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廷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典故讲的是什么故事 ​夏廷献

​夏廷献

2024-07-13 16: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从“三千越甲可吞吴”说高质量

“三千越甲可吞吴”,说的是越军以少胜多消灭了强大的吴国。

这句气势澎湃的生动词句,源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引用两个历史典故撰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下联: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全联的意思是,有志向的人,事情一定能做成,项羽破釜沉舟,秦朝的百十座城池都归了楚国;用心刻苦的人,老天不会辜负他,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国士兵打败了吴国。

这里对“三千越甲可吞吴” 略做分析。

首先,“三千”是为了和“百二”相对仗,是对“以少胜多”军事行动高度夸张的形容词,犹如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实际上,“越甲”不止三千,而是陆师、水师三万人以上。

其次,吞吴“三千越甲”的实际打造者不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是越国上将军范蠡,“卧薪尝胆”的事也是范蠡的献策(下面再讲)。范蠡从“吞吴”的战略目标出发,白手起家打造了“三千越甲”——强悍的陆师、水师。

再次,“吞吴”壮举,史有记载。“三千越甲”(三万以上)“吞“吴王夫差十多万陆师、水师。说明范蠡缔造的“越甲”是高质量的。

军队的“高质量”就是人和武器结合得好,具有压到一切敌人的战斗力,战必胜,攻必克。范蠡打造的“三千越甲”是“忠君、技精、守纪、不怕死”的高质量军队。史载,勾践为了验证是不是高质量,故意点燃了王宫。越军拼死救火,被烧死数人。勾践哈哈大笑,非常满意。范蠡五味杂陈。

再次,“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高质量,是越国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说明“范蠡政府”治国理政的能力和结果达到了比吴国更高的水平。史载,从公元前490年到公元前477年的十多年时间,越国便成为政治清明的胜地;社会和谐的“样板”;经济腾飞的“小龙”;军力强大的“猛虎”。完美实现了兴越灭吴的伟大战略目标 。

从“三千越甲 ”的高质量说到“质量”这个词儿,它本是物理学的一个不那么固定的概念。它的含义和内容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不断清晰和充实。最初,牛顿认为质量是物质大小多少的数值。后来不断外延。引申到商业领域,就是产品的好坏和耐用程度;引到社会学领域,成为评价工作(政绩)优劣的名词。例如大众对生活的满意度用 “社会质量”来说事。

所谓“高质量”就是高品质。就物品来说,就是综合特征优异、消费者接受度很高;就社会来说,就是“政通人和”“民富国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愿望逐步得到实现;就企业来说,就是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始终保持同行业最高标准、受到消费者的持久欢迎,所占市场份额长盛不衰持续攀升。

二,范蠡的高质量发展思想和实践

范蠡在主持越国军政和辞官后经营自己商业期间,都达到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高质量发展,其做法主要有以下七点

(一)有长远战略目标

范蠡陪同勾践夫妇入伍为奴三年回国、被任命为“总理”兼国防部长、总参谋长担起治国治军重担后,提出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兴越灭吴的二十年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为何设定二十年,是因为一个人二十年才能成为劳力和兵丁。基于这个事实,用达到目标需要二十年时间,统一全国官民思想观念,坚持长期协调发展,不为一时的成就而急躁冒进。尤其以此说服喜欢意气用事急于报仇雪恨的勾践,敛声静气,韬光养晦。史载,勾践曾经有五次要出兵攻打吴国。范蠡不怕丢官,不怕掉脑袋,五次规劝勾践不要轻易出兵,使二十年的大战略一直贯彻到底。

范蠡制定二十年——长远战略目标的思想和做法——哪怕掉脑袋也坚持不动摇的韧性,值得现代企业家参考。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长远目标,说明还没有做到“知己知彼”尤其是“知己”,是难以走远的。

(二)有国家发展重点

范蠡围绕兴越灭吴的战略目标,确定了国家发展的四个重点:

(1)人口。范蠡说“天地之间,人最为贵。”“知保人之身者,可以王天下;不知保人之身,失天下者也”。他之所以提出“十年生聚 ”是他清楚的知道,只有繁衍人口,才能解决劳力问题,使国家的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得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只有繁衍人口,才能解决兵员不足问题,为灭吴称霸集聚敢打必胜的武装力量。

(2)农业。范蠡认为“兵之要在于人,人之要在于谷。故人众,则主安;谷多则兵疆。”这里所说的“谷”,是五谷等粮食作物的简称。范蠡知道,农业是经济基础,粮食是农业核心。国库有粮,人心不慌。国库空虚,供求失衡,粮价飞涨,必然会影响到各业发展,导致政局不稳。尤其是弱小的越国,生死存亡系于粮食;

(3)商业。范蠡把“农末俱利,平粜(tiào卖出)齐物关市不乏”,看作是“治国之道”。他在治国实践中,清醒的认识到,无人不兴旺,无粮不稳定,无商不富裕。在发展谷物生产,开展多种经营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发展商业和手工业,重视商品在国内和邻国之间的流通,做到“关市不乏”——市场交易的关税兴旺不乏。史料记载,越国是史上最早建立猪、鸡养殖场并进行家畜、家禽交易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进行酒类酿造和买卖的国家之一。司马迁在《平准书》中说越国:“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勾画出了越国商业繁荣达三江通四海的生动景象——各国使用的“龟贝金钱刀布之币”都在越国市场上流通;

(4)军队。勾践不听范蠡劝阻,挑起对吴国的大战失败后,两国议和条款中,有解散越军条款。范蠡主政时,越国实际上已经没有了军队。范蠡认为,“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者,唯兵”(《越绝书》)。决战决胜的战力取决于军队质量——“古之圣君莫不习战用兵,然行阵队伍军鼓之事,吉凶决在其工”(《吴越春秋》)。“工”字有精细、善于、长于、功夫等含义。就是说战争的胜败,取决于平时对军队建设下的功夫和对兵的教训和武器的改进。

范蠡在辞官经商后,以经营民生产品为重点。食盐是人们离不开的;水产(养鱼)、五畜饲养(肉、皮毛)都是人们经常消费的。所以才能够很快富裕,“十九年三致千金”。

范蠡围绕战略目标确定发展重点的思想和做法,值得当代企业家效法。一个企业如果没有经营重点,没有引领行业潮头的“拳头产品”,而是“见异思迁”,“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由于精力、财力、物力局限等原因,其产品很难达到高质量。

(三)有政策措施配合

其一,配合二十年大战略的文种“灭吴九术”(原文略)。其中一术是送美女给吴王夫差“乱其心,虚其体”。范蠡精心实施,通过三年培训“谍侠”西施,送给夫差。西施利用自己的美貌和媚术,完成了任务。被认为是灭吴的头等功臣。

其二,配合繁衍人口的“鼓励生育令”。范蠡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鼓励生育、惩罚晚婚的国家政策(原文略)。史料记载,当时各诸侯国都鼓励生育(人口由春秋战国时期的1000多万发展到秦统一时的2000多万),唯有越国政策得力、措施具体,有奖有罚,执行坚决,人口成几何倍数增长,劳力、兵员问题解决得最好。加之“十年教训”,人口素质提高很快,为灭吴称霸,提供了人力基础。

其三,配合发展农业的法令:(1)免谷税令。范蠡发现并利用粮食丰歉与天体运行的“二•六”循环关系:决定全国七年不收农业税;(2)鼓励开荒种地令。鼓励农民开荒种地,谁开荒归谁有;接受他国移民,分配土地定居耕种粮食;(3)制订了六种主粮收购“指导价格”(原文略)(4)粮食只许在国内交易。国与国之间,只许进口不许出口。

其四,配合“农商俱利”的价格政策。范蠡发现并运用“八•三调控律”(原文略) 调控粮食价格 。粮食价格控制在最高每斗不超过80钱,最低每斗不低于30钱,用“八”封顶,用“三”保底。在“八与三”之间上下浮动,使农民和商人都有利可图,以促进粮食生产和贸易,推动国家经济发展。范蠡提出的这个“八•三调控律”,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发现,是世界经济史上无人可比的科学概括,是中国人对世界经济理论——市场调控理论的重大贡献。“八•三调控律”,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粮价乃至物价的调控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其五,配合商业发展的指导原则和法规。范蠡在指导国家商业部门和自己经商时提出和践行了“四个遵循”:(1)遵循“时用”原理——什么时间准备什么适销对路的商品;(2)遵循“质量”原理。强调了“务完物”——质量务必上乘完好;(3)遵循“流水”原理,“无息币”——不因货物积压而占用资金;“财币欲其行如流水”;(4)遵循“薄利多销”原则,当时商家收取利润的通行规则是十分之二。范蠡则“逐什一之利”,什一:十分之一。

范蠡在辞官经商后,制订了本行业法规。《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陶朱公商经》和《陶朱公理财十二则》(内容略)。

其六,配合强军的措施:一是以赏罚严明手段培训精兵。二是大力建造“舟师”,先后在北部湾(今杭州湾)修造楼船等大小战船300多艘,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水军之一;三是引进中原铸造剑戟技术,打造先进兵器。

范蠡提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兴越灭吴大战略后,又在法令、政策、制度、措施等各方面予以配合,提倡什么,奖励什么,不准什么,惩罚什么,都很明确,官民都要遵循。这种打“组合拳”的做法,值得当代企业家们在管理自己企业中参考。

(四)有领袖魅力垂范

国家、企业领袖人物的魅力直接影响民众、员工的精神状态,关系到国家、企业能否高质量的发展。范蠡非常重视以越王躬行为导向,激励全国官民。《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反(返)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这是成语“卧薪尝胆”的来历。其实,卧薪,是因为勾践入吴为奴在姑苏石室睡了三年硬石板,回国后躺在柔软的锦床上睡不着了。尝胆,是勾践因为曾经尝过夫差的大便,总觉得口中臭味难消,吃饭难以下咽。王后忧愁,苦无良策。范蠡得知,采取了心理疗法,把猪苦胆挂在饭桌上方,饭前舔一下,满口苦味,再吃饭菜就感到甜香了。范蠡还建议勾践先睡柴草床,就能睡着了。勾践这样做后,睡眠、吃饭问题得到解决。

范蠡藉此,大力宣扬,广泛传诵,使全国臣民,都知道了大王勾践卧薪尝胆,激发了爱国热情,调动了生产积极性。推进了全国各项事业的快速发展。

范蠡从事商业活动之后, 像当年在兴越灭吴的伟大斗争中一样,确定目标,制订规章,亲力亲为,和下里巴人、泥腿子达成一片,以自己的言行一致,教育、感染、影响部属,调动部属的积极性,形成团结一致的氛围,使属下主动接受和传递他的思想和做法,有效地开展多种商业活动,小富不停,不断地向物质和精神目标前进——物质上达到“巨万”,精神上“富行其德”。

企业“一把手”的人格魅力、决策能力、领导能力决定单位(企业)是否能够健康成长,持续高质量发展。范蠡以“领袖魅力垂范”属下激励斗志的思想和做法,值得当代企业家们参考。

(五)有革新创造思维

范蠡在治国、治军、治家多方面都有革新创新思维。例如提出二十年大战略、以政府名义颁布鼓励生育惩罚晚婚令、以“二·六丰歉律”为依据颁布免农业税令,以“八·三调控律”调控农商两利协调发展,开创了“调控经济学”等等。经商后改姓名为“鸱夷子皮”(酒囊皮子),作为自己的“ 商号”、“商标”、“品牌”, 说明范蠡是最先意识到“品牌”作用的先驱;把军事管理的一套制度方法(例如奖惩制度、雇员素质、产品质量)引进到商业活动中,培养了能经营会营销的团队,开创了“甘苦共享”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所属员工利益均沾(三散千金时,有员工的份)。

范蠡还先后发明了度量衡具——范蠡杆秤(16两为1斤) 、计量体积的工具——范蠡升斗。容量一升的瓢,被称作“蠡升”,容量一斗的木制容器,被称作“蠡斗”,十升为一斗。因为从事五畜买卖,还发明用于报价还价的“手语”,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使用。

“三千越甲可吞吴”的治国成功,“十九年三致千金”致富成果,都证明了范蠡的革新创造思维,推动了国家和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值得当代企业家效法。

(六)有相对安全环境

范蠡在外交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了越国在暂时相对安全的“国际环境”中从事国家建设。其主要做法(不详述):一是名义上始终尊重周朝王室;二是保持同中原各国的联系渠道;三是断绝了同西邻楚国的官方交往;四是特别重视发展与楚国民间的关系:引进楚国农耕先进工具和技术、军事人才、铸剑人才、建筑人才、酿酒技术等。五是全力对付北面强邻吴国,隐蔽自己的最终要灭吴的企图,对吴王夫差极尽卑躬屈膝装傻卖乖之事,唯夫差的喜好行事,丝毫不敢有所闪失。使夫差完全把越国当成了友好盟国。综上,范蠡从地处东南沿海、国小势弱的实际出发,恰到好处地处理了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获得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促进了越国的高速度高质量发展。

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国家才能进行建设,才能高质量发展。范蠡的思想和做法,值得当代企业家们思考: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自己企业“守正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

(七)有社会责任担当

范蠡从楚国到越国担当起了保存越国名号、勾践夫妇性命、兴越灭吴的重任,殚精竭虑地予以完成。辞官经商富裕起来后,主动承担起了先富带后富的社会责任,三散千金,帮助穷人富裕起来。一次,两次,三次!说明他不是“做样子”,是一种经过深思熟虑后的侠义举动,也必然得到员工和周边民众的支持,他的“鸱夷子皮公司”也必然会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范蠡主动承担先富带后富社会责任的思想和做法,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当代企业家思考和效法。

相信通过这次论坛和后续研究,学者与企业家共同探讨,一定能够对范蠡的高质量发展思想和实践加深认识,总结出互联网经济时代与时俱进的商业管理思想、制度和方法,促进企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