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保一号”讲历史·文化篇】三元里抗英与社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元里人民抗英英雄 【“国保一号”讲历史·文化篇】三元里抗英与社学

【“国保一号”讲历史·文化篇】三元里抗英与社学

#【“国保一号”讲历史·文化篇】三元里抗英与社学|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乡约又是啥?

它是古代社会负责教化的重要形式。

社学和乡约等共同构成地方自治中心,参与地方政治、民间事务、道德教化等。除此以外,社学还负责对社会风俗、社会行为等进行评议监督,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后来,广东地区的社学增加了联防联卫、守护地方治安的功能。鸦片战争时期,团练义勇的场所设置在社学。

白云区升平社学旧址(图片源自网络)

社学在三元里反抗外敌侵略中是什么角色?

1841年5月29日,一伙英军窜入三元里村东华里抢劫,遭到三元里人民的痛击。为防备英军前来报复,三元里村民集聚在三元古庙前,以“三星旗”为令旗,宣誓:“旗进人进,旗退人退,打死无怨”,并派出代表联络各乡村,希望得到邻乡的支援。怀清社学领导人何玉成听闻三元里告急后,马上召集社学的值理绅耆商议,随即广发飞柬至南海、番禺、增城等一带,请求各乡自带武器及粮食,共同迎战。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内何玉成塑像

5月30日,按照原定计划,大部分乡民埋伏在越秀山北面的牛栏岗,另一部分乡民假装进攻越秀山上的四方炮台,将英军引至牛栏岗。双方展开激战之时,突然天降暴雨,英军火药枪因遇水而失去威力,三元里人民在牛栏岗成功重创了英军。

当晚,牛栏岗战役的胜利消息传遍了广州,鼓舞了民众的士气和继续杀敌的勇气,远至花都、从化等的团练、社学纷纷组织义勇加入抗英的队伍之中,准备继续第二天的战斗——全歼敌军、捣毁英军司令部。可惜,英军逼迫清政府出面干涉,帮助他们解了围。但经此一役,英军退出了虎门,不敢轻易再犯广东。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展厅内景

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争之后,地方政府开始意识到民众是抵抗外来侵略的力量,于是允许广州城乡的“街约”、“社学”聘用专业武术教头,大规模办团练、义勇。清朝史学家夏燮在《中西纪事》中曾说:“遂起团练之师,始于南海、番禺,而香山、新安继之。”清朝番禺文人梁松年在《梦轩笔谈》中记载:“当时(道光二十九年)各乡书院、社学屯练壮丁,又不下三、四十万人。皆无事则归农工商,有事则执兵杀逆。”在社学的领导下,广州民众陆续开展了火烧英国商馆、反对英国租占洲头嘴(咀)、抗议英人入城等一系列反抗侵略的斗争。

火烧英国商馆(图片源自网络)

反对英人租占洲头咀

反对英人入广州城

“本社同仁,爱国之心不居人后,兹谨将我等之志,向我同胞传告,我等誓本爱国义愤,尽力而为,有始有终,一洗数年耻辱,以期永享太平,幸福无疆……”,曾经笔墨疏宕、书声朗朗的社学,经历了风霜雨露,昔日守护家园的铮铮誓言,仍仿佛回荡在如今“国保一号”的四周。据了解,广州市白云区现存社学建筑遗迹仅有7处,希望通过我们的小文章,增加大家对社学文化的了解,继续关注它们的保护和管理。

参考资料:

1.广州市白云区政协文史文教卫委员会广州市白云区文物博物馆管理中心,《白云社学》

2.马敏 彭南生,《中国近现代史》

— 参观贴士—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所在地“平英团旧址”,1961年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称为“国保一号”。三元古庙始建于清初,是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誓师的地方,写下了近代史上中国人民自发组织、反抗外来侵略并取得胜利的第一页。内设展览《广州人民三元里抗英斗争史迹展》,通过节马图碑、三星旗、抗英武器、英雄雕像、飞柬等珍贵文物和相关图片再现了广州人民在三元里英勇抗英的史实。

— 防疫需知—

防疫期间,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您进馆出示有效证件并现场扫通行码,显示为“绿码”方可通行。请佩戴口罩,接受体温检测,如有体温异常(≥37.3℃),或有咳嗽、气促等现象,请您及时就医;游客需全程佩戴口罩参观,排队和观展时请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聚集。感谢您对广州博物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扫码关注我们

撰文|赵巍苇

梁慕瑜

排版|梁颖妍

审校|刘颖颖

审核|朱晓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