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历史】关于曹丕赐死甄氏的可能原因 (以三国志为准,其余史料为辅,非洗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中的甄氏 【八卦历史】关于曹丕赐死甄氏的可能原因 (以三国志为准,其余史料为辅,非洗白)

【八卦历史】关于曹丕赐死甄氏的可能原因 (以三国志为准,其余史料为辅,非洗白)

2023-05-09 16: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甄氏被赐死是曹丕人生中最大的黑点之一,后世好事者为了抹黑曹魏借甄氏之死大肆渲染,甚至牵连到了和甄氏原本并无特殊关系的曹植、曹操(洛神赋的牵强附会与“一女乱三曹”的玛丽苏传闻)。由于史书中关于甄氏之死的记载颇有隐瞒之处,关于其被赐死的原因历来没有定论。在此,笔者提出一种可能性较高、也不会扭曲人物原本面貌的原因,并不为曹丕杀人的行为洗白,允许有不同意见,但不接受玛丽苏单方面yy找茬,否则绝不客气。以及感谢钗学研究者郑无极老师的指点!

       关于甄氏之死,《三国志》的相关记载如下:

       建安中,袁绍为中子熙纳之。熙出为幽州,后留养姑。及冀州平,文帝纳后于邺,有宠,生明帝及东乡公主。延康元年正月,文帝即王位,六月,南征,后留邺。黄初元年十月,帝践阼。践阼之后,山阳公奉二女以嫔于魏,郭后、李、阴贵人并爱幸,后愈失意,有怨言。

    帝大怒,二年六月,遣使赐死,葬于邺。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太子即王位,后为夫人,及践阼,为贵嫔。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无几,帝复问曰:"我昨夜梦青气自地属天。"宣对曰:"天下当有贵女子冤死。"是时,帝已遣使赐甄后玺书,闻宣言而悔之,遣入迫使者不及。

《三国志·方技传》

        这是出自正史的记载,参考裴松之引用的《魏史》(撇去美化甄氏死亡真相的部分)、《魏略》(撇去丑化甄氏死亡真相的部分),再结合裴松之对这段历史的评价“臣松之以为春秋之义,内大恶讳,小恶不书。文帝之不立甄氏,及加杀害,事有明审。魏史若以为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而崇饰虚文乃至于是,异乎所闻于旧史。推此而言,其称卞、甄诸后言行之善,皆难以实论”,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曹丕与甄氏不合,甄氏有怨言

     2、甄氏是被曹丕赐死的

     3、曹丕在赐死甄氏后有悔意,但已追悔不及

     4、从上述结论与裴松之“大恶邪,则宜隐而不言,若谓为小恶邪,则不应假为之辞”的评价可以推出,甄氏肯定有触犯曹丕的地方,但绝对绝对罪不至死,故有贵女之冤的记载。

 

    再谈谈两个当事人:

    曹丕:

     1、曹丕是一个很有理性、有节制的人,且富有强烈的精神追求。这从他具有道家风格的诗文中可以看出来,他并非是单纯的法家嗜血者。

     2、曹丕对女性持有超前于同时代男性对女性的观念。例如他为刘祯因无子被休的妻子写《出妇诗》表达对旧时代儒家把无子列为女人过错的同情,以及他能切身处地从清河长公主的角度思考婚事,提出“女人观貌”。

     3、曹丕对爱情的品味是志同道合,非儒家性质的,爱谁就是谁,不屑也不爱世俗眼中的好。且曹丕是说一不二的性格,不会因为世俗反对而改变自己的决定,这从郭氏被大臣吐槽“因爱登后”、“贱人暴贵”可以看出来。

      甄氏:

     1、出生世家,饱读诗书,年少时有放粮赈灾保全身家的见识。

     2、谨遵妇德,多有孝顺婆婆之举,符合儒家对女子的品味。

 

     《魏史》掩盖甄氏之死的行为或能从两个历史事件中看出端倪:

     一是魏明帝曹叡因言休虞氏、因越权杀郭元后事件

       初,明帝为王,始纳河内虞氏为妃,帝即位,虞氏不得立为后,太皇卞太后慰勉焉。虞氏曰:"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虞氏遂绌还邺宫。

      帝之幸郭元后也,后爱宠日弛。景初元年,帝游后园,召才人以上曲宴极乐。元后曰"宜延皇后",帝弗许。乃禁左右,使不得宣。后知之,明日,帝见后,后曰:"昨日游宴北园,乐乎?"帝以左右泄之,所杀十馀人。赐后死,然犹加谥,葬愍陵。

 《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二是明成祖朱棣“鱼吕之乱”

      “使臣言: ‘前后选献韩氏等女, 皆殉大行皇帝。’先是, 贾人子吕氏入皇帝宫中, 与本国吕氏以同姓, 欲结好, 吕氏不从, 贾吕蓄憾。及权妃卒, 诬告吕氏点毒药於茶进之, 帝怒, 诛吕氏及宫人宦官数百余人。后贾吕与宫人鱼氏私宦者, 帝颇觉, 然宠二人不发, 二人自惧缢死。帝怒, 事起贾吕, 鞫贾吕侍婢, 皆诬服云: ‘欲行弑逆。’凡连坐者二千八百人, 皆亲临剐之, 或有面诟帝曰: ‘自家阳衰, 故私年少寺人, 何咎之有?’后帝命画工图, 贾吕与小宦相抱之状, 欲令后世见之”。

朝鲜《李朝实录》

       鱼吕之乱中屠杀宫女事件(不乏夸张成分,比如人数近三千可能是虚指)与宫人痛骂朱棣之语,都不为《明史》记载,但记载进了朝鲜的《李朝实录》。

      参照这两起历史事件,大致可以推出甄氏之死是怎么回事了。

      笔者认为,甄氏之死的经过极可能是这样的:

      甄氏早年因美貌为曹丕所纳,有宠并生育嫡长子,身份虽非正室,但以正室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孝名远扬为人称道。待到曹丕登基,为郭氏特别设立了一个贵嫔封号而甄氏无受封(贵嫔仅次皇后),显露了欲立郭氏为后之意。甄氏亦有做皇后的野心,因自身美貌、家世、生育嫡长子、服侍曹丕早等诸多优势皆胜于郭氏,按理比郭氏更有资格做皇后(汉代有二婚女子做皇后的先例,如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故心理不平衡而出怨言。这个怨言对曹丕个人而言很可能比虞氏骂明帝“曹氏自好立贱,未有能以义举者也。然后职内事,君听外政,其道相由而成,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者也。殆必由此亡国丧祀矣!”更恶劣,是极伤他自尊心的,其恶劣性质大约可参照鱼吕之乱中宫人骂朱棣的话(明史是绝对不敢记载的)。曹丕一怒之下赐死了甄氏,气头过后又颇有悔意,但已无法弥补过失,故篡改的《魏史》在掩盖甄氏死亡真相的同时美化了甄氏德行,譬如三辞后位(如果甄氏死后曹丕对其仍然是厌恶态度而不具有悔意的话,是不会在篡改中美化甄氏的)。

       这个推测也符合陈寿对“甄后之死,由后之宠也”的判断,甄氏的死因,源于她与曹丕在立后一事的上的冲突,而非郭氏的栽赃陷害。笔者认为郭氏没有任何理由陷害甄氏,郭氏能做皇后,唯一倚靠的只有曹丕的爱。除了曹丕爱她这点以外,郭氏可以说各方面都比不上甄氏甚至是曹丕其他姬妾,她完全没有理由陷害甄氏。要获得曹丕的爱情,前面也提到了,只有志同道合这一点,世俗眼中的好他是不屑一顾的,曹丕就是这样一个人。有趣的是,甄氏明明有做皇后的野心,却被后世儒家美化成一朵被郭氏残忍陷害的白莲花,同时代遭遇相似的还有具有主观夺嫡意图的曹植。有野心的失败者被美化,可以追溯到中国儒家文人的一种扭曲心理,既要野心又要超凡脱俗的好名声,最终呈现出假清高的扭曲状态。

       P.S.各版影视剧都在不同程度上美化甚至玛丽苏化甄氏,出于礼貌,笔者并未采用甄氏的影视剧版本形象,而是用了三国杀游戏中的甄姬作为封面,也请甄粉中的玛丽苏粉自重,甄氏的死是曹丕的过错和责任,可以谴责曹丕对甄氏冷血,但请不要意淫赐死是真爱,也请不要染指无辜的曹植、曹操,笔者认为玛丽苏化甄氏同样是对历史甄氏的不尊重。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