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农村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哲学思考

2024-07-16 11: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送文化、科技、卫生下乡称为“三下乡”。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团中央首次号召全国大学生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1996年12月,中央宣传部、国家科委、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十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1997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全国正式开展。每年暑期,全国数百万大中专学生带着“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目的奔赴田间地头,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大中专学生的成长,对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多年来,“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机制,已经具有了很好的品牌效应,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人民群众和广大青年学生的高度认同。为什么这项活动能够“经久不衰”,影响力如此大,我想,从其蕴含的哲学意义中能够找到答案。

一是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马克思主义真理品格在于其实践性。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正如马克思所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讲到:不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青年大学生在“三下乡”社会实践中,实实在在地在田地中将自己所学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接触社会、了解社会,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同时,在实践中磨炼意志、锤炼品格,有利于自身的成长成才,帮助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种实践教育是校园中难以实现的,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二是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群众观。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15岁时来到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直至1975年10月,一直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和当地村民朝夕相处,群众观在他的心里扎根。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中,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在当知青的时候,还是在当大队书记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人民服务。后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但愿苍生俱保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都可以看出他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现在的大中专学生主要是“98 后”,他们生长在和平时期,成长于我国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日益提高之时,生活条件、成长环境相对优越,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深入群众,直观了解老百姓生活,更加了解群众疾苦,在这个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这也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 “走向社会 ,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

三是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新事物不断产生和旧事物不断灭亡的过程,认为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是在事物的外部而是在事物的内部、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认为任何事物内部都有这种矛盾性,因此引起了事物的运动和发展。

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人们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习近平总书记在青年时期看问题,就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方式,针对一个问题进行多角度反复推敲,互相印证,而不是简单地只从一个方面刻板地考虑问题,更不自以为是,这使他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由于生活阅历所限,对于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没有清晰的方向,通过“三下乡”社会实践,自身的认识与社会的实际相印证,让他更加清晰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发展的过程、发展的内涵,对于矛盾的理解更加深刻,他会将自身健康成长、自身价值的实现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同时,通过他们为农村带去新的风尚,促进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教育事业规律性的认识,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际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广大青年学生要在广袤大地上书写自己的青春华章,经历风雨的淬炼,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作者系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第55期中青班学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余玉荣)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