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重复蒙太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大傻大闹宝莱坞内容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重复蒙太奇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重复蒙太奇

2023-12-19 20:2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优秀的教育题材影片,它所传递出来的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的理念以及主人公兰彻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引言

在电影中,蒙太奇是一种剪辑手法,通过将多个镜头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组接,使得各个镜头之间形成某种逻辑联系,从而使电影的情节更加紧凑、真实。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导演拉库马·希拉尼就很好地运用了蒙太奇,影片中一共有四个地方使用了重复蒙太奇。

第一次是兰彻的爸爸去世,兰彻和法罕去参加葬礼时发生的一系列重复镜头;第二次是兰彻在一个小房间里找出了一把剪刀,剪掉了一个同学的名字,接着又出现了法罕和拉加在厕所里偷东西的镜头。

第三次是在学校举行毕业典礼时,兰彻剪掉了法罕的名字;第四次是兰彻用一把剪刀剪掉了法罕的名字。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重复蒙太奇使影片情节更加紧凑,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情节的戏剧性

影片的开头就采用了大量的重复蒙太奇,我们在观看时会发现,影片中重复出现的镜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三傻”在一起吃土豆片,另一种是“三傻”在一起睡草席。

重复蒙太奇在影片中的运用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校长询问学生是否愿意学习摄影时,有两个学生都回答“我不想学摄影”,另一个学生回答“我喜欢”。

这样的情节安排具有强烈的戏剧性,从学生们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对于摄影并不感兴趣,并且也不愿意为之付出努力。

重复蒙太奇还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比如当兰彻与校长争辩时,他说:“我希望能够自由地表达我自己”这句话就充分说明了兰彻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重复蒙太奇也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比如兰彻和拉杜之间的对话,拉杜问兰彻:“你认为生活有意义吗?”

兰彻回答:“你去看看那些死去的人吧,他们虽然没有你那样多的成就,但是他们也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有自己热爱的事情。”

这一回答就表明了兰彻对于生活没有任何规划和理想,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并不关心其他人。

重复蒙太奇还可以用来表现人物的关系,比如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拉杜和兰彻、法汉、蓝彻一起去看一个女人。

当兰彻说:“她就像一朵盛开的花。”这个时候拉杜回答:“我不相信花朵会在地上生长,她一定在天上。”

拉杜的话也表明了她对于兰彻这个朋友的信任,她认为兰彻肯定会和她一起分享这个女人。

但是兰彻却认为拉杜没有了解自己,他只知道自己是个工程师,但对于拉杜来说,她最需要的是自由和独立。

在影片中还有一个情节,当校长问三个人是否愿意学习工程时,有两个人回答:“我不想学工程,我想学摄影。”

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拉杜去医院看望一个重病患者时,他看到了那位患者手上戴着一块手表,于是他把自己的手表摘下来送给了那位患者。

当那位患者说“谢谢”时,拉杜回答:“不用谢”但是当患者出院之后,他却在第一时间就去找这位患者说“对不起”。

从这些情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拉杜对于摄影有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他并不想放弃自己所热爱的事业。

主题的冲击力

重复蒙太奇能够使影片的情节容量和空间容量得到进一步的扩大,使影片中的人物关系更复杂,更具有戏剧性。

电影中重复蒙太奇的使用,能够在情节中起到增强叙事节奏感、增加情节容量的作用。通过重复蒙太奇可以使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增强人物关系之间的冲突。

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和他的朋友们都对人生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坚定而执着的追求。

这种追求体现在他们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态度上,也体现在他们对待生活和爱情的态度上,他们没有受到世俗观念、宗教教义等外界因素的干扰。

而是遵从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通过自己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实现了自己人生价值,影片中多次使用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兰彻对人生和理想的追求。

在影片的开始部分,兰彻来到了学院的摄影棚,他看见了正在拍摄电影的女导演,在导演和摄影师交谈时,镜头跟随他们走过一片草原,草原上盛开着美丽的花朵。

在画面中也有重复出现的草原、鲜花、湖泊等元素,这些元素使电影的整体基调变得非常美好。

在兰彻和朋友们离开摄影棚之后,镜头开始跟随他们去到学校中,这时,影片通过重复蒙太奇的手法展现出了一个“教育”主题。

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学生穿着校服坐在教室里,通过这些学生和老师的对话可以看出这些学生都是从高中毕业以后才来到学院学习的。

这些学生身上穿着校服,说明学校已经不是他们学习知识和技能的地方了,他们不再被当作一个学习知识技能的场所。

当镜头跟随着老师去到另一处教室时,画面中出现了另一个场景,这是一个正在上课的教室,老师在讲台上讲课,而同学们正在教室里玩耍。

在画面中也有重复出现的元素“桌椅”、“黑板”和“墙壁”,这些元素都是学生上课时经常使用到的东西。

这些元素反复出现,表明了在学校中已经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技能、进行学习和练习的地方了,这也说明了兰彻等人对学校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已经不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了。

比如影片中经常使用重复蒙太奇来展现人物之间关系和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影片故事情节的冲击力和戏剧性。

情感的共鸣性

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每个镜头都有相应的情感表达,观众在观看影片时也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影片中多次使用重复蒙太奇,但每一次出现都是一种新的表达,例如,第一次出现是在主角兰彻帮助了被绑架的艾达。

第二次出现是在他参加考试之前向校长提了一个问题,第三次出现是在他被院长赶出了学校之后。

通过这些场景的重复剪辑,观众对主人公的成长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影片中许多重复蒙太奇也是以人物为中心进行设计的。

影片中的每一幕都有相应的人物对话,而这些对话大多都是以主人公兰彻的视角展开,主人公不断地去挖掘主人公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最终实现了自我价值和意义。

在影片中,主人公兰彻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理想,他是一个积极乐观、追求自由的人,而这种追求自由的生活方式与印度当时社会对学生的要求正好吻合。

在影片中,兰彻用自己的方式去帮助他人、追求自由,他反对一切旧思想和旧制度,但是在影片中,兰彻也有一些行为失当之处。

例如他经常使用“一秒钟定律”来催促学生,导致学生在学习上难以专注,面对这样一位校长,兰彻自然是无法忍受的。

但是兰彻对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一个人没有自由意志和选择能力时就不可能成为优秀的人才。

因此,兰彻并不希望学生们去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和简单机械工作,他认为只有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才。

影片中除了重复蒙太奇之外,还采用了插叙的手法来叙述主人公兰彻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故事。

例如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被校长赶出学校后进入了兰彻朋友拉杜所开的建筑公司工作。

拉杜是一位设计天才,他为公司设计了一系列极具创意的作品,但是由于拉杜是一位心理疾病患者,他设计出来的作品都带有很大的心理阴影。

在影片中拉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没有设计过任何东西,我只是用我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思考问题”。

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拉杜是一个自我意识极强、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喜欢墨守成规、不懂得变通的人。

影片的整体性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主人公兰彻所展现出来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也对观众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与影片中运用到的重复蒙太奇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影片中,观众可以通过重复蒙太奇感受到主人公兰彻内心深处强烈的自我认同感,对主人公所提倡的教育理念产生了共鸣。

这种强烈的艺术效果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地体现,也使影片更具魅力,重复蒙太奇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在影片中运用得越多,就越能够使观众感受到一种强烈的震撼和情感共鸣。

重复蒙太奇是一种非常高级、非常有魅力的剪辑手法,它不仅能够增加影片的情节容量和空间容量,还能使影片情节更加张力十足。

在《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重复蒙太奇不仅运用得淋漓尽致,还让影片更具魅力和吸引力。

结语

在影片中,重复蒙太奇的运用可以增加影片的情节容量,在一定程度上使影片的叙事空间变得更为紧凑,推动情节的发展。

在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中,重复蒙太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反复出现相同镜头,即从一种场景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描写,然后再将这种描写反复呈现出来。

二是通过镜头切换来实现同一主题在不同场景的表现,从而实现对主题的强化和深化,三是通过剪辑上的“同构”来实现主题意义上的统一。

这种剪辑方式具有很强的戏剧冲突性,使影片中的情节更具张力。

参考文献

[1]刘云飞。“蒙太奇”的起源及其在电影中的应用,电影艺术,2004

[2]杨军。“蒙太奇”理论与《三傻大闹宝莱坞》的剪辑艺术,电影艺术,2005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