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战综合教程(1):基本牌序逻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杀风林火山卡牌介绍 国战综合教程(1):基本牌序逻辑

国战综合教程(1):基本牌序逻辑

2024-07-12 0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国杀作为国内近十年知名度最广的策略卡牌桌游之一,曾在一段时期内广受卡牌爱好者、三国历史迷、作业不饱和的高中生以及对人生一片迷茫的大学生喜爱,兼具上述四种属性的福部亦不例外,杀龄逾十年。

三国杀最经典的模式莫过于主忠反內5/8人身份局。早年,其核心乐趣来源于三点——推理与反推理(狼人杀)、三方博弈(部分SLG)、最优牌序选择(TCG中亦常见)。

然而在强力新武将、新牌堆和online特有的游戏环境双重影响下,游戏节奏大幅加快,网杀玩家整体水平不断进化,进而使“反贼杀”情形愈演愈烈,本就跛了一只脚的准三方博弈越发趋近于双方博弈,最终使得游戏逐渐偏离了设计初衷。

国战模式的出现,彻底解决了上述问题,并将三国杀的策略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在国战模式下,三大核心乐趣一应俱全、三种核心能力缺一不可。

更重要的是,国战模式最真实地还原了历史上三国间纵横捭阖的策略选择,其中的诸多思路与当今上至国际政治、下至为人处世的一些原则亦不谋而合。

福部从2016年起将重心从身份转移至国战,近万局下来也算小有所成,借此机会,简要梳理一下三国杀国战的基础思路,并夹杂一些游戏之外的思考,不定期在B站和微信公众号更新。欢迎各位同好拍砖交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一、国战基本牌序逻辑

作为一款经久不衰的卡牌游戏,三国杀所有的战略战术,最终都实现在牌的使用上 。另一方面,绝大多数武将技能都和牌有关。

因此我们说,谁掌握牌堆,谁就掌握了游戏的根本。熟练掌握三国杀基本牌序逻辑,是打好国战乃至所有模式的前提。

四年前,我曾做过一则《三国杀牌堆分析学》视频,获得了游卡官方视频大赛冠军。

该视频简要拆解了三国杀军争牌堆的构成,并结合新版收益论(1血约等于2牌。此处有太多值得讨论的点,后文会简单展开)及部分武将技能给出了若干常用推论,例如孙权制衡与孙坚英魂收益模型、统率三军暖方张飞阵击杀期望计算、标关羽单挑收益模型等。

虽然如此,牌堆分析其实更多地想传达一种对三国杀乃至类似游戏的策略思路,即,在(近似)双方博弈的背景下,精准的概率模型可使策略选择无限接近最优解。

回到国战中,由于左右玩家胜率的核心竞争力是多方博弈能力,牌序思路的重要性相比于身份局一定程度上有所弱化(但绝非不重要,在高手过招中出现任何破绽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故而,掌握好以下两点内容,即可应对绝大多数对局。

1.1 国战中的收益论

三国杀的数值基础,是玩家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收益论——1血=2牌。该命名最早见于2011~12年的百度贴吧,实则大概率来源于三国杀的祖先,美国西部纸牌游戏《Bang!》的设计者。

三国杀的鼻祖:Bang!

尽管今日再回首,传统收益论存在诸多局限性,但在国内三国杀理论界的原初时代,该公式的诞生无异于长夜中天边的微光,开启了三国杀数值分析的崭新时代。在传统收益论的基础上,结合牌堆、将池的不断演进,人们总结了新版收益论:

1血≈2牌=2收益

我这里做一点注释:公式中无论“血”还是“牌”,皆是宏观而非微观,泛称而非特称。

具体来说,1血,既不是8点血0张手牌的董卓的1滴血,也不是行将就木的1血主公即将被反贼贾诩打下的1滴血(这1滴血收益为正无穷,因为会直接造成游戏结束),而是三国杀万千对局中“血”(标准说法为【体力值】)的泛称。

1牌,既不是面对对方仁王盾无处安放的黑色杀,也不是残血郭嘉手上仅剩的1张桃,而是不特指任何对局、牌堆中随机的一张未知牌。

(已知牌与未知牌的区别,详见关于孙权制衡的收益计算,此处不再赘述。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Fs411a7DN)

改良版的收益论,构成了三国杀的数值基础。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传统身份局的标准卡牌模型(即,标风牌堆),基本上没有跳脱收益论的框架。

每一张牌的平均收益,都在0~1之间浮动,而不同的牌在不同的时机造成的收益不同,由此构成了玩家的操作空间。

例如,使用1张桃可回复1滴血,看似是稳定1点收益的高收益牌,但手牌溢出全场满血无奈弃桃的周瑜肯定不这么想。

又如,顺手牵羊看似远优于过河拆桥,但面对全场的+1马,你一定无比怀念后者。这就不得不提到收益论的一个重要引理——

一张牌的具体收益只有在使用时才能兑现。

总之,每张牌在不同的场景下,造成的收益截然不同。如何在不同情形下,将每张牌以最高的收益打出,是高手的必修课。

传统身份局的标准卡牌模型

其次,传统身份局(标风林火山界)的标准武将模型,亦遵从收益论的指导。

常见的武将模型有:

3血1.5~2回合收益(貂蝉、界周瑜),

3血卖血2收益(郭嘉、界司马懿),

3血1收益1防御技(甄姬、华佗),

4血1~1.5收益(张辽、孙权),

4血卖血1.5收益(夏侯惇、初版界曹操)等。

注意这里的收益是平均值,泛称而非特称。跳脱这一模型的设计当然也存在,但这并非收益论有误,而是武将设计失衡(例如步练师、老版曹仁,分别是过强和过弱的代表)。

传统身份局的标准武将模型

收益论更进一步的展开,这里我们不再多谈,只说一下国战环境下的特殊情况。

国战与身份局最大的两个区别,一是由2.5方博弈变为多方博弈,二是双暗将模式。在双将模式下,1滴血、1张牌都有可能因技能放大效应而兑现更高额的收益,但宏观尺度下仍遵循收益论,只是方差更大(例如魏国双卖血,蜀国双菜刀等)。

国战环境下的变化

1.2 国战牌序原则

回顾收益论后,我们提出国战牌序两大原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大原则能很好地作为“牌该怎么出”的参考。

1.2.1 牌序第一原则——最大收益原则

任何情形下,按照能造成最大收益的牌序出牌,永远不会错。

常见的思路如先拆后顺防无懈,先万箭后酒杀从而骗闪,都是遵循这一原则。实战中切忌生搬硬套,必须根据情形灵活运用。

按照能造成最大收益的牌序出牌

例如,杀死敌人的收益是一个(不好估算的)极大值(通常情况下远大于1/2/3点眼前的小收益),故而贾诩的完杀是收益上限极高的技能(下限亦极低)。

又如,游戏胜利的收益是正无穷,因此反贼关羽该用桃子当杀收主公时一定不要犹豫。

最大收益原则

最大收益原则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 该原则有一个大前提,也是本文一切结论的元命题:玩游戏是为了赢。因此,基于人情世故等因素的其他考量均排除。(比如,你费尽心机赢下游戏,却失去了被你击败后愤怒不堪的女朋友。)

② 多方博弈环境中,确实存在“示弱”等另类策略,但有鉴于游戏胜利的收益是正无穷(收益论的另一个引理),因此仍符合广义上的最大收益原则。

1.2.2 牌序第二原则——谋定后动原则

在几种出牌策略收益对比不明显时,优先获取更多信息再行动。

也就是常说的“先过牌再出牌”。实战中很多情形下,由于战场迷雾(大量未知身份信息)和人脑有限的计算能力,我们无法精确分析每一个策略的具体收益。这种情况下,不妨优先获取更多信息,譬如使用知己知彼观看身份,先开无中生有过牌,等等。

举个经典例子,过河拆桥一定要先于顺手牵羊使用吗?事实上,先顺后拆的情形屡见不鲜。

例如,对手手中有2张手牌,你先拆掉1张,再顺来另外一张,发现是张+1马。此时你后悔莫及——早知道会顺来+1马,我就拆掉他装备区的-1马了!

但如若先顺呢?顺到+1马,则拆-1;没顺到+1,则拆手牌然后杀之,永远不亏。这便是“先顺手牵羊”这一举动带来的更多信息,为我们建立的优势。

先过牌,再出牌。

谋定后动原则同样有两点需要注意:

① 第二原则的优先级低于第一原则。

上述情形中,如果对方有无懈可击,则仍要先拆后顺骗无懈,这是毫无疑问的。

② 该原则仅是战术性思路,并非战略性原则。

国战身份暗置的环境下,会衍生出很多常规牌序之外的情形。例如——

国战开局,手上有1张知己知彼和1张多余的杀。按照谋定后动原则,此时应该先知己知彼上家,从而获取更多信息。但如果这样做,则接下来无论杀上家还是弃杀,都会暴露身份信息(杀他——你们不是一个势力;弃杀——你们是一伙的。至少大众玩家眼中如此)。

而先杀上家再对他知己知彼,则不会有此后果,因为你的举动只能被归类为盲狙,无法获取任何有效身份信息。

(当然了,实战中最好的选择仍是第一种,即便因此暴露了一定的身份信息,仍比引来一个仇家好得多——最大收益原则。)

身份暗置的特殊性

以上便是我们总结的国战牌序两大原则,应对多数对局已足够。当然,在真正的高端局中,任何牌序错误都要避免,因此,牌序的修炼永远不嫌多。

后续内容预告(不定期更新)

国战综合教程第二章:选将的学问

福部の游戏随想:吃鸡类战术竞技、传统RTS多人对战、自走棋等玩法都可算是多方博弈,为何单单三国杀国战的“博弈味儿”格外浓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