变得平缓,但它千里奔腾终将汇入大海;虽然现在三峡的水位升高,但山峰依然巍峨矗立。我们按下的快门都成为了过去,我们的镜头始终向着前方。宜昌摄影人在三峡点亮烛光(2008年).jpg宜昌摄影人在三峡点亮烛光,2008年 佘代科本文首发于《中国摄影》2023年1月刊“三峡影动”专题

徐为民 

1954年出生,宜昌市人。1974年起从事美术兼职摄影,1980年后从事专业摄影。毕业于江西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198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1986-1991年任宜昌市摄影 家协会第一任主席;2002年起任宜昌市摄影家协会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五届主席;2007年起任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第七届、第八届副主席;2021年任湖北省摄影家协会第九届顾问。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