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七和土三七的区别是什么意思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2024-07-09 11: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很多朋友可能都是听说过野三七,平时大家接触比较多的还是文山三七,也就是种植的三七,那么三七和野三七的区别是什么呢?现在文山还有野三七吗?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得分开来说,也就是说概念不一样,我们要清楚一点就是,野三七有可能指的是野生三七或者野三七(屏边三七),其实两种并非同一种中药材,我们分开说。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野生三七

 

三七与野三七的本质区别,属于不同中药材

三七,中药名。主产于云南文山州,故名文山三七,又名文州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根茎,干燥。支根习称“筋条”,根茎习称“剪口”。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文山三七

 

野生三七是指文三七的野生产品,纯野生三七,是产自云南文山的原始森林之中,纯野外自然生长,真正的纯天然食品,无任何化肥农药的残留物。不过现在野三七已经十分稀少,只有相当稀少的生长在云南的原始森林中,现在发现的野生三七大多是在国外的缅甸越南等地,由于野生三七稀少价格昂贵,文山地区已经接近灭绝。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野生三七

 

野三七,中药名。为五加科植物屏边三七的根。分布于云南东南部。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多年生草本,高45-55m。根茎匍匐,有结节,并具凹陷的茎痕;根块状纺锤形。茎基鳞片宿存、叶互生,掌状复叶,3片轮生于茎顶;叶柄长4-7cm,无毛;托叶卵形,长约2mm;小叶5,少有7,羽状分裂,裂片不等大,中部的较大,两端的较小,长6-12cm,宽2.5-6cm,先端尾状渐尖,基部阔楔形至近圆形,偏斜,边缘具锯齿和刚毛,上面脉上疏生刚毛。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屏边三七

 

三七与野三七的形态区别

野生三七和野三七是有区别的,两者最基本的鉴别方法就是看植物的形态特征,野生三七等同于现在种植的文山三七,叶子比较团、呈现椭圆形,特别是边沿,野生三七的锯边弧度边角小,锯齿多,叶子末端收弧比较大呈现尖长,叶子表面有许多微小的白色刺;而野三七(屏边三七)的叶子则是比较长、呈长方形状,叶子边沿锯边弧度大,锯齿少,叶子末端收弧比较小;叶子表面呈现光滑、平缓(无刺)。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野三七和野生三七对比图片

 

不管是野生三七或者野三七的的成品根,跟文山三七的外形区别都很大,这两者的根都是比较细长的,一节一节的,样子还有点像重楼根,总之就是长条的;而三七的主要特征就是狮子头,我们一般用头来划分等级,三七头外形似倒圆锥或纺锤形。表面灰黄色,一般长1.5—6厘米,直径1—4厘米。顶端较平,可有根茎,周围有瘤状突起,整体有继续的纵皱纹及少数横向皮孔。断面灰绿或黄绿,木质部可见放射状纹理。味微苦回甜。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野三七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三七与野三七的功效用法区别

三七的功用,原来可用“止血、散瘀、定痛”六个字来概括,所以,历来都是以三七作为伤科金疮药,很少作为补品食用。生三七具有:跌打瘀血、外伤出血、产后血晕、吐血,衄血等血症,熟三七具有:用于身体虚弱、食欲不振、神经衰弱、过度疲劳、失血、贫血等。

用法:生用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1.5g,一日1~3次,失血重者,可用至3~6g;或入丸、散。服用时避免加糖校味,可用玉米淀粉纸隔离味蕾。熟用内服:可用鸡肉炖或肉汤、牛奶、温开水送服。每次3-5g。野生三七不管是功效和用法都跟三七一样,不过在用量上要小于三七,因为药效更强。

三七与野三七的区别

 

野三七具有散瘀止血,消肿定痛之功效。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咳血,外伤出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病后虚弱,肺痨。野三七用法:内服:煎汤,1-9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用:适量,研末敷。

其实生活中很多的地方都是可以用到野三七的,比如说一些跌打的药物或者是喷雾里面都是含有野三七的,因为野三七对治疗一些跌打损伤是非常有用的。

野生三七对生长的环境十分苛刻,它生长在丛林里,采摘尤其困难,这也是它价格贵的主要直接原因,野生三七是一种十分名贵的有奇效的中药,产量非常的低,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所以人工培育出了三七。

野生三七生长在云南文山的原始森林,野生的要比人工的小一点,品相也不怎么好,由于数量稀少,市面上几乎没有了,在网上看到的野三七,这种所谓的“野三七”可以说和三七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